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第五十五篇:杜蕢揚觶

2021-03-05 中小學知識學堂

♪  點擊上方按鈕⊙收聽 ♪ 點擊「閱讀原文」收聽音頻講解

杜蕢揚觶

作者:戴聖【漢】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飲酒,師曠、李調侍,鼓鍾。杜蕢自外來,聞鐘聲,曰:「安在?」曰:「在寢。」杜蕢入寢,歷階而升,酌曰:「曠飲斯!」又酌曰:「調飲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飲之。降趨而出。

  平公呼而進之,曰:「蕢!曩者爾心或開予,是以不與爾言。爾飲曠,何也?」曰:「子卯不樂。知悼子在堂,斯其為子卯也大矣!曠也,太師也。不以詔,是以飲之也。」「爾飲調,何也?」曰:「調也,君之褻臣也。為一飲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飲之也。」「爾飲,何也?」曰:「蕢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與知防,是以飲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過焉,酌而飲寡人。」杜蕢洗而揚觶。公謂侍者曰:「如我死,則必毋廢斯爵也!」

  至於今,既畢獻,斯揚觶,謂之「杜舉」。

《杜蕢揚觶》譯文

作者:戴聖【漢】

  知悼子死,還沒有下葬。平公飲酒(作樂),師曠、李調陪伴侍奉,敲擊編鐘(演奏樂曲)。杜蕢從外面來,聽到編鐘聲,說:「(平公)在哪?」(僕人)說:「在寢宮。」杜蕢前往寢宮,拾階而上。斟酒道:「師曠幹了這杯。」又斟酒道:「李調幹了這杯。」又斟酒,在大廳的北面(面對平公)坐下幹了酒。走下臺階,跑著出去。

  平公喊他進來,說:「蕢,剛才我心想你可能要開導我,所以不跟你說話。你罰師曠喝酒,是為什麼啊?」(杜蕢)說:「子日和卯日不演奏樂曲(據說夏朝的桀王逃亡在山西安邑縣於乙卯日死亡;商朝的紂王在甲子日自焚死亡。後代君王引以為戒,以子卯日為『疾日』,不演奏樂曲)。知悼子還在堂上(停靈),這事與子卯日相比大多了!師曠,是太師啊。(他)不告訴您道理,所以罰他喝酒啊。」「你罰李調喝酒,(又是)為什麼呢?」(杜蕢)說:「李調,是君主身邊的近臣。為了一點喝的一點吃食忘記了君主的忌諱,所以罰他喝酒啊。」「你自己(罰自己)喝酒,(又是)為什麼呢?」(杜蕢)說:「我杜蕢,膳食官而已,不去管刀勺的事務,卻敢幹預(對君主)講道理防範錯誤的事,所以罰自己喝酒。」平公說:「我也有過錯啊。斟酒來罰我。」杜蕢洗乾淨然後高高舉起酒杯。平公對侍從們說:「如果我死了,千萬不要丟棄這酒杯啊。」

