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再次給蔡英文餵投「空炮彈」,「臺北法案」真是臺灣之福?

2020-12-16 你不知道的臺灣

新冠肺炎肆虐世界之際,民進黨當局又被美國打了一針「雞血」。

美國當地時間3月4日,美國聯邦眾議院以415票同意、0票反對,表決通過「臺北法案」。根據眾議院通過的版本,美國國會宣稱,美國政府應支持臺灣強化與印太地區及全世界各國的正式對外關係及非正式夥伴關係。對於顯著強化、增進或升級與臺灣關係的國家,應研議以適當及符合美國利益的方式,提升美國與該等國家的經濟、安全及外交交往。該國會意見還鼓譟美國政府應適當爭取臺灣在國際組織上的參與權利,包括會員或觀察員身份。經貿部分,該國會意見聲稱,美臺之間有強健的經濟夥伴關係,美國是臺灣第二大貿易夥伴,臺灣為美國第十一大貿易夥伴,強化經濟關係將有助美臺雙方經濟成長。

據了解,該法案本次通過表決之後,將交由眾議院歲計委員會對參院版的內容稍作修正,再送回參議院表決通過一次,就會送交美國總統川普籤署生效。

被「餵投」了這碗「雞湯」後,蔡英文5日立刻會見了美在臺協會主席莫健,對於美眾議院通過的「臺北法案」特別表達感謝,並聲稱臺美不僅是「雙邊」夥伴關係,還是全球合作夥伴。當然,蔡英文還藉機向莫健提出了要求介入世界組織的要求。她說,針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臺灣有意願,也有能力與國際社會並肩合作,為對抗疫情做出更多的貢獻。

美國趁著大陸全力抗疫、無暇他顧之際,背地裡搞這樣的小動作,對於蔡英文在臺灣的聲望和支持度的確會有加分作用,但對於蔡英文心心念念想要臺灣參與國際活動、拓展外交空間,不會有實質幫助。

因為,美國國會挺臺的動作雖然一波接一波,但美國行政部門卻始終謹小慎微,並沒有太大的實質動作。而且縱使美方有心,可惜卻力有不逮。

蔡政府第一任期幾乎被所有重要國際組織阻擋門外,儘管美國從來不吝於口頭支持,但是只要中國大陸掌握國際組織重要幹部及多數國家支持的背景不變,臺灣仍是不得其門而入。

而且「臺北法案」雖支持臺灣參加國際組織,但卻是「不以主權國家」為資格的國際組織,等於對臺灣的地位劃下限制。換言之,美國不管是行政部門或是國會,始終不願公開承認臺灣是一個正常國家,期待「臺美建交」,冀望美國會為了捍衛臺灣,出兵臺海,無疑是痴人說夢。

其實,大家心知肚明,兩岸關係好,互信基礎夠,臺灣的國際參與度才可能撥雲見日,馬英九「執政」時期,臺灣可以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就是最好的見證。蔡英文不圖此道,反而「拉美抗中」,只會讓臺灣的國際處境更為艱困而已。

蔡英文和民進黨為了守住「政權」,在2020選舉時拼命販賣「芒果乾」,煽動「反中」情緒。在勝選了之後,「反中」情緒理應逐漸緩和,然而一場新型冠狀肺炎卻使得「反中」情緒越燒越旺,湖北臺胞包機卡關、痛責「黃安們」濫用健保,都是因為疫情延伸出的「反中」情緒。

