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故事會:布施一杓飯汁 果報不可思議

2021-01-11 手機鳳凰網

芥子般的種子,能長出庇蔭眾人的大樹。布施得福,因果不可思議。(圖片來源:資料圖)

在佛陀時代,當時的僧團是不炊爨的,僧眾都是到城裡去託缽化緣。有一天,佛陀帶著弟子們到城中託缽,來到一梵志家門口。屋裡忙著煮飯的婦人,忽然覺得四周光明普照,讓人有一種柔和舒服的感覺。婦人回頭,看到佛陀及弟子們站在門口,佛陀的相好端嚴及比丘們的嚴整威儀,由衷生起歡喜恭敬的心,想把剛煮好的飯供養佛陀,但是又擔心被不信佛法的丈夫發現,必然會使丈夫心生怨恨。這時悲心油然生起,慚愧自己的罪業,生為女身,處處受制於人,不能自主。

然而,婦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將飯盛在碗裡,壓取出飯汁,並恭敬地舀了一杓飯汁,供養佛陀。佛陀歡喜接受,並說了讚嘆的偈子:「若施白象百,明珠瓔珞飾,供佛一杓汁,其福超彼上。」這時梵志從屋裡走出來,聽了覺得很奇怪,就問佛陀:「一杓的飯汁,又不值什麼錢,您說它勝於明珠瓔珞等寶物與象馬車乘布施給一般人,這樣說未免太欺騙人了,我們如何能夠相信?」佛陀慈悲地回答:「我從久遠劫來,一向勤修六度,所說所做,都是誠實不虛,才能感得現在的果報。如果是妄語,怎能有辦法得到這樣的果報呢?我現在問你,你要至誠的回答。你往返舍衛城到羅閱城的路上,有沒有看到一棵幾十丈高,可以庇蔭五百輛人車的大尼拘陀樹?」梵志回答:「有看過。」

佛陀又問:「你既然知道這棵大樹,而當初所下的種子有多大呢?」梵志不加思索地回答:「差不多像芥子般大。」佛陀接著說:「種子只有芥子般小,怎麼樹會那麼大呢?」梵志說:「我怎麼敢欺騙佛陀!」佛陀因此又說:「像芥子般的種子,能長出庇蔭眾人的大樹,大地能蘊育萬物的能力無可限量,是無庸置疑的。何況佛陀是證到無上正等正覺的聖者,福德勝過一切,佛陀的大慈大悲大願力,一切眾生都要救拔。因此,即便是供養一杓飯汁,將來的收穫,也是難以計量的。」梵志因此非常深信布施得福,因果不可思議的道理。

