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來學習詩經《野有死麕》,這是一首創作於西周初期的詩,距今已有三千多年,那時封建制度尚未確立,男女之間並無「禮」之大防,民風淳樸,男女率性而為。
《野有死麕》講的是,一位年輕的獵人在郊外叢林中遇見一位溫婉如玉的少女,就用他獵來的小鹿拿白茅包裹著,作為禮物向少女求愛。
那麼,這個直率且大膽的年輕獵人的求愛是否成功了呢?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原文。
《野有死麕》
[先秦 無名氏]
野有死麕(jūn),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sù),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tuì)脫兮!無感(hàn)我帨(shuì)兮!無使尨(máng)也吠!
生僻字解析:
麕(jūn):同「麇」,獐子。比鹿小,無角。
白茅:草名。屬禾本科,在陰曆三四月間開白花。
包:古音讀(bǒu)。
懷春:思春,男女情慾萌動。
吉士:男子的美稱。
樸樕(sù):小木,灌木。 純束:綑紮,包裹。
舒:舒緩。 脫(tuì)脫:動作文雅舒緩。
感(hàn):通假字,通「撼」,動搖。
帨(shuì):佩巾,圍腰,圍裙。
尨(máng):多毛的狗。
譯文:
一頭死獐在荒野,白茅縷縷將它包。有位少女春心蕩,小夥追著來調笑。
林中叢生小樹林,荒野有隻小死鹿。白茅綑紮獻給誰?有位少女顏如玉。
慢慢來啊少慌張!不要動我圍裙響!別惹狗兒叫汪汪!
《國風·召南·野有死麕》是召南中的第十二首詩。全詩共三章,第一章「野有死麕(jūn),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講的是年輕的獵人用白茅包裹著死去的獐子,用來引誘懷春的少女。
第二章「林有樸樕(sù),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意思是,在林中叢生的小樹林裡,用白茅包裹著死鹿,去向那位如花似玉的少女表達愛意。
白茅在這首詩中出現了兩次,這種茅草在古代象徵著潔白、柔順,祭祀的時候常常用它來包裹祭品,或者做託墊,獵人用白茅包裹著獵物來求愛,也是愛之真摯的一個證明。
再看第三章,面對一個年輕美男子大膽又誠摯的求愛,這個少女又是如何反應呢?
她說「舒而脫(tuì)脫兮!無感(hàn)我帨(shuì)兮!無使尨(máng)也吠!」意思是,慢慢來啊,不要碰到我的圍裙,不要惹的我的長毛狗叫起來。
這是拒絕的意思,但是語氣又很溫婉,溫婉中還透著股凜然不可犯,即不投懷送抱,也不大喊大叫,守中道,是一個懂得有禮、有利、有節的好姑娘。
《毛詩序》點評:「野有死麕,惡無禮也。天下大亂,強暴相陵,遂成淫風。被文王之化,雖當亂世,猶惡無禮也。」
文明發展的一個標誌,就是男女相愛、相敬於禮,而不是淫亂成風。
以上就是小蟲子對詩經《野有死麕》的學習,有不當之處望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