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胤礽真的爛泥扶不上牆嗎?真實歷史上,胤礽為何被康熙廢掉?

2020-12-22 花花家的家常事很多

兩度篡權奪位,而且是謀奪康熙大帝之位,怎可能是無能之人。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人名垂千古,有人留燭人間,有人遺臭萬年。有神秘讓人無法思量之事,亦有爭議不斷,似好似壞,看似能力出眾,但又看似無比愚鈍之人,而康熙的皇太子胤礽就是這麼一個人。

傾注康熙帝半生心血,但卻又讓康熙親手剿滅。其中心酸和無奈,非已為人父,非締造者,很難讀懂其中萬般滋味。在古代歷史中,對康熙帝的評價不可謂不高,然,除了君主之外,康熙帝還是一個偉大的父親,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是非常出色。

龍生九子樣樣不同,康熙之子,亦是子子不同,各有各個優點,在歷任皇子中,論能力、論才幹,都屬於上上之選,在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有卓著的突出之處。優秀的人碰到了一起,競爭自然也就異常激烈,也就有了後來的『九子奪嫡』。這是皇位之爭也是生死之搏,而這這個過程中,作為太子卻顯得黯然失色。

那麼,作為被康熙傾盡心血培養的接班人,為什麼會出現兩次被廢太子之位,是能力問題還是其他原因呢?

在《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有一位老師,叫王掞,在太子被廢後,曾經為太子打抱不平,當著康熙的面罵盡了滿朝文武及諸位皇子,順帶著連康熙也給罵了一頓。大概的意思就是,太子在當政的過程中,雖為太子,卻沒有任何人尊重和支持太子,反觀朝堂,除了野心勃勃的朝臣就是張牙舞爪的皇子,甚至是康熙本人都在不斷的掣肘太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才能不犯錯或者做好本分的事物呢?

在王掞眼中,太子並沒有過錯,錯的是他站到了眾馳之地,做對了無人認同,做錯了就被無限放大。在位三四十年,每天都是如履薄冰,每天都在面臨著諸多的挑戰。當然故事的情節也存在諸多戲說的內容。但戲說的背後,恰恰就是太子胤礽當時的情景。

一眼望去皆是敵人,一眼望去皆是仁人志士,但卻不見一個光明正大之人。有明爭也有暗鬥,一刻不得消停。而對他威脅更大的不是別人,而更是康熙。這才是他邁不過去最大的坎。

胤礽是滿清歷史上第一位公開冊封的皇儲,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太子。無論功過是非還是歷史影響,他都是一個代表人物。然,歷史往往以成敗論英雄,歷史中胤礽敗了,所以給世人留下的的印象--他是無能的。真實中的胤礽是失敗者不假,但他卻是非常優秀的一個人。

胤礽自幼聰慧好學,六歲以前,就可以熟練的運用滿、漢、蒙三種文,涉獵騎射、言詞、文學等諸藝。胤礽六歲時,師從名儒張英、李光地、熊賜履為師。胤礽七歲,康熙師從名理學家湯斌。而湯斌任教期間,就曾多次提出辭請,給出的理由便是,太子過於聰慧,而自己學問淺陋,無法擔任太子導師。這其中雖然有湯斌誇張的言辭,但是面對聰慧的太子,他的壓力也是很大,所以才提出辭請。可見太子之資也非泛泛之輩。

文職不錯,而武功也同樣非同一般,五歲時,他隨父往景山射獵,連發五箭,射中一鹿、四兔。八歲時,已能挽強弓射倒猛獸在二十二歲時,康熙御駕親徵戈爾丹,太子便坐鎮京師,處理政務亦是井井有條。這樣的太子,真的弱嗎?還真算不上孱弱,最起碼比大部分朝代的皇子或者帝王要強上很多。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被廢掉太子兩次,這其中最大的原因不在於能力,而在於誅心,在於誅心之後的反抗。

俗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胤礽很優秀,康熙其他的兒子也很優秀,皇長子胤禔熟悉軍事,皇三子更是文學大家,皇四子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更是殺伐果斷之人,清朝在他主政時期,風氣煥然一新,這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皇八子胤禩能力謀劃能力更是非凡。最主要的是,皇子們之間各有一黨,雖然他們之間也有爭鬥,但是最大的BOSS就是太子胤礽。

共同攻擊皇太子的胤礽,是他們的一致目標,目的便是希望重新洗牌,好讓自己成為皇位繼承人。明槍易擋,暗箭難防。面對如此多的對手,太子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比之康熙還要孤單,康熙的孤家寡人還有皇權在身,而太子卻獨有孤家寡人的待遇,卻並無皇權傍身,他充其量也僅僅是一個候選人而已。

