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055杜蕢揚觶

2021-02-13 酒劍仙翁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飲酒,師曠、李調侍,鼓鍾。杜蕢自外來,聞鐘聲,曰:「安在?」曰:「在寢。」杜蕢入寢,歷階而升,酌曰:「曠飲斯!」又酌曰:「調飲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飲之。降趨而出。

平公呼而進之,曰:「蕢!曩者爾心或開予,是以不與爾言。爾飲曠,何也?」曰:「子卯不樂。知悼子在堂,斯其為子卯也大矣!曠也,太師也。不以詔,是以飲之也。」「爾飲調,何也?」曰:「調也,君之褻臣也。為一飲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飲之也。」「爾飲,何也?」曰:「蕢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與知防,是以飲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過焉,酌而飲寡人。」杜蕢洗而揚觶。公謂侍者曰:「如我死,則必毋廢斯爵也!」

至於今,既畢獻,斯揚觶,謂之「杜舉」。

蕢[kuài]1.古書上指赤莧菜。2.姓。

觶[zhì]古代酒器,青銅製,形似尊而小,或有蓋。盛行於中國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

①知悼子:知罌(yīng),春秋時晉國大夫。悼是他的諡號。

②師曠:晉國樂師。李調:晉臣。侍:作陪。鼓鍾:敲鐘。

③杜蕢:晉平公的廚師。

④寢:寢宮。國君休息的宮殿。

⑤降:這裡指走下殿階。

①進之:讓他進來。曩者:剛才。

曩[nǎng]以往,從前,過去的:~日。~年。~時。~者(從前)。~昔。

②飲:要別人喝酒。

③子卯不樂:商紂王是在甲子那天自殺,夏桀在乙卯日被流放的,所以甲子日、乙卯日是歷代君王的忌諱之日,禁止享樂。

④在堂:靈柩還放在殿堂裡沒有下葬。

⑤悼子是親近大臣,死了還沒下葬,這忌諱應當大於桀紂之忌。

⑥太師:對樂師的稱呼。詔:告訴。

⑦褻臣:寵幸的近臣。疾:猶言忌諱之事。

⑧宰夫:廚師。共:同「供」。匕:羹匙。「刀匕是共」,賓語前置句。

⑨與:參加。知防:察覺和防止違禮的事。

⑩揚:高高舉起。觶:飲酒器皿。

⑪爵:飲酒器。

據說夏朝的桀王逃亡在山西安邑縣於乙卯日死亡;商朝的紂王在甲子日自焚死亡。後代君王引以為戒,以子卯日為『疾日』,不演奏樂曲。

 

譯文

知悼子死,還沒有下葬。平公飲酒(作樂),師曠、李調陪伴侍奉,敲擊編鐘(演奏樂曲)。杜蕢從外面來,聽到編鐘聲,說:「(平公)在哪?」(僕人)說:「在寢宮。」杜蕢前往寢宮,拾階而上。斟酒道:「師曠幹了這杯。」又斟酒道:「李調幹了這杯。」又斟酒,在大廳的北面(面對平公)坐下幹了酒。走下臺階,跑著出去。

平公喊他進來,說:「蕢,剛才我心想你可能要開導我,所以不跟你說話。你罰師曠喝酒,是為什麼啊?」(杜蕢)說:「子日和卯日不演奏樂曲。知悼子還在堂上(停靈),這事與子卯日相比大多了!師曠,是太師啊。(他)不告訴您道理,所以罰他喝酒啊。」「你罰李調喝酒,(又是)為什麼呢?」(杜蕢)說:「李調,是君主身邊的近臣。為了一點喝的一點吃食忘記了君主的忌諱,所以罰他喝酒啊。」「你自己(罰自己)喝酒,(又是)為什麼呢?」(杜蕢)說:「我杜蕢,膳食官而已,不去管刀勺的事務,卻敢幹預(對君主)講道理防範錯誤的事,所以罰自己喝酒。」平公說:「我也有過錯啊。斟酒來罰我。」杜蕢洗乾淨然後高高舉起酒杯。平公對侍從們說:「如果我死了,千萬不要丟棄這酒杯啊。」