大陸最近全力抗疫,可能無暇他顧,但疫情終會過去,兩岸關係仍舊會影響臺灣的前途。唯有好好處理兩岸關係,與對岸和平相處,方是這塊土地上的全民之福。

相關焦點

  • 「臺北法案」的甜頭,蔡英文能等到美國的「理賠」嗎?
    來源:中國臺灣網【兩岸快評第672期】美國國會又出了個「臺北法案」,說是要協助臺灣「鞏固邦交國」,「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以及增強美臺經貿關係。「臺北法案」並不是個什麼新鮮玩意,早在2018年9月,由美國反華議員賈納德、盧比奧等4人共同提出。當時的背景是由於蔡英文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2016年以來一連失去巴拿馬、多米尼加等多個「邦交國」,陷「斷交潮」,但該法案當年未能排入議程。2019年5月,賈納德等再次拋出該法案並於10月29日在參議院通過。前幾天美國眾議院也通過「臺北法案」。
  • 美國「臺北法案」旨在消耗遏制中國,蔡英文或將島內民眾推入險境
    導讀美國「臺北法案」的通過進一步證明美國的「一中原則」已經空心化。臺灣蔡英文當局的「仇中親美」和「以疫遏中」政策卻極易將臺海局勢和島內民眾推入危險境地。美國想借臺灣蔡英文當局給中國大陸製造更多麻煩,消耗中國大陸的戰略與外交資源,從而在中美競爭中獲取更多優勢。
  • 「臺北法案」?美國又坑臺灣
    原標題:「臺北法案」?美國又坑臺灣(日月談)王平《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11月01日 第 04 版)美國聯邦參議院10月30日通過「臺北法案」。該法案據稱是美國因應臺灣的「斷交潮」所設,主要內容大抵可概括為:其他國家不準跟臺灣不好,否則將面臨美國威脅。
  • 「臺北法案」將把臺灣困死在美國戰略棋局
    一、聚焦「美國利益優先」而非「臺灣利益優先」    回顧「臺北法案」的立法過程(從理論上來講,川普已經正式籤署,該法案已經成法而不再是法案,但為稱呼方便,本文還是將之稱為「臺北法案」,而非「臺北法」。)
  • 「臺北法案」深度剖析 專家:民進黨「倚美抗中」把臺灣推入火坑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臺北法案」中出現了「臺灣是一個由2300萬人組成的自由、民主和繁榮的國家(nation)」、2016年蔡英文當選「臺灣總統(President of Taiwan)」等等表述。民進黨當局對「臺北法案」的籤署生效感激涕零,渲染「美國提升對臺灣的支持」,炒作製造美國在幫助「臺獨」對抗大陸的輿論氛圍。「臺北法案」通過後,臺灣外事部門聲稱對美國表達最誠摯的謝意。某些政治人物紛紛親自發聲,蔡英文表示「感謝美國以具體行動表達支持(臺灣)」,賴清德也稱「臺北法案」是對臺灣的「堅定支持」。綠營媒體哄抬「臺北法案」的意義,竟然說「美國忙於對抗疫情之際,不忘力挺臺灣」。
  • 「臺北法案」,不過是美國給臺灣的又一「迷幻劑」
    日前,美國眾議院通過的所謂「臺北法案」又讓島內的「臺獨」勢力手舞足蹈了一番,有的人甚至認為離「臺美建交」不遠了,還胸有成竹地到臺灣民意機構去提案。        所謂的「臺北法案」是啥碗米糕呢?簡單地說,主要就是要幫助蔡英文當局「鞏固」所謂「邦交國」「參與國際組織」以及「增強美臺經貿關係」。
  • 美國新通過「臺北法案」,蔡英文當局能撈到什麼好處?
    圖片來源:網絡美國眾議院在3月4日以全票415票,通過了所謂「臺灣『友邦』國際保護暨強化倡議法」,俗稱為「臺北法案」,同一天,「美國在臺協會」理事莫健也到臺灣地區活動,先後會見了蔡英文和臺灣立法機構負責人遊錫堃。
  • 「臺北法案」給了民進黨面子,卻壞了臺灣的「裡子」
    【兩岸快評第703期】在全世界的防疫工作都進入緊急狀態的3月份,美國國會眾議院以415票贊成、0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通過了所謂的「臺北法案」,可謂「一枝獨秀」。在全世界都在對抗病毒的特殊時期,美國將「臺灣牌」打得如此風生水起,似乎透露著某種不自信。有人說,是面臨連任壓力的川普對自己信心不足,所以需要拿出「中國」這張牌來拉抬一下選情。不管這個說法是否正確,「臺北法案」那些「中看不中用」「口惠實不至」的特色,卻是實實在在地在其發布之初就已被世人看穿了。
  • 胡利奧·裡奧斯:美操弄「臺北法案」牽制中國
    參考消息網3月30日報導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胡利奧·裡奧斯28日在西班牙皇家埃爾卡諾研究所網站發表文章稱,「2019年臺北法案」的籤署勢必導致中美之間緊張態勢再次升級。文章摘編如下:美國總統川普一方面回應中國的呼籲,表示應當與中國攜手共同抗擊新冠病毒疫情,但另一方面卻籤署了「2019年臺北法案」。臺灣問題是中美雙邊關係中最棘手的問題。川普從任職之初就試圖利用這種敏感性,在諸多競爭領域牽制中國。
  • 美國的「臺北法案」既荒唐又可笑!
    近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全票通過所謂的「臺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又稱「臺北法案」(以下簡稱「臺北法案」),意在表達美國政府支持臺灣與其他國家發展關係,以會員或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組織活動,以及誰跟臺灣親近,華盛頓就考慮增加同它的經濟、安全和外交交流,反之,華盛頓就考慮減少同它的交流等等
  • 美通過所謂「2019臺北法案」,外交部:敦促美方不得實施該法,否則...
    「臺北法案」聲稱要求美行政部門以實際行動協助臺灣鞏固所謂「邦交」,支持臺灣以會員或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組織,並尋求機會增強與臺灣的經貿關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7日表示,該法案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幹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事關中國核心利益。中國政府和人民捍衛核心利益的決心和意志堅如磐石。
