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一切賺錢的職業與生意中都有罪惡的蹤跡。 —— 愛默生
導語:很多年之前,大家買飲料後,第一件事不是立刻喝,而是開瓶看看有沒有「再喝一瓶」,有些幸運兒曾經靠一瓶喝了五瓶,在當時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令人十分羨慕。同時,飲料市場通過提供給消費者這一「潛在的未知」和「驚喜」,使飲料銷售節節攀升,飲料生產廠商也賺得盆滿缽滿。
但近幾年,大家發現「再來一瓶」的活動似乎漸漸消失,許多廠家不再以此方式進行市場營銷,而是通過掃碼領取福利,比如旅遊,或者在線兌換禮品等。所以,不少人還是很懷念當年揭蓋拿到「再來一瓶」的日子。
作為「再來一瓶」活動的「鼻祖」,青島啤酒當年就是首家推出此模式的品牌。那時市場競爭比較激烈,青島啤酒的處境也比較危險,而通過「再來一瓶」活動,青島啤酒扭轉了局面,打了一場翻身仗。短短的幾個月內,青島啤酒佔據了杭州市場一半的份額,這讓當時的「地頭蛇」西冷當頭一棒,而西冷後來又被青島啤酒收購。
儘管如此,讓「再來一瓶」活動登上高峰的還是飲料界的霸主「康師傅」。康師傅於2009年2月推出「再來一瓶」促銷,其飲品規模達十五億瓶,中獎率高達20%,每五瓶中有一瓶可中獎。如此大手筆,讓競爭者「傻眼」,要知道這種贈飲的規模,相當於一些飲料品牌銷量的幾倍!然而,這個招數確實管用,短短兩個月的康師傅就培養出消費者的購買心理,即買飲料沒有「再來一瓶」都覺得不合理。
在2009年康師傅的收入增長超過了32%,股東利潤增長超過了47%。《再來一瓶》的確威力較大,通過薄利多銷的原則,「撩動」了每個人的「賭徒心理」,刺激了市場的消費熱潮。這一「互動營銷」的口碑傳播效果非常顯著。那一年有許多人中獎了,會將喜悅分享給身邊的人,大家都知道了這「致富之道」,也會想要嘗試一下。因此,與請明星代言或電視廣告的帶動性相比,消費者自主宣傳才是最佳宣傳方式。
但是近幾年,大家發現促銷奇招「再來一瓶」已從歷史舞臺上消失,代之以類似掃碼紅包這樣的活動,這是為什麼?理由是現實的。先是,各飲料品牌紛紛玩起了這樣的套路,「再來一瓶」活動「大放異彩」,消費者對這樣的活動已不再感興趣,失去了剛開始中獎時那種無法抑制的喜悅。第二,「再來一瓶」造假嚴重,大批廠家受損數千萬。例如當年紅牛廠家推出的中獎飲料只有一千萬瓶,但後來返廠發現,竟然收了兩千萬蓋!
由於瓶蓋製造技術含量不高,不少投機者看到了其中的商機,只需低價就能仿造大量獲獎瓶蓋。而且飲品這種快消品的銷售量都在千萬以上,所以投機分子也可以從中獲利千萬,而且所有的損失都是由飲品生產商承擔的。所以這也讓各大飲料廠商也頭疼,後來慢慢取消了「再來一瓶」,改成掃碼等不易偽造的方式進行促銷。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遵循一定的規律,萬事萬物的興衰是永恆的真理。儘管熱銷的《再來一瓶》活動已經銷聲匿跡,但當初得到《再來一瓶》的喜悅還是值得再次回味的,那一年你最多中了多少呢?
本文章屬於作者原創內容,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歡迎大家點讚、評論、分享!定期分享全世界各地的新鮮事,大家喜歡的話可以關注小編,查看更多有意思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