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常見的「再來一瓶」,為何沒有了?你中獎時,已有人獲利千萬

2020-12-22 柳可尋

大家說到做生意,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利潤大才能賺到大錢。實則不然,利潤少一點如果銷量高的話,最後獲得的利潤也是非常高的。就拿飲料行業來說,一瓶飲料,雖然利潤率達到了75%以上,但是售價並不高,只有兩三元錢,所以很多人都覺得飲料行業並不賺錢。事實卻並非如此,根據我走訪當下的幾家超市,獲得的結果就是一天飲料的流水額都在千元以上,堪比菸酒。

其實這一點從超市貨架擺放就能夠看得出來,幾乎所有超市飲料冰櫃都擺放在接近門口,很顯眼的位置。為的就是方便消費者購買,一眼就能夠看到。原因就在於,飲料的銷量很高,因為老百姓都離不開飲料。哪怕不喜歡飲料,也可以選擇礦泉水,或者純淨水之類的飲用品。簡單地說,飲料行業雖然利潤低,但是只要拿到足夠高的銷量,利潤也是非常可觀的。所以很多飲料品牌,十分看重銷量。

但是一個品牌想要打開銷量,是非常不容易的。首先是市面上已有足夠多的品牌,另外就是自身的產品競爭力不夠。於是一些廠家為了打開銷量,就會進行一些促銷活動。其中買一贈一或者再來一瓶是最常見的促銷活動。

一開始的再來一瓶的活動是由青島啤酒發起的,當初青島啤酒推出市場後,發現銷量打開的不大。於是推出再來一瓶,那時候還是十年前。當時再來一瓶一經推出,就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迅速幫助青島啤酒拿到大量的市場。

但真正讓再來一瓶風靡全國的卻是飲料業的巨頭康師傅。康師傅之所以能夠將再來一瓶發揚光大,並且憑藉再來一瓶,最後成為國內最為知名的品牌,原因就在於康師傅再來一瓶的活動規模非常龐大,它的贈品規模達到了15億瓶,這些贈品的數量比一些品牌的銷量還要高。

另外康師傅的中獎率也極高,概率是買五瓶中一瓶,可以說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康師傅在2009年的營收就增長了32%,足見再來一瓶對品牌的幫助非常大。

但是最近很多人都發現,過去火爆一時的再來一瓶,幾乎銷聲匿跡了。市面上所有的飲料廠家幾乎都沒有了再來一瓶的活動。取而代之的是掃碼領取紅包,那麼為何火爆一時的「再來一瓶」沒有了呢?原因很簡單,再來一瓶已經不能夠為廠家帶來足夠多的營銷了。

前文說了,再來一瓶之所以能夠受到廠家的喜愛並得到了推廣,原因就在於再來一瓶能夠用最少的資金幫助廠家和品牌打開知名度,提升銷量。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造假技術難度降低,再來一瓶這個活動受到了投機分子的關注。大量的投機分子加入進去,進行造假,偽造再來一瓶瓶蓋,比如紅牛曾為了推廣產品,推出再來一瓶的活動,贈飲規模為1000萬個瓶蓋,但是最終受到帶有再來一瓶字樣的瓶蓋,卻高達2000萬個。那麼多餘的1000萬的瓶蓋就是投機分子所為。所以說,當你中獎時,已有人牟利千萬。

而現在掃碼領紅包或者領獎金,之所以能夠取代再來一瓶,原因就是二維碼造假難度高,投機分子想要再牟利千萬,就需要付出百倍千倍的精力。對於投機分子來說,付出那麼大的精力,只為幾塊錢有些得不償失,自然也就不會造假了。那麼廠家又再來一瓶轉換為掃碼,原因就是因此。

