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餐影響血糖嗎?少食多餐改善糖尿病?飲食控糖,醫生告訴您

2021-01-20 荊山浮屠話健康

#百裡挑一#

最近工作比較忙,剛看私信裡有人問糖尿病飲食相關的問題,有一個朋友問自己空腹血糖總是高,弄的自己都不敢吃早餐,儘量讓自己空腹時間長一些,是不是對血糖有幫助;也有別的朋友問題,少食多餐是不是有利於血糖穩定,因為很多人都這麼說;還有糖友問間歇性的斷食是不是有利於血糖……,正好今天針對糖尿病飲食方面的問題,咱們一起聊一聊。

01糖尿病可以不吃早餐嗎?

這個問題估計會困擾很多糖友,有的人認為可以不吃,一頓飯而已,應該影響不大;或者認為少吃一頓飯,會讓血糖降低,從而幫助緩解糖化血紅蛋白的數值,也會讓血糖在一天較長的時間裡保持較低水平;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工作、學業比較忙,早晨起來比較緊張,這段飯自然省了,因為如果著急吃點東西,難免進食過多主食,而導致血糖升高。

但實際上,如果早餐不吃,可能結果跟大家想的不一樣,有可能導致後面的血糖波動更大一些,這種情況被稱為第二餐現象,也有稱為次餐現象,那麼什麼是第二餐現象呢?

02認識第二餐現象

第二餐現象指的是空腹時間過長,或者故意不吃一餐,結果導致第二餐的血糖上升的現象,這種現象並不是糖尿病患者獨有,非糖尿病患者也是有可能出現的,但問題是糖尿病患者出現這種波動更大,也更危險。那麼第二餐現象跟糖尿病有什麼關係呢?

根據有關機構的研究,主要是針對2型糖尿病進食早餐的研究統計結果,發現吃早餐的患者要比不吃早餐的患者血糖波動的幅度減少90%以上,也就是說,不吃早餐可能讓血糖不穩定,導致血糖出現大幅升高。而且,不吃早餐不僅會對糖尿病患者第二餐——午餐產生影響,甚至可能導致第三餐——晚餐也出現血糖上升的情況,因為根據研究發現,不吃早餐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會讓胰島素反應受影響,從而變得不敏感,也就是出現胰島素,導致血糖升高。究其原因,可能跟不吃早餐出現血液中的游離脂肪酸水平升高有關。

所以,一旦養成每日三餐的生活習慣,就不要輕易改變,不吃早餐,或者省一餐還有可能激發人體自我的血糖調整,從而升高血糖,這樣如果一旦進食第二餐就可能出現較高的水平了。

03應該如何避免第二餐現象出現呢?

1、吃飯應該定時定量

避免第二餐現象發生,首先應該保持目前的進食習慣,一般都是三餐進食,而且儘量保證定時定量,避免空腹時間過長,這樣才能維持人體正常功能。如果有患者根據醫生的要求可能進行斷食治療,那麼也應該提前評估自己的情況,跟醫生討論後進行。

2、測量餐前餐後的血糖情況

確定自己是否有第二餐現象,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測量血糖,很多患者都會測量餐前或者空腹血糖,有時候餐後忘記了,或者感覺自己狀態挺好就省略了餐後血糖,但實際上人體自我感覺有欺騙性,最能了解自身情況的還是需要用血糖儀來測定,也就是測量餐後血糖。通過餐前餐後血糖對比了解其增長幅度,也就是配對血糖,得出自己是否出現第二餐現象,一般來講,配對血糖差距不能超過3.33mmol/L,超過的話,說明有可能出現了第二餐現象。

04吃好早餐對血糖穩定有幫助,如何吃是關鍵?

前面咱們說了第二餐現象,按照這個現象的說法,一般來說通過一夜的空腹(往往超過了8小時),早餐的餐後血糖有可能是三餐中最高的,而且如果刻意不吃早餐,出現第二餐現象也非常的明顯,午餐和晚餐都有可能出現較大的血糖波動情況。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早餐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過,我們也要看到,在現代社會,緊張的工作、學習、生活方式,導致不少人都可能出現不吃早餐的情況,甚至有人認為如果匆匆忙忙吃早餐,吃的都是主食,是不是容易讓血糖飆升呢?那麼該如何吃才能做到既能控糖,又能滿足人體的營養需要呢?

