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縣昌景繼承了作為武田家老而備受重任的哥哥飯富虎昌的部隊「紅色防備」,在戰場上受到了敵人的恐懼。家康與昌景交戰真實感那個厲害。武田滅亡後讓井伊直政繼承昌景的「紅備」部隊。首先是關於昌景的出身。他出身於武田氏譜代家老眾的家族飯富氏,最初被稱為飯富源四郎。哥哥好像先碰觸到了飯富虎昌對。但是,他們兄弟的出身也有異議。根據『甲陽軍艦』,2人原來侍奉著美濃國守護·土岐先生,以後浪人甲斐國來武田信虎變得能侍奉啦?也就是說,也有可能成為飯富氏的養子。順便說一下,兩人的生辰年份都不清楚,關於昌景連前半生都不太清楚。哥哥虎昌成為宿老.武田信虎時代,沒有昌景的記錄,不過,因為兄虎昌有記錄,在這裡簡單地介紹。侍奉信虎的虎昌,享祿4年(1531年)反抗一次,不過,結果戰敗投降,再次侍奉武田先生。
天文10年(1541年)武田家中爆發政變。主君的信虎被放逐,嫡子晴信武田信玄)繼承了家督。虎昌說板垣信方や甘利虎泰同時作為宿老的一人支援著政變。此後的虎昌,成為象信玄的嫡子·武田義信的監護人一樣的立場等,成為宿老變得重要起來。比起謀反人的哥哥,他更貫徹對信玄的忠義。信玄成為當主之後的武田家,不斷推進了信濃國的侵略。這個時候,昌景一般認為近侍信玄,完成信濃侵略的時候初陣了。不久,他被選為僅由信玄身邊的年輕家臣構成的「御使番眾12人」中的一人,天文21年(1552年)中成為騎馬150持的武士大將。另一方面,弘治2年(1556年)中擔任水科修理亮與信濃善光寺往來的諸役許可證的朱印書奏者等,也看得見作為奉行的活動,昌景好象是文武兩道的武將。
永祿4年(1561年)川中島最大的激戰第四次川中島戰役中,守備信玄本隊的前衛,與上杉軍激烈作戰。另外,永祿6年(1563年)那時,使用三郎兵衛尉的官途自報姓名被確認。信玄以前和今川、北條兩位氏締結了三國同盟,但不久今川氏一路走向沒落,織田信長通過與友誼,我想毀滅今川。可是,嫡子·武田義信今川義元因為把女兒作為正室,信玄和義信父子逐漸變得不和。然後呢永祿8年(1565年)終於義信和飯富虎昌等人計劃發動暗殺信玄(或驅逐信玄)的政變。這個結果是事前計劃暴露,虎昌他們處刑。義信也被幽禁,失去了作為繼任者的地位。(義信事件)這時政變動蕩不安的舉動馬上被監督察覺。小心謹慎的信玄將杜鵑崎館的御閒所(=廁所的事)改造成籠子,命令3人的身邊警衛,不過,其中一人有昌景。並且,據說從義信得到了給虎昌的密書的昌景向信玄報告了。也就是說,昌景儘管是謀反人哥哥,向信玄報告那個防禦了政變。
事件後,信玄以「謀反者是哥哥·虎昌,昌景很丟臉吧」為由,讓昌景繼承了譜代家老家山縣氏的名跡。昌景在哥哥的部隊中繼承了50騎。「防備紅色」部隊誕生了永祿9年(1566年)是山縣的姓。同時,同年的西上野入侵,昌景的紅備部隊為箕輪城進攻參戰。不久,昌景隊「赤備」成為最強部隊的代名詞,被諸大名變得畏懼。昌景作為武人十分活躍,但實際上作為內政、外交方面的文官也留下了許多實績。永祿10年(1567年)甘利信忠死後被任命為「職位」,掌管了審判、檢斷權(警察的權利)。參與了諸役執照、參陣命令、寺院神社統治等諸多活動。在外交方面,他盡力與會津的蘆名氏和三河的德川氏結盟。永祿11年(1568年)信玄說徳川家康和今川領地的割讓的密約,計劃對駿河今川領地的侵略,不過,這個時候擔任了家康的取代的也是昌景。讓家康敬畏的昌景的紅色防備同年12月,信玄說駿河侵攻幾乎同時,家康也表示遠江侵攻開始。