直到今天,(人們)敬完酒後,都要高舉酒杯,叫做「杜舉」。

 

解析

本文選自《禮記.檀弓下》,題目為原編者所加。

按照周禮,國內的卿、大夫死,國君哭,不奏樂;葬,國君不肉食。如今,晉國執政大夫知悼子剛死未葬,晉平公便和近臣飲酒作樂,有違禮制。膳食官杜蕢憂國憂君,以機智巧妙而又委婉諷刺的方式諷諫平公,使其自悔,並留下傳世佳話。

晉國執政大夫知悼子去世了,還沒有下葬。晉平公在飲酒,樂師師曠、近臣李調在一旁陪侍,敲擊編鐘(演奏樂曲)。杜蕢從外面來,聽到編鐘的聲音,問:「平公在哪裡?」

(僕人)說:「在寢宮裡。」

杜蕢向寢宮走去,拾級而上。斟酒道:「師曠,幹了這杯!」

又斟酒道:「李調,幹了這杯!」

又斟滿了酒,面朝北跪對著晉平公幹了下去。走下臺階,碎步快跑出去。

平公把他喊了進來,說:「蕢,剛才我心想你要開導我,所以不和你說話。你罰師曠喝酒為了什麼呢?」

杜蕢回答說:「甲子和乙卯兩天兩天國君不奏樂(殷紂王於甲子日自焚而死,夏桀王於乙卯日被放逐,這兩日是忌日,國君要素食,不奏樂)。知悼子屍體還在堂上停靈,此事比甲子和乙卯兩日更為重大。師曠是樂官之長,不以此為告誡,所以罰他喝酒。」

「你要罰李調喝酒,又為什麼呢?」

答:「李調是國君近臣,為了一點喝的一點吃的就忘記了國君的忌諱,所以罰他喝酒啊。」

「你罰你自己喝酒,又為什麼呢?」

答:「我杜蕢,只是一個膳食官而已,不去管刀勺的事務,卻去參與勸告國君防範錯誤的閒事,所以罰自己喝酒。」

平公說:「我也是有過錯的,斟酒來罰我。」

杜蕢洗乾淨然後高高舉起酒杯。平公對侍者說:「如果我死了,千萬不要丟棄杜蕢舉過的酒杯啊!」

一直流傳到現在,人們敬完酒後,都要高舉酒杯,叫做:「杜舉」。

君主在卿大夫喪葬之際要表示悼念,這是禮制的規定。晉國執政大夫知悼子死了,晉平公卻飲酒作樂,杜蕢認為這樣做是違禮的。但他只是一名廚師,地位卑微,不便犯顏直斥晉平公的不是,於是他採用間接批評他人的方式,對晉平公進行諷諫。即在罰酒三杯治後,快步走出,引起晉平公的怪異;待平公主動問及,他才一一說出。平公也就爽然自失,不得不接受了。杜蕢的勸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以說杜蕢是個善於提意見的人。