我們從營養的角度來看,要做到營養均衡,各類營養物質都不能少,蔬果更是要適當增加,此外多進食纖維素,對穩定血糖有較好的幫助,不過對於早晨來說優質的蛋白不能少,而在蛋白中乳清蛋白更是有較大的優勢,乳清蛋白對穩定血糖有一定的幫助,還有助於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乳清蛋白在牛奶中含量較高,一般來說也方便食用,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早餐可以適量多進食一些牛奶,能有不錯的助益。

05早餐如何搭配?

對於上班族或者上學族來說,早餐有可能多在三類地方解決,小便利店、路邊攤以及快餐店,在傳統印象裡,這三種地方都可能是垃圾食品的聚集地,那麼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選擇搭配早餐呢?

在便利店裡買早餐的人,多是考慮其便捷性,不過很多人都會選擇麵包、煎餅等食物,這類食物都容易導致血糖快速的升高,這時候最簡單的方式,選擇雞蛋、牛奶進食,或者選擇一些粗糧製成的早餐,比如粗糧煎餅等,要注意少糖、少油、少鹽的情況,避免進食精製的碳水化合物,儘量將早餐熱量控制在500大卡左右,如果早餐後可能會進行運動或者活動較多的話,可以考慮吃一些堅果。

路邊攤,這類地方進食的食物多是高熱量以及主食為主,這時候選擇食物就有講究,比如煎餅,我們可以選擇粗糧或者雜糧製成的煎餅,並且要求增加雞蛋或者剩菜的量,進食的時候也應該先吃生菜或者蛋白質,然後再吃煎餅。而且可以跟攤主建議,烹飪時少放油少放鹽,這種健康的烹飪方法,也能保證糖尿病患者避免傷害。

連鎖早餐店或者快餐店,這類店家也比較多,不過每家店鋪提供的食物有較大的不同,應該是低糖、低油、低鹽、高纖的原則,比如去吃肯德基,可以選擇含蔬菜和蛋白質的漢堡,去粥鋪可以要點小菜,但要避免進食粥類等等,最佳的方式一定要增加牛奶,這樣能延緩血糖快速升高,保持血糖的穩定。

當然了,如果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了腎臟的併發症的話,那麼就需要提前跟醫生進行溝通,了解應該如何進食,蛋白質的量是否要控制等等,同時如果飲食和運動已經無法控制血糖穩定,一定不要忌諱服藥或者注射胰島素,在醫囑下用藥才能保護自己的健康。

06少食多餐有助於改善糖尿病嗎?

對於糖尿病飲食的問題,有很多糖友問過少量多餐的情況,因為身邊有不少人會說少食多餐有助於改善血糖問題,不過有人這麼做了,卻發現血糖可能比之前更高了,波動也變大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為什麼有人說少食多餐會助於改善血糖呢?

其實少食多餐的原因跟人體胰腺功能有關,一般來說,人體攝入食物,胰腺分泌胰島素,這樣將血液中的糖分水平降低,將糖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如果人體一次性攝入較多的糖分,那麼就需要胰腺分泌多的胰島素,這樣會增加胰腺負擔,增加胰腺退化的速度。根據這個機理,有人就提出,可以通過少食多餐的方式來讓血糖升高不大,從而減輕胰腺的負擔,不過大家要注意的是,這裡說的少食多餐是有前提條件的,那就是嚴格控制進食量,否則不僅導致血糖升高,甚至可能導致人變胖,增加胰島素抵抗,形成惡性循環。一般常說的少食多餐,大多是在三餐前或者間隙增加攝入食物,這樣就可能變成每天攝入的食物量不變,但每天變成了5-6頓飯了。

既然少食多餐有降低血糖的原理,但為什麼有人採用了結果血糖反而升高呢?

07為什麼有些人少食多餐無法控糖?

一般來講出現少食多餐導致血糖升高的原因有三類:

1、無法嚴格控制進食量

這個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大部分人進食都是用估計得方法,少量多餐也基本如此,尤其如果在外進食,更是無法計算每頓飯的進食量,結果就成了多餐,沒有少食,這樣就會導致血糖升高,以及體重升高了。

2、飲食不均衡

我們都知道營養不均衡就可能導致人變胖,少食多餐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往往多餐的部分很難做到蔬菜、蛋白質、主食搭配,結果只是某種較多,尤其是主食多的可能性更大,導致血糖因此升高。

3、需要注射胰島素的患者少食多餐

注射胰島素,特別是速效胰島素或者混合胰島素的患者,由於少食多餐時無法通過胰島素進行調節,可能出現血糖不穩定的情況,這樣反而容易出現併發症,不利於血糖穩定。

08少食多餐對糖尿病患者有意義嗎?哪些人適合?

