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專家驗證,這三件教科書中的歷史事件或許真是勝利者編造的

2020-12-22 子皓新說V

歷史就像一場大洪水,許多真實的歷史真相都被衝刷或淹沒,隨著歷史學家對史實的深入研究,他們發現,在經過世代相傳的史實中,有許多內容很是奇怪,絲毫經不起推敲。

例如,在世人的認知裡,李建成是一個庸庸碌碌、無所作為且嗜酒嗜肉的好色之徒,其實,這些關於李建成的記載多出自新、舊唐書。而唐書中的資料又來自唐朝的國史,可唐朝的國史曾被房玄齡等人修改過。

凡是說唐太宗不好的言論,通通都被刪除,至於說其他人壞話的言論大都被保留,尤其是李建成,恐怕在說他壞話的基礎上,還多了幾分潤色。由此可見,李建成語錄有明顯遭到改動的成分,後人眼中的他,或許不是完整的他。

除了李建成之外,還有許多人物記載遭到刪改的事件,但大多數刪改痕跡都隱藏在史料的細枝末節之中,如果不細心留意,還真發現不出來。

不過對於歷史研究者來說,除了從史料中發現可疑之處外,最後還要通過考古來輔助證明,這樣才能修正歷史。最近幾年,歷史學者經過大量的研究和考證,發現教科書中有件事是完全胡編杜撰的,究竟是哪件事呢

圖片:李建成劇照

一、烽火戲諸侯

第一件就是烽火戲諸侯,這是一個中國老百姓都家喻戶曉的一則故事,講的是西周的最後一位君主周幽王,為了博心愛的美人褒姒一笑,便點燃烽火臺愚弄諸侯,惹得褒姒果真哈哈大笑。

後來,周幽王又多次點燃烽火臺,諸侯幾次三番被騙後,再也不相信周幽王了,漸漸就不來了。最後犬戎攻進鎬京,周幽王被殺死,這是被記載在《史記》以及《呂氏春秋》中的故事,和「狼來了」的故事寓意一樣。

在《史記》的版本中,周幽王點燃的是烽火臺,而在《呂氏春秋》的版本裡,「卻用「敲擊大鼓」來代替「點燃烽火臺」,不過其他內容相差不大。

不過,「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情節實在是狗血,周幽王和褒姒的事情是否屬實無從考證,不過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周幽王本來想立姬宜臼為太子,可後來又廢其太子之位,同時廢掉申後,又立褒姒為王后,立姬伯服為太子。

這種荒唐的做法,使得申後的父親及其他諸侯、權貴大為不滿,後來申後的父親投奔犬戎,加入討伐鎬京的行列,而周邊的諸侯和貴族們坐山觀虎鬥,眼睜睜看鎬京淪陷。說不定還有人在鎬京當內應,趁此機會坐擁漁翁之利,畢竟周天子腳下三百多年的江山,也不是那麼容易打下的。

圖片:點燃烽火臺劇照

不過,史學界很早就對這個故事提出了置疑,因為諸侯分布在不同的地區,倘若周幽王真的點燃烽火臺,諸侯們不可能一看到烽火就同時到達,而且「烽火」這種示警方式是漢朝對匈奴人使用的。

此外專家還認為,驪山一戰的始作俑者其實是周幽王,是他先出兵討伐申國,才導致西周滅亡的。2012年,清華大學獲得了一批竹簡,這些恰恰可以用來佐證「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並非屬實。

圖片:漢朝時期的烽火臺劇照

二、焚書坑儒

第二件是焚書坑儒,公元前213年至公元前212年,在兩年內,秦始皇下令焚燒《詩》、《書》等典籍,並坑殺四百多名儒生,有些人會將這兩件事混為一談,其實不然,「焚書」發生公元前213年,而「坑儒」發生在焚書的後一年。

「焚書坑儒」一直都是秦始皇暴政的代表性事件,其實,「焚書」源於丞相李斯的一個提議,當時李斯建議,將除了《秦記》之外的所有史書都燒毀,如果有人私藏了各大思想流派的書,也要馬上燒毀,如若有人在公共場合談論起《詩》、《書》裡面的言論,就會被立即處死,要是官員知情不報,就會被判處一樣的罪行。

