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渭南市臨渭區橋南鎮有這樣一位自立自強的殘疾男青年,初中畢業的他沒有自怨自艾,更沒有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先後開過快遞點,擺過地攤……如今,他已是一家網店的老闆,專門經營圖片處理業務。他說,要通過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努力實現人生價值。
兩歲仍不會走路 患中樞神經運動障礙
「好的,我知道了,您的訂單我正在處理。」12月17日下午,張怡和往常一樣在電腦前認真修圖,耐心解答客戶的疑問。張怡平時工作的地方就在自己的臥室,臥室布局很簡單,一張床,一張桌子,一個衣櫃,桌上放著一臺電腦。張怡說,當時父母為了支持他還為他買了一臺電腦。
張怡,臨渭區橋南鎮段李村人,因出生時早產近兩個月,身體缺血缺氧,加上當時鎮上醫療條件有限,幾天後才用上保溫箱。等到張怡兩歲時,同齡的孩子已經會走會跑,可是張怡還是不會走路,這讓張怡的父母很愁。為了讓張怡學會走路,張怡母親將張怡的腿綁在自己的腿上,教他練習走路,可即便這樣,還是沒有效果。
「張怡好像打小肢體行動發育就比別的孩子慢一步,別的小孩會走了,他可能才剛學會爬行。」張怡的母親說,沒辦法只能帶他去西安的醫院檢查,治療。這才知道是先天性腦癱,中樞神經運動障礙。
這樣的治療的日子持續了十二、三年。期間,張怡做了兩次大手術。經過康復治療,他的病情有所緩解,現在通過輔助器勉強能走。在張怡上學的那段時間裡,上下學的路上,張怡身旁總有母親身影和陪伴。
張怡說,因為當時行走不方便,他母親要陪同他一起上下學,這樣日復一日。等到他年齡大一點了,母親也拖不動他了,再加上當時自卑心理和自尊心的作祟,張怡選擇放棄學業,回家。
「但現在想想自己當時做的決定還是有點後悔,其實在那個時候身邊的人大多都是好意,想要關心我。這些關心很多時候都被我過度解讀了,我有時甚至會討厭別人的關心和詢問。」
自學PS 開網店為人修圖
離校後,張怡並沒有讓自己閒著。看到網上有語音直播,很多主播又有調試話筒設備的需求,張怡便萌生了為人調試話筒設備的念頭。
「我當時從網上找資料學習,還看了一些課程,收費的話,是按照設備調試的難易程度來定的。我記得當時第一單掙了10元,對方把錢打給我的時候,心裡有一種難以抑制的激動。」張怡說,10塊錢雖然不多,但在當時對他來說,是極大的鼓勵,感覺自己的勞動受到了別人的尊重和認可,也實現了自己的一點價值。
2014年前後,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普及,PC客戶端直播收音設備調試的需求下降,張怡接的訂單也越來越少,他便決定「轉行」。
在鎮上的快遞驛站幹了一段時間,還擺地攤賣過玩具。後來,又自學PS和人合作幫人修圖,一年後合作對象換了,張怡選擇單幹,並在今年10月25日,開了一家名為「千百度設計」 的淘寶網店,專門為別人修圖。在張怡店鋪下方的評價頁,目前無一差評,全部都是好評,很多顧客在評論下方誇張怡製作水平高,服務態度好。
「我平時電腦一天至少運行17個小時,手機更是24小時開著,隨時待命,我很珍惜我的每一位顧客,每一個好評。」張怡說,客戶的評價決定了他店鋪的壽命。
好好掙錢 想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工作和身體原因,張怡大部分時間只能在家裡待著,也很難有機會接觸到新的朋友。當記者問及張怡有沒有找女朋友的想法,張怡笑著說,他是一名鋼鐵直男,目前主要的任務還是好好掙錢,愛情也是要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
他還說:「我現在就想好好掙錢,我自己其實一直有一個自主創業的想法,就希望媒體的報導能被一些企業看到,給我提供一個工作相對穩定的就業機會。」
但張怡的母親卻說:「他現在能靠自己的雙手掙錢,我已經很滿足了。希望他能幹好現在的工作,要是能給我娶一個媳婦回來就更好了。」
華商報記者 楊託 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