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糖尿病醫防融合的廣東模式,他們將健康直通車「開」進基層

2020-12-23 廣東衛生在線

當前,青少年超重與肥胖比例日趨上升,不健康飲食和缺乏運動導致的超重肥胖是引起我國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近日,2020年珠江內分泌代謝科醫療專科聯盟暨2020年廣東省肥胖糖尿病健康直通車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會議圍繞肥胖糖尿病防控、糖尿病血糖監測地圖項目等主題,共商肥胖糖尿病管理的新模式,探索基於「專科聯盟+網際網路」的慢病管理模式,探索慢病管理的廣東模式。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二級調研員張琳出席並致辭。他希望廣東省肥胖糖尿病專科聯盟再接再厲,推廣適宜技術,以建設肥胖門診和廣東省基層糖尿病防治為抓手,繪製廣東省糖尿病血糖監測地圖,培養肥胖糖尿病首席醫師、營養處方師、運動處方師,建立省-市-縣三級防治網絡,讓更多的基層糖尿病患者得到診治和管理,造福基層糖尿病病人。

據悉,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在2017年組建了廣東省肥胖糖尿病專科聯盟。三年多來,聯盟緊緊圍繞「健康中國2030」和「健康廣東2019-2030」中肥胖糖尿病綜合防治的各項指標和任務開展工作,走出了一條「搭建專科聯盟為平臺,培養醫防融合人才為抓手,醫教研和服務協同發展」的慢病管理「珠江模式」,初步搭建了省-市-縣-鎮街-村五級肥胖糖尿病醫防融合防治網絡。

今年8月,珠江醫院聯合廣東省肥胖糖尿病專科聯盟90家成員單位,啟動了廣東省肥胖糖尿病健康直通車專項行動,旨在加強廣東省肥胖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篩查和有關健康知識宣傳。

廣東省預防醫學會會長吳聖明表示,啟動專項防治行動,很好地體現了廣東省醫防融合為主的方針以及聯盟的主動作為。目前廣東省青少年肥胖防控形勢嚴峻,涉及多方,他倡議,專項行動應以政府為主導、各部門協同,聯合全社會醫療單位共同參與,發揮專家優勢,把預防防治常態化,保障人民健康。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廣東省肥胖糖尿病專科聯盟主席陳宏教授介紹,近年來,廣東省肥胖糖尿病專科聯盟協助省內、外眾多兄弟單位成功開設了肥胖門診;在不同縣市展開了青少年肥胖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培養了兩批次營養處方師,並走向了工作崗位;構建了廣東省基層糖尿病防治網絡。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落實《廣東省肥胖糖尿病健康直通車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有關內容,繪製廣東省糖尿病血糖監測地圖,夯實肥胖糖尿病聯防聯治的有效措施,完善廣東省肥胖糖尿病防控網絡, 提升全省肥胖糖尿病綜合防治水平,遏制青少年肥胖流行趨勢。」陳宏說。

活動由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省預防醫學會共同發起,廣東省肥胖糖尿病專科聯盟聯合承辦。來自廣州市海珠區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廣東省各市縣醫療衛生單位、慢病防治所,廣西、湖南、江西等省外兄弟單位的超120多名專家參會。

