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藥-防風

2021-02-12 藥石五味

聽說防風香湯的味道非常不錯,湯中帶有酸乳酪的質感、清香的味道,還有一絲蘋果的甜味。

防風主產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寧夏、山東等地。是傘形科防風屬植物,為多年生草本,高30-2000px。根粗壯,長圓柱形,有分枝,淡黃桂冠色,根斜上升,與主莖近等長,有細稜。花期8-9月,果期9-10月。其喜涼爽氣候,耐寒,耐乾旱。宜選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不宜在酸性大,粘性重的土壤中種植。

  【主治】感冒頭痛,風溼痺痛,風疹瘙癢,破傷風。

   1.用於感冒頭痛,風疹瘙癢。治風寒表證,頭痛身痛、惡風寒者,常配伍荊芥、羌活、獨活等;治外感風溼,頭痛如裹、身重肢痛者,與羌活、藁本等同用;治風疹瘙癢,多配伍苦參、荊芥、當歸等。

   2.用於風溼痺痛。適用於風寒溼痺,肢節疼痛、筋脈攣急者,常配合羌活、桂枝、薑黃。

  3.用於破傷風角弓反張、牙關緊閉、抽搐痙攣等症。該品入肝經,有祛風解痙之效。常與天南星、白附子、天麻等同用,如玉真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克。

                外用:適量,煎水燻洗。

【炮製方法】除去殘莖,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切片,曬乾。

陰血虧虛、熱病動風者不宜使用;血虛發痙、陰虛火旺者慎用。

【化學成分】含揮髮油,油中有20種化合物,含量較高的有辛醛、β-甜沒藥烯、升麻素苷、β-蓽澄茄烯、防風色酮醇、亥茅酚、升麻素、甲基丁香酚、β-蒎烯、石防風素、防風酸性多糖、鐮葉芹二醇、香草酸,人參炔醇 (相對含量為82.6%),此外含有色原酮、香豆素、聚乙炔類、多糖類等成分。

【藥理研究】解熱、降溫;鎮痛、鎮靜和抗驚厥;抗菌;抗炎;增強免疫系統功能;抑制離體十二指腸、離體氣管和迴腸平滑肌收縮;抗組胺;抗凝。防風煎劑或醇浸劑,給兔灌胃或給大鼠腹腔注射,有解熱作用;給小鼠灌胃或腹腔及皮下注射防風煎劑及醇浸劑,有鎮痛作用;肌注正丁醇提取物,可降低大鼠血液黏度;防風煎劑、醇浸劑灌服或腹腔給藥,對大鼠、小鼠具抗炎免疫作用。防風煎劑具抗菌、抗病毒作用。