原編者稱本文「文甚奇幻」。文章三布疑陣,又以三次對答漸漸解疑,而未道破,旁敲側擊,句句是在說旁人,句句卻是針對晉平公,促使平公自悔,頓地開悟,成就一段傳世佳話。

相關焦點

  • 《古文觀止》第五十五篇:杜蕢揚觶
    ♪  點擊上方按鈕⊙收聽 ♪ 點擊「閱讀原文」收聽音頻講解杜蕢揚觶作者:戴聖【漢】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飲酒杜蕢洗而揚觶。公謂侍者曰:「如我死,則必毋廢斯爵也!」  至於今,既畢獻,斯揚觶,謂之「杜舉」。《杜蕢揚觶》譯文作者:戴聖【漢】  知悼子死,還沒有下葬。平公飲酒(作樂),師曠、李調陪伴侍奉,敲擊編鐘(演奏樂曲)。杜蕢從外面來,聽到編鐘聲,說:「(平公)在哪?」(僕人)說:「在寢宮。」杜蕢前往寢宮,拾階而上。斟酒道:「師曠幹了這杯。」
  • 古文觀止丨戴聖《禮記·杜蕢揚觶》
    杜蕢揚觶
  • 古文觀止:《禮記·杜蕢揚觶》戴聖
    杜蕢揚觶
  • 【古文觀止】:《禮記.杜蕢揚觶》
    」杜蕢(kuài)洗而揚觶。公謂侍者曰:「如我死,則必毋廢斯爵也!」【譯文】知悼(dào)子死了,還沒有下葬,晉平公就喝酒,師曠和李調作陪,敲鐘奏樂。這時宰夫杜蕢(kuài)從外面走進宮來,聽到鐘聲,問道:「他們在哪兒?」有人說:「在寢宮內。」杜蕢(kuài)走進寢宮,從石階上去,到了席前。斟了一杯酒,說:「師曠喝了杯。」
  • 《杜蕢揚觶》——《古文觀止》讀書筆記55
    杜蕢洗而揚觶。公謂侍者曰:「如我死,則必毋廢斯爵也!」杜蕢,一個廚房裡侍候君王的夥夫。觶就是一種銅鑄的酒杯,揚觶就是舉杯的意思。宴會上的祝酒辭結束後,我們會自然而然的舉起酒杯,這個司空見慣的動作,被稱為「杜舉」,就來自這個故事。
  • 《古文觀止》編者的自白(虛擬)
    《昭文明選》可是南朝梁武帝太子蕭統主編,而《古文觀止》的編者只是鄉村私塾的教師。在正史裡沒有關於他們的隻言片語。還好,我們還有地方志和家譜。在這些資料基礎上,我們虛擬下兩位編者的自白。大家好,我是《古文觀止》的第一作者,我和第二作者吳調侯是同族叔侄,我們都是紹興的山陰縣人。下面是我們家族譜裡對我的介紹,我真的是小人物,所以你們在百度百科上也查不到太多資料。
  • 爵、角、觚、觶、斝···論酒杯的N種形態
    牛首爵,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獸面紋觶,現藏山西博物院觶:觶(音置)是中國古代傳統禮器中的一種,做盛酒用。流行於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商朝時,觶為小瓶形狀,大多有蓋子,圓腹,侈口,圈足。 西周時,出現方柱形的觶。 春秋時,觶演變成長身,形狀像觚。
  • 古文觀止中的九大名句,九種智慧
    過程中發現,巴金、老舍、季羨林……這些文學巨擘們都推薦了一本書,它就是《古文觀止》。一、《古文觀止》中的九大名句,九種智慧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王勃:《滕王閣序》)本期小編為您推薦:《古文觀止》——無障礙閱讀珍藏版!迅速掌握中華文化之精髓!
  • 淺談文言文的學習方法:以背誦《古文觀止》為例
    不過肯下苦功夫,學好文言文倒不難,只要背熟一本《古文觀止》就夠了。為什麼選擇《古文觀止》來學習文言文?因為清人吳楚材,吳調侯叔侄倆已把中國古代最好的散文名篇都集中在這本書裡了。我恰好在前幾年通讀了《古文觀止》,並背下了其中的140多篇文章,文言文閱讀水平有了不少進步,以下我就以《古文觀止》為例,淺談文言文的學習方法。
  • 千古奇書《古文觀止》是文言文的高境界,堪稱現實生活指南
    千古奇書《古文觀止》是文言文的最高境界,堪稱現實生活指南在過去的裡,無數的作家和名人為幾代人留下了跨越時空的經典作品。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哪一個更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 古文觀止 | 曹劌論戰
    「你能背誦五十篇《古文觀止》,你就有能力閱讀文言文;能背誦一百篇文言文,你就可以寫文言文了。」《古文觀止》選讀  ↓↓↓點擊可進入孔孟仁義忠恕 大乘真誠慈悲
