大理白族本主傳說故事你知道多少?大理市灣橋鄉灣橋等村本主--大黑天神

2021-02-16 洱海禪院

大理市灣橋鄉灣橋等村本主----大黑天神

相傳在遠古時候,天上有一位大黑天神,是玉皇大帝

駕前的一員神將。因為他對玉皇大帝忠心耿耿,剛直勇毅,

降妖伏魔,屢立戰功,所以很得玉皇大帝的賞識,對他十分

器重和信任。

有一次,玉皇大帝臨朝議事,巡天神將奏道:「小將奉

旨出巡,去到蒼山洱海之間,看見灣橋一帶黎民人心日下,

男不耕,女不織,上不孝,下不養,都變懶變壞了。請玉帝

降旨嚴加懲罰!」玉皇大帝聞奏,不禁龍顏大怒,厲聲道:

「真是如此嗎?那裡有幾百戶人家,難道連一個好人都沒

有?」巡天神將又奏道:「小將不敢妄奏。我查遍了上灣橋

和下灣橋兩村,確實沒有一個好人。」玉皇大帝把龍案一

拍,猛地站起來,環顧左右,大喊一聲:「大黑天神聽

旨!」大黑天神聽見喊自己,急忙跪於殿前。玉皇大帝說:

「灣橋人一不耕,二不織,三不孝,四不養,讓他們留在人

間何用。我派你帶上一瓶瘟藥,下凡去走一轉,將瘟藥撒在

上灣橋和下灣橋兩村,叫他們家家染上瘟疫,戶戶斷子絕

孫,人人不得好死!」

大黑天神領旨退朝,就忙找瘟神拿了瘟藥去了.大黑天神帶著瘟藥,駕雲來到人間,只見蒼洱之間一片春光明媚,到處鳥語花香,人們都在田野裡忙於耕種,犁田

的犁田,挖水的挖水,栽秧的栽秧,一派歡樂繁忙的景象。

等到休息的時候,姑娘們都跑到田埂上和樹底下,揀塊草多

的地方坐下來,有的繡花,有的縫補,有的唱調子,個個人

閒手不閒,心閒嘴不閒,都在一邊做活計,一邊唱調子。

走到上灣橋和下灣橋一看,情景也是如此。大黑天神不覺大

大黑天神一聽,心中驚訝,

,心中暗想:「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啊?這裡的人男

耕女織,都很勤勞,並不像巡天神將所說的那樣。莫非他說

的是假話?」他一路走,一路想,越想越覺得不對頭,便打

定主意先探訪一下,再決定撒不撒瘟藥。

前面是一條田間小路,順路走向西邊,盡頭就是上灣

橋。小路上,有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右手牽著一個七八歲

的男孩,背上背著一個十歲左右的男孩,急匆匆地向村中走去.

大黑天神有些奇怪,就從雲中降臨路上,變成一個白髮

蒼蒼的老倌,彎腰駝背,手拄拐棍,慢慢走近那個女人,含「笑問道:

「你這個女人也真怪!年紀小的娃娃你不背,反倒背著

樹,再在門頭上掛一雙新草鞋,你們全家就能消災免難。」

年紀大的娃娃,這豈不是弄顛倒了嗎?你到底為哪樣?」

那女人抬起頭來,見問話的是一位老大爹,便恭恭敬敬

「老大爹,你老人家有所不知,年紀大的這個娃娃不是我

親生的,可憐他的親娘早已死了,沒有親娘疼他。我雖然

他的後娘,但也如同他的親娘一樣,咋能不多疼他一些呢?

大黑天神一聽,心中驚訝,又問道:「既是如此,那你

牽著的這個娃娃,該是你親生的了,是不是?