  • 美眾議院全票通過「臺北法」,狐假虎威能為蔡英文守住「邦交國」嗎
    4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415比零的票數表決通過「2019年臺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簡稱「臺北法」)。這個所謂的「臺北法」於去年由共和黨籍參議員加德納和共和黨籍眾議員柯蒂斯提出。他們毫不掩飾自己的目的——「加強臺灣的國際地位,並應對中國大陸對臺的施壓」。
  • 「臺北法案」是臺灣「深不見底的悶坑」
    3月4日美國眾議院通過「臺北法案」之後,外交部及國臺辦相繼對美發出強烈反對、抗議與不滿聲明,亦同時警告臺灣切勿挾洋自重,加劇兩岸緊張。由此可以窺出兩岸關係正在往壞而難控的形勢發展。這是一個既危險又複雜多變的訊號,值得觀察正視!
  • 「臺灣屬於中國」是國際社會共識 「臺北法案」與臺灣無關
    美國眾議院日前通過所謂「臺灣盟邦國際保障及強化倡議法案」,簡稱「臺北法案」。其內容主要在於穩定臺灣與所謂「友邦國」的「外交」關係,協助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組織。對此,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臺灣屬於中國」是國際社會共識,「臺北法案」只是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崛起重複使用的「臺灣牌」而已。
  • 美國通過「臺北法案」,學者:若越界,「臺獨」將灰飛煙滅
    據參考消息網3月6日報導,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通過了所謂2019年臺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簡稱「臺北法案」。該法案的主要內容是加強美國與臺灣的經貿合作,促進美國和臺灣的關係,提高臺灣的「國際」地位。
  • 美通過「臺北法」,蔡英文又想藉機生事,中方回應
    據環球時報網3月5日報導,美國國會眾議院4日以415比零全票票數表決通過「2019年臺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簡稱「臺北法」,支持臺灣強化在印太地區與全球國家的正式「外交關係」和非官方夥伴關係。對此,美國共和黨眾議員匡希恆解釋說,「臺北法案」主要有三個目的:一是支持美臺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即表達眾議院的意見:美國貿易代辦署應該與國會協商,尋求機會進一步強化美臺雙邊貿易經濟關係。二是支持「臺灣」成為國際組織的「會員」,即表達眾議院另一種意見:要求行政部門在適當情況下指示美國在國際組織的代表,為「臺灣」的會員或觀察員身份倡議。
  • 美「友臺」議員提「臺北法案」挽救臺「邦交國」
    為幫蔡英文當局挽救「外交頹勢」,這些「友臺」議員也是費盡心機。綜合臺媒消息,當地時間4日,美國聯邦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等參議員發布新聞稿表示,他與參議員盧比奧等人共同提出一項「臺北法案」,宣稱要加強臺灣在世界的地位,並授權美國國務院採取降級關係或改變外援等行動,以防相關國家做出不利臺灣的決定。
  • 「臺北」改成「臺灣」,蔡英文怕是想多了
    導讀:臺灣當局一直希望通過與美國加強合作,來實現自己的「臺獨」目的,這也是臺灣當局一直在努力的事情。為此臺灣當局不惜對美開放「萊豬」進口,向美國示好,此舉在島內引起諸多人不滿。美國瘋狂打「臺灣牌」據臺灣媒體報導,78位美國眾議員聯名致信給蓬佩奧,呼籲將所謂的「駐美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得知這一消息之後,表示「感謝」。要知道臺灣地區一直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國想要通過這種方法破壞兩岸關係。距離川普離開白宮僅僅只有幾十天時間了,在這最後川普還在繼續打「臺灣牌」。
  • 「駐美代表處」將臺北改臺灣?蘇貞昌叫囂:臺灣受到世界重視
    【「駐美代表處」將臺北改臺灣?蘇貞昌叫囂:臺灣受到世界重視】78位美國眾議員今天聯名致函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以「臺北」無法確實反映所謂「美臺強健關係」為由,呼籲將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並支持雙邊洽籤自由貿易協定。對此,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表示感謝,聲稱這顯見臺灣不只在美國、在世界都受到非常大的重視。
  • 為推動美國通過「臺北法案」,臺當局曾進行巨額「捐獻」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白雲怡】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臺灣當局為推動美國國會通過「臺北法案」,在幕後進行了巨額「捐獻」,包括大量武器採購回扣以及編列預算設置數百萬免稅額度。今年3月26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生效《臺灣友邦國際保護暨強化倡議法案》,簡稱「臺北法案」,法案要求美國行政部門協助臺灣鞏固「邦交」、參與國際組織以及增強美臺雙邊經貿關係。對此,中國外交部及國臺辦都曾予以公開批評,反對美國以任何形式幹涉中國內政、破壞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