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華媒:日政府「隔靴搔癢」 慢性子難禁職權騷擾
中新網12月3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3日文章指出,對於「職權騷擾」問題的打擊力度不夠,是造成日本職場騷擾問題禁而不止、教而不改的一個重要因素。不久前,據朝日新聞網報導,一名34歲的辦公室用品銷售公司男職員常常受到上司的侵擾。在上班期間,他的上司有時會踢走他的椅子,將他的手和電話的聽筒綁在一起,讓他站著不停地打電話約新客戶。不僅如此,他還時常遭受到上司言語上的侮辱,甚至讓他下跪。 不得不提的是,在日本政府行動之後,職權騷擾事件數量仍在上升之中。
-
日本的職權騷擾是什麼
在日本職場上或者學校內都經常可以聽到一個詞【パワハラ】,意思是職權騷擾,其實在中國也有這種問題,不過我們一般稱其為「潛規則」,是個看起來人畜無害且會讓大家習以為常的詞。說回職權騷擾,官方的定義是:職權騷擾是騷擾和工作場所欺凌的一種形式,在這種騷擾和工作場所欺凌中,有權勢較高的人使用該權力騷擾或欺凌級別較低的人。它包括一系列行為,從輕微的刺激和煩惱到嚴重的虐待,甚至可能涉及超出工作職責範圍的強迫活動。
-
東芝核電業務西屋電氣正式破產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對於80和90後兩代人來說,東芝這個日本品牌想必都不陌生。在過去,國產品牌並不怎麼強大的日子,有很多日本品牌佔據著中國市場。但是時過境遷,隨著很多國產品牌的日益強大,很多日本產業走了下坡路。
-
日參院通過《女性活躍與騷擾規製法》 防止職權騷擾首次入法
近日,日本國會參議院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了以防止職場騷擾為主要內容的《女性活躍與騷擾規製法》。此法案明文規定不得進行職權騷擾、性騷擾以及以懷孕、生育女性為對象的孕產騷擾三種常見的職場騷擾行為。作為一大亮點,防止職權騷擾首次寫入法律。
-
日本將立法防止職權騷擾 督促企業採取措施加以防範
人民網東京19日電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擬立法要求企業採取措施防止職場中的職權騷擾。 過去,企業經營方認為職權騷擾和「業務指導」之間的界限模糊不清,對立法防止職權騷擾持反對態度。但隨著職權騷擾的增多,日本厚生勞動省認為是時候有必要立法加以防範。
-
日本厚勞省擬規定企業必須採取職權騷擾防範措施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16日基本確定將要求企業有義務採取防範措施來應對職場的職權騷擾。今後將討論公司內部宣傳通知、啟蒙活動及設置諮詢窗口等具體措施,並明確寫入指針。同時還將加強性騷擾對策,明確在業務往來中發生受害事件時加害方企業應採取的相應措施。
-
日媒:日本上班族日子難過 四分之一遭「職權騷擾」
人民網12月18日訊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在日前公布的調查結果中獲悉,日本每4個上班族裡就有1個在近3年內遭遇過不同程度的職權騷擾。 2012年3月,日本厚生勞動省首次給職權騷擾下定義——「利用地位等優越身份過分幹涉,給下屬製造精神和身體上的痛苦,破壞職場氛圍。」
-
日本海上自衛隊艦長因職權騷擾致隊員自殺被處分
圍繞日本海上自衛隊補給艦「常盤」號上一名男性船員、三等海尉(相當於海軍少尉)2018年9月自殺的問題,日本海上自衛隊1月29日對總計3人做出了懲戒處分。其中,時任艦長的二等海佐高木徵教(相當於海軍中校)被停職30天。海自在調查自殺經過後得出結論稱,3人的威脅性言行等職權騷擾是原因之一。
-
日本海上自衛隊艦長因職權騷擾導致隊員自殺被處分
圍繞日本海上自衛隊補給艦「常盤」號上一名男性船員、三等海尉(相當於海軍少尉)2018年9月自殺的問題,日本海上自衛隊1月29日對總計3人做出了懲戒處分。其中,時任艦長的二等海佐高木徵教(相當於海軍中校)被停職30天。海自在調查自殺經過後得出結論稱,3人的威脅性言行等職權騷擾是原因之一。
-
日本官方公布六大職權騷擾行為 人身攻擊排第一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日媒報導,23日,由日本厚生勞動省舉辦的勞動政策審議會公布了一份職權騷擾指南,裡面包含了六項職權騷擾的具體行為,其中,人身攻擊排在第一。據報導,在發布的六大職權騷擾行為中,人身攻擊高居榜首,其次分別是精神攻擊、孤立、要求過高、要求過低和個人侵害。
-
冷暴力、被孤立、職權騷擾,日本大企業6月開始整治,員工出哪招
職場黃皮書/供稿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大企業從2020年6月,中小企業從2022年4月開始,實施「防止職場裡職權騷擾」的相關管理措施,並且首次將這一條例納入企業的首要義務。以下是幾位親身經歷過職場騷擾的當事人的講述:冷暴力——「初入職場,一直被教導在工作中要與人友善,但是像是遭受「職權騷擾」這種事情,還是忍不了。我因為是新入職的員工,才開始接觸工作,但老闆對我態度就非常冷淡,在工作上完全是放任不管的態度,這段時間以來,我都是自己找事兒做。」
-
日本下班後跟上司與同事一起喝酒,究竟是企業文化還是職權騷擾?