「是我親生的。」那女人微微點了點頭,指著那個年紀

小的娃娃說:「他的年紀雖說小一些,可還懂事,我不背

他,常常背他的阿哥,他也不爭不哭。」

大黑天神撫摸著娃娃的小臉,感慨地說:「你媽的心腸

好,你的心腸也好,你們都是好人。難得!實在難得!」

大黑天神感動極了,暗想:「這裡的人心腸這樣好,而

巡天神將卻說他們不孝不養,顯然是謊奏了。像他們母子這

樣的好人,我怎能忍心撒藥毒害他們呢!」於是他小聲對那

女人說道:「我告訴你一件事,只能你一人知道,可不許向

別人說。」

「哪樣事?」

「你們村子今晚要遭大難。」

「啊呀!」女人急得差點叫了起來:「老大爹,求你救

救我們吧!」

「你是好人,當然要救你。你回去在家門前栽棵小松

樹,再在門頭上掛一雙新草鞋,你們全家就能消災免難。」

女人還想再問他幾句,可大黑天神卻化為一陣清風忽然

不見了。女人恍然大悟,連忙跪在地上,向天喃喃說道:

「謝謝神保佑!」然後就站來身來,一口氣跑回家中。

女人一跨進家門,就把丈夫叫出來,把老人的話一五一

十地告訴他。兩口子就在家門前栽了一棵小松樹,又在門頭

上掛了一雙新草鞋,這才回廚房去燒火做飯。丈夫想了想,

對女人說:「我們的左鄰右舍都是好人,咋能不告訴他們?

非看著他們遭難!」女人也說:「我的娘家在下灣橋,

那裡有我的阿爸、阿媽,有我的阿哥、阿妹,還有許多三親

六戚,不回去告訴他們一聲,又咋個對得起他們。」兩口子

一商量,都說不應該只顧自己不顧別人。於是,他們就熄了

灶火,分頭跑出家門,丈夫在上灣橋,挨家挨戶告訴大家,

叫家家門前栽上小松樹,門頭上掛上新草鞋。女人趕到下灣

,先去告訴父母兄妹,又去告訴親戚好友,一家傳一家,

很快就傳開了,下灣橋家家門前也都栽上了小松樹,門頭上

也都掛了新草鞋。

晚上,夜深人靜時分,人們都睡了。大黑天神手執瘟藥

瓶,忽然從天而降,緩步走入上灣橋村,他從村頭走到村

尾,家家戶戶有小松樹,戶戶門上都有新草鞋,他感到又驚訝,又困惑,

一時不知把瘟藥撒在哪家。接著,他又來到下灣橋村,那裡

有點省悟,頗感悔恨。

也跟上灣村一模一樣,家家門前有小松樹,戶戶門頭都有新

草鞋,弄得他更是不知怎麼辦才好。他想:「準是那女人洩

漏了天機,不然,兩個村子的人怎麼都會知道呢?」轉而又

責怪自己:「那個女人真好啊!她還想到不能只顧自己一

家,要救兩個村子的人。我是天上的神將,已明明曉得他們

是好人,還不設法拯救,難道竟連一個凡間女人都不如

嗎?」想到這裡,他便把那瓶瘟藥揣入懷中,走出村子。

大黑天神剛要駕雲上天,返回天宮,忽然想起玉皇大帝

下的聖旨,心想:回到天宮,見了玉帝,叫我怎麼交差呢?

於是他忙從懷中掏出那瓶瘟藥,又轉回上灣橋村,想打開瓶

蓋,將瘟藥撒掉,可又不忍心這樣做。他長嘆了一口氣,又

把藥瓶蓋子蓋緊。他在路上徘徊不定,左思右想,既憤慨,

又怨恨,仰天呼喊道:「玉皇大帝啊玉皇大帝!你忠奸不

明,真假不辨,善惡不分,逼著我去毒害勤勞善良的百姓,

真是枉為九天英明聖主啊!」喊聲一落,他就打開瘟藥瓶蓋

子,猛地將滿瓶瘟藥吞進肚裡,然後便向村外跑去。他搖搖

晃晃、跌跌撞撞,最後摔倒在一塊荒草地上。

大黑天神的喊聲隨風飄揚,傳到天宮,驚醒了玉皇大

帝。他從龍床上地翻身而起,睜開一雙龍眼,向凡間一

看,見大黑天神吞了瘟藥,倒在地上,而且藥性已經發作,

全身變黑,臉頰潰爛,眼看就要死了。他連忙傳旨召見蛇

神,叫蛇神火速趕往上灣橋村,要千方百計救活大黑天神。

蛇神走後,他想想大黑天神的話,不免有點內疚:「是啊!

