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黃河情】飛越黃河九曲第一灣 感受「黃河之水天上來...

2020-12-22 西部網

黃河九曲第一灣位於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唐克鎮,此處是四川、青海、甘肅三省交界處。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中國網9月21日訊 黃河九曲第一灣位於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唐克鎮,此處是四川、青海、甘肅三省交界處,它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海拔4500米)之黃河,流經四川省境內,在若爾蓋縣唐克鄉索克藏寺院旁形成著名景點。

流淌在唐克草原的黃河,被當地人叫做「瑪曲」。這支流淌千年的母親河,沒有驚濤拍岸的磅礴氣勢,卻像一支粗獷的牧歌,帶著亙古不息的熱情,一路向東,款款而來。它蜿蜒環繞在廣袤無際的原野,以一百八十度的優雅風姿形成了」黃河九曲第一灣」的壯美景觀。與之相映成趣的是發源於紅原壤口鄉境內的白河,也以同樣曼妙的舞姿,自黃河的南面徜徉而來,在紅柳成林的藍天下兩河交融匯合。

流淌在唐克草原的黃河,被當地人叫做「瑪曲」。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黃河於此段流程中,為四川與甘肅之界河,河西為甘肅,河東為四川。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位於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唐克鎮的黃河九曲第一灣,向世人展示了黃河寧靜與壯美交融的獨特風景。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豐富的高寒溼地水源和白河水的注入,使若爾蓋境內的黃河流量陡然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白河作為黃河的一級支流,在索克藏寺左前方於黃河的巨型灣頂呈Y字形注入黃河。豐富的高寒溼地水源和白河水的注入,使若爾蓋境內的黃河流量陡然增加了百分之六十。圖為航拍黃河白河交匯處。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依託黃河九曲第一灣景區門票銷售所支取的生態生計補償費用,有力地助推了若爾蓋縣經濟發展。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編輯:鍾瑩