相關焦點

  • 為何飲料「再來一瓶」消失了?你中獎的時候,已有人從中撈金千萬
    為何飲料「再來一瓶」消失了?你中獎的時候,已有人從中撈金千萬推薦語:據知名調研機構發布的《2020年中國飲料行業細分領域發展及典型案例分析報告》顯示,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居民消費水平提升及消費結構的升級,中國飲料行業呈現出整體良好的增長態勢,預計2024年中國軟飲料市場規模達到13230億元。
  • 曾經大火的「再來一瓶」為何少見了?當你中獎時,已有人牟利千萬
    想必有不少人還有這樣的記憶:買來一瓶飲料,然後先打開蓋子,看是不是能「再來一瓶」,有的人樂此不疲,中了「再來一瓶」那是相當高興的,有的人連中7瓶,那幾乎是一生歡樂的記憶。看起來無足輕重的「再來一瓶」,竟然還有這樣的魔力,有的飲料廠家依靠「再來一瓶」賺得盆滿缽滿,有的企業依靠「再來一瓶」翻身爆火,這樣一種促銷形式竟然風靡全國,讓幾乎所有的飲料廠家都跟風。不過,現如今「再來一瓶」似乎消失不見了,「再來一瓶」究竟遭遇了什麼樣的命運?
  • 風靡一時的「再來一瓶」為何消失?你中獎時,別人已賺到千萬身家
    —— 愛默生導語:很多年之前,大家買飲料後,第一件事不是立刻喝,而是開瓶看看有沒有「再喝一瓶」,有些幸運兒曾經靠一瓶喝了五瓶,在當時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令人十分羨慕。同時,飲料市場通過提供給消費者這一「潛在的未知」和「驚喜」,使飲料銷售節節攀升,飲料生產廠商也賺得盆滿缽滿。
  • 為什麼商家不願做「再來一瓶」活動了?你中獎時,別人已獲利千萬
    說到這裡,相信不少人就想到了自己從前在買飲料時經常會看到的「再來一瓶」。要知道在當年,有不少人買飲料第一時間不是去喝,而是先看看瓶蓋是不是中獎了。也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當年不少飲料銷量都有了不小的提高。但是,大家是否有注意到,最近幾年來似乎沒有什麼飲料廠家繼續做「再來一瓶」的活動了。取而代之的,是掃碼活動或者是直接沒有活動。
  • 廠家為何不再做「再來一瓶」的活動了?你中獎時,別人已牟利千萬
    當然,使得「再來一瓶」這一活動登峰造極的則是康師傅,在2009年時,康師傅選擇了「再來一瓶」的這種促銷方式,其贈飲的規模高達15億瓶,中獎率更是達到20%,相當於每買5瓶酒能有一瓶中獎,如此贈飲規模,使得不少競爭對手「瞠目結舌」,畢竟,這一贈飲規模已經抵得上有的飲料品牌數倍的銷量了,也正因如此,康師傅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培養出了消費者的這一購買心理——要是買飲料沒有
  • 為何飲料「再來一瓶」消失了?飲料廠家道出原因:被坑慘了
    為何飲料「再來一瓶」消失了?飲料廠家道出原因:被坑慘了推薦語:這些年來,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增加,大家對於各種各樣的飲料也是越來越離不開了。為了進一步拓寬市場份額,很多品牌就會選擇用一些有趣的方法吸引消費者購買,比如最為經典的就是「再來一瓶」這個促銷手段,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再來一瓶」這個營銷方法,確實讓很多消費者欲罷不能。但是我們發現,最近兩年時間,飲料「再來一瓶」的優惠已經在市場上徹底消失不見了,至於背後的原因,也只有飲料廠家心裡最清楚。
  • 為何飲料商家不做「再來一瓶」了?內行人告訴你:別人牟利千萬
    打開瓶蓋,尋找「再來一瓶」四個大字,大概是屬於80、90後小時候最快樂的回憶了。買一瓶飲料,「再來一瓶」,兌換來的飲料一打開,又是「再來一瓶」,覺得自己運氣爆表,更熱衷於購買有此類活動的品牌的飲料了。而到如今,市面上已經很少能看到飲料瓶蓋印有「再來一瓶」了,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廠家不再做「再來一瓶」活動了?你中獎時,有人已牟利千萬
    對於90後來說,「再來一瓶」的字樣應該非常熟悉了,以前在喝飲料之前,總是會先看看有沒有「再來一瓶」,有的幸運兒甚至一口氣中了6瓶,這種未知的驚喜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當然,一些飲料廠商也靠這種營銷模式大賺了一筆。
  • 曾經的促銷手段「再來一瓶」為何廠家不再做?你中獎時,別人已牟利...
    以前大家購買飲料之後,第一件事不是馬上喝,而是開瓶看看有沒有「再來一瓶」,有些幸運兒曾經靠著一瓶飲料喝了五瓶飲料,在當時能達到這樣「輝煌」的戰績,是非常讓人羨慕的。與此同時,飲料市場通過提供給消費者這種「潛在的未知」與「驚喜」,使得飲料銷量節節攀升,飲料廠家也賺得盆滿缽滿。
  • 廠商慣用伎倆,「再來一瓶」為啥不火了?你中獎時,有人比你開心
    很多廠家採用有獎銷售這一方案,比如康師傅、統一的紅茶綠茶等,都有很高的中獎比例,來增加人們對該品牌的購買次數以及對品牌的依賴。 以前,我國在飲料後,第一件事不是拿過來直接喝,而是看看瓶蓋是否中獎。對於消費者來說,瓶蓋的「再來一瓶」總是有那麼大的吸引力。知得一提的是,飲料的中獎機率很高,買一瓶免費喝好幾瓶的情況很多。