對於糖尿病患者飲食來說,首要營養均衡,其次就是三餐的定時定量,這樣基本就能夠在飲食環節做到穩定血糖,很多人根本不需要進行少食多餐,因為就像我們上面說的,很難完美控制。但是,糖尿病患者中有兩類人通過少食多餐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1、胃腸功能不佳,有併發症胃輕癱的患者

這類患者由於胃腸道活動受限,蠕動比較慢,食物消化不好,經常會出現隨便吃點就感覺飽了,攝入太多食物一方面胃腸難受,另一方面也不利於血糖,這類患者就適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少食多餐。

2、妊娠糖尿病患者

這類患者由於妊娠原因,往往會有胃腸道的症狀,比如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等,這時候少食多餐就能起到幫助患者控制血糖,並且緩解這些胃腸道的不適,達到保證營養的狀態,避免出現意外。

此外,糖尿病患者,尤其血糖波動較大的患者,在進行飲食調整的時候,一定要提前請教醫生或者營養師,並且要結合血糖監測,這樣才比較穩妥,避免出現大幅波動。

09糖尿病患者可以嘗試斷食控糖嗎?

我們在文章一開始曾經提過不能隨意減少一頓飯,或者空腹太久時間,不過也有一些醫療機構提出可以通過間歇性斷食的方法來控糖,目前流行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每日的斷食法,一種是每周的斷食法。

間歇斷食的兩種方法:

1、每日斷食法,也就是16:8斷食法,意思是每天24個小時,將其分成兩部分,一個是8小時,每天的飲食在這8小時內進行,另一部分16小時,就要斷食,不過可以喝水,或者喝茶,不含糖的咖啡等。

2、每周斷食法:就是一周7天裡,5天正常飲食,另外2天減少進食,控制在每天500卡左右,相當於1頓飯的熱量,不過這兩天不能連續,也就是說不能選擇周六和周日。

這兩種方法,可以讓糖尿病患者不必過分飢餓,還能起到斷食效果。不過有人說,這種方法不是跟文章開始說的相衝突嗎?不是說要均衡飲食,定時定量嗎?有醫療機構給出的解釋稱,斷食是一種類似返祖的飲食方式,因為在人類早期缺少食物的情況下,很少有人會得糖尿病等慢性病,而間歇性斷食就是讓身體恢復以前的飲食狀態的一種嘗試。

10那麼,間歇性斷食有效果嗎?

去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刊登了一個試驗研究,通過該動物實驗結果,認為間歇性斷食法能有效改善身體健康,而且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等多種慢性疾病有改善,但同時也指出這缺少人體實驗。目前有研究的就是,在糖尿病前期,注意並沒有確診糖尿病的情況下,間歇性斷食能夠有一定的逆轉效果,因為間歇性斷食正確進行的話,可以減輕體重,從而避免胰島素抵抗,從而降低了患病機率。

而糖尿病患者目前看沒有辦法通過間歇性斷食來治療糖尿病,而且由於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需要用藥或者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間歇性斷食可能會影響到用藥的效果或者胰島素的使用方法,所以如果想通過間歇性斷食來控制血糖的患者,應該諮詢醫生在身體條件等多方面適合的情況下再進行,並且可能需要調整用藥等等,這樣才能避免血糖的波動。

當然,我們也可以在營養均衡,定時定量進食的原則下,對於飲食時間進行微調,或者逐漸調整,並且做好血糖監測,來找到一種更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而不是道聽途說,採用別人的方法來控糖,畢竟人體有較大的差別,而且對付糖尿病每個人都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