謊話不可怕,可怕在於謊話說了成千上萬遍,可怕在千萬人都在說,那麼謊話也就不再是謊話,假的成了真的,真的成了假的。這便是胤礽的諸多皇子兄弟,為他準備的殺招,詆毀、誹謗,用謊言,用思想打擊他。

康熙帝雄韜武略,是一個英明的君主,但偏向於仁慈,也就是耳根子軟。面對胤礽,在諸多流言蜚語及朝臣們的投訴後,他心目中的那個完美的太子,慢慢的也就不完美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反而開始起了疑心。這就是一顆種子,一旦種下再來改變,是千難萬難之事,對於太子,越來越不順眼是必然的趨勢。誅人誅心,一旦陷入自我塑造的印象之中,錯與對就很難界定。

據《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曾拿皇十八子胤祄七歲患急性病時,皇太子沒表現出足夠的關心一事對胤礽進行責難。這本就是無法判定的標準,何為關心?何為不關心?這只能說,康熙不喜歡胤礽,但是想找個理由訓斥而已,再說十幾年前的事,翻出來說,又有何意義。而更過分的是,康熙還提出,在康熙二十九年出戰烏蘭布統時,已經年滿十六歲的太子到行宮給自己請安,明明看到天顏消瘦,卻絲毫沒有憂戚之意,也沒有良言寬慰!一切的一切,都是代表著,錯也罷,對也罷,康熙認為胤礽他錯了,就是錯了。

太子的失寵成為了現實,圍繞著太子的鬥法也慢慢的走上了明面,先是索額圖看到皇太子之位岌岌可危,擔心康熙會聽信諸皇子黨的饞言改易儲位,於是鋌而走險,潛謀大事,準備通過搞宮廷政變來搶班奪權。但是最終失敗,索額圖被處死,而康熙終於找到了處理胤礽真正的藉口,被廢黜皇太子。

然,在廢掉太子之後,諸位皇子慶幸的同時,也開始露出了獠牙,內鬥開始。皇子們圍繞著皇太子之位互相鬥法、傾轍,兄弟之間的親情蕩然無存,而隨著時間越來越激烈。此時的康熙帝終於傻眼了,也終於悟了,父權與皇權真的不是一回事,所有的錯與對圍繞的僅僅是太子之位而已,不是人的問題,而是位置的問題。

所在,在廢掉太子一年之後,康熙再次出手,幽禁掉皇長子胤禔、打壓住皇八子胤禩後,他重走立嫡長子一途,復立胤礽為皇太子。也許在他的心目中,重新讓胤礽復位,是喚醒諸位皇子之間親情的途徑。但他還是高估了皇權的誘惑,更血腥的鬥爭接踵而來,如果之前的一次皇儲之爭是殘酷的,那麼這一次將是沒有任何情義可談,是血腥和冷酷的。

但是,胤礽在恢復為皇太子之後,又再次成為了眾矢之的。在康熙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的基礎上,胤礽的失寵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從復出到弱勢很自然,也很迅速。對於胤礽而言,坐等,失敗將成為必然。所以他再次選擇了篡權奪位,但是事情再次外洩,以失敗告終。

但事洩,胤礽再次被廢。

歷經兩立兩廢的胤礽,精神大受刺激,神經錯亂,徹底成了廢人,也成為了一個一無是處的罪人。他太子之位被廢了,是一個失敗者。而對於失敗者,世人往往可以找出百條千條的理由,來證實他失敗的原因。而「爛泥扶不上牆」便是其中之一。而在我看來,他就是一個失敗者而已,不是他的能力弱,而是他的對手太強,兄弟很強,老子更強。如果篡權成功,他也許就是下一個李世民,而非無能的太子,只可惜他敗了。