我為何要偏聽偏信,派他去幹這種傷天害理的事。」他開始

有點省悟,頗感悔恨。

蛇神趕到上灣橋村,來到大黑天神身邊,大黑天神已是

口流黑血,奄奄一息。他立即召喚附近的大蛇小蛇,一齊出

動,前來吸毒。霎時之間,大蛇小蛇來了一大群,它們爬在

大黑天神身上,有的去吸臉上的毒,有的去吸手上的毒,有

的去吸腳上的毒。可是,大黑天神服毒太多,中毒太深,瘟

毒攻心,七孔出血,這些蛇又來遲了一步,蛇神也沒有辦

法,眼睜睜地望著他死去。因為蛇來吸毒,他的臉上、手

上、腳上、身上,都留下了百孔千瘡,樣子非常嚇人。

大黑天神死後,上灣橋和下灣橋兩村的人都感激他救命

的恩情,為他蓋了一座本主廟,尊奉他為本主。人們都說:

「大黑天神的樣子可怕,但他的心腸最好。他的身子是黑

的,但他的心是白的。他是為救百姓才死的。」他的事跡傳

到別的地方,有一些村寨的百姓聽後也很感動,也相繼尊奉

他為本主。因此,大黑天神就成為白族人民最信奉的本主

流傳地區:大理市  洱源縣   劍川

講述:黑在長   楊慶德

搜集整理:周百裡

附記〕大黑天神的傳說,在白族地區流傳廣,影響大,異

也較多。直到現在,大理市、洱源縣、劍川縣等許多白族村子都把

尊為本主。

大黑天神,從塑像來看一般都認為是佛教密宗的護法神之

一,稱

為「大黑天」,梵文為「摩訶迦」,藏語稱「瑪哈噶拉」,在諸神之

中,是屬於戰神。佛教密宗大黑天的塑像為青色,三面六臂,前左右

手橫執劍,中間左手執人頭,右手執牝羊,後左右手執象皮,張於背

後,以骷髏瓔珞。白族地區的「大黑天神」造型也為青色,三面六

臂,與佛教的「大黑天」相似。但手裡執的東西卻與「大黑天」不盡

相同,前面左手執一銅鈴,據說是為了召集諸神共討邪魔,以保百姓

平安。前右手執一條紅龍,為行雲布雨而用。中間左手執金圈,右手

執鎮壓妖魔的兵器。後面的一雙手各執太陽和月亮,骷髏成串斜掛於

身。(姜祥)