相關焦點

  • 正常人的血糖是多少?怎樣診斷糖尿病?如何穩定控糖?醫生告訴您
    其中2型糖尿病佔整體患病的九成以上,在古時候被稱為富貴病,原因在於這種糖尿病與不良飲食習慣、肥胖、不運動等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所以2型糖尿病患者或者其前期患者,可以通過飲食、減肥、以及規律運動達到較好的控糖效果,當然,如果這些日常方法效果有限的話,我們還可以通過口服藥物,以及注射胰島素等方法來進行血糖管控。
  • 糖尿病飲食控糖有方法,簡單易操作,醫生教您4個控糖口訣
    因此,控制血糖就成了糖尿病人的最重要的事。不過,控糖應該跟日常生活相關聯,今天在這裡跟大家聊聊有關日常控糖的小知識,其中有一個飲食控糖口訣,日常生活中按照這個口訣來改善血糖,能降低併發症的發病率。01日常飲食控糖4個口訣1、吃幹不吃稀粥類是我們飯桌上的傳統食物,很多家庭每天都少不了一頓粥品
  • 糖尿病必須少糖少鹽少油?與美食絕緣了?醫生告訴糖友如何選食物
    少糖、少鹽這個沒有問題,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少糖和少鹽是日常飲食的標配,少糖有助於血糖穩定,減少波動;少鹽能夠減少水腫、避免高壓,由於高血糖也會損傷血管,所以少鹽能夠避免糖尿病併發症。05少量多餐有助於改善血糖嗎?
  • 糖尿病飲食怎麼吃,才能不怕血糖往上躥?醫生告訴你如何選擇
    如果有糖友喜歡喝拿鐵類的咖啡,這類咖啡可能加入了牛奶,牛奶中有乳糖,可能會對血糖產生影響,所以不推薦在餐後飲用,可能會進一步推高血糖。 糖尿病該怎麼吃蔬菜? 患了糖尿病,糖友們都會被告知要適當減少主食,減少高熱量食物,但如果簡單的這樣控糖,就會感覺自己吃不飽,或者無法享受美食。飲食作為人的一大本能,如果無法滿足,那麼可能會對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
  • 得了糖尿病就要跟美食絕緣?如何選擇食物?推薦控糖飲食3口訣
    民以食為天,每個人都不能不吃飯,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又要控制飲食,往往看著美食,流著口水卻不能隨心所欲,真的是非常難過的事情,但實際上控制飲食並不是很多食物不能吃,簡單的通過不吃這個食物或者那個食物來控制飲食,往往無法長久,最終可能讓控糖功虧一簣。
  • 藜麥GI低糖指數是多少?藜麥飲食對糖尿病患者餐後血糖的影響?
    糖尿病治療主要為各種藥物、胰島素等治療, 控制血糖,保護臟器,同時一定程度上保護殘存胰島 β 細胞 功能。對病程較長的患者,飲食的不均衡性,糖類食物攝入量 的不確定,難以長期有效穩定血糖水平,胰島素抵抗也是患 這難以有效地控制血糖的一個障礙。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最 為重要的基礎治療,通過飲食控制、適當運動即可使得血糖 降低減輕胰島素抵抗已成為共識。
  • 2型糖尿病能治好嗎?對壽命有什麼影響?醫生告訴您如何與其共存
    如果改了習慣會好嗎?這估計是很多糖尿病患者的心聲,因為患了糖尿病需要每天,甚至每時每刻控制血糖,需要扎手指,注射胰島素等等,還要面臨各種併發症的影響,尤其是有一些併發症會有失能的風險。03糖尿病健康飲食原則與原來稍有不同糖尿病的健康飲食我們一般說的是「三少一高」,就是指的是少鹽、少糖、少油、高纖維,但實際上應該是少鹽、少糖
  • 控血糖,是吃三餐好,還是少吃多餐好?
    相信糖尿病人都聽過這樣的說法:控制血糖需要「少吃多餐」「少量多次」,即每次攝入的食物量要小點,特別是碳水化合物要分散在一天當中多次攝入,認為這樣就不會因為一次進食較多食物而造成餐後血糖的較大波動。但最新有一項研究表明,一日三餐比少吃多餐可能更有利於控制血糖。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糖尿病一日3餐還是多餐更種於血糖?能降糖才是硬道理
    這是初入《中華糖友》讀者群的糖友提出的問題入群一個月後,提問:「我的血糖不穩,需要加餐嗎?」「一日三餐好還是少吃多餐好呢?」這時,已從糖小白進化為資深糖友今天,《中華糖友》雜誌的王營養師就給大家分析分析少吃多餐這個事兒。過去,傳統醫學常建議糖尿病患者要少食多餐,每天分5~6餐吃,最近這種方法受到了質疑。
  • 吃完早餐血糖飆升?明星法「生酮飲食」可逆轉糖尿病?到底是真是假