相關焦點

  • 太子胤礽當真爛泥扶不上牆嗎?為何胤礽會被康熙廢掉?
    清朝的胤礽乃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子,從此以後清朝再也沒有被公開冊立過任何的太子,很可惜這麼一個前途似錦的太子,卻因為自己的品行不端與處事不當等原因
  • 影視劇中太子胤礽都是爛泥扶不上牆的感覺,那麼歷史上是這樣嗎?
    康熙的太子胤礽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公開冊立的皇太子,影視劇中把太子胤礽給抹黑的比較厲害,其實歷史上的胤礽並非如此,這只是影視劇的藝術作品需要。因為雍正是歷史上正統皇帝,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所以雍正就成為正面典型,而太子胤礽畢竟是最後失敗的產物,所以形象比較負面是很正常。
  •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被刻意弱化,那麼真實歷史上胤礽如何呢?
    也就是在熱河狩獵一廢太子之際,太子胤礽智商在線了一把,被康熙派人找到以後,是裝瘋賣傻,打了御前侍衛張五哥以後,更是狂言亂語,甚至唱出了「我手持鋼鞭將你打,打死你這活王八」這種搞笑之語,是以這種裝瘋賣傻的方式在剛開始保全了自己,但縱觀全劇,整體而言,太子胤礽的水平是真的沒法說,可謂是爛泥扶不上牆。
  • 真實歷史上太子胤礽是個怎樣的人?是什麼原因導致康熙廢了他呢?
    一、在我看來不管是歷史上還是在小說和影視劇中,胤礽都是個既可憐又悲劇的存在,同時也是個很特殊的存在。為什麼說他既可憐又悲劇呢?首先他出生沒多久,他的母親赫舍裡就離開了人世,沒娘的孩子最可憐。其次,他「上有老,下有小」日子過的很艱難。
  • 太子胤礽是康熙最喜歡的兒子,為何最終沒能坐上皇位?
    「九子奪嫡」是清朝歷史上一個怎麼也繞不過去的坎兒,其對於清朝就好比「玄武門」之變於唐朝。兄弟之間的手足之情,在權力面前是那樣的脆弱單薄可笑。而作為失敗者的皇太子胤礽,告訴了我們什麼叫做實力作死,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 康熙廢太子胤礽真是無能之輩?當了40年太子,錯不在他
    愛新覺羅·胤礽,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進行公開冊封的皇太子,但可惜他不僅沒有登上皇帝寶座,反而被幽禁致死。我們對康熙廢太子愛新覺羅·胤礽的遭遇深表同情。太子胤礽電視劇《雍正王朝》裡的太子表現的確實有點爛泥扶不上牆,貪汙腐化,確實難登大寶之位。然而歷史上的太子胤礽卻未必全是如此。那麼,康熙廢太子胤礽真是無能之輩?
  • 歷史上太子胤礽:荒淫如此,難怪康熙將其兩次廢黜
    愛新覺羅·胤礽,康熙皇帝原配嫡後——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所出嫡次子,於康熙十四年被冊封為皇太子,乃係清朝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個明立皇太子。「日表英奇,天資粹美」的太子胤礽,在康熙皇帝的刻意培養下,逐漸成長為精通文韜武略,具有不俗治國才能的英年俊才。康熙皇帝親徵噶爾丹期間,奉命監國聽政的太子胤礽以出色的表現贏得了康熙皇帝和滿堂朝臣的高度評價,認為儲君的有效表現,乃係「上則祖廟社稷之福,下則臣民之造化也」。
  • 胤礽跟康熙的妃子苟且,康熙竟沒殺他還重立他為太子,這是為何?
    《康熙王朝》中體現的胤礽跟鄭春華偷情的事情,其實只是編劇杜撰出來的,在歷史上不存在這樣的史實,只是胤礽確實是因為了一些原因被康熙廢掉了,只是後來卻將他放了出來還重新立他為太子了,所以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康熙為什麼兩度廢了太子胤礽?
    但後來,胤礽為何二度被廢,落得晚年悽慘幽禁而亡,以至於,他的嫡子弘晳都被乾隆皇帝打壓,這個問題值得一說。  據史料記載,胤礽第二子弘晳是為康熙的皇長孫,自幼獲得祖父寵愛,撫育宮中。在其父胤礽被廢太子之後,弘晳已長成了一名青年。他為人賢德,故時有傳言康熙帝會因寵愛弘晳會第三次冊立胤礽為儲君。
  • 歷史上的太子胤礽:荒淫如此,難怪康熙將其兩次廢黜,圈禁終生
    愛新覺羅·胤礽,康熙皇帝原配嫡後——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所出嫡次子,於康熙十四年被冊封為皇太子,乃係清朝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個明立皇太子。「日表英奇,天資粹美」的太子胤礽,在康熙皇帝的刻意培養下,逐漸成長為精通文韜武略,具有不俗治國才能的英年俊才。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為何會看上康熙的妃嬪?各取所需罷了