相關焦點

  • 民間草藥:爬山虎
    2、治半身不遂:爬山虎藤15g,錦雞兒根60g,大血藤根15g,千斤拔根30g,冰糖少許。水煎服。(《江西草藥》)錦雞兒根補肺健脾,活血祛風。大血藤根可治腰膝酸痛、麻木癱瘓等症。 千斤拔根,千斤都可拔起,養腎補虛,強筋活絡功效強,腰肌勞損,風溼性關節炎等均可治。三味與爬山虎藤共治病症。
  • 廣防風,治嘔吐腹痛
    廣防風(Epimeredi indica)來自於唇形科,廣防風屬。別名馬衣葉,防風草,土防風,防風草、排風草、土蕾香、落馬衣、穢草、抹草、臭穢草、假稀薟、芒草、大密草、荊芥、稀薟草。草本,直立,粗壯,分枝。莖四稜形,具淺槽,密被白色貼生短柔毛。輪傘花序在主莖及側枝的頂部排列成稠密的或間斷的直徑約2.5釐米的長穗伏花序。
  • 榆中田野裡的草藥
    我原以為草藥生長在深山老林,有空翻看《本草綱目》,圖文對照,請教中醫,才知道家鄉榆中的田野裡就有不少草藥。  四五片狹長的鋸齒形的綠葉緊貼地面,一根火柴杆粗兩寸來長的薹稈託起一個紐扣大小的花朵,花蕊是金黃的,花瓣也是金黃的,很有精神,綻放著生命的風姿和色彩,花朵凋謝後,花絮如煙似霧,隨風起舞,把種子撒進泥土,這是蒲公英。田野裡隨處都能看見它的身影。  蒲公英亦藥亦蔬。
  • 你知道防風有公母嗎?
    本草考證這期給大家介紹一味草藥「防風」,讓人一看藥名就聯想到功效。
  • 田野裡的草藥,你認識嗎?
    我原以為草藥生長在深山老林,有空翻看《本草綱目》,圖文對照,請教中醫,才知道家鄉的田野裡就有不少草藥。甘草治「五臟六腑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解毒」,「久服輕身延年」,有「協和群品」、「普治百邪」、「解百藥毒」之功效,有經驗的中醫開藥方,首樣草藥就是甘草。
  • 湘南官廳堂中草藥靈驗偏方分享學習【廣防風】
    草藥名稱:廣防風別名:防風草、落馬衣、穢草
  • 本草江湖:2017-03-13 蔡師師承班日報:形肖神似來分辨,白蘇紫蘇廣防風
    陳東師兄鑑定為抹草,鄧朝暉師兄補充 :落馬衣的  "廣防風" ,唇形科的。       由於李明生師兄說樣子象白蘇,又引發了眾位師兄對於蘇子品種的討論。雅靜師兄說:我試過種的紫蘇不紫,是綠色。廖楚華師兄說:有綠色紫蘇。李明生師兄:白蘇永遠會是綠色,之所以稱為白蘇,是因其葉背披白毛。李秋紅師兄補充:廣防風和白蘇開的花不一樣。
  • 這草藥益腎利溼!可治夜盲,溼疹,痔瘡等
    (《貴州草藥》)2、治眼蒙夜盲:巢菜全草30g,蒸豬肝食。(《湖南藥物志》)3、治鼻血:肥田草30g,煨甜酒吃。(《貴州草藥》)4、治小兒疳積:巢菜全草15g,煮蛋食。或巢菜根15g,水煎服。6、治陰囊溼疹:野豌豆30g,艾葉15g,防風15g。水煎服或趁熱燻洗。(《青島中草藥手冊》)野豌豆利水除溼,艾葉祛五毒止癢,防風祛風除溼止癢。共治病症。7、治瘧疾:肥田草30g,煨水服。
  • 針管筆 | 百味草藥香之七
    白芷是一味比較特別的草藥。與防風等草藥配伍,可以治療風寒感冒,我們常用的風寒感冒顆粒裡就有白芷;白芷與薄荷菊花配伍又能遏制外感風熱。艾草幾乎是人人都熟悉的草藥吧?端午節的時候要掛在門上闢邪,夏天蚊蟲多的時候點燃艾草可以驅蟲。
  • 防風的功效 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吃法大全
    防風的功效在醫生開的處方當中,我們常會出現一種藥物防風,在此,我們來了解防風是什麼,防風有怎樣的功效與作用呢,防風在治療哪些疾病方面有效呢?防風是中藥材,是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風的根。主產於黑龍江、四川、內蒙古等地。生用。
  • 《巫師3狂獵》百果園草藥怎麼分布 百果園草藥師草藥分布一覽
    導 讀 在《巫師3》的百果園草藥師處,玩家能夠獲得許多的草藥,其中不少都是鍊金時候常用的。