  • 學習古文觀止,從了解孔子的春秋開始
    千聊關注「未曉書院」,收聽精彩內容01《春秋》跟《古文觀止》有什麼關係呢?之前說過,《古文觀止》是按年代順序編排的,前三卷收錄的都是周文,也就是誕生於周代的文章,具體一點來說,是跟東周時期有關的一些文章。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這所謂的東周,就指的是春秋和戰國兩個歷史時期。您看,提到春秋時期,這關係就來了。不過,更具體來看,《古文觀止》收錄同一個作者和同一部經典最多的文章,是來自《左傳》。
  • 《古文觀止》:私塾先生編的啟蒙讀物,為何成了傳世經典之作?
    為了方便教學,吳楚材和侄兒開始著手自己編寫啟蒙讀物,取名《古文觀止》。《古文觀止》,為何成了傳世經典之作《古文觀止》以時代為綱,作者為目,將作者的各類文體的作品集粹於一處,閱讀方便,查看快捷,使讀者對清代之前的散文史認識清楚,印象深刻。
  • 古文觀止中5個千古名句,句句都是中國文言文高水平,值得學習
    散文中最流行的選本,非《古文觀止》莫屬。《古文觀止》是清朝康熙年間吳楚材、吳調侯叔侄兩人所編選並加以評註的。《古文觀止》問世幾百年以來,一直作為啟蒙教本流傳城鄉,雅俗共賞,在幫助讀者掌握文言散文方面的確起了巨大作用。
  • 「金秋時節」,第8艘055大驅下水!美國人:055比預想中強大太多
    「金秋時節,碩果飄香」,第8艘055大驅終於有動靜了!8月30日,據美國《DEFPOST》網站報導,中國第8艘055萬噸驅逐艦已於2020年8月30日正式下水。據報導,大連造船廠下水的第8艘055大驅是第一批055建造計劃的「收官之作」。到目前為止,共建造了8艘,至此首批055搭建的工作已經全部完成。
  • 與韓荊州書 古文觀止
    正如《古文觀止》所評:「欲贊韓荊州,卻借天下談士之言,排宕而出之,便與諛美者異。」的確,封萬戶不如識韓荊州的贊語,是出於天下談士之口,並非李白私下諛美之辭,可見韓朝宗確有善於賞拔人才的優點,並且已影響極大,盛譽遍天下了。自我介紹時,先點明自己的郡望為隴西李氏,連唐代帝王都出自於隴西李氏,可見郡望之高貴。但現在卻「流落楚漢」,其希望韓朝宗賞識、引薦之心就顯得非常迫切了。
  • 《古文觀止》:文言文的最高巔峰,僅拜讀6句,便受益終生
    若提起文言文,馬上就想起《古文觀止》,這裡面收錄的都是古代文言文的巔峰之作,堪稱「字字千金」。《古文觀止》是清代吳楚材、吳調侯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選定的古代散文選本,這兩人,沒什麼名氣,尤其是吳楚材更是屢試不中,但是兩人彙編《古文觀止》一書,流傳至今,影響巨大,中學語文收錄的文言文名篇大多來源於此。
  • 8艘055下水卻仍不完美,多項性能落後阿利伯克3,055A將有重大改進
    055大驅整體戰鬥力可以排進世界前三,但是現在的055仍不完美,它身上的些許缺點最終將在後續的055A上得以改進!055大驅後部的48單元垂髮仍然是7米坑,無法容納9米的鷹擊18飛彈,使用電驅之後有望得到改善。
  • 美軍上馬新驅逐艦項目追趕055,全能艦未誕生前,造多少055才合適?
    055驅逐艦是中國海軍現役最強的水面戰鬥艦,也是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海軍的中流砥柱。拋開國內媒體和專家精英拿055驅逐艦與阿利伯克3對比的結果,單純的以美國海軍對055驅逐艦服役後的態度來看,055驅逐艦不但是全球現役最強的水面戰鬥艦,而且還是美國海軍最大的隱患。
  • 觚彝卣角爵觥罍瓿卮尊盉斝觶都幹嘛的?
    不同酒器的容量也會不同,周朝時,對青銅酒器作了明確的規定: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六升曰壺。這種青銅酒器的格式和規格,一直沿襲到清代。觚、彝、卣、觥、罍、瓿、卮、盉、斝、觶……各種各樣的青銅酒器,僅名字就讓人覺得眼花繚亂了。至於每一個酒器的用途,很多卻並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