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法案」是臺灣「深不見底的悶坑」

2020-12-14 中國臺灣網

3月4日美國眾議院通過「臺北法案」之後,外交部及國臺辦相繼對美發出強烈反對、抗議與不滿聲明,亦同時警告臺灣切勿挾洋自重,加劇兩岸緊張。由此可以窺出兩岸關係正在往壞而難控的形勢發展。這是一個既危險又複雜多變的訊號,值得觀察正視!

臺灣政策研究基金會特約研究員李華球3月14日在香港中評網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臺北法案」是美國打「臺灣牌」來刺激中國進入「續中美鬥爭」的國家總體鬥爭戰略與分類競爭的口袋戰術,藉以引誘臺灣敢於走分離兩岸關係的對陸策略。

李華球認為,美國打這張「臺灣牌」,一手激怒大陸,一手鼓動民進黨,一手分離國民黨。美國這三路並進,中國大陸已瞭然於心,不會輕易跟進,但也不會聽任敗壞,自有措施警告抑制美國;亦有壓臺制臺的辦法。不可能讓美國越雷池一步,更不可能讓民進黨在攪動的春水中遊走得利。

面對「臺北法案」,外交部嚴正聲明:美國國會有關法案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方堅決反對。接著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民進黨挾洋自重,結果只會加劇臺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美國會有關涉臺議案公然阻撓其他國家同中國建交、助臺拓展所謂「國際空間」,毫無道理。

上述動作是外交阻斷「美臺」公然暗結珠胎的強烈反對與抗議之態,不排除會有對臺的懲罰動作,以儆效尤;而國臺辦警告民進黨勿「挾美進軍國際空間」,這是防阻臺灣走「國際臺獨」路線,繞進「境內臺獨」的由外而內的「臺獨」之路。大陸對臺策略的「反獨、阻獨、遏獨」之勢,有增無減,兩岸形勢嚴峻危險,極為值得關注。

李華球認為,此法案的通過也顯露了,「臺美關係」中的抗衡兩岸力道,也在醞釀轉化與持續漸進強化。對臺灣而言,相對要付出的代價與後遺症,是一個深不見底的悶坑,風險之高,恐怕難測難防,令人憂慮。

李華球最後說,「臺北法案」是否引動兩岸關係往壞的方向驅動,是各方都必須關注與正視的大哉問,沒有迴避與游離的空間,險峻形勢與未來發展不容樂觀! (編輯:李傑)

