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運動能力的提升,能夠幫助孩子未來走得更遠。」
」每個孩子在不同階段的有不同的身體訓練窗口期,因此我們要通過測量的數據來為孩子制定比賽準備階段的訓練計劃。」
今天,我們來看一則青少年教學案例分析,來自POSSIBLE18高爾夫學院的熊萬林教練,他也是學球幫全揮桿教學邏輯一級認證教練。他是如何利用數據為處於比賽準備階段的孩子制定訓練計劃的呢?
我第一次見玉霖是在2017年的昆明夏令營,9歲的男孩兒,害羞,話很少,小小年紀就可以看到6塊腹肌。
2018年6月,玉霖爸爸媽媽帶著玉霖來到深圳,來到P18,看了這邊的學校、訓練條件,最後決定從內蒙搬到深圳,在這邊一邊上學一邊跟著我們訓練。
經過兩年的系統訓練,玉霖在技術、體能、心理上都有很大的進步。他剛來的時候,桿頭速度是69.9mph;現在他也長個了,距離漲了不少,一號木最快到91.8mph。
現在,12歲的玉霖到了比賽準備階段,他開始參加學校的比賽,觀瀾湖附近的一些比賽,在這個階段,我會對他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每次比賽,不管規模多大,都是孩子學習成長的好機會,作為教練的我也希望給到他最好的支持。
體能是高爾夫運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除了球技以外影響場下成績的另一重要因素。在P18學院,我們不僅提升孩子高爾夫球技術,還重視體能訓練,為孩子提升距離奠定基礎。
為了強化玉霖的身體運動能力,我會通過完整的體能測試流程,全面深入了解他的體能現狀,這樣就能更完善的地為他制定高爾夫專項體能訓練計劃。
測試核心力量
測試下肢爆發力
通過不同的體能測試,分析玉霖現階段的關節靈活性和基本身體姿勢,制定適合他的訓練計劃,幫助其身體指標達到一個較高的標準,提升速度與爆發力。
心肺功能測試
經過測試發現,玉霖的身體綜合能力較強,他的核心力量、下肢爆發力、心肺功能都比同齡人略勝一籌;需要提升的方面是,增加對側運動的訓練,預防身體損傷。
穩定的高爾夫技術,完善技術細節是處於比賽準備階段的孩子要達到的目標。
POSSIBLE 18學員階段測試表(12歲)
為幫助玉霖達到這些目標,我會用學院裡先進的BULL 3D 和 Trackman 科技設備來測試他的全揮桿、短杆以及推桿技術。通過準確的數據,分析玉霖現階段存在的受傷風險,以及能做的更好的地方。
BULL 3D 測試
Trackman 測試推桿數據
下圖是玉霖測試的距離範圍,在120-150碼距離打10顆球,他的平均得分是77.6,數字1代表他的差點,得分越高差點越低。
下圖是玉霖的技能測試表格,計算落點和目標點的距離,落點離目標越近,得分越高。設定距離後,比如120-150碼,Trackman會隨機在這個距離中跳出10顆球。
球員需要根據Trackman給的距離打指定的落點,每一桿的距離都不一樣。例如第一個是123碼,第二個可能是146碼,都是在120-150這個區間。
通過一系列的測試,我對玉霖現階段的水平有了全面的了解,再通過結合各種球位、球場設計和球員自身數據特點,為他針對性地制定比賽準備階段的訓練計劃及下場策略。
因此,我給玉霖的具體的訓練計劃是,每周平日2次體能,2次技術,周末一天全天訓練,半天是下場,另外半天一半技術一半體能。
同時,我幫玉霖調整了揮桿時的手腕動作模式和送杆時手的軌跡和桿頭的運動方向。
調整前:送杆後左手有明顯的雞翅膀動作。
調整後:送杆後左手雞翅膀的動作有明顯改善。送杆的半徑也有增加,擊球位置和球路更穩定。
經過這兩年的磨合調整,加上小夥子對高爾夫全身心的投入,他進步很大,我也越來越喜歡他的揮桿了。
下面是玉霖近期的一些體能訓練。
反向訓練協調性
彈力帶支撐軀幹旋轉
我和玉霖共同制定的目標是,今年比賽成績穩定在85桿,一號木桿頭速度最快達到95mph。
小夥子發自內心喜歡高爾夫,也很努力,不管是在比賽還是平常訓練中,我相信只要他自己每一次都有收穫、有進步,一點一滴的積累,就是成長。我也希望能給到他最好的支持。
▽▽▽
本文來自學球幫,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有需要請後臺聯繫。(歡迎轉發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