記者|尹蓁

編輯|吳秋秋 責編|張秀麗

通訊員|楊銳 陳容平 胡瓊珍 伍曉丹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相關焦點

  • 國家基層糖尿病醫防融合的落地應用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基層衛生健康司副調研員王旭丹給予了遠程致辭,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辦公室主任、中華醫學會前任主任委員賈偉平教授,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辦公室共同主任、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朱大龍教授,中華醫學會學術會務部主管馮博,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蔡淳教授,百度智慧醫療總經理黃豔,百度智慧醫療副總經理劉軍偉共同出席了「國家基層糖尿病醫防融合智慧管理應用示範項目」啟動儀式
  • 典型模式|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防「五融合」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實施
    本文來源:王顯君,唐智友,楊文梅,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防「五融合」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實踐[J].中國全科醫學,2020.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454.通信作者:胡彬,基層衛生健康處處長單位: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推進基層醫防深度融合
  • 北高鎮:「雙醫兩員」打造有溫度的醫防融合模式
    近日,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在國家衛健委基層司指導下組織開展優質服務我先行——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創新示範中心」活動(以下簡稱:「贏領計劃」)。該項目由阿斯利康公益支持,旨在打造一批服務能力強,創新舉措優的創新示範中心。為此,《健康縣域傳媒》記者採訪了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北高鎮衛生院院長許永猛。
  • 莆田荔城:探索慢性病醫防融合
    「荔城區在醫防融合中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經驗,有效防控了慢性病的發生。」荔城區衛健局局長蔡鍵恆說。資源下沉平日裡,荔城區新度鎮居民戴麗梅因血壓過高而出現不適,就會去位於莆田市中心的莆田學院附屬醫院掛專家號。沒想到,如今在家門口就能和專家面對面。
  • 【醫康互聯】醫防融合、協同管理、信息整合、多方參與
    在醫院,荔灣區慢病管理中心由內分泌科(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MMC的區域中心)、風溼科(荔灣區重點專科)、心血管內科(荔灣區特色專科)三個核心學科組成聯盟作為體系內的學術主導力量,負責牽頭制訂適宜全區推行的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痛風及高尿酸血症等慢病的分級規範診療管理流程與臨床路徑,打造區域慢病管理的通行標準。
  • 糖尿病綜合防治應在基層發力!這100個典型案例值得一看
    國家衛生健康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副主任唐劍安在講話中指出,專項啟動3年以來,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政策精神,借鑑國家繼續醫學教育供給側改革確立的新型培訓模式經驗,採取線上理論、線下面授、臨床帶教三段式培訓方式,將優質教育送到基層,有效提升了基層全科醫生糖尿病防治管理能力和水平,促進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高質量發展。
  • 國家糖尿病標準化防控中心在平江縣舉行授牌儀式
    依據國家《「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對糖尿病等慢病綜合防控管理要求,在國家醫改「戰略遷移,重心下降」的戰略方針引導下,以及基層糖尿病等慢病管理模式進一步改進需求下,DPCC項目應運而生。湖南省醫保局副局長孫兆泉對湖南省醫保政策予以解讀,著重提出糖尿病防治工作中關於醫保對接方案的思考。平江縣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柳海鳴介紹了醫院糖尿病慢病管理工作的現狀和挑戰,並期待DPCC項目能夠為醫院糖尿病綜合管理注入力量。平江縣副縣長潘如意提出會加大縣域內慢病管理工作力度,並承諾將綜合各方力量對DPCC項目在平江縣的開展予以支持。
  • 頂天立地2020②|築網底強基層,將東莞社衛服務打造成全國全省典範
    全市衛生健康系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暨2020年工作會議對今年東莞衛生健康工作作了全面部署。2020年,市衛生健康局將圍繞「建設衛生強市,打造健康東莞」總目標,建高地、登高峰,築網底、強基層,打造頂天立地衛生健康服務體系。
  • 做好百姓「健康守門人」 山東省基層衛生協會培訓班在青島市成功舉辦
    山東省基層衛生協會王興武會長、嶗山區衛生與健康局副局長金善超出席了開幕式。大會分為線上和線下同時進行,全省有300餘位基層衛生機構管理者、全科醫生、公衛醫生、護士等參加了會議。本次的培訓由嶗山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辦,中心以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為抓手,統籌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持續開展家庭醫生賦能行動和優質服務基層行,內部管理提質增效,打造了一條龍閉環籤約服務新模式,不斷提升轄區群眾的對政策獲得感和滿意度。
  • 2023年起醫師晉升副高職稱先要「醫防融合培訓」,時長6個月
    本報訊,2023年起,全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院前醫療急救機構和二、三級醫療機構醫師晉升職稱副高職,必須先接受醫防融合培訓。為提升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日前發布了《北京市醫防融合培訓方案(2020年—2022年)》,其中提出,將把完成醫防融合培訓作為醫生晉升的必備條件之一。
