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疫情防控逐步好轉,總算趕在夏天的尾巴上,可以開館啦。小編初回館裡碰到的會員朋友們,打起招呼來都是:
我胖了,熱身都練不動了。
我胖了,你胖了多少?
幾個月沒練了,以前學的都還給教練啦!
在過去半年的「禁足式」假期裡,疫情和停工給你帶來的焦慮和心理壓力,是不是急需一個釋放和發洩的出口?科學健身、預防疾患意識的提升,是不是讓曾經動不起來的你決定嘗試一些有趣、高效且安全的體育活動,從而保持和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
為了讓老會員們能更快找回訓練狀態,也讓新夥伴對我們鯊石格鬥開展的各項課程有一個初步了解,小編在未來幾周將逐一對館內開展的各項課程進行介紹。
(鯊石格鬥學員室外訓練)
拳擊
拳擊(英文:boxing;pugilism,法文:Boxe)是戴拳擊手套進行格鬥的運動項目,要求運動員具有力量、耐力、速度、靈活、兇猛、協調、果斷和勇敢等素質,被人們稱作是「藝術化的搏鬥」。運動員雙方通過兩隻拳頭的對抗,進行體能、技術和心理的較量。它既有業餘的(也稱奧運拳擊),也有職業性質的比賽。比賽的目標是要比對方獲得更多的分以戰勝對方或者將對方打倒而結束比賽。與此同時比賽者要力圖避開對方的打擊。拳擊競技的具體表現形式,是兩人在正方形的繩圍比賽場地中,戴著特製的柔軟手套,按一定的規則和技術要求,進行攻防對抗。攻防的武器只能是戴上特製手套的兩隻拳頭,攻防的目標只限於對方腰髖以上的身體部位。
為什麼要進行拳擊訓練?
「The will must be stronger than the skills.」意志必須強於技能。
——穆罕穆德·阿里
拳擊運動是一項融合了輕、靈、巧、硬、快、果敢於一體的運動,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精神狀況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爆發力、耐力、反應力缺一不可,但同時又是一項非常容易上手的運動。
拳擊訓練能鍛鍊到你身體的每塊肌肉,將每個身體機能都發揮到最大化,促進身體健康,塑造好身形;
能讓你在訓練和與對手的對抗中提高防身自衛意識,克服恐懼,增強自信心,提升個人氣質;
能讓你合法安全的「把壓力通通打出去」,釋放工作和生活帶來的負面情緒,給自己充電並迅速恢復狀態回到人生的戰場上;
能讓你以興趣交友,拓寬朋友圈,訓練中相互切磋較量,下課後就可以約飯組局了。
拳擊運動的起源和發展
拳擊運動源遠流長,在弓箭未面世前,人類要以拳頭和腿腳來進行自衛,此即為拳擊的雛形,最早見於歷史記載是公元前四世紀的埃及。赤手的拳術,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當作一種為自衛而習練的技藝,而且被列入古代奧運會。現代拳擊運動於十八世紀起源於英國。1867年英國採用了「昆斯伯裡拳擊規則」,比賽者要戴拳擊手套進行比賽。1880年業餘拳擊聯合會在英國成立。1946年國際業餘拳擊聯合會成立。
(1951.07.10 Randy Turpin vs Sugar Ray Robinson中量級世界冠軍爭奪戰)
據史料記載,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殷時代,我國就有了拳擊運動,稱之為「鬥」,是貴族和統治階級進行軍事訓練的科目之一,後來到漢代發展為「卞」,是軍人必考科目。南北朝時,已經有了帶護具的拳擊活動。此外,我國在兩千多年前還出現了專講拳擊的《手搏》一書,可惜到隋代就亡軼了。中國現代拳擊始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期,最初被國人稱之為「西洋拳」。隨後先有人翻譯了一本《西洋拳術》。三十年代,舊中國南京國民黨政府的中央國術(武術)館、國立國術體育專科學校將拳擊列為主課之一。香港特區拳擊總會於一九五五年成立,是國際業餘拳擊協會(AIBA)及世界拳擊協會(WBC)成員之一。一直以來香港選手在女子及青少年國際賽事中均能多次獲得獎牌。
在世界拳擊運動中屬於領先地位的國家有美國,古巴,英國和俄國。
訓練常用術語
l 拳法
刺拳jab 前手的快速直拳(通常為左手)
後手直拳cross 後手的直拳重擊(通常為右手)
擺拳swing 弧線拳法,比平勾拳距離遠
勾拳hook 也叫平勾拳。一種中、近距離的擊打拳法,通常配合直拳或上勾拳組合進攻。
上勾拳uppercut 自下而上打出的上勾拳,通常用於擊打肋部和下頜
一二連擊one two 拳擊基本組合拳技術之一,前手刺拳緊接後手直拳
重拳jolt 後手發力重擊對手
l 防守
格擋/阻擋block 用手臂等阻擋對方的進攻
拍擋parry 用手掌拍擊對方的拳或手臂,使其改變進攻軌跡無法擊中我方
上身左右閃bob 用於躲避直線拳法
下潛閃身duck 用於躲避頭部擊打,或進攻對方身體
U型迂迴閃身weave 用於躲避頭部擊打
l 戰術動作
纏抱clinch 拳手間貼近距離纏抱,使雙方都無法出拳
虛晃佯攻feint
反擊/迎擊counter
左右換式shift/switch
前進step forward
後退retreat/pull back
基本訓練內容
拳擊是一項體系化的運動,有其精細複雜的技戰術體系,絕不僅僅是兩個人你一拳我一拳看上去的那麼輕鬆簡單,要想成為實戰高手,只有通過持之以恆的系統性訓練才會最終成型。在一個專業的格鬥館進行拳擊訓練,課程的前半程主要是基本功和技術訓練,後半程則會根據學員的學習程度進行戰術安排和實戰。在專業教練的近身講解和指導下,學員們可以科學並安全的練拳,並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訓練強度。
鯊石格鬥的拳擊課程總體上包括三部分:
1. 以規範單一動作為主,訓練學員保持重心,培養放鬆意識,進行簡單的協調性訓練;
2. 熟練掌握單一動作後的簡單組合動作訓練,重心切換,較複雜的協調性訓練,條件性對練;
3. 各種動作進行組合,強化身體記憶和意識流,安排具體戰術打法,進行自由實戰。
訓練中的注意事項
1. 注意課程時間,提前適量進食。
2. 穿著舒適的運動服或專業拳擊衣物,建議自備拳套和纏手袋,館內均有公用拳套,主要供試課使用。
3. 可攜帶個人身體狀況所需的礦泉水、飲料或補劑,館內也提供部分飲品。
4. 遵守上課紀律,規範言行,尊重教練和其他學員,注意保護自身和其他學員安全。
5. 給拳擊初學者的tips:學會放鬆,保持節奏,合理運用體力;冷靜觀察,少閉眼,少低頭;不要只攻不守,也不要一味消極防守。
其他注意事項會由館內工作人員和教練當面講解。
下面我們看看鯊石的教練團隊
鯊石格鬥拳擊教練團隊
胡小濤
王玉超
段會東
林春雷
張聰
請大家持續關注我喲!未來會開展各種課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