在被發現有相關書籍後,三十天之內沒有焚燒的人,就會被刺字並發配邊城,以上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嚴刑峻法了,而且「焚書坑儒」事件引起了史學界很大的爭議。

圖片:焚燒竹簡劇照

一個爭議是,秦始皇究竟燒了哪些書?這些書是儒家經典嗎?二是坑儒的對象究竟是哪些人呢?歷史學家和專家們經過反覆研究,最終確定了書的種類,包括《詩經》、《尚書》和《道經》。

而坑儒的對象是方士,而非儒生,而且焚書和坑儒並沒直接的關聯,坑儒的導火線是秦始皇在尋找長生不老藥,可方士盧生等人卻欺騙他,不僅逃跑了,還在民間大肆宣揚秦始皇的暴政,發現事情真相的秦始皇大怒,命下屬定要將侯生等人抓住,不僅如此,秦始皇還親點了四百多名方士進行活埋。

因此,焚書坑儒的事件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直接放在一起來表現秦始皇的暴政並不妥當,最好要解釋一番,說清楚每個事件的背景和原因才好。

圖片:活埋劇照

三、火燒阿房宮

最後一個是火燒阿房宮,公元前212年,秦始皇開始建造自己的朝宮,即如今的阿房宮建築群,可是這項工程實在是太大了,根本不可能在短短幾年間建成,只能建個地基而已。

公元前209年,即秦二世元年,阿房宮又被重新建起,然而工程量浩大,因此修建的進程十分緩慢,過了兩年,秦二世被逼自殺,導致阿房宮的建築工程徹底停工,成為最大的爛尾工程。

據《史記》記載,項羽帶兵進入鹹陽以後,放了一把火燒了秦宮,後世許多人認為被火燒的是阿房宮,這就是「火燒阿房宮」事件的最大疑點,項羽燒的究竟是不是阿房宮?

圖片:火燒阿房宮劇照

此外,歷史上富麗堂皇的阿房宮到底存不存在?據考古學家研究發現,歷史上確實存在阿房宮,但它並未完工,古人只修建了阿房宮的一小部分,而項羽放火燒的應該是鹹陽宮,而非阿房宮。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圖文由子皓影視製作工作室原創製作!

