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到端午節了,粽子是端午節必吃的節慶傳統美食。有人選擇在外面買現成的,便會有人親手在家做,而每年端午節我家的粽子從來都是自己親手做,我覺得外面買的粽子味道總是不如自己做的好吃,還可以享受整個過程,做出來的粽子又香又糯,還帶著一股股的粽葉香氣,我一口氣能吃好幾個,真是美味。
包好的粽子需要煮熟吃才行,別以為煮粽子很簡單,其實還是需要掌握很多技巧的,用錯了方法的話,煮出來的粽子會散開,還會夾生,吃起來又幹又硬一點都不好吃。今天就教你正確做法,記住這3點,粽子就能軟糯香甜沒硬心兒,一起來看看吧。
1、冷水下鍋。煮粽子是用冷水還是熱水,這是很重要的選擇,許多人習慣熱水下鍋,當煮熟時發現外邊熟了裡面卻是夾生的,要麼粽子已經散花了,而冷水下鍋,粽子在鍋裡隨著水溫不斷的升高,粽葉的香味也會逐漸滲透到糯米裡面,這樣煮出來的粽子吃起來就會變得格外的香,而且還不會出現夾生的現象,所以說,冷水下鍋煮的粽子會更好吃。
2、煮粽子時大多數人都只會用清水煮,這樣味道就很一般。其實煮粽子時,需要在鍋中加少許的食鹽和食用鹼,因為食鹽能夠激發粽葉的清香味,還能引出糯米的香甜味,而食用鹼即可避免糯米中的營養流失,還能使糯米變得更軟糯,所以煮粽子時,只要加少許的食鹽和食用鹼,就能使粽子吃起來更香甜軟糯。
3、因為粽子主料是糯米,糯米比較難熟,所以煮製的時間需要久一點。水要一次性加足,水開之後用中火煮3個小時(我說的是普通的蒸鍋,如果你用高壓鍋肯定是要快很多),俗話說「慢工出細活」,在煮的過程中不要添生水。切記,煮好後一定要不要急著出鍋,最好在鍋中燜一個小時,這樣煮出來的粽子吃起來更加的入味,口感也會變得更加的軟糯。
這些煮粽子的方法和技巧大家都學會了嗎?按我說的方法煮粽子非常軟糯,特別香甜好吃,喜歡的朋友收藏試做一下吧。
此圖文作品系味谷的廚房原創,嚴禁不良自媒體搬運及盜圖,作者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你的關注、留言和轉發將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與動力,也歡迎您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我會每天分享新的文章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