    前段時間,來自劍橋大學的一位名叫Terence Kealey教授卻發表了一篇顛覆性的文章:經常吃早餐有風險?因此,一篇名為《劍橋大學教授:經常吃早餐,很危險》的文章在網絡迅速傳播。這位劍橋的Kealey教授,是一名生物化學家,如何健康規律飲食恐怕沒人比他更專業了。但萬萬沒想到,就這樣愛自律的他被診斷出了糖尿病!
  • 什麼是2型糖尿病?早期症狀有哪些?冬天血糖不易控?醫生告訴您
    其實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氣候對人體的循環系統影響比較大,原因也比較多,不過主要有以下幾點:1、寒冷的氣候會導致人體的交感神經相對興奮,從而導致血壓、血糖升高;2、血糖高的人對於外界的抵抗力較弱,容易和多種疾病一起「發難」,導致血糖不穩定;3、冬季血液循環相對夏季較差,新陳代謝慢,從而導致血糖水平比夏季升高;4、冬季能量消耗大,攝入食物不自覺會增加,也會導致血糖升高
  • 吃芋頭能降血糖?實話講:用4樣食物代替主食,有利控糖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是讓人備受折磨的事情,很多食物都需要少吃甚至不能吃。人們為了更好的穩定血糖也想盡了辦法,一些宣傳為「天然胰島素」的食物就成為了人們追捧的熱點。比如芋頭,有人說吃芋頭能夠降血糖,是真的嗎?
  • 世一堂糖肽:糖尿病飲食7字訣(值得收藏)
    世一堂糖肽:糖尿病飲食7字訣(值得收藏) 糖尿病管理
  • 糖尿病如何運動才能控制血糖?快走好還是慢跑好?醫生詳細告訴您
    不過,一般患者制定了適合自己的均衡飲食計劃,並且按照醫生的要求進行藥物治療後,往往會忽視了運動對血糖的重要性。即使知道運動有好處,但不少患糖尿病的人以前並沒有運動習慣,也不知道該如何開始運動,感覺運動非常難。
  • 控糖密碼:餐後2小時血糖的正常範圍是多少?如何準確測量?
    <謹以此文送給在控糖路上糖友,讓我們一起好好學習,戰勝高血糖!>對於糖尿病糖友來講,餐後2小時血糖意義重大,餐後2小時血糖是否正常事關我們糖友的終身健康。但是很多糖友確診初期,估計都會遇到和我一樣的一些問題,比如:餐後2小時血糖8.5高不高?餐後2小時血糖10高不高?
  • 不吃晚飯能夠幫助降低血糖嗎?醫生告訴您
    對於確診糖尿病的朋友來說,控制血糖是至關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多數糖尿病朋友為了能夠將血糖控制在目標範圍,不斷控制自己的飲食,比如不吃早餐、不吃水果、不吃晚飯等等。的確,控制飲食確實能夠對降低血糖產生積極的影響。
  • 餐後2小時血糖為10.1,高還是不高?餐後血糖多少,才算糖尿病?
    而有的人發現,自己餐後2個小時的血糖值是10.1左右,這是怎麼回事?算糖尿病嗎?餐後2個小時,血糖值為10.1,是什麼情況?可以肯定的說,餐後兩小時的血糖值為10.1,已經遠遠高出了正常值,屬於血糖高的情況了。
  • 糖尿病血糖高的5大原因和改善方法
    糖尿病人一定要避免血糖忽高飯低,因為對健康害處多:血糖波動對患者的影響既包括血糖忽高忽低所致的短期影響又包括長期血糖高一段低一段的影響。血糖波動分為兩種:1.餐後餐前血糖波動:指三次餐後與餐前血糖之差的平均值控制在2.2mmol/L以內。2.日間血糖波動:指一天中血糖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不超過4.4mmol/L。讓糖尿病人血糖波動在的幾個原因1、糖尿病人日常飲食習慣打亂。
  • 「糖」媽媽如何吃蔬菜控血糖?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營養科李曉紅主任為您指導孕期營養!「李主任,我已經很注意了,可還是控制不好血糖,吃的少了總覺得餓,稍微吃飽點血糖又高了,這可怎麼辦呀!」在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營養門診,一位二胎孕媽為了血糖高而苦惱。
  • 空腹血糖正常也不可高枕無憂,餐後才是考驗,醫生教你合理控糖
    尤其是糖尿病相關的知識,很多」糖友「那都是如數家珍了。不過在面對著網上大量良莠不齊的科普衝擊時,很多朋友們一時間難以甄選出科學、有效、實用的信息,在浪潮中迷失了方向。就比如關於血糖的控制,我身邊很多的長輩們茶餘飯後都在討論」控糖「,不過他們似乎只關注」空腹血糖「,這讓我產生了一絲絲的擔憂。因為我們常聽到一句話:空腹血糖正常不是高枕無憂的保證,餐後血糖的高低才是控糖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