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肆虐世界之際,民進黨當局又被美國打了一針「雞血」。
美國當地時間3月4日,美國聯邦眾議院以415票同意、0票反對,表決通過「臺北法案」。根據眾議院通過的版本,美國國會宣稱,美國政府應支持臺灣強化與印太地區及全世界各國的正式對外關係及非正式夥伴關係。對於顯著強化、增進或升級與臺灣關係的國家,應研議以適當及符合美國利益的方式,提升美國與該等國家的經濟、安全及外交交往。該國會意見還鼓譟美國政府應適當爭取臺灣在國際組織上的參與權利,包括會員或觀察員身份。經貿部分,該國會意見聲稱,美臺之間有強健的經濟夥伴關係,美國是臺灣第二大貿易夥伴,臺灣為美國第十一大貿易夥伴,強化經濟關係將有助美臺雙方經濟成長。
據了解,該法案本次通過表決之後,將交由眾議院歲計委員會對參院版的內容稍作修正,再送回參議院表決通過一次,就會送交美國總統川普籤署生效。
被「餵投」了這碗「雞湯」後,蔡英文5日立刻會見了美在臺協會主席莫健,對於美眾議院通過的「臺北法案」特別表達感謝,並聲稱臺美不僅是「雙邊」夥伴關係,還是全球合作夥伴。當然,蔡英文還藉機向莫健提出了要求介入世界組織的要求。她說,針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臺灣有意願,也有能力與國際社會並肩合作,為對抗疫情做出更多的貢獻。
美國趁著大陸全力抗疫、無暇他顧之際,背地裡搞這樣的小動作,對於蔡英文在臺灣的聲望和支持度的確會有加分作用,但對於蔡英文心心念念想要臺灣參與國際活動、拓展外交空間,不會有實質幫助。
因為,美國國會挺臺的動作雖然一波接一波,但美國行政部門卻始終謹小慎微,並沒有太大的實質動作。而且縱使美方有心,可惜卻力有不逮。
蔡政府第一任期幾乎被所有重要國際組織阻擋門外,儘管美國從來不吝於口頭支持,但是只要中國大陸掌握國際組織重要幹部及多數國家支持的背景不變,臺灣仍是不得其門而入。
而且「臺北法案」雖支持臺灣參加國際組織,但卻是「不以主權國家」為資格的國際組織,等於對臺灣的地位劃下限制。換言之,美國不管是行政部門或是國會,始終不願公開承認臺灣是一個正常國家,期待「臺美建交」,冀望美國會為了捍衛臺灣,出兵臺海,無疑是痴人說夢。
其實,大家心知肚明,兩岸關係好,互信基礎夠,臺灣的國際參與度才可能撥雲見日,馬英九「執政」時期,臺灣可以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就是最好的見證。蔡英文不圖此道,反而「拉美抗中」,只會讓臺灣的國際處境更為艱困而已。
蔡英文和民進黨為了守住「政權」,在2020選舉時拼命販賣「芒果乾」,煽動「反中」情緒。在勝選了之後,「反中」情緒理應逐漸緩和,然而一場新型冠狀肺炎卻使得「反中」情緒越燒越旺,湖北臺胞包機卡關、痛責「黃安們」濫用健保,都是因為疫情延伸出的「反中」情緒。
大陸最近全力抗疫,可能無暇他顧,但疫情終會過去,兩岸關係仍舊會影響臺灣的前途。唯有好好處理兩岸關係,與對岸和平相處,方是這塊土地上的全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