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紙電影) (刊頭題字:任和平)
岷縣麻子川鳳凰山
文/雷玉平(甘肅岷縣)
編輯/馬 力
雷玉平 網名:清風明月或一縷陽光,字柏泉,號嶺上山人,籍貫:甘肅岷縣,自幼愛好詩詞、民俗。曾有詩文發表於 《岷陽詩詞》《甘肅詩詞》《甘南日報》,《定西日報》《暮雪》《黃河風文苑》《詩文音樂社》《中國鄉村》《北極星文學》《詩詞春秋》《孟嘗居詩詞》《紅燭詩刊》《隴中文苑》《海峽文學》《河州文學》《寧古塔作家》《中國鄉村雜誌》等各地網絡媒體及地方詩刊 ,著有詩集《詠嶺詩選》。
在國道212線岷縣段有個小鎮叫麻子川,麻子川村和嶺峰村相連,人們習慣稱「麻子川嶺」。麻子川嶺有一座著名的鳳凰山,山面西北翼東南,坐落於西秦嶺主軸線上,鳳凰山與嶺峰村北面的青龍山(嶺上俗稱石磊梁)遙相呼應,因此麻子川和分水嶺一帶有人堪稱「龍鳳呈祥」之地。此處流水清幽,山川毓秀,人文暢達。鳳凰山後連一個主山梁稱祠梁,祠梁腳下北邊的山溝裡坐落著一個村子——叫粗路溝,屬隴南地區。流水向東,屬長江上遊綠化區;南面是上溝村,屬定西,因有溪水由南流出,習慣稱——南溝河。祠梁北面與鳳凰山主峰相連的山脊叫擔架梁,擔架梁的東西兩邊各有兩對衛峰,分別是五牌梁和鳳凰梁,五牌嘴和山神梁,看上去很對稱,類似於鳳凰翅膀的肩和肘的部位,因外形酷似,被譽為鳳凰,在當地享有盛名,俗稱鳳凰山。鳳凰山的北面是嶺峰村,東面是粗路溝村,南面是南溝河,西面是麻子川村,鳳凰山位於這四個村的幾何中心,給地方人帶來福音。鳳凰山東西方向分兩翼,東為右翼,西為左翼,左翼舒展,右翼騰空,有騰飛姿勢。因此東翼山峰跌宕,延伸到西迭烽火墩,甘川公路九曲盤延上嶺,又稱「九盤山」。沿右翼上嶺有一小衛峰稱打頭梁(地名),又稱五牌嘴,類似於鳳凰右翅的肘部,此處有座古老的漢傳廟——文昌廟,近接著是一個大衛峰五牌梁,類似於鳳凰的翅肩部位,兩肩相接的地方便是擔架梁,擔架梁與祠梁相連類似於鳳凰的脊梁,從擔架梁再向西便是鳳凰梁,又是一個類似於肩的大衛峰,再向西相連的便是麻子川村山神梁,也是一個小衛峰,類似於肘,此處有藏傳的山神廟址(藏語稱「拉則」,即山神的宮殿),因在鳳凰山上,俗稱「鳳凰山山神」,深受地方村民的祀奉,從山神梁再向西平坦舒緩,像一支舒展的翅膀,麻子川引大希望中學就坐落在翅尖上。地方人相傳在麻子川村集市場所在地有一眼泉,鳳凰意飲此泉水,故鳳凰面北頭向西偏,頭的位置該是麻子川村的寺臺子位置。該寺屬藏傳佛教寺院——俗稱「福神寺」,已倒塌多年,一個不太大的山嘴多一半在「文革時期」開磚廠,後被地方群眾取土用之,留有極少一部分,現已成殘缺的美,成為遺憾,幾乎沒有原有的造型,鳳凰的頭究竟在那,誰也說不清。可後來筆者在迭部羅達遇見一個人僅說此鳳凰山不僅有頭還有眼睛,我很想討教一番,但因人多不便開口請教。後因修蓋麻子川戲臺佔用這方風水寶地,民國時期並在此處開設了麻子川市場,明顯的成了麻子川鄉人民的聚寶盆,招引四鄉八路的來客,拉動繁榮地方市場,活躍麻子川地方經濟功不可沒。麻子川集市場創建何年,並沒有鮮明的文字記載,據祖輩的說法,開設於光緒末年(即公元1907年,羊年,意在洋洋得意,距今已有一百一十三年的歷史。
作者往期作品
雷玉平 ▏珍藏的一塊本土化石
【歷史考證】雷玉平 ▏一張蘇區貨幣的靈魂
【歷史考證】雷玉平 ▏地方湫神「赤察龍王」——雷萬春
雷玉平 ▏麥穗真香
雷玉平 ▏ 岷州於都堂的傳說
雷玉平 ▏青春無悔
雷柏泉 ▏致青春歲月
雷柏泉 ▏解讀宕昌理川鎮泰山廟
雷柏泉 ▏和宕昌詩友對詠詩
雷柏泉 ▏悟 己
雷柏泉 ▏一隻愛情鳥
雷柏泉 ▏ 北國之女人
學習/創作/分享分享生活之美
溫馨提示:
歡迎閱讀、留言、轉發、分享,感謝打賞支持。轉載請註明作者及「詩文音樂社」公眾號。
投稿須知:
1、作品須是原創首發,形式不限。不能一稿多投,文責自負。因編輯精力有限,請自行校對。
2、投稿同時附上作者簡介。作者簡介要求100字內,有個性特點為佳。
3、投稿同時附微信號,或主動添加主編微信,以便就稿費及其它事宜進行聯絡。
4、稿費由讀者決定,來自打賞的70%;朗誦作品:文作者40%,朗誦者30%,其餘用於維護平臺運作。五元以下不予發放。根據規定,稿費一周後發放,發稿一周後的讚賞因無法統計不再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