相關焦點

  • 「臺北法案」?美國又坑臺灣
    原標題:「臺北法案」?美國又坑臺灣(日月談)王平《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11月01日 第 04 版)美國聯邦參議院10月30日通過「臺北法案」。該法案據稱是美國因應臺灣的「斷交潮」所設,主要內容大抵可概括為:其他國家不準跟臺灣不好,否則將面臨美國威脅。
  • 「臺北法案」,不過是美國給臺灣的又一「迷幻劑」
    日前,美國眾議院通過的所謂「臺北法案」又讓島內的「臺獨」勢力手舞足蹈了一番,有的人甚至認為離「臺美建交」不遠了,還胸有成竹地到臺灣民意機構去提案。        所謂的「臺北法案」是啥碗米糕呢?簡單地說,主要就是要幫助蔡英文當局「鞏固」所謂「邦交國」「參與國際組織」以及「增強美臺經貿關係」。
  • 「臺北法案」將把臺灣困死在美國戰略棋局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TAIPEI) Act of 2019,又翻譯為「國際保護及強化臺灣邦交國倡議法」》或「臺灣友邦國際保護暨強化倡議法」,簡稱「臺北法案」)。
  • 「臺灣屬於中國」是國際社會共識 「臺北法案」與臺灣無關
    美國眾議院日前通過所謂「臺灣盟邦國際保障及強化倡議法案」,簡稱「臺北法案」。其內容主要在於穩定臺灣與所謂「友邦國」的「外交」關係,協助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組織。對此,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臺灣屬於中國」是國際社會共識,「臺北法案」只是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崛起重複使用的「臺灣牌」而已。
  • 「臺北法案」給了民進黨面子,卻壞了臺灣的「裡子」
    【兩岸快評第703期】在全世界的防疫工作都進入緊急狀態的3月份,美國國會眾議院以415票贊成、0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通過了所謂的「臺北法案」,可謂「一枝獨秀」。在全世界都在對抗病毒的特殊時期,美國將「臺灣牌」打得如此風生水起,似乎透露著某種不自信。有人說,是面臨連任壓力的川普對自己信心不足,所以需要拿出「中國」這張牌來拉抬一下選情。不管這個說法是否正確,「臺北法案」那些「中看不中用」「口惠實不至」的特色,卻是實實在在地在其發布之初就已被世人看穿了。
  • 「臺北法案」深度剖析 專家:民進黨「倚美抗中」把臺灣推入火坑
    美國親臺議員對此表示「關切」,有議員擔心「若美國不採取一致措施,臺灣『邦交國』可能從17個減至0個」。2018年9月,「臺北法案」首次被提出。「臺北法案」的提出者加德納表示,美國應該使用一切手段來支持臺灣在國際上的地位,讓臺灣「邦交國」清楚知道「若你決定拋棄臺灣,會發生什麼事」。「臺北法案」真的能幫助臺灣鞏固「邦交」嗎?
  • 美國「臺北法案」真對臺灣好?名嘴爆:魔鬼藏在細節裡
    美國眾議院4日以壓倒性票數通過「臺北法案」,參議院昨11日也一致同意通過這項法案。待法案完成立法程序,將送交美國政府籤署後生效。但法案真的如臺當局宣傳一般,對臺灣百利無一害嗎?島內資深媒體人黃暐瀚看完後發現,「臺北法案」也同時限制了臺灣以「主權獨立國家」,在國際舞臺活動的機會跟資格。黃暐瀚13日凌晨在臉書發文,「但不要忘記去觀察,這個對臺的善意,其實完全來自美國的利益,是為了『美國優先』,而不是『臺灣優先』」。
  • 川普剛籤署「臺北法案」,美軍就過臺灣海峽,中方將如何對待?
    川普籤署「臺北法案」臺灣地區一直以來都是美國的一顆棋子,美國費盡心機。通過背地裡支持「臺獨」分子,以達到分裂中國,牽制中國崛起的目的。而因為如今中國的實力已達到就連美國也要忌憚的程度,因此美國一直都沒有將臺灣的問題擴大化。可是如今因為國際形勢的急劇變化,川普籤署了「臺北法案「。
  • 美國的「臺北法案」既荒唐又可笑!
    近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全票通過所謂的「臺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又稱「臺北法案」(以下簡稱「臺北法案」),意在表達美國政府支持臺灣與其他國家發展關係,以會員或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組織活動,以及誰跟臺灣親近,華盛頓就考慮增加同它的經濟、安全和外交交流,反之,華盛頓就考慮減少同它的交流等等
  • 美再次給蔡英文餵投「空炮彈」,「臺北法案」真是臺灣之福?
    美國當地時間3月4日,美國聯邦眾議院以415票同意、0票反對,表決通過「臺北法案」。根據眾議院通過的版本,美國國會宣稱,美國政府應支持臺灣強化與印太地區及全世界各國的正式對外關係及非正式夥伴關係。對於顯著強化、增進或升級與臺灣關係的國家,應研議以適當及符合美國利益的方式,提升美國與該等國家的經濟、安全及外交交往。
  • 美議員又提出眾議院版「臺北法案」
    繼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9月通過所謂「臺北法案」後,幾名眾議院議員似乎也坐不住了,非要上前插一腳——提出所謂眾議院版本的「臺北法案」。當地時間10月18日,美國共和黨籍外交關係委員會亞太小組成員柯蒂斯(John Curtis)發布推文,稱他與美國眾議院外委會其他4名議員,共同提出「臺灣友邦國際保護暨強化倡議法案」(TAIPEI Act,即「臺北法案」),「旨在強化臺灣的國際地位」,並應對「來自中國大陸的壓力」。