佛陀告訴阿難:「這位婦人命終之後,會女轉男身,生於天上,而後下生人間開闡佛法的深義,經過十三劫,當得成佛,名為心明如來。」梵志因此非常欽服,五體投地禮拜佛陀,並深重自責自己的愚痴,因此皈依佛門,跟隨佛陀出家。聽聞佛陀開示的四諦道理,梵志因此漏盡煩惱,且對佛法深信不疑。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宣化上人:受持〈大悲咒〉的人,福德果報不可思議
    受持〈大悲咒〉的人,福德果報不可思議節選自《大悲心陀羅尼經淺釋》◎ 宣化上人 講述【若諸天人誦持此陀羅尼者。其人若在江河大海中沐浴。其中眾生。福德果報不可思議。】「若諸天人誦持此陀羅尼者」:一切的天人,念〈大悲咒〉的,「其人若在江河大海中沐浴」:假設在江上,或者河裡邊,或者大海裡邊沐浴。
  • 因果報應:一句「惡語」所帶來的果報有多嚴重,佛用一個故事揭曉
    而你只要一張口罵人,其實就已經種下了惡因,有這個惡因,果報自然你也逃不了。關於「惡語」在當下其實很普遍,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勾心鬥角」。無論在何處,我們皆可以聽聞到很多「惡語」。但就是這麼小小的一句「惡語」,往往就會給我們鑄下大錯。在佛教諸多典籍之中,佛就講過這麼一個故事,以此告誡諸比丘和眾生惡語的果報到底有多嚴重。
  • 布施螞蟻和魚的果報不可思議---功德和方法!
    布施螞蟻和魚的果報不可思議-功德和方法!    今天很高興能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種速急、方便而又積聚巨大功德資糧福因的妙法。一切諸佛皆從行持六度般若密而成就佛果,在六度中佛陀首先教導我們的就是布施。    一、布施螞蟻: 在佛陀教化的娑婆世界中,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除人類外還有其他許多芸芸眾生,以不同於我們的方式,或沉默或喧囂地與我們共享同一片藍天同一方土地。海、陸、空處處存有無數生命,無論龐大抑或渺小,同樣沉浮於輪迴的孽海飽受無邊之苦。螞蟻也是其中一族。
  • 揭開妙法蓮華經不可思議的秘密之藏
    蓮華指的是蓮華化生,妙法蓮華經被譽為佛教第一經,有萬經之王的美譽,佛祖曾經在經典裡面曾經說到,誹謗此經的果報比誹謗佛陀還要更加的嚴重,這部經在千百年來被眾人稱為成佛的法華。妙法蓮華指的是從自性而生的蓮華化生,如同往生極樂世界的果報一樣,妙法蓮華經是現世肉身成就諸佛如來蓮華化生的果報之身,即密宗所宣揚的即身成佛的一部經典,我們都知道佛教密宗創始人之一的蓮花生大士據說就是蓮華化生。
  • 布施三根本及果報較量_菩薩正行(二) 045
    佛陀說這三種布施的對象以及三種布施的善念,是一切布施的根本,都不是為了求回報而去作布施,所以都是清淨的布施;所以說如果是離開了這三種清淨的心境,那麼就不能夠稱作是布施了。 接著佛陀為我們開示說:【善男子!若人多財,無量歲中供養三寶,雖得無量福德果報,不如勸人共和合作。】
  • 布施螞蟻和魚的果報不可思議------功德和方法!
    一切諸佛皆從行持六度般若密而成就佛果,在六度中佛陀首先教導我們的就是布施。一、布施螞蟻:  在佛陀教化的娑婆世界中,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由於前世偷盜與搶劫的惡業,尤其是搶劫僧眾的財物,使螞蟻有食用酒類、牛奶和酸奶便中毒斃命的果報,因此,布施的食物中不能沾有糖、酸奶、牛奶和血肉油脂。
  • 妙慧童女問了佛陀哪10個問題?佛陀是如何解答的?
    有一回佛陀在說法,妙慧童女從容地走到佛前,頂禮佛陀,且繞行三圈。而後長跪合掌,以菩薩的口吻對佛陀說道:「無比尊貴偉大的佛陀,您是世間獨一無二的明燈,指引眾生走出黑暗,歸於光明!弟子有10個問題,想請求您解答。」佛陀知道妙慧童女來歷非凡,她在無量劫之中,曾親近無量諸佛,種大善根。佛陀歡喜地對妙慧童女說道:「你有什麼問題,都可以提出來,我今天為你解答。」
  • 布施的果報緊緊地追隨施主,何必去牽掛呢?
    布施時不追求世間法的果報:他不會想著布施以後未來世會得到什麼樣殊勝的果報。也不會去想著布施以後,對方將來日子好過之後,會怎麼樣的回報自己。而是要破除憍慢心來布施,不要以傲慢的心來布施。要以柔軟心、溫和委婉的口氣來對受施者說話以及行布施。並且不為了求三界有的果報來布施,而是為了求得無上的解脫而布施。
  • 原來,讚嘆佛陀的福報這麼大!
    對佛的讚頌不僅可以使大眾堅定修行的信心,對自己也有不可思議的利益!                                  很久以前,印度有一位阿輸迦王。國王聽了以後,歡喜有加地說:「原來贊佛及說法的功德果報是那麼地殊勝無比啊!」年少法師接著又說:「這還只是現前看得到『花』報,贊佛及說法的十種功德『果』報,更是不可思,不可議,請大王仔細聆聽……一、讚嘆佛的功德,使一切眾生都能聽聞(因心及願力),就可以得到廣大好名聲的果報。
