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男性職員因過勞和遭女上司職權騷擾起訴

2021-01-19 東方網

原標題:日本一男性職員因過勞和遭女上司職權騷擾起訴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10月30日消息,近日,東京都多摩市一名男性政府職員因長時間工作和遭到女上司職權騷擾,將多摩市政府和上司告上法庭,要求其賠償8800萬日元(約合546萬元人民幣)。

  據日本《讀賣新聞》消息,10月29日,東京都多摩市一名男性政府職員將該市政府和上司起訴至東京地方法院立川支部。這名男性政府職員因長時間工作和受到上司職權騷擾,患上抑鬱症而被迫休假。該男子以此為由,要求多摩市政府和上司賠償其停職期間工資及賠償費等總計約8800萬日元(約合546萬元人民幣)。

  訴狀顯示,這名男性政府職員於1993年開始在多摩市政府工作。此後,這名男子在財團法人、徵稅課、圖書館等處工作。在此期間,該男子因每月要從事218個小時規定時間外的工作,患上抑鬱症。此外,這名男子因遭到女上司過度訓斥等職權騷擾導致病情加重,並因此多次停職休假。目前,這名男性政府職員已經是第6次停職休假。對此,多摩市人事課僅表示:「還未看到訴狀,無法評論。」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日本一名自衛官軍艦上自殺 曾遭上司「職權騷擾」
    「常盤號」補給艦(日本防衛省)海外網12月25日電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近期,日本海上自衛隊一名32歲的3等海尉(相當於海軍少尉)在「常盤號」補給艦上自殺,原因很可能是遭受了來自上司的「職權騷擾」。這名3等海尉在隸屬日本海上自衛隊橫須賀基地的補給艦「常盤號」上工作,今年9月在艦艇內自殺,未發現遺書。海上自衛隊向其同事了解後得知,他在死前遭受了來自上司的「職權騷擾」。海上幕僚監部服務室對「常盤號」上140名乘務人員調查後得知,「常盤號」艦長曾給自殺的海尉下達「別休息」的指示。他的上級也經常對他說「去死」、「你消失吧」一類的言語。還有的上級命令他不許回家。
  • 日本下班後跟上司與同事一起喝酒,究竟是企業文化還是職權騷擾?
    日本公司裡,下屬員工往往在下班後會和上司與同事一起喝酒應酬,長期以來這已經逐漸形成日本企業文化的一部分,這種被日本人稱為「飲酒會」的社交活動,一度被認為有助建立職場人際關係。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飲酒會有點半強迫性質,很容易對下屬造成困擾,加上近年來日本對「職權騷擾」問題日漸重視,這種聚會正在日益減少。
  • 日媒:日本上班族日子難過 四分之一遭「職權騷擾」
    人民網12月18日訊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在日前公布的調查結果中獲悉,日本每4個上班族裡就有1個在近3年內遭遇過不同程度的職權騷擾。 2012年3月,日本厚生勞動省首次給職權騷擾下定義——「利用地位等優越身份過分幹涉,給下屬製造精神和身體上的痛苦,破壞職場氛圍。」
  • 日華媒:日政府「隔靴搔癢」 慢性子難禁職權騷擾
    中新網12月3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3日文章指出,對於「職權騷擾」問題的打擊力度不夠,是造成日本職場騷擾問題禁而不止、教而不改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最根本的,從政府行動的「隔靴搔癢」和「慢性子」來看,職權騷擾問題之頑固或許要歸咎於日本社會的高層對社會中弱勢者所遭受的不幸的漠視。  文章摘編如下:  2013年的夏天,日劇《半澤直樹》在中日兩國中都十分受歡迎。諸如「下屬的功勞被上司佔為己有,上司的過錯卻是下屬的責任」等一吐上班族心中壓抑已久的冤屈之金句。
  • 日本的職權騷擾是什麼
    在日本職場上或者學校內都經常可以聽到一個詞【パワハラ】,意思是職權騷擾,其實在中國也有這種問題,不過我們一般稱其為「潛規則」,是個看起來人畜無害且會讓大家習以為常的詞。說回職權騷擾,官方的定義是:職權騷擾是騷擾和工作場所欺凌的一種形式,在這種騷擾和工作場所欺凌中,有權勢較高的人使用該權力騷擾或欺凌級別較低的人。它包括一系列行為,從輕微的刺激和煩惱到嚴重的虐待,甚至可能涉及超出工作職責範圍的強迫活動。
  • 「職權騷擾」 日本女教師被強制「冠夫姓」
    日本一名中學女教師因被學校要求在職場「冠夫姓」,把校方告上法庭,請求給予自己繼續使用婚前姓氏的權利。  不過,東京地方法院裁定,原告所在學校要求其「冠夫姓」的做法「合理」,這名女教師必須以婚後登記在戶籍上的姓名工作。  這一案件在日本引發關於性別歧視的爭議。
  • 日本海上自衛隊艦長因職權騷擾致隊員自殺被處分
    圍繞日本海上自衛隊補給艦「常盤」號上一名男性船員、三等海尉(相當於海軍少尉)2018年9月自殺的問題,日本海上自衛隊1月29日對總計3人做出了懲戒處分。其中,時任艦長的二等海佐高木徵教(相當於海軍中校)被停職30天。海自在調查自殺經過後得出結論稱,3人的威脅性言行等職權騷擾是原因之一。
  • 日本海上自衛隊艦長因職權騷擾導致隊員自殺被處分
    圍繞日本海上自衛隊補給艦「常盤」號上一名男性船員、三等海尉(相當於海軍少尉)2018年9月自殺的問題,日本海上自衛隊1月29日對總計3人做出了懲戒處分。其中,時任艦長的二等海佐高木徵教(相當於海軍中校)被停職30天。海自在調查自殺經過後得出結論稱,3人的威脅性言行等職權騷擾是原因之一。