  • 港臺腔:「臺北法案」,真仗義還是假慈悲?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圖源:臺媒)9月25日下午,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2019年臺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案」,即所謂「臺北法案」。事實上,「臺北法案」不是一個新名詞。早在今年6月,美國國會參院外委會亞太小組委主席加德納就曾主張邀請蔡英文到美國國會演講,並推進「臺北法案」。當時,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明確回應,美國個別議員的言論嚴重違反了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中方表示堅決反對。「臺北法案」到底是什麼?說簡單點,這是一個類似幼兒園小朋友的處事邏輯:如果你不跟臺灣好,我就不跟你好。
  • 國臺辦批美國籤署通過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美方籤署通過所謂 「2019年臺北法案」表示,外交部等部門已表明了我們堅決反對美方籤署「2019年臺北法案」的嚴正立場,並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幹涉。
  • 國臺辦:美方籤署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毫無道理
    國臺辦:美方籤署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毫無道理 央視新聞3月28日消息,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美方籤署通過所謂 「2019年臺北法案」表示,外交部等部門已表明了我們堅決反對美方籤署「2019年臺北法案
  • 胡利奧·裡奧斯:美操弄「臺北法案」牽制中國
    參考消息網3月30日報導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胡利奧·裡奧斯28日在西班牙皇家埃爾卡諾研究所網站發表文章稱,「2019年臺北法案」的籤署勢必導致中美之間緊張態勢再次升級。文章摘編如下:美國總統川普一方面回應中國的呼籲,表示應當與中國攜手共同抗擊新冠病毒疫情,但另一方面卻籤署了「2019年臺北法案」。臺灣問題是中美雙邊關係中最棘手的問題。川普從任職之初就試圖利用這種敏感性,在諸多競爭領域牽制中國。
  • 「臺北法案」的甜頭,蔡英文能等到美國的「理賠」嗎?
    來源:中國臺灣網【兩岸快評第672期】美國國會又出了個「臺北法案」,說是要協助臺灣「鞏固邦交國」,「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以及增強美臺經貿關係。「臺北法案」並不是個什麼新鮮玩意,早在2018年9月,由美國反華議員賈納德、盧比奧等4人共同提出。當時的背景是由於蔡英文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2016年以來一連失去巴拿馬、多米尼加等多個「邦交國」,陷「斷交潮」,但該法案當年未能排入議程。2019年5月,賈納德等再次拋出該法案並於10月29日在參議院通過。前幾天美國眾議院也通過「臺北法案」。
  • 中國日報網評:「臺北法案」是美國黔驢技窮情狀下的新鬧劇
    荒唐可笑的是,美國政客們耍起了文字小聰明,給這部註定成為鬧劇的法案編造了一個冗長拗口的標題,英文全稱為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Act,簡稱恰好為TAIPEI Act,也就讓「臺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案」所對應的中文簡稱成了所謂「臺北法案」。
  • 川普籤署「臺北法案」臺媒:表面惠臺實則害臺
    (圖片來源:網絡)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3月26日籤署了所謂的「臺北法案」,要求美國行政部門以實際行動協助臺灣鞏固所謂「邦交」,支持臺灣以會員或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組織等,同時尋求機會增強與臺灣的經貿關係。據臺媒報導,臺灣外事部門對此消息感到「歡欣鼓舞」,表示將繼續堅實穩固並全面深化所謂的「臺美關係」。
  • 所謂「臺北法案」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日月談)
    美國會親臺勢力也加大力度介入臺灣問題,不斷炮製各種涉臺議案,推動美臺實質關係提升。最近美眾議院表決通過的「臺北法案」即是一例。所謂「臺北法案」的主要內容是表達美國支持臺灣維持與現有「邦交國」關係,以會員或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呼籲美國行政部門與臺灣協商談判經貿協議。
  • 外交部敦促美方不得實施「2019年臺北法案」
    新華社北京3月27日電(記者王卓倫)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7日說,中方強烈敦促美方糾正錯誤,不得實施「2019年臺北法案」,不得阻撓各國同中國發展關係,否則必將遭到中方堅決反擊。  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美國總統籤署了「臺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案」。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耿爽說,美方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幹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