  • 防風又名銅芸、茴芸、茴草、百枝、閭根、百蜚、屏風、風肉、山芹萊、白毛草、關防風、東防風、口防風、西防風《本草綱目大全-草部》
    (防風散)6、治癰疽最難收口者。防風、白芷、甘草、赤芍、川芎、歸尾各二錢,雄豬蹄一節。加連須蔥白五根,用水三大碗煎,以絹片蘸水洗之,拭乾,然後上藥,其深曲處,以羊毛筆洗之。(防風湯)7、治一切風瘡疥癬,皮膚瘙癢,搔成癮疹。防風(去叉)、蟬殼、豬牙皂莢(酥炙,去皮、子)各一兩半,天麻二兩。
  • 【中藥介紹】防風
    【中藥介紹】防風 防風中藥故事 傳說古時大禹治水,當「江河順暢」之時,在會稽大會諸侯,論功行賞 同大禹的父親一起治過水,如今又幫助大禹在浙江山地治水的防風氏,卻沒有趕到。大禹以為防風氏居功自傲,瞧不起自己。過了一天,防風氏趕到了,大禹一怒之下,便下令殺了防風。 防風被殺,這真是天大的冤枉。因為他從浙江趕到會稽,要經過苕溪和錢塘江,當時因為苕溪又發大水,防風氏接到通知,雖然日夜兼程,還是遲到了。
  • 中藥科普———防風
    在商品中,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部所產的稱"關防風"或"東防風"品質最佳;內蒙古西部、河北所產的"口防風"和山西所產的"西防風"品質次於關防風。採收防風一般在冬季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或春季在萌芽前採收。
  • 中草藥 16 防風
    荊芥與防風常同用於祛風解表,有如麻黃配桂枝以發汗解表,也是取它相須的作用。但荊、防發散之力不如麻、桂,作用較為緩和。至於荊、防兩藥相比,則荊芥發汗之力較強,而防風祛風止痛之功較好。根據臨床體會,防風炒用可減緩它祛風的力量,卻有止瀉的功效,可用於腹瀉。防風炒炭,又可用於崩漏而見血色清淡者,與溫經止血的炮姜相比,則功用相似而力較遜。
  • 草藥的故事 | 《艾草》
    草藥的故事 | 《知母》草藥的故事 | 《天花粉》草藥的故事 | 《白朮》草藥的故事 | 《木香》草藥的故事 | 《茯苓》>草藥的故事 | 《香附》草藥的故事 | 《陳皮》草藥的故事 | 《人參》草藥的故事 | 《杏仁》草藥的故事 | 《地黃》草藥的故事 | 《紅棗》草藥的故事 | 《連翹》草藥的故事 | 《細辛》草藥的故事 | 《麻黃》
  • 千方百劑:防風湯
    【摘錄】 《聖濟總錄》卷四十一《聖濟總錄》卷六十五:防風湯【別名】 防風散【處方】 防風(去叉)2兩,桑根白皮2兩,甘草2兩。【製法】 上銼,米泔浸一宿,曬乾,為粗末。【功效與作用】 風熱咳嗽。【用法用量】 防風散(《雞峰》卷十一)。
  • 為什麼帳篷要拉防風繩?防風繩的正確用法是什麼?
    關鍵區別是防風繩。正確使用防風繩的帳篷,會非常穩固。一、什麼是防風繩?防風繩通常是用於將帳篷或篷布固定在地面上的繩索,為帳篷提供支撐。二、防風繩的作用1. 讓帳篷站立需要藉助防風繩與地釘的力量,一個帳篷才能夠完整搭建起來。2.
  • 民間草藥:老鼠簕
    除了為鳥類提供了棲息地、食物資源外,另一重要生態效益是能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老鼠簕入藥為根或枝葉,全年均可採,切段,曬乾。性味微苦涼,有清熱解毒,散瘀化痰之功效。主治淋巴結核,肝炎,肝脾腫大,癌症等。1、治淋巴結結核,淋巴結炎:老鼠簕根30-60g。燉豬骨服。或煅存性研粉,調生油外搽。
  • 中藥知識必學:防風
    這是清代趙瑾叔《本草詩》中吟詠「防風」的詩詞。詩中形容防風雖然地位「卑賤」,但是其所發揮的「御風」功效,卻是無與倫比。顧名思義,防風是一味「防禦風邪」的良藥。傳說古時大禹治水,在會稽大會諸侯,論功行賞,並籌劃日後的治國大計。各州省諸侯,紛紛趕到,會稽山下一片歡騰,史稱「執玉帛者萬國」。同大禹的父親一起治過水,如今又幫助大禹在浙江山地治水的防風氏,卻沒有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