  • 日參院通過《女性活躍與騷擾規製法》 防止職權騷擾首次入法
    以首次寫入法律的職權騷擾為例,2017年全年,日本厚生勞動省勞動局就接到了7.2萬起職權騷擾舉報。其中,原自民黨籍女議員辱罵、毆打秘書的事件更是在日本社會上引起了很大關注。 2017年6月,日本周刊雜誌報導稱,自民黨眾議院女議員豐田真由子5月外出時,由其政策秘書駕車。在行駛過程中,豐田真由子不僅辱罵秘書,還數次毆打他的頭部、臉部。
  • 日本將立法防止職權騷擾 督促企業採取措施加以防範
    人民網東京19日電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擬立法要求企業採取措施防止職場中的職權騷擾。 過去,企業經營方認為職權騷擾和「業務指導」之間的界限模糊不清,對立法防止職權騷擾持反對態度。但隨著職權騷擾的增多,日本厚生勞動省認為是時候有必要立法加以防範。
  • 對職權騷擾說「不」!日本將出臺更嚴新規完善公務員懲戒條例
    人民網東京3月9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7日,日本人事院決定將修改國家公務員懲戒處分條例,針對使對方患上精神疾病等惡性行為的職權騷擾加害者,將進行免除職務等嚴厲處分。 按照現行規定,日本並沒有關於職權騷擾的相關規定,此次通過明確處分基準從而防患於未然。
  • 冷暴力、被孤立、職權騷擾,日本大企業6月開始整治,員工出哪招
    職場黃皮書/供稿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大企業從2020年6月,中小企業從2022年4月開始,實施「防止職場裡職權騷擾」的相關管理措施,並且首次將這一條例納入企業的首要義務。以下是幾位親身經歷過職場騷擾的當事人的講述:冷暴力——「初入職場,一直被教導在工作中要與人友善,但是像是遭受「職權騷擾」這種事情,還是忍不了。我因為是新入職的員工,才開始接觸工作,但老闆對我態度就非常冷淡,在工作上完全是放任不管的態度,這段時間以來,我都是自己找事兒做。」
  • 東芝美國核電子公司曝出職權騷擾問題
    據日本共同社2月17日報導,處於經營重組期的東芝公司延遲2016財年前三財季(4月至12月)財報的公布時間是由於可能存在新的違規行為,共同社16日獲悉了違規疑雲的概要。為粉飾美國核電子公司西屋電氣(WH)從事的核電站建設業務時產生的巨額虧損,最高層向部下施加壓力進行職權騷擾,出現了需向受害者支付賠償費用的風險。
  • 清潔工被性騷擾4年,上司常發信息「1000一次」:為了丈夫只能忍
    廣東廣州38歲的環衛工人黃微(化名)近日向越秀區法院起訴上司,指出過去4年多次遭周姓環衛站長性騷擾,並將工作所在的環衛站一併告上法庭,認為負責人沒有採取任何機制防止性騷擾,應承擔連帶責任。周男事後回應否認對黃女性騷擾,「沒有這事,只是開開玩笑」,目前已被停職調查。
  • 日本官方公布六大職權騷擾行為 人身攻擊排第一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日媒報導,23日,由日本厚生勞動省舉辦的勞動政策審議會公布了一份職權騷擾指南,裡面包含了六項職權騷擾的具體行為,其中,人身攻擊排在第一。據報導,在發布的六大職權騷擾行為中,人身攻擊高居榜首,其次分別是精神攻擊、孤立、要求過高、要求過低和個人侵害。
  • 日本一消防隊男上司強令男下屬脫褲「展示男子氣概」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楊子晴】日本群馬縣高崎市北消防署一名男性分署長在訓示下屬時,要求男性下屬脫光褲子露出下體,以此「展示出男子氣概」。高崎安中地區綜合消防局5月30日召開記者會說明此事,並宣布了對該分署長及相關領導的懲罰措施。這也是該局首次因職權騷擾下達處分。
  • 日本厚勞省擬規定企業必須採取職權騷擾防範措施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16日基本確定將要求企業有義務採取防範措施來應對職場的職權騷擾。今後將討論公司內部宣傳通知、啟蒙活動及設置諮詢窗口等具體措施,並明確寫入指針。同時還將加強性騷擾對策,明確在業務往來中發生受害事件時加害方企業應採取的相應措施。
  • 日本男藝人因太漂亮被潛,遭上司侵犯一年,上廁所也「不放過」
    前言:日本演藝圈亂象橫生,佐佐木希的丈夫渡部建被爆婚內出軌,涉及人員多達182人,除了一些女優,也有白領素人,甚至還有女相撲選手和男藝人,日媒曝光內容看,渡部建無疑是時間管理達人,仿佛所有時間都在充分利用,目前佐佐木希對事件的回應是「已經好好聊過」,看來這樣的回應顯然沒有達到粉絲們的期待
  • 男性受到騷擾,也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了
    司機90後孫先生被女乘客強吻的視頻傳遍全網。據孫先生介紹,他是一名計程車司機,在2020年12月31日晚8時許,一名女乘客坐上他的計程車後不久,就開始向他要電話和微信,但他沒有給,監控顯示他全程沒有回應。
  • 女孩求助媒體,稱遭男上司潛規則,男上司:只是想試試能不能睡你
    男性上司利用職位對女下屬進行言語或肢體騷擾,女性礙於所謂的名聲或工作只能選擇忍氣吞聲。殊不知這種忍讓只會讓男上司更加肆無忌憚。就比如下面這起長達半年的職場性騷擾事件。事件經過2020年12月9日,陝西西安。有位名叫小月(化名)的女子找到記者,想要曝光一家教育機構討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