大理的一山一水一木一石一橋一屋都有傳說故事,想了解,認識白族,先從本主文化開始,讓我們帶你走進白族人的心靈和家園,所有故事出於原大理州文化局老局長楊政業先生的《白旅本主傳說故事》歡迎關注我們「洱海禪院」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大理白族本主傳說故事你知道多少?/大義寧國皇帝楊幹貞
    楊幹貞改國號為大義寧國,自立為皇帝,號肅恭皇帝,在位8年,成為白族歷史上的重要人物。楊幹貞的事跡很多,在大理白族人民中廣為流傳。     楊幹貞的母親名叫彌錄,是海東下陽村人,出生於農家,很有姿色。那時,正值南詔末君舜化貞當國王。舜化或是一個貪色無道的君主,一天,舜化貞到玉案山麓的羅荃寺遊玩,剛巧碰見彌錄在寺內敬香,他一見天仙般的彌錄就起了淫心,姦污了她。
  • 白族密教(大理大黑天神的由來)
    關於大黑天,大理有一個傳說,大黑天神是天上玉皇大帝駕前的護法神,對玉皇大帝忠心耿耿,降妖伏魔,屢立戰功,得到玉皇大帝的器重和信任。有一天,玉皇大帝臨朝議事,巡天神向玉皇大帝奏道:「在出巡期間看到凡間的白族百姓男不耕,女不織,不孝不養,全變懶了,請玉皇大帝下旨嚴加懲罰!」玉皇大帝聞奏後道:「真是如此嗎,凡間哪有這樣的百姓?」玉皇大帝叫了大黑天神說:「人間白族百姓一不耕二不織,三不孝四不養,這些百姓留在凡間有何用?你帶上一瓶瘟藥,下凡去把瘟藥撒在白族人住的地方,叫他們染上瘟疫,人人不得好死!」大黑天神領旨後下凡去了。
  • 中國白族百村百人
    通京橋,位於長新鄉大包羅村,是大理州乃至雲南省境內最具特色、跨度最長的風雨橋之一,1988年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前身為十二關大波浪藤橋,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始建為木樑橋。通京橋與周圍的山水、村莊渾然一體,現已成為芘江之上獨特的風景。斜陽西下,炊煙嫋嫋,幾抹清雲,一江一橋一村儼然成畫。
  • 大理「大黑天神」的傳說
    相傳,大黑天神是玉皇大帝御前的護法神,他降妖伏魔,屢立戰功,得到玉皇大帝的器重和信任。
  • 火塘夜話 | 佬倵人的本主故事(一):金蜂天子
    「本主」教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的含義是「本境最高貴的保護神」。白族的「本主」是「人神兼備」的護衛神,且大都是歷史上存在的真實人物。彝族「佬倵支」也信奉本主。人們凡出遠門、生小孩、生病、籌辦婚事等都要舉行祭祀儀式,祈求本主保佑,清吉平安。在那過去缺醫少藥的時候,神靈的敬奉成為他們生活中密切相關的活動內容之一。
  • 庇護大理千家萬戸的神靈一一「白族甲馬」
    白族的甲馬,在長期的發展中,融入了大理的本土宗教(例如本主)、民俗(白、彝、當地漢族)、風情(例如紅白喜事)等等,逐漸成為一種獨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2010年,「白族甲馬」被列為大理州級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新時代白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2】鄉村振興中如何傳承弘揚白族優秀傳統文化研究
    其中1116年,大理王段和譽向宋王朝貢馬384匹及麝香,牛黃、細氈、碧  山(玉石製品)諸物。1173年,大理商人李觀音得、董六斤黑、張若般師等到廣西橫山賣馬,他們開列書單,要求購買《文選五臣注》、《五經廣注》、《春秋後語》、《三史加注》、《都大本草廣注》、《五藏論》、《大般若十六會序》、《初學記》。張孟《押韻》、《切韻》、《玉篇》、《百家書》等書籍。對經、史、子、集甚至佛經都兼收並蓄。
  • 大理白族村落裡,藏著甲馬的秘密......甲馬,究竟是匹什麼「馬」?
    在大理,使用「甲馬」的民族主要有白族、彝族、漢族三個民族、在眾多民族信仰神袛中,白族的「本主」、彝族的「土主」與來自漢文化的「甲馬」互相吸納、融為一體,增添了大理甲馬的民族宗教色彩。白族甲馬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張瑞龍:因為甲馬紙是需要對症下藥的,如果你買和他買我們都是拿給你一樣的,那這樣就是不行了。就好比我們開中醫館,抓處方我要配給你藥一樣,所以技藝這個是有點難,如果只是刻板靜下心來,7-10天就會學會。
  • 一路向西去大理,也許故事正在發生著