相關焦點

  • 【中國夢•黃河情】行走黃河看巨變 萬裡寫入胸懷間
    作為我們民族的搖籃,黃河催發了這片土地上的文明,留下了思想和智慧,她經歷了頻繁的變革,造就了英雄與史詩。  近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及黃河流域九省區網信辦承辦,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等單位協辦的「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已結束。
  • 讓黃河之水滋養心靈!詩人王國欽與《黃河賦》
    卡日曲至河口鎮,水清流緩曰上遊也;河口鎮達桃花峪,浪險風高乃中遊也;桃花峪之入海口,潮湧沙淤為下遊也。彼水草豐美、鯉躍龍門、問鼎中原、帶礪山河者,魂牽夢繞於赤縣神州也。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等高吟絕唱,直令人激情滿懷、口齒生香也!河伯慨然嘆曰:邃美千秋,「長風破浪會有時」,磅礴洪濤甘當使命;蜿蜒九曲,「直掛雲帆濟滄海」,浩蕩煙波不改初心。
  • 青銅峽《黃河·拜水盛典》實景演出 震撼呈現「黃河之水天上來」史詩場景
    拜水盛典以中華黃河樓為景,以「天上之水」為媒介展開整個劇情,分為「黃河古謠、激河浚渠、祭祀放水、塞上江南和感恩母親」五個篇章,500名演職人員採用綢緞、小草帽、飄帶、旗幟等元素,演繹黃河賦予人們的美好生活。
  • 雙節假日閃電新聞帶您雲端感受黃河慢時光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日訊 「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九曲黃河氣象萬千,走高原、穿峽谷、過平川,在山東入海,潤澤了齊魯大地、哺育了兩岸兒女。一條黃河通齊魯,《閃電新聞》客戶端推出「雲端感受黃河協奏曲」24小時無間斷慢直播,雙節假日帶您雲端感受黃河慢時光,同賞河山交輝、波翻浪卷,大河奔流的壯觀景色。在黃河入魯第一站,看「黃河之水天上來」濤來勢轉雄,獵獵駕長風。滔滔黃河,千迴百折,一路奔騰而下,流經山東的第一個縣就是菏澤東明。
  • 九曲黃河 水潤齊魯丨乘直升機飛躍黃河 看「黃藍交匯」奇觀
    編者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山東是黃河最後流經的省份,在東營黃河入海口,九曲黃河滔滔東進,經千萬裡壯闊迂迴,匯於大海。黃河帶來的大量泥沙,讓這裡擁有了世界上完整的溼地生態系統。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在這裡孕育了儒家文化、泰山文化。
  • 「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之水到底哪裡來?
    當我們最終站在壺口瀑布前,在震蕩山谷的喧騰水聲中仰望傾瀉下來的黃河之水時,就再也不會懷疑詩人是過分誇張。黃河之水要不是來自天上,何至於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從遐想回到現實,我不禁想到了這樣一個問題:當李白寫出這壯麗的詩篇時,他是否知道,黃河究竟來自何處?這就得從我們的祖先探尋黃河之源說起。
  • 主播私自鎖觀景臺做直播 四川黃河九曲第一灣景區回應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直播最新資訊 > 正文 主播私自鎖觀景臺做直播 四川黃河九曲第一灣景區回應
  • 葛劍雄:「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之水到底哪裡來?
    每當兩岸的山嶺緊鎖,但見水從巖石間湧來,又從山腳下消失。而峰迴路轉,眼前豁然開朗時,又看到在赭黃色的群山與灰濛濛的天空融合的地方,飄遊出一根土黃色的帶子。當我們最終站在壺口瀑布前,在震蕩山谷的喧騰水聲中仰望傾瀉下來的黃河之水時,就再也不會懷疑詩人是過分誇張。黃河之水要不是來自天上,何至於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 九曲黃河 水潤齊魯丨黃河夯號、東方白鸛鳴叫聲…64秒視頻帶你一起...
    1 編者按:黃河之水天上來山東是黃河最後流經的省份,在東營黃河入海口,九曲黃河滔滔東進,經千萬裡壯闊迂迴,匯於大海。黃河帶來的大量泥沙,讓這裡擁有了世界上完整的溼地生態系統。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在這裡孕育了儒家文化、泰山文化。
  • 「中國夢·黃河情」原創短視頻大賽投票開始啦!
    九曲黃河孕育了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 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 奔騰不息的河水負載著 這個古老民族對未來的無限希冀與憧憬 心繫黃河情,共築中國夢
  • 九曲黃河 水潤齊魯|山東臺記者王雨帶你乘船沿黃河看兩岸堤壩生態...