    從性格差異上看,太子胤礽和鄭春華之間不會發生交集;從倫理輩分上看,太子胤礽和鄭春華之間也不容許發生荒唐關係;從當時的政局環境來看,太子胤礽如果和鄭春華發生關係,無疑會對其原本就不再穩固的儲君之位帶來致命打擊。可這件看似絕不可能的事卻真實發生了,而且在太子胤礽行將被廢的關鍵時刻,兩人還沒忘了於鹿苑幽會。
  • 胤礽真的是個懶惰的人嗎?兩次被冊封為太子,卻都被康熙親手廢掉
    在康熙晚年,眾阿哥為爭奪皇位上演了一場「九子奪嫡」的鬧劇,這也是康熙最不願看到的一幕。早些時候,康熙曾兩次把胤礽立為太子,把他當作儲君,以求避免皇子為了繼承權而明爭暗鬥。但遺憾的是,胤礽最終還是讓他失望了,不僅沒有政治才能,品行也不端正,對康熙不孝對兄長很不友好,甚至還一直記載著他和庶母曾經有過不清不楚的感情。這樣的事情也未免令人感到疑惑:當真是胤礽軟弱無能嗎?如果這真是一句俗話,沒有治世之才,為什麼康熙還要用他作儲君呢?
  • 歷史上的太子胤礽:荒淫如此,難怪康熙毅然將其廢黜,圈禁終生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正於木蘭圍場行圍的康熙皇帝,突然召集諸王公大臣、諸文武官員和諸皇子皇孫,「垂涕宣諭,且諭且泣」,宣布了廢黜胤礽太子之位的決定:今觀允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訓,肆惡虐眾,暴戾淫亂,朕包容二十年矣。
  • 胤礽究竟為何被康熙兩廢太子,其實原因並非康熙嘴裡說的那些
    胤礽究竟犯了什麼大錯誤,要被康熙廢掉?關於這一點,不能聽康熙嘴裡說的什麼「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類的話。
  • 康熙皇帝一廢太子胤礽和二廢胤礽有什麼不同點?
    康熙皇帝在清朝歷史乃至整個中國古代史上都是有名的「千古一帝」,就是這樣一個聖明燭照的皇帝在他的晚年對於儲位之爭也是力不從心,只能是一聲嘆息。本文要說的就是奪嫡之爭的引發者——皇太子胤礽,正是因為胤礽被廢,所以才會導致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
  • 你們都錯了,康熙對廢太子胤礽才是真愛!
    很多人在評價歷史上的君王時,總喜歡把他們看成理性無情的政治人物。
  • 歷史上的太子胤礽:絕非昏庸之輩,一件小事,斷掉了其繼位可能
    導讀: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清朝歷史上唯一一個公開冊立的皇太子,康熙皇帝事實上的嫡長子——愛新覺羅·胤礽,在清朝的存在感絕對不亞於任何一位帝王。康熙皇帝對胤礽兩度廢立的過程,讓後世充滿了疑惑。在《雍正王朝》的演繹中,太子胤礽乃係賣官鬻爵、踐踏國法、威脅皇權乃至荒淫無道的無能昏庸形象,太子之位被廢乃係必然結果。那麼,在清朝歷史上,這位身居太子之位長達30多年的皇子,果真如此嗎?愛新覺羅·胤礽,乃係康熙皇帝原配嫡後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第二子,按照出生順序,乃係康熙皇帝第七子,但因康熙帝前六子有五子早夭,胤礽便成為了康熙皇帝事實上的嫡長子,序齒皇子中的第二子。
  • 《雍正王朝》中康熙先是廢了太子胤礽,後來為何又重新立回呢?
    其實,早在這之前太子胤礽的位子就不太穩當了,因為太子的外公索額圖之前乘康熙不在京,欲把太子胤礽扶上皇位,讓康熙當太上皇,結果被康熙給發現了,之後索索額圖被圈禁。這時候康熙雖然沒有處罰太子胤礽,但已經有所疑心。之後,讓太子胤礽監國處理事情,結果這胤礽辦的稀巴爛。
  • 《雍正王朝》中太子真的是昏庸無能嗎?為何兩次被廢?
    《雍正王朝》作為20年前的老劇,至今還能在各大衛視重播,可以說和裡面精彩的劇情以及演員精湛的演技息息相關,裡面的最精彩的就是貫穿前面劇情的九子奪嫡,作為九子奪嫡中最先被淘汰出局的太子胤礽在電視劇中給人一種昏庸無能,爛泥扶不上牆,而且還與康熙的妃子鄭春華有染,但是歷史的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 年富力強的康熙,為什麼早早立胤礽為太子?僅僅是因為赫舍裡氏嗎
    如果胤礽真的這麼不堪的話,為什麼康熙會把他立為儲君呢?真實的胤礽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1674年6月,康熙得到了一個兒子,卻失去了自己最愛的女人康熙的第一位皇后赫舍裡氏是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兩人的婚姻是完全的政治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