  • 「再來一瓶」活動怎麼不見了?你中獎的同時,別人卻能牟利千萬!
    過去,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再來一瓶的活動。一般來說,一瓶普通飲料的價格是2-3元,如果此時,打開瓶蓋,發現中獎了,會有一絲絲開心。可以說,很多人都能得到獎勵,這可能是人生中最簡單的回報。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用一瓶飲料的錢喝了了5瓶飲料的經歷。
  • 以前最常見「再來一瓶」活動,為何消失不見?其實別人已牟利千萬
    以前去購買飲料時,總是喜歡挑帶有"再來一瓶"牌子的飲料,拿到手後第一件事並不是立馬喝掉,而是小心翼翼地擰開瓶蓋,看看有沒有"再來一瓶",記得有人曾靠著一瓶飲料的錢,連著換取了5瓶,很是讓人羨慕。與此同時,這個營銷手段,通過帶給消費者"未知的驚喜",獲取長久的客戶,也讓飲料廠家賺得富得流油。最近幾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再來一瓶"活動已經在慢慢的消失,這種促銷方式已經被微信掃碼、積分兌換等方式所取代,現在已經很難找到以前的驚喜了,不少人表示還挺還念"再來一瓶"。
  • 為何現在飲料很少有「再來壹瓶」?你中獎的同時,別人已牟利千萬
    其中,最出名的當屬「再來壹瓶」,以及衍生出來的「再來一包」、「再來一罐」等等類似的玩法。記得以前買飲料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先看有沒有中獎,最多有一次連續中了4瓶,肯定有不少比我還運氣好的人。但近年再來壹瓶的活動似乎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當中,為何廠商不做"再來壹瓶"活動了?最先開啟再來壹瓶模式的鼻祖是青島啤酒。當時啤酒市場競爭激烈,青島啤酒的地位並不穩定。
  • 火爆一時的「再來一瓶」,為何消失了?獲利者已賺百萬
    當知道一款飲料有著如此高的中獎率之後,很多人也會率先選擇購買有著「再來一瓶」活動的飲品。當時,「再來一瓶」可謂是風靡全國,使得我國的飲料市場迎來了快速發展。不過,大家應該也發現了,現在的「再來一瓶」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掃一掃贏大獎」,但是掃出來的往往也是「謝謝惠顧」。
  • 曾備受追捧的「再來一瓶」,為什麼突然消失了?背後原因很現實
    對於90後來說,「再來一瓶」的字樣應該非常熟悉了,以前在喝飲料之前,總是會先看看有沒有「再來一瓶」,有的幸運兒甚至一口氣中了6瓶,這種未知的驚喜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當然,一些飲料廠商也靠這種營銷模式大賺了一筆。
  • 為什麼「再來一瓶」的活動「消失不見」了?你中過獎嗎?
    相信不少80後90後,都曾參加過「再來一瓶」飲料活動,甚至不少人在自己個人簡介的獲獎經歷上還寫了:「多次榮獲康師傅再來一瓶」獎;不過如果有注意看的話,你會發現最近這幾年市面上「再來一瓶」活動似乎消失不見了,轉而成為了掃描中獎的活動,那為什麼會這樣呢?
  • 「再來一瓶」活動那麼成功,為何廠家不再做了?原因讓人意想不到
    過去,每個人都買了飲料後,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立即喝,而是開瓶看看有沒有「再來一瓶」,一些幸運的人曾經一瓶喝了五瓶飲料,這項記錄非常令人羨慕。
  • 為何現在很少見到「再來一瓶」了?有人靠它賺的盆滿缽滿
    在幾年前,我們在買飲料的時候的第一件事並不是喝,而是慣性的打開瓶蓋看看有沒有「再來一瓶」的字樣,而有些非常幸運地顧客曾經依靠著自己的手氣用一瓶飲料直接喝了十幾瓶。而在當時能夠達到這樣的輝煌戰績都是讓人非常的羨慕的,而這樣的行為也讓一些飲料商家賺的盆滿缽滿。
  • 再來一瓶還是小意思,第4個簡直是開掛!
    再來一瓶還是小意思,第4個簡直是開掛!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從小到大都是中獎絕緣體,別說是500萬的大獎了,就連買飲料的再來一瓶都輪不到自己,然而我今天分享的這些個個都是運氣爆棚,再來一瓶還是小意思,第4個簡直是開掛。
  • 300元一瓶?這種飲料喝了可能致命!千萬小心!
    來啦,喝飲料嗎?300元一瓶喝下一口飄飄然但可能「要命」的那種今年3月,廣東省深圳市公安局龍崗分局禁毒大隊掌握到一條線索,一夥深圳本地年輕男子涉嫌濫用新類型毒品。經調查,毒品上家蘇某在飲料中私自添加γ-羥基丁酸這種新精神活性物質,是一種新類型毒品。喝了添加這種物質的飲料後,會讓人產生幻覺、成癮等不良後果。添加了毒品的飲料一瓶從成本價不到50元,經層層轉手後,賣到300元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