相關焦點

  • 美日韓三國歷史教科書都是怎麼寫中國的?可能有點出乎國人意料
    比如說,外國人看待中國歷史的角度也會帶著主觀意識。 那麼,美國日本韓國這三個國家的歷史教科書中,又是如何描寫中國的呢? 這一點,恐怕真的會出乎所有國人的預料了。 一、美國歷史教科書中的中國 在美國小學六年制的全部階段中,一到五年級是沒有提及中國歷史的。
  • 美日韓三國歷史教科書都是如何寫中國的?跟你想的不太一樣
    在這三個國家的教科書上,都清晰的評價了中國,三個國家評價不一,形成一個鮮明對比。接下來,讓我分別來看一下日本、韓國和美國教科書中的中國形象。一、日本教科書中的中國日本作為中國最近的鄰邦,和中國之間淵源極深。唐宋時期的日本,不遠千裡來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政治制度。到了近代時期,日本也是不遠千裡來到中國,並大肆侵略中國。
  • "小白天下"致歉:在"蔣凡事件"中編造內容 遭公關利用
    來源:獵雲網原標題:自媒體「小白天下」公開致歉:在「蔣凡事件」中編造70餘篇內容閱讀量過億,稱遭網絡黑公關利用近期頻頻招「黑」的阿里似乎終於迎來了一聲主動道歉。
  • 重視發揮歷史教科書在教學中應有的作用
    毋庸置疑,教科書不是知識的惟一源泉,課堂教學當然要用到教科書以外的資源。不過,「教科書是教師和學生學習學科知識的主要材料」,在當今時代,教科書也仍「將繼續在課程結構和課程實施中處於中心的位置」。鑑於歷史教學界存在著上述的教科書價值觀及教學理路,筆者不揣譾陋,提出自己對教科書在歷史課中位置的看法,以求教於歷史教學界的同仁。
  • 日本橫濱市棄用歪曲歷史的「新版教科書」,此前是最大用戶
    《神奈川新聞》8月4日消息,橫濱市教育委員會當天召開例會,討論147所市立初中自2021學年起四個學年使用的歷史和公民兩科教科書種類。會議最終決定棄用育鵬社的「新版教科書」。橫濱市此前是這類教科書的最大用戶。育鵬社出版的歷史教科書(左)和公民教科書(右)本次經橫濱市教委審議的歷史教科書有7個版本,公民教科書有6個版本。
  • 張衡地動儀為何被從教科書刪除?中科院士:房梁下吊塊肉都比它強
    這條微博在網上引發熱議,被轉發數萬次,評論近過萬條。在大家感覺被騙的時候,其實原來的教科書中有提示到該地動儀乃複製品。只是許多人沒有注意到而已。《後漢書》中記載的「驗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候風地動儀,其實早已失傳,沒有留下實物與圖樣,只留下一些簡略的文字記載。
  • 嶽飛從教科書中被「踢」出,他不再是民族英雄,專家解釋其原因
    我國歷史悠久,在數千年的歷史中有無數的王朝,而在這些王朝中也湧現出了一大批英雄豪傑,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捍衛國家領土,用鮮血來換取平民百姓的安危!很多歷史英雄被後世稱讚,他們的故事也被記載到書中,被世人所傳頌,但今天要說的這位英雄,卻要被歷史教科書給移除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上古神話是真實歷史還是後人編造?專家的回答令人大開眼界
    神話不是真實歷史,但它並非人們隨意編造的,而是人們根據經歷過的經驗加以傳說、解釋、變形、誇張逐漸形成的。這種傳說並非事實,但是曲折地反映了某些真實事件。比如:1.開天闢地神話裡宇宙產生之前是一片混沌,然後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形成天地。
  • 初中生指出歷史教科書錯誤,愛讀歷史的孩子,眼界遠超同齡人
    為此,他向上海歷史博物館研究員、中國錢幣學會第七屆理事傅為群求證。傅為群直言「這是硬傷」:「如果具備一些錢幣學方面的知識,就能發現這個明顯的錯誤。『宣和通寶』不是北魏孝文帝時期的貨幣,書中配圖和說明都錯了,中小學教材更需要科學嚴謹。」
  • 還原歷史真相,伽利略真做過兩個鐵球同時落地?
    不知道各位讀者朋友聽到這則消息時是否和筆者一樣的震驚呢?人教版的小學課本收錄的內容,還會有假?這可是官方的權威。然而,在筆者多方求證後,顯然結果打臉了,那麼這到底怎麼回事呢?我們先來回顧下課文內容。經過反覆的實驗和驗證,他在人們的嘲笑和懷疑中登上了比薩斜塔,並用實驗驗證了真理。這篇文章讚揚了伽利略不迷信權威的獨立人格和他對真理的執著追求。筆者也很想強迫自己去相信課本內容的權威信,可是真相併不站在小學語文課本那一方。
  • 臺灣高中歷史新課綱刻意「去中」 專家批根本是「臺獨建國工程」