    &nbsp&nbsp&nbsp&nbsp1&nbsp&nbsp&nbsp&nbsp編者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山東是黃河最後流經的省份,在東營黃河入海口,九曲黃河滔滔東進,經千萬裡壯闊迂迴,匯於大海。黃河帶來的大量泥沙,讓這裡擁有了世界上完整的溼地生態系統。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在這裡孕育了儒家文化、泰山文化。
  • 黃河全貌,太震撼了!
    李白有一首詩是這樣子形容黃河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天地悠悠,歲月無痕,黃河之水,天上來,每一個炎黃子孫心中都有一條黃河。黃河上遊‖ 黃河九曲第一灣九曲黃河第一灣位於若爾蓋縣唐克鄉,這裡是四川、青海、甘肅三省交界處。
  • 黃河之「詩」天上來
    和林格爾東漢古墓壁畫秦漢月明照雲中「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至黃土高原、河套平原地區,形成一道蜿蜒的「幾」字灣。在「幾」字灣的東北方,黃河以北、陰山以南有一片土默川平原,這裡曾經屬於秦漢時期的雲中郡。如今的雲中故城,就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託克託縣。據史書記載,趙武靈王曾在黃河西岸築城,但城池崩塌,後經佔卜選擇在陰山腳下的河曲地區築城。在這裡,趙武靈王於白天看到天鵝在空中翱翔,天鵝下方放射出燦爛的光芒,他認為是築城的吉地,並為這座新建的城池取名「雲中」。
  • 【中國夢•黃河情】守著黃河有水吃 青海拉西瓦灌溉工程造福八萬...
    【中國夢•黃河情】守著黃河有水吃 青海拉西瓦灌溉工程造福八萬群眾 2020-09-26 17:47:36   中新網西寧9月26日電(房家梁)天下黃河貴德清。
  • 九曲黃河陣(七律)
    另一方面是基於自然文明之根,我們每一個人成長的自然生存環境,是建立在獨立生存基礎之上,不與自然物質相違背,遵循自然法則。九曲黃河陣俗稱遊"黃河",又稱"遊迷錯陣",也叫"九宮八卦黃河陣"、"轉九曲"等,其皆因燈陣曲折綿延如黃河之龍曲得名。關於九曲黃河陣的起源,各地有著不同的解釋。有的說它是古代戰爭中的迷魂陣圖形,最早起源於七千年前的風陵渡風后八陣圖---黃河陣。
  • 延川勝景 遊九曲黃河乾坤灣
    黃河九曲,曲曲都是天地奇觀。黃河在延川境內形成的五個S形大轉彎,這五大彎由北向南依次為:漩渦灣、延水灣、伏寺灣、乾坤灣和清水灣,乾坤灣是其中彎度最大的。乾坤灣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歐雲海 攝   蛇曲,是被河流衝刷形成的像蛇一樣蜿蜒的地質地貌。這裡的蛇曲數量最多、風光最美。黃河九十九道彎,最美莫過乾坤灣。
  • 「九曲黃河陣」何時傳入南汪?為何只有呂街人會搭「黃河」?
    數百年來,在春節文藝活動中,一直放射著絢爛的光彩,對四周鄰村有著較深的影響。黃河陣圖既有較高的科學性,又有較高的藝術性。此項活動,充滿了濃厚的神話色彩。1994年,被載入《沙河市志》。九曲黃河陣圖《九曲黃河陣》據民間傳說是神話裡的雲霄、瓊霄、碧霄三姐妹(又稱三駕姑姑、三駕奶奶、三位娘娘)所創。
  • 【中國夢·黃河情】對話河長楊洪濤:精打細算 德州做活黃河「水...
    中國網北京9月27日訊(記者 江虹霖)山東德州,因黃河而生,因黃河而名。博大厚重的黃河文化塑造了這座城市的品格,也成為這片水資源匱乏的土地賴以生存的生命之源。黃河水與德州有著怎樣的親密關係?德州在新時代如何開拓創新反哺母親河?近日,《對話黃河河長》欄目專訪德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黃河德州市級河長楊洪濤。
  • 你從未見過的黃河全貌,美哭了!
    李白有一首詩是這樣子形容黃河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天地悠悠,歲月無痕,黃河之水,天上來,每一個炎黃子孫心中都有一條黃河。黃河上遊‖ 黃河九曲第一灣  九曲黃河第一灣位於若爾蓋縣唐克鄉,這裡是四川、青海、甘肅三省交界處
  • 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裡觸龍門!《「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
    -了解更多節目故事-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裡觸龍門!山西!這裡,九曲黃河一壺收!這裡,黃河鯉魚躍龍門!這裡,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這裡,讓光未然、冼星海寫下《黃河大合唱》!在這裡,為您講述黃河故事的國寶,它就是陶寺土鼓陶寺土鼓出土於山西省襄汾縣陶寺村,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實物鼓。它是太原鑼鼓、黃河大鼓、威風鑼鼓的祖先。它的聲音,就是四千五百年前大地的心跳。這一件陶寺土鼓的國寶守護人是山西絳州鼓樂團如果要演繹黃河奔騰之聲,那一定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