  直到今天,(人們)敬完酒後,都要高舉酒杯,叫做「杜舉」。

點擊「閱讀原文」收聽音頻講解

相關焦點

  • 古文觀止丨戴聖《禮記·杜蕢揚觶》
    杜蕢揚觶
  • 古文觀止:《禮記·杜蕢揚觶》戴聖
    杜蕢揚觶
  • 古文觀止055杜蕢揚觶
    杜蕢洗而揚觶。公謂侍者曰:「如我死,則必毋廢斯爵也!」至於今,既畢獻,斯揚觶,謂之「杜舉」。蕢[kuài]1.古書上指赤莧菜。2.姓。觶[zhì]古代酒器,青銅製,形似尊而小,或有蓋。盛行於中國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①知悼子:知罌(yīng),春秋時晉國大夫。悼是他的諡號。
  • 【古文觀止】:《禮記.杜蕢揚觶》
    」杜蕢(kuài)洗而揚觶。公謂侍者曰:「如我死,則必毋廢斯爵也!」【譯文】知悼(dào)子死了,還沒有下葬,晉平公就喝酒,師曠和李調作陪,敲鐘奏樂。這時宰夫杜蕢(kuài)從外面走進宮來,聽到鐘聲,問道:「他們在哪兒?」有人說:「在寢宮內。」杜蕢(kuài)走進寢宮,從石階上去,到了席前。斟了一杯酒,說:「師曠喝了杯。」
  • 《杜蕢揚觶》——《古文觀止》讀書筆記55
    杜蕢洗而揚觶。公謂侍者曰:「如我死,則必毋廢斯爵也!」杜蕢,一個廚房裡侍候君王的夥夫。觶就是一種銅鑄的酒杯,揚觶就是舉杯的意思。宴會上的祝酒辭結束後,我們會自然而然的舉起酒杯,這個司空見慣的動作,被稱為「杜舉」,就來自這個故事。
  • 淺談文言文的學習方法:以背誦《古文觀止》為例
    當我花了兩個多月把《古文觀止》中的10篇文章背熟之後,再用整整兩個月時間背接下來的20篇,即每天3篇。當背熟了30篇之後,就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底子,接下來便加快背誦速度,兩天背一篇或者一天一篇並不難。背過全部文章之後,就需要每天花一點時間朗讀,加深印象。
  • 古文觀止中的九大名句,九種智慧
    過程中發現,巴金、老舍、季羨林……這些文學巨擘們都推薦了一本書,它就是《古文觀止》。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報任安書》)4.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 《古文觀止》裡十篇短篇古文,全是經典,擲地有聲!
    《古文觀止》是清人吳楚材、吳調侯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選定的古代散文選本,是一部供私塾使用的文學讀本。 書名「古文觀止」的意思是「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學習文言文至此觀止矣」。 《古文觀止》收自東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全書12卷,以收散文為主,兼取駢文。題名「觀止」是指該書所選的都是名篇佳作。
  • 千古奇書《古文觀止》是文言文的高境界,堪稱現實生活指南
    其中,就有這樣一本書,收錄了東周至明末的222篇優秀散文,將被編成一部偉大的傑作。自從他問世以來,他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他所包含的生命智慧讓每一個讀了一輩子書的人受益匪淺。這本書是用清康熙編譯的偉大作品《古文觀止》。
  • 古文觀止 | 曹劌論戰
    「你能背誦五十篇《古文觀止》,你就有能力閱讀文言文;能背誦一百篇文言文,你就可以寫文言文了。」《古文觀止》選讀  ↓↓↓點擊可進入孔孟仁義忠恕 大乘真誠慈悲
  • 《古文觀止》裡10篇經典短篇古文,全是經典,一生一定要讀一次!
    《古文觀止》是清人吳楚材、吳調侯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選定的古代散文選本,是一部供私塾使用的文學讀本。 書名「古文觀止」的意思是「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學習文言文至此觀止矣」。
  • 《古文觀止》編者的自白(虛擬)
    《昭文明選》可是南朝梁武帝太子蕭統主編,而《古文觀止》的編者只是鄉村私塾的教師。在正史裡沒有關於他們的隻言片語。還好,我們還有地方志和家譜。在這些資料基礎上,我們虛擬下兩位編者的自白。大家好,我是《古文觀止》的第一作者,我和第二作者吳調侯是同族叔侄,我們都是紹興的山陰縣人。下面是我們家族譜裡對我的介紹,我真的是小人物,所以你們在百度百科上也查不到太多資料。
  • 《古文觀止》:私塾先生編的啟蒙讀物,為何成了傳世經典之作?
    為了方便教學,吳楚材和侄兒開始著手自己編寫啟蒙讀物,取名《古文觀止》。《古文觀止》,為何成了傳世經典之作《古文觀止》以時代為綱,作者為目,將作者的各類文體的作品集粹於一處,閱讀方便,查看快捷,使讀者對清代之前的散文史認識清楚,印象深刻。
  • 爵、角、觚、觶、斝···論酒杯的N種形態
    牛首爵,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獸面紋觶,現藏山西博物院觶:觶(音置)是中國古代傳統禮器中的一種,做盛酒用。流行於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商朝時,觶為小瓶形狀,大多有蓋子,圓腹,侈口,圈足。 西周時,出現方柱形的觶。 春秋時,觶演變成長身,形狀像觚。
  • 古文觀止中5個千古名句,句句都是中國文言文高水平,值得學習
    散文中最流行的選本,非《古文觀止》莫屬。《古文觀止》是清朝康熙年間吳楚材、吳調侯叔侄兩人所編選並加以評註的。《古文觀止》問世幾百年以來,一直作為啟蒙教本流傳城鄉,雅俗共賞,在幫助讀者掌握文言散文方面的確起了巨大作用。
  • 與韓荊州書 古文觀止
    然而李白這篇求薦書,卻完全將自己放在與對方平等的地位上,毫無掩飾地講述自己的才華。把一篇求薦文章,寫得文氣縱橫恣肆,氣概凌雲。這同樣反映了李白純真無邪的詩人氣質,決不因求人而有半點委瑣的私意、屈懦的鄙態。這是因為他相信自己的才華足以用世,而其用世之志,則在於忠義奮發、以報君國。故求韓薦己,同樣完全是出於一片公心;而想像韓如能薦己,同樣是出於這一片公心。
  • 《古文觀止》裡的八句經典,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
    《古文觀止》是清人吳楚材、吳調侯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選定的古代散文選本。書名"古文觀止"意指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學習文言文至此觀止矣。 《古文觀止》具有"永恆的藝術魅力",是一部形象的中國歷代散文大觀,也是一部活生生的散文發展歷程。
  • 薦書|《古文觀止》
    《古文觀止》是古人編寫的一本啟蒙讀物,其中不乏陶淵明、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等名家的大作,《左傳
  • 觚彝卣角爵觥罍瓿卮尊盉斝觶都幹嘛的?
    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飲酒器,如《禮記·禮器》篇明文規定:"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不同酒器的容量也會不同,周朝時,對青銅酒器作了明確的規定: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六升曰壺。
  • 楊絳主動作序推薦,這部百字版《古文觀止》,孩子古文入門必讀
    她認為,如果人生中只能推薦一本書,那這本書必然是《古文觀止》。她坦誠道,當年自己被外派到巴勒斯坦當駐外記者的時候,唯一帶的一本中文書,就是《古文觀止》。之所以選擇《古文觀止》,一是因為裡面選題多樣,內容豐富。二是選集中的文章都是古代文章之精華,既有趣,又有味,還能積累寫作素材,向古人學習作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