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是西漢時期著名的武將,數次與匈奴激戰,保衛了漢朝邊疆不受騷擾。霍去病一生只活了24歲,但他不朽的功績一直激勵著後人,讓無數人景仰。霍去病主要生活在漢武帝時期,這是西漢歷史中最鼎盛的時代,不過在繁華之下也隱藏著危機,其中最大的危機來自於邊境一帶總有匈奴人覬覦長安。
匈奴是生活在北方的少數民族,他們驍勇善戰,過著遊牧生活。按照《史記》中的記載,匈奴的最高統領叫單于,在他們勢力最強大的時候擁有30萬人的軍隊。在漢代,劉氏政權的主要敵人就是匈奴。在漢代早期文景之治時代,採用和親的政策與匈奴和平共處。但匈奴的野心一直都在,漢武帝登基之後,依仗國力增強,經常與匈奴開戰,雙方各有勝負。
霍去病的出身很低微,他是私生子,也是奴隸。在漢代,奴隸的後代還是奴隸,無法擺脫出身帶來的限制。霍去病的的母親是漢武帝長姐平陽公主家裡的奴婢,霍去病的父親是軍隊將領霍仲孺。兩人私通之後有了霍去病,但霍仲孺很快就離開長安去外地赴任,霍去病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知道他的父親是誰。
霍去病的人生能夠發生反轉是因為他有一個漂亮的姨母叫衛子夫。漢武帝看中了美貌無雙的衛子夫,將她帶回宮中立為皇后,從此衛氏一族平步青雲。衛子夫的弟弟也就是霍去病的舅舅衛青勇猛善戰,深得皇帝寵信,捎帶著就把霍去病帶到漢武帝身邊成為一名侍衛。霍去病一步登天,但他從不驕傲,練習騎射的時候很能吃苦。就這樣,當漢武帝再次與匈奴開戰的時候,霍去病就有了出徵的機會。
漢武帝先後與匈奴進行了三次大規模戰爭,在第一次戰役中,衛青大獲全勝,收復了河套平原地區,給匈奴沉重的打擊。河套一帶沃野千裡,可以農耕也可以放牧,匈奴的糧食補給主要來自河套一帶。這次大戰,由於霍去病年紀還小沒有參加,不過衛青的英勇戰績時刻激勵著他。此後漢軍和匈奴為了爭奪河套地區,反覆開戰,打了四年之久。
公元前123年,霍去病18歲,可以隨軍打仗了。漢武帝任命霍去病為校尉,跟隨大將軍衛青前往河套地區開戰。校尉不是普通的小兵,是僅次於將軍的高級將領,霍去病年紀輕輕獲得這麼高的官職,有很多軍中老將都不服氣。霍去病到了戰場,統領八百騎兵始終奮戰在戰爭前線。霍去病膽子很大,他偷襲到了匈奴大軍的後方,採取前後夾擊的戰術,殺敵兩千餘人,殲滅單于的叔祖父,活捉單于的叔父。霍去病一戰揚名,在軍中站穩了腳跟。
漢武帝聽說霍去病在前線立功,馬上封他為冠軍侯,又升他為驃騎將軍,萬人部隊的統帥。公元前121年春天,霍去病率軍攻打河西走廊,六天之內奔襲上千裡,殺敵上萬人。這一年夏天霍去病率軍進攻祁連山,瓦解了匈奴各個部落之間的聯盟。這一次他殺敵三萬餘人。這場戰役的勝利,標誌著大漢王朝掌控了河西地區,從此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上不再有匈奴人的騷擾。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了與匈奴的第三次大戰,這一次由衛青和霍去病同時統領軍隊,分東西兩路攻打匈奴。霍去病將匈奴首領左賢王一直追到了狼居胥山。此戰之後,匈奴傷亡慘重,再也不是漢軍的對手。漢武帝為霍去病建造氣派的府邸,霍去病謝絕了皇帝的好意,說出了千古名言,「匈奴未滅,無以為家!」
霍去病之死一直是個謎團,有人說他功勳卓著,漢武帝賞無可賞,害怕他有謀逆之心,還有人說他在數次出徵之中多有受傷,身體調理不當才導致早逝。霍去病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叫霍光,也是漢代名臣,曾經輔佐漢武帝的兒子登基,開創「昭宣中興」。
拓展閱讀
幽靜山村商旅往來,太平盛景民心安樂,戴進繪《關山行旅》
文人也有英雄夢,馳騁沙場收復河山,辛棄疾代表作《破陣子》賞析
清代文人吳楚材編纂兩部著作,一部天下聞名,一部知者甚少
壯志凌雲,才能畫出如此大氣磅礴的山水,關山月繪《萬山紅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