    碧海碧綠的一葉扁舟在我的心中蕩漾,當然,有人在佛塔、城保、白族人的奧運會金花、蝴蝶泉旁有動人的傳說,我是來過這裡的人心中的擔心。除了蒼山亞爾海以外,大理古城的美景、白族風情的濃鬱也是其最大特色。大理古城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橫穿山脈南端,居住在蒼山下,阿爾海海濱,大理古城在唐朝、宋朝500多年的歷史中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古城有很多古蹟,城堡的構造基本上保存著,城內文化遺產的重要分布在2013年以上,大理古城位於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是中國與東南亞各國文化交流、通商貿易的重要門戶,大理古城作為南詔、大理石之都已有500多年歷史,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我是白族,我驕傲!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宗教信仰本主崇拜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本主白語叫「武增」,是「本境福主」的簡稱,意即「我的主人」。每位本主都有自己的節日,就是本主廟會。在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不僅節慶、重大事件都要到本主廟去獻祭,舉凡婚喪喜慶、疾病災害、出門遠行等,也要到本主廟祭祀,以祈求本主神的保佑。
  • 白族
    會善政臣守高方和段思平關係密切,派段思平之弟段思良和軍師董迦羅前來加以保護。公元930年,楊幹貞的位置被其弟楊詔所篡,楊詔得位後,改元大明。段思平向東方的黑爨三十七蠻部借兵,會於石城,以董迦羅為軍師,討伐楊幹貞,所向皆克,遂進攻大理。當時楊詔等陳兵據橋,段軍不能通過。
  • 大理傳說 | 四絕「風花雪月」
    這個故事經不起推敲,譬如說觀音為什麼要化成老嫗?難道預知大理將成為一座旅遊城市,特送來一處奇特景致不成?於是,大理人又有了另一個故事。但回途在下關天生橋遭到羅荃法師的暗算,跌倒打碎了五瓶風,故下關風特別大。未能拯救自己的愛人,狐女含恨而死,在蒼山上留下了一個「狐仙洞」。第二個故事浪漫、悽美,邏輯合理,堪稱典範了,但是大理人覺得似乎還少些什麼。於是,第三個傳說融入瞭望夫雲的傳說。
  • 大理白族木雕的秘密
    雲南大理白族木雕作為少數民族木雕工藝,自古以來就蜚聲海內外,其中以大理劍川木雕為代表,有「千年技藝手工木雕」的美譽,在2011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禾甸鎮城北村鎖水閣 拍攝者楊綸滇西流傳著一句民諺,「劍川木匠到處有」。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從明代開始,劍川的木雕藝人就穿州越縣,足跡不僅遍及雲南,還遠至與雲南接壤的一些東南亞國家,從而使得大理劍川的白族木雕名揚海內外。
  • 走,帶你去大理!
    (《張勝溫畫卷》,總長16.36米,描繪了大理國時期的佛教故事,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下圖局部為大理國王段智興禮佛的場景,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神都,一座本主廟,被視為「神中之神」所在地,攝影師@李謙)
  • 2020年全國旅遊簡介(雲南省)之《大理白族自治州》主推幾大景點
    大理白族洱海是白族人民的「母親湖」,白族先民稱之為「金月亮」,是一個風光秀媚的高原淡水湖泊,具有優越的區位優勢,顯著的綜合功能,厚重的歷史文化,良好的發展環境,是大理政治、經濟、文化的搖籃,也是自治州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洱海具有供水、農灌、發電、調節氣候、漁業、航運、旅遊七大主要功能,洱海形成於冰河時代末期,其成因主要是沉降侵蝕,屬構造斷陷湖。
  • 【發現】木魚聲聲、花草鬥豔……大理有個觀音堂
    大理是一個觀音的世界,大理最豐富的神話是觀音的傳說,在眾多的寺宇中,最多的是觀音的寺宇,南詔王是因受觀音的「點化」而得王位,體現了君權神授的觀念,年號則使用「阿嵯耶"(觀音的別稱,意為「密教觀音」)。人們最崇信的是觀音,信徒口念觀音經,一心嚮往蓮花世界……觀音由佛而道,自道而巫,成了白族的「本主」。
  • 如有你要來雲南大理,這份本地人常玩推薦請收好
    大理州國土總面積2.95萬平方公裡,轄大理市和漾濞、祥雲、賓川、彌渡、南澗、巍山、永平、雲龍、洱源、劍川、鶴慶11縣,居住著白族、彝族、傈僳族、回族等13個世居民族,總人口360餘萬,其中,白族人口佔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