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防風香湯的味道非常不錯,湯中帶有酸乳酪的質感、清香的味道,還有一絲蘋果的甜味。
防風主產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寧夏、山東等地。是傘形科防風屬植物,為多年生草本,高30-2000px。根粗壯,長圓柱形,有分枝,淡黃桂冠色,根斜上升,與主莖近等長,有細稜。花期8-9月,果期9-10月。其喜涼爽氣候,耐寒,耐乾旱。宜選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不宜在酸性大,粘性重的土壤中種植。
【主治】感冒頭痛,風溼痺痛,風疹瘙癢,破傷風。
1.用於感冒頭痛,風疹瘙癢。治風寒表證,頭痛身痛、惡風寒者,常配伍荊芥、羌活、獨活等;治外感風溼,頭痛如裹、身重肢痛者,與羌活、藁本等同用;治風疹瘙癢,多配伍苦參、荊芥、當歸等。
2.用於風溼痺痛。適用於風寒溼痺,肢節疼痛、筋脈攣急者,常配合羌活、桂枝、薑黃。
3.用於破傷風角弓反張、牙關緊閉、抽搐痙攣等症。該品入肝經,有祛風解痙之效。常與天南星、白附子、天麻等同用,如玉真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克。
外用:適量,煎水燻洗。
【炮製方法】除去殘莖,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切片,曬乾。
陰血虧虛、熱病動風者不宜使用;血虛發痙、陰虛火旺者慎用。
【化學成分】含揮髮油,油中有20種化合物,含量較高的有辛醛、β-甜沒藥烯、升麻素苷、β-蓽澄茄烯、防風色酮醇、亥茅酚、升麻素、甲基丁香酚、β-蒎烯、石防風素、防風酸性多糖、鐮葉芹二醇、香草酸,人參炔醇 (相對含量為82.6%),此外含有色原酮、香豆素、聚乙炔類、多糖類等成分。
【藥理研究】解熱、降溫;鎮痛、鎮靜和抗驚厥;抗菌;抗炎;增強免疫系統功能;抑制離體十二指腸、離體氣管和迴腸平滑肌收縮;抗組胺;抗凝。防風煎劑或醇浸劑,給兔灌胃或給大鼠腹腔注射,有解熱作用;給小鼠灌胃或腹腔及皮下注射防風煎劑及醇浸劑,有鎮痛作用;肌注正丁醇提取物,可降低大鼠血液黏度;防風煎劑、醇浸劑灌服或腹腔給藥,對大鼠、小鼠具抗炎免疫作用。防風煎劑具抗菌、抗病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