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粽子,不要只用清水煮!多加2種料,粽子軟糯清香,營養不流失
各位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煮粽子,不要只用清水煮!多加2種料,粽子軟糯清香,營養不流失!』
今年的時間過得特別快,轉眼間端午節就快到了,又到了吃粽子的時候了。現在去超市,大盒小盒的禮盒粽子已經擺在了最顯眼的位置。禮盒粽子大都是用來送禮的,自己吃我從來不買,不划算。
我喜歡吃自己包的粽子,小時候在農村,每年快到端午節時,外婆就準備好粽葉和糯米,包粽子都是由她一手包辦的,外婆包的粽子軟糯清香,撒上一勺白糖蘸著吃,太好吃了。
如今外婆年紀大了,包粽子的機會少了,每年都是我買些粽子給她送去,各種味道都有。
現在的粽子個頭小,價錢還貴,外婆總是說不如她包的好吃。粽子作為傳統食物,除了端午節要吃,其它時候也可以當主食吃。上周日去看外婆時,到家時她煮了一鍋粽子,開了幾個小時的車也餓了,抓了2個粽子就狼吞虎咽起來。雖然很久沒吃了,但還是那個味道。
這還是我上個月給外婆買的粽子,同樣的粽子,換個人煮味道就不一樣了。我自己在家煮的味道,就比不上外婆煮的,因為煮的方法不同。
我問外婆,為什麼我煮的粽子沒有她煮的好吃,外婆一句話說出了關鍵。
我和大多數人一樣,煮粽子時都只用了清水,這樣粽子的味道就很一般。外婆說,想要粽子煮好後軟糯清香,只加清水就錯了!外婆煮粽子,每次都會多加2種調料,所以味道才好吃。外婆把這個秘訣教給了我,回家試了下後果然和外婆煮的一樣好吃。
每年煮粽子,我都用的這個方法,一次煮十幾個,上桌不到10分鐘就吃光了,家人都說太香了。今天我把外婆煮粽子的秘訣分享給大家,學會後端午節大家都能煮出軟糯清香的粽子。
【煮粽子的技巧】
準備粽子一袋、一勺食鹽、一勺食用鹼,一鍋清水。
【具體操作】
⑴炒鍋裡倒入半鍋清水,加入食鹽、食用鹼攪拌均勻,再放入粽子,開大火加熱,煮開後繼續煮15分鐘。
⑵15分鐘後粽子就煮熟了,關火後不要急著掀開鍋蓋,讓粽子在鍋裡浸泡10分鐘,撈出後剝開就可以吃了。
————【小貼士】————
第一、煮粽子時大多數人都只會用清水煮,這樣味道就很一般。在清水中加適量食鹽和食用鹼,食鹽能夠激發粽葉的清香味,和糯米充分融合,還能讓糯米的味道更清甜。食用鹼可以保留糯米的營養成分不流失,讓糯米的口感更軟糯。
在煮粽子時,別只用清水了,多加一勺食鹽和一勺食用鹼,味道會更好,這就是外婆的「秘訣」。有一點很重要,千萬不要熱水或開水下鍋,香味和營養會快速流失,粽子不香。
第二、煮粽子時要冷水下鍋,加入食鹽和食用鹼攪拌均勻,營養、口感、味道都是最佳的。
第三、粽子一般15~20分鐘就煮熟了,煮熟後不要馬上撈出來,放在鍋裡浸泡10分鐘,讓粽子充分吸收粽葉的香氣,撈出食用時味道就會非常香。
煮粽子,別再用清水了,多加2樣調料,就是食鹽和食用鹼,這樣粽子就能香甜軟糯,清香撲鼻,好吃得不得了。在食用粽子時,煮好後不要馬上食用,放涼後再吃,糯米的味道會更香,也不容易噎住,更利於消化。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用,請給我點讚、評論、轉發、關注,讓更多的人看到,讓大家一起學習,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