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說到做生意,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利潤大才能賺到大錢。實則不然,利潤少一點如果銷量高的話,最後獲得的利潤也是非常高的。就拿飲料行業來說,一瓶飲料,雖然利潤率達到了75%以上,但是售價並不高,只有兩三元錢,所以很多人都覺得飲料行業並不賺錢。事實卻並非如此,根據我走訪當下的幾家超市,獲得的結果就是一天飲料的流水額都在千元以上,堪比菸酒。
其實這一點從超市貨架擺放就能夠看得出來,幾乎所有超市飲料冰櫃都擺放在接近門口,很顯眼的位置。為的就是方便消費者購買,一眼就能夠看到。原因就在於,飲料的銷量很高,因為老百姓都離不開飲料。哪怕不喜歡飲料,也可以選擇礦泉水,或者純淨水之類的飲用品。簡單地說,飲料行業雖然利潤低,但是只要拿到足夠高的銷量,利潤也是非常可觀的。所以很多飲料品牌,十分看重銷量。
但是一個品牌想要打開銷量,是非常不容易的。首先是市面上已有足夠多的品牌,另外就是自身的產品競爭力不夠。於是一些廠家為了打開銷量,就會進行一些促銷活動。其中買一贈一或者再來一瓶是最常見的促銷活動。
一開始的再來一瓶的活動是由青島啤酒發起的,當初青島啤酒推出市場後,發現銷量打開的不大。於是推出再來一瓶,那時候還是十年前。當時再來一瓶一經推出,就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迅速幫助青島啤酒拿到大量的市場。
但真正讓再來一瓶風靡全國的卻是飲料業的巨頭康師傅。康師傅之所以能夠將再來一瓶發揚光大,並且憑藉再來一瓶,最後成為國內最為知名的品牌,原因就在於康師傅再來一瓶的活動規模非常龐大,它的贈品規模達到了15億瓶,這些贈品的數量比一些品牌的銷量還要高。
另外康師傅的中獎率也極高,概率是買五瓶中一瓶,可以說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康師傅在2009年的營收就增長了32%,足見再來一瓶對品牌的幫助非常大。
但是最近很多人都發現,過去火爆一時的再來一瓶,幾乎銷聲匿跡了。市面上所有的飲料廠家幾乎都沒有了再來一瓶的活動。取而代之的是掃碼領取紅包,那麼為何火爆一時的「再來一瓶」沒有了呢?原因很簡單,再來一瓶已經不能夠為廠家帶來足夠多的營銷了。
前文說了,再來一瓶之所以能夠受到廠家的喜愛並得到了推廣,原因就在於再來一瓶能夠用最少的資金幫助廠家和品牌打開知名度,提升銷量。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造假技術難度降低,再來一瓶這個活動受到了投機分子的關注。大量的投機分子加入進去,進行造假,偽造再來一瓶瓶蓋,比如紅牛曾為了推廣產品,推出再來一瓶的活動,贈飲規模為1000萬個瓶蓋,但是最終受到帶有再來一瓶字樣的瓶蓋,卻高達2000萬個。那麼多餘的1000萬的瓶蓋就是投機分子所為。所以說,當你中獎時,已有人牟利千萬。
而現在掃碼領紅包或者領獎金,之所以能夠取代再來一瓶,原因就是二維碼造假難度高,投機分子想要再牟利千萬,就需要付出百倍千倍的精力。對於投機分子來說,付出那麼大的精力,只為幾塊錢有些得不償失,自然也就不會造假了。那麼廠家又再來一瓶轉換為掃碼,原因就是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