    30日,嘉義大學歷史系教授吳昆財(中)主持記者會,表示高一新生要用的新教科書有多處刻意「去中國化」。中國臺灣網8月31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島內2019年新課綱上路,因不滿新學期高一歷史課本充滿「臺灣地位未定論」,以「多元文化」或「海洋文化」之名矮化中華文化主體地位,由臺灣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等專家學者發起的「新三自運動」(歷史「自己救、自己寫、自己教」)選擇周五(30日)開學日,再度召開記者會痛批。
  • 歷史不容篡改:評日本「編撰會」的教科書出籠
    以日本右翼團體「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主導編寫的初中歷史教科書3日被日本文部科學省審定「放行」。這一被日本政府打上「合格」標記的歷史教科書,其要害是篡改歷史、美化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它的出籠再次引起了日本國內輿論、戰爭受害國以及廣大國際社會的強烈擔憂。
  • 因為這件事,十餘位國內知名專家齊聚經開區!
    因為這件事,十餘位國內知名專家齊聚經開區!各位專家認為,當前正值十四五發展規劃編制之際,各地開發區都在謀求新歷史時期的新發展,河北經濟開發區要立足「雙循環」戰略大格局,實現產業轉型、經濟轉型、區域互補發展。
  • 美國的歷史教科書中,中國歷史是被怎樣描述的?區別確實不同!
    以史為鑑,歷史就像是一個國家的「鏡子」。我們通過鏡子可以看出自己的外表。而歷史這面「鏡子」不僅可以看到一個國家的外表,還能看到國家的內在。還可以通過「鏡子」中的歷史進行一些總結,揚長避短,制定出更快、更好、適合國家發展的措施。
  • 海瑞殺女這個故事是真是假?為什麼這件事情會得到那麼多人稱讚?
    海瑞是歷代大臣和官員的典範,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和傳奇故事,並且一直是後人最喜愛的歷史人物之一。但是在現代,對海瑞有很多批評。例如,周作人在自己的文章中就很直白的提到,他最不喜歡海瑞,因為他沒有人情味,從某些方面來說,他是個殘酷的官吏。
  • 《決戰中途島》,名導執導還原歷史事件,影片堪稱軍事教科書
    無論是美國與日本的飛機在空中的對訣,還是雙方飛機互相轟炸對方的航母和艦隊,以及各種巨型軍事裝備發生爆炸、倒塌、火災時的場面,人們在戰火中的掙扎、痛苦、哀嚎,都讓人感到深深的震憾。據工作組透露,為了突出影片的效果和真實性,攝製組除了運用特效技術外,還前往珍珠島實地拍攝,同時在加拿大蒙特婁搭建了巨大的電影場景,來還原當時的歷史畫面。
  • 課本上的四個歷史,專家說是胡編的,可是還有很多人深信不疑
    我想大多數人對於歷史的了解都源於教科書吧,像我們所熟知的焚書坑儒、烽火戲諸侯等。但你們有沒有想過這些都不是真的呢? 一、項羽燒毀阿房宮 在我們的教科書《阿房宮賦》中有這麼一段話:「戌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 臺灣學界教育界痛批新課綱歷史教科書
    從課綱到教科書,民進黨正用盡一切手段『去中國化』,切割臺灣與中華文化的連結,以『臺獨』史觀裂解科學史觀,藉由『法理臺獨』『文化臺獨』,遂行『臺獨』的政治目的。」日前,針對民進黨當局按照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致辭中痛批道。  當日,由臺灣「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主辦的「反對2019『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記者會」在臺北舉行。
  • 來看看朝鮮的歷史教科書,裡面寫了三大趣事,國人如今反覆提及
    各位,咱今天來看看朝鮮的歷史教科書,裡面寫了三大趣事,國人如今反覆提及。首先是關於朝鮮人的起源問題。在我們的教科書中是這樣寫的:殷商末年,紂王昏聵無道,叔父箕子雖是殷商有名的賢者,卻依然被紂王關在了牢裡。後來還是西伯侯姬昌求情,才算免了牢獄之災。但箕子擔心紂王不會放過自己,於是帶著自己的族人漂洋出海,來到了朝鮮半島。
  •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為什麼司馬懿是勝利者,流芳百世的卻是諸葛亮
    人們都說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歷史由勝利者書寫,那麼作為失敗者的諸葛亮為什麼能流芳百世,而司馬懿的風評卻差很多呢?並且,歷史上從未有過諸葛亮好酒色的記錄,很多時候我甚至覺得,諸葛亮完美的像個假人,但他又確實是真正存在的,就連《三國志》、《晉書》這樣的正史,按理說是敵對勢力勝利,對諸葛亮進行抹黑是歷史默認的,但你在這兩部書中找不到任何黑諸葛亮的語言,反而還要隱晦地誇獎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