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飲酒會有點半強迫性質,很容易對下屬造成困擾,加上近年來日本對「職權騷擾」問題日漸重視,這種聚會正在日益減少。當時北村陸在一家市場研究公司上班,每晚下班他的團隊都固定會喝酒聚會。但現在,這種情況正在悄悄發生變化。
-
日本一名自衛官軍艦上自殺 曾遭上司「職權騷擾」
「常盤號」補給艦(日本防衛省)海外網12月25日電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近期,日本海上自衛隊一名32歲的3等海尉(相當於海軍少尉)在「常盤號」補給艦上自殺,原因很可能是遭受了來自上司的「職權騷擾海上自衛隊向其同事了解後得知,他在死前遭受了來自上司的「職權騷擾」。海上幕僚監部服務室對「常盤號」上140名乘務人員調查後得知,「常盤號」艦長曾給自殺的海尉下達「別休息」的指示。他的上級也經常對他說「去死」、「你消失吧」一類的言語。還有的上級命令他不許回家。多人表示,艦長也會毆打其他乘務人員、向他們砸筆記本之類。
-
日本某公司招聘,因為「職權騷擾原因」內定者自殺?要求道歉賠償
內定者自殺「パワハラ原因」 パナ子會社に謝罪要求 遺族側(內定者自殺「權力騷擾原因」,向Pana子公司要求道歉、遺屬方面)パナソニック産機システムズ(東京都墨田區)への就職が內定していた男子大學生=當時
-
對職權騷擾說「不」!日本將出臺更嚴新規完善公務員懲戒條例
人民網東京3月9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7日,日本人事院決定將修改國家公務員懲戒處分條例,針對使對方患上精神疾病等惡性行為的職權騷擾加害者,將進行免除職務等嚴厲處分。 按照現行規定,日本並沒有關於職權騷擾的相關規定,此次通過明確處分基準從而防患於未然。
-
日本一男性職員因過勞和遭女上司職權騷擾起訴
原標題:日本一男性職員因過勞和遭女上司職權騷擾起訴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10月30日消息,近日,東京都多摩市一名男性政府職員因長時間工作和遭到女上司職權騷擾,將多摩市政府和上司告上法庭,要求其賠償8800萬日元(約合546萬元人民幣)。
-
摩拜女員工舉報已婚男領導性騷擾,並利用職權打壓同事!
她在信中稱,摩拜客戶端&前端組負責人小春對包括自己在內的3名女下屬進行性騷擾,利用職權打壓違背他意願的同事。因此決定向公司舉報。目前摩拜方面暫未對此發表評論。以下為舉報信原文:(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我們已在細節上作了處理)尊敬的領導,您好,我是來自摩拜 SPE 前端組的一名普通員工,在這裡懇請您花一點時間閱讀我寫的內容。
-
「職權騷擾」 日本女教師被強制「冠夫姓」
【「職權騷擾」】 這名未公開姓名的女教師2003年進入一所中學就職。她2013年結婚後,請求校方允許自己繼續使用原來的姓氏,但校方堅持要求她在職場中改用婚後登記的「夫姓」。 這名女教師認為,如果遵從校方的做法,會對她婚前獲得的學術成就造成影響。她曾出版過不少教輔書。
-
封面專訪|教育專家熊丙奇談「研究生自殺」:健全導師制,防患職權騷擾
作為教育塔尖的高校內,導師和學生之間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又該如何解決?熊丙奇日前,封面新聞記者對著名教育學者、博士、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進行專訪。他認為,當前,完善導師制、明晰導師權責,對於重構我國高校師生關係十分重要,應立即「健全導師制,防患職權騷擾」。
-
騷擾、虐待、職權濫用……數百位女性揭開國外遊戲界醜惡內幕!
其中一小部分主播可以通過硬體公司、遊戲發行商和Twitch自己的合作夥伴計劃,積累粉絲,逐漸在一個圈子裡達到名人地位。這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我們存在著文化上的問題。」行業內部人士稱,在這樣一個行業裡,人脈關係可以決定職業生涯的成敗。所以當女性在這個行業努力爭取成功的時候,她們因為性別被歧視、被更受歡迎的男性流媒體主播狩獵,陷入困境,似乎就是理所當然的了。除了根深蒂固的文化原因,男性能夠在做出傷害後僥倖逃脫,也是讓這些騷擾、侵害行為一再發生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