  • 助力坪山居民科學用藥 藥學專家進社區專項指導
    深圳新聞網坪山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楊濤 通訊員 江南玉)為積極響應深圳市衛健委開展的「推動市屬醫院專家進社區,推進醫防融合發展」項目,坪山區人民醫院作為「社區用藥項目基層示範基地」,積極開展醫防融合社區用藥項目試點工作。
  • 北京醫學會會長封國生:大健康時代醫學模式將向數位化轉變
    在健康中國政策下,醫療服務發展模式將由以治療為中心轉變為以促進健康為中心,站在大健康、大衛生的高度,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實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11月27日,在由《中國經營報》與中經未來主辦的「大變局 新使命」2020中國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上,北京醫學會會長封國生對大健康時代醫療服務模式的發展作出上述總結。
  • 深圳市醫防融合呼吸內科學項目啟動
    6月15日,深圳市人民醫院、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召開深圳市醫防融合項目呼吸內科學項目組啟動會。會議為24位醫防融合項目呼吸內科學專家組成員及9家醫防融合項目社康示範點授予了證書。項目啟動後,將組織市屬醫院專家進社區,把優質呼吸資源下沉到社康,促進醫防融合發展,提高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加強居民呼吸慢性疾病健康管理。5G遠程會診「『醫防融合』是貫徹衛生新發展理念的要求,更是減少居民疾病發生,降低疾病致死率、致殘率,提高群眾健康水平的重要抓手。」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孫美華在啟動會上表示。
  • 玉環:暢通內循環 服務全周期,全面推進兩慢病健康管理
    玉環市作為全省22個先行開展加強高血壓糖尿病全周期健康管理推進分級診療的改革試點,依託健共體實體化運行,建立醫防融合、連續服務和分級診療協同機制,進一步引導「兩慢病」患者到基層就診和管理,全力打造「未病早預防、小病就近看、大病專家看、慢病有管理、轉診幫對接」的醫防融合新體系,逐步建立完善慢病管理閉環流程
  • 持續創新,夯實基層健康服務高質量
    通過不斷創新,打造特色,讓中心發展駛上了快車道。她就是南京市玄武區玄武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歷經七十載悠悠歲月,用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讓中心煥發出勃勃生機。 黨建引領防疫+ 「12345」工作法,築牢防線有強度 今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心黨員身先士卒,帶領醫護人員積極發揮衛生健康服務體系的「網底作用」,構築起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從機場到車站、碼頭,從居家隔離到愛心賓館,從摸底排查到上門檢測……他們舍小家顧大家,衝在防疫最前線,譜寫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平凡的英雄故事。
  • 經開區:四力聯動,打造基層治理模式升級版
    為進一步推進基層審批、服務、執法力量改革「三整合」工作,切實增強改革實效,經開區強化四力聯動,打造基層治理模式升級版,讓「三整合」力量在基層社會治理中日益彰顯。一是強化基層黨委領導力。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領導作用,完善運行機制,規範議事規則,明確工作程序,將黨組織融入社會治理的各個方面。
  • 時隔7年,醫改「雲縣模式」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
    「我們認為,醫改的最終目標是建立『以健康為中心』的縣域整合型醫防融合衛生健康服務體系,促進分級診療制度的落地。」雲縣人民醫院院長羅開富對「醫學界」表示,所謂醫改「雲縣模式」的最大亮點是,在緊密型醫共體模式下,實現「醫療」「醫藥」「醫保」「醫療價格」「醫防融合」五位一體(五醫聯動)的創新型醫改發展的新模式,全面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做到「管理融合、人員融合、目標融合、任務融合、信息融合、績效融合、醫防融合」七個融合,醫共體各成員單位成為責、權、利捆綁的
  • 2020數字健康與糖尿病論壇在寧成功舉辦
    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會長金小桃在大會發表講話時表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患有基礎病人數最多的一種之一,所以他建議大家一定要注意平時對糖尿病的健康管理,如果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好,也能生存到80歲甚至90歲,但糖尿病患者基數大,所以運用人工智慧與大數據輔助臨床醫生、護士,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飲食運動等進行科學管理指導將是必然趨勢。
  • 能準確早期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眼底人工智慧輔助診斷軟體獲批...
    該產品可以準確早期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今後,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只要裝上一臺有該人工智慧軟體的眼底相機,就可以篩查「糖網」,讓更多「糖網」患者和患眼底疾病的社區居民實現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圖說:大會共同主席、北京協和醫院眼科主任陳有信在線上致辭。
  • 國內首個體醫融合糖尿病運動康復聯盟成立
    12月13日,由中國微循環學會主辦、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承辦的糖尿病運動康復與行為改變高峰論壇暨糖尿病運動管理模式和技術學習班在江蘇南京舉辦。此次會議的主題為「糖尿病運動康復與行為促進」。接下來的糖尿病運動管理模式和技術學習班為期5天,採用理論+實操+考核對學員進行全面、系統的專業培訓,經考核合格的學員,還將獲得「體醫融合-運動處方實操課程」合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