  • 佛教:佛前十種供品的寓意和果報,您不可不知
    那時候的燈都是油燈,其實這正是老師的象徵——燃燒自己,照亮他人,至於佛陀這種天人師就更不用說了,等於是用智慧照亮了三界六道,所以佛弟子們都習慣用燈來表示對本師的頂禮。佛法雲——菩薩畏因,凡夫畏果,如果您真的明白並深信因果的話,那一隻腳就等於踏上菩薩的境界了,而且供花的果報是來世得莊嚴的相貌。
  • 縱使百千劫 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所以我們如今在身心、環境上所感受的一切果報,都必源於自己往昔所造的善惡業,並非神靈、強權或自然力等他法加諸於自己的身心之上,而如今自作的一切,也必將於今生、來生或者遙遠的未來世,在自己的生理、心理、所處的環境上成熟它的果報。
  • 佛陀通過一個小故事,便告訴了我們因果的真相
    而佛陀早在2600年前,就已經預見到了,現代人這種對一切都充滿質疑的狀態。佛陀在《無量壽經》中感嘆道:「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為道得道,不信人死更生,惠施得福,善惡之事,都不信之。」佛陀說,人們再難以相信善惡有報、六道輪迴、種福培福的說法。在現代社會,人們的狀態也確實是如此。
  • 佛陀忍辱的生活故事
    在40多年的弘法生涯中,佛陀一直面臨著各方的攻擊、誹謗,甚至陷害。佛陀總是以無畏的忍辱精神來面對輿論的風波。一、平靜面對少女戰遮的誣陷佛陀在舍衛大城弘法時,由于波斯匿王和王妃的大力護持,佛教在舍衛國發展很快,這引起了原有宗教團體的嫉妒和仇恨。
  • 宣化上人:受持〈大悲咒〉者,風吹過去,其他眾生都得到利益,福德果報不可思議
    福德果報不可思議。】「若諸天人誦持此陀羅尼者」:一切的天人,念〈大悲咒〉的,「其人若在江河大海中沐浴」:假設在江上,或者河裡邊,或者大海裡邊沐浴。「當知受持者」:那麼由受持〈大悲咒〉者,風吹過去,其他眾生都得到利益,滅除一切的重罪惡業來看;你應該知道「福德果報不可思議」:你今生受持〈大悲咒〉的人,所得到的福德,和受的果報,更是不可思議;
  • 果報是通三世的,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果報是通三世的。  所以因果通三世,第一個是現報,這一世果報就現前。不管是善是惡,他很積極行善,這一生就轉變命運;他這一生放縱慾望,可能他的惡報很快就現前。佛陀把這個道理告訴我們,我們就懂得,不能只看眼前,要看究竟、看三世,才能明白因果報應的原理。所以從了解三世果報之後,對於我們自身來講,我們這一生不管面對什麼樣的逆境惡緣,我們都不抱怨,那是我們自己招感來的,明理了就心平氣和。
  • 《佛陀的一生》108幅畫卷.隨喜傳閱,功德無量!
    點擊上方音頻播放《佛陀一生》108幅畫卷033 淨飯王,佛陀的父親,邀請佛陀回皇宮接受供養,當時他表示不同意佛陀進行託缽035 耶蘇陀羅為佛陀的兒子指出父親,並讓他去向佛陀求取繼承權048 外道師匠指摘佛陀,學子卻讚嘆佛陀
  • 浪費食物的果報(宣化上人)
    往昔糟蹋食物今生受沒有飯吃的果報愛惜食物,就有功;糟蹋食物,就有過。要知道世上沒有飯吃的人,都是因為在往昔糟蹋食物,所以今生才受沒有飯吃的果報。這個淺顯的道理,必須告訴大家,讓大家明白之後,才不會糟蹋東西。管理廚房的人,為大眾預備飲食,要運用智慧,要有營養,又合衛生,為大眾服務的功德是無量的。每天要檢查冰箱,容易壞的食物要先吃,不易壞的食物,則妥善保存。不可將食物糟蹋,丟到垃圾桶中,這簡直是造罪業,大家要謹之!慎之!
  • 佛說:縱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這種因緣的和合是因果的表現形式,就是你所種什麼樣的因,在這個因成熟的時候它的果報就會彰顯出來。具體表現在這些方面。而如今自作的一切,也必將於今生、來生或者遙遠的未來世,在自己的生理、心理、所處的環境上成熟它的果報。就像如今我們在承受以前所做的業因一樣。
  • 這是世界僅存的三尊佛陀等身像,由佛陀親自塑建、開光、加持!加持力不可思議!
    小昭寺佛陀8歲等身像  8歲、12歲佛祖等身像在松贊幹布時期分別由尼泊爾尺尊公主、大唐文成公主帶往西藏,現分別供奉於西藏拉薩的小昭寺和大昭寺,其中大昭寺供奉的12歲等身像被稱為「覺沃佛」最為著名,而此尊25歲等身像
  • 【佛教經典】佛陀的一生
    我們一起學習了解《佛陀的一生》,用心感恩就能夠得到佛陀慈悲光芒的護佑!這種不可思議的甚深思維,掀起了天搖地動的景象,蟄伏的魔王波旬派遣諸魔女來引誘擾亂禪定中的悉達多,但是太子絲毫不為所惑。魔王又派遣眾惡羅剎來脅迫悉達多,投擲各種利刃兵器,但是因為悉達多的慈悲以及對死亡的無所畏懼,這些刀刃到了湛然不動的太子金剛座前,卻如花瓣般一一散落,不能傷害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