信玄僅僅7天就佔領了今川氏的據點駿府。但是,這之後不久,以「昌景的行動」為契機,武田和德川的同盟關係破裂了。昌景從信玄被命令壓制駿河國的西方,但不知為何越過大井川連遠江國也入侵了。家康對此非常憤怒,以違反秘密約定為由向信玄提出了抗議。可是,那個協商沒有時間依靠,昌景屬下的將進行苅田的地方德川兵成為碰頭,使之發展了到戰鬥。這時的德川兵很少,家康被昌景的隊追趕逃出了生命,這個結果,武田和德川的同盟決裂。昌景由於製造了同盟廢棄的原因做好了處罰的準備,不過,也有來自其他的武田家臣的赦免請求,由於這個一件不得已的事免除了處罰。不僅如此,他還評價德川軍隊戰敗。永祿12年(1569年)作為對德川的指揮官被任命為駿河統治的據點·江尻城代,據說昌景統治下被分配了精銳。另外,家康因為這件事情強烈地烙印在了昌景的腦海裡,之後積極地將武田遺臣加入家臣團,與井伊的防備相連。
三増峠西上作戦同時,同年被進行了的戰國最大規模的山嶽戰三增嶺之戰那麼,最初戰局武田方面處於劣勢,不過,由於昌景作為別動隊出奇襲的事救助著那個危機。元亀3年(1572年)武田軍對德川領地進行了大規模入侵的西上作戰開始後,昌景與秋山虎繁等率領別動隊從信濃侵入三河,11月與遠江國的二俁城包圍的信玄本隊會合。在12月的三方原之戰中,昌景的軍勢開始崩潰,武田勝頼被……救了?一方面對家康展開猛攻,追蹤逃回濱松城的德川軍,對家康的空城之計產生了懷疑,隨即離去。勝賴家臣時代與昌景的末日,元亀4年(1573年)4月,在西上作戰的途中信玄病死。這時,昌景等重臣們被託付給後繼者勝賴的助理。勝賴繼承了父親信玄的勢力擴大路線,積極地和織田·德川聯合交戰。信玄病逝的第二天天正2年(1574年)中,昌景攻略著織田方面的東美濃·明智城。這時,信長的4萬軍隊攻入了東美濃的山嶽地帶,昌景以6千軍隊迎擊,擊退了織田的大軍,趕到了岐阜。
天正3年(1575年)委託高野山成慶院供奉信玄時,自己作為使者參加了高野山。昌景是馬場信春內藤昌秀高坂昌信同時,是信玄壯年期以後的四宿老,所謂武田四天王的一人。但是,在勝賴時代,跡部勝資和長坂光堅等人比他們更受重視。事實上,同年的長筱之戰之前,昌景和馬場和內藤一起向勝賴建議撤退,但是沒有被接受。昌景隊擔任武田軍的左翼。1500多名士兵以6000多名德川軍隊為對手奮戰。看上去像『長筱合戰圖屏風』,討死了的山縣昌景的情況。戰鬥的結果,武田軍很好地活用了槍的織田·德川聯合軍大敗的事有名。昌景在德川軍的槍炮隊前大敗,最後在馬上被槍彈擊斃。根據『甲陽軍鑑』,據說昌景的首級,為了不被敵人奪走家臣志村某抓取,帶回了甲州。仔細看上述的《長筱合戰圖屏風》的右下方,可以看到沒有頭的昌景的遺體和打算帶回昌景的頭的樣子。正因為向勝賴進言了撤退,遺憾吧。只是,昌景的紅準備井伊直政,然後真田幸村能夠繼承到如此地步,或許可以說是作為武人至高無上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