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下方圖片領紅包
↓↓↓
金燈寺村域有個金燈寺,該寺位於鳳凰山東南隅,全名「關鎖(索)金燈寄母寺」,又名明朗殿。建寺時間,說法不一。一說三國名將關羽之子關鎖尋父時為寄葬母親所建;一說建於元末至正二年(1342年)。該寺院坐北朝南,原佔地面積30畝(另據老人們講,後大寺的前面直通五陵村大佛殿。
金燈寺舊址
20世紀60年代還有人在村南五陵大池南發現古寺地基石頭牆,不止一處)。因年久失修和兵災,寺院荒蕪。解放時,山門尚有,大殿已毀。現僅存石碑2通,分別為《重修金燈寺記》碑、《重修關鎖金燈寄母寺碑記》碑,以及青石供桌一張。
據《金燈寺村志》記載:關索(鎖)河東解縣(今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人,三國名將漢壽亭侯關羽之三子,關平、關興之弟。關索(鎖)約生存在漢靈帝光和三年(公元180年)至建興三年(公元225年)間。約於漢獻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左右,關索(鎖)隨母胡金定由山西解州東上尋父。至今新鄉市鳳泉區潞王墳鄉金燈寺村域,關索(鎖)之母胡氏病故。關索(鎖)葬寄母親於此,繼續南下尋父認親。至建興三年(公元225年)春,傳關索(鎖)隨諸葛亮南徵。同年秋,舊病復發,逝於雲南。
關索家譜
父親:關羽
母親:胡金定
配偶:鮑三娘、王悅、王桃、花鬘
兄弟姐妹:關平、關興、關氏
胡金定,出處《花關索傳》和元代《三國志評話》民間傳說人物
網絡連結:關索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人物,也曾登場於小說《三國演義》。在《演義》中,他是關羽第三子,荊州失陷後逃難到鮑家莊養病,傷愈後聽說東吳仇人已死,乃回歸蜀國,並隨同諸葛亮南徵。關索的出身見於《全像通俗三國志傳》,其中提及關索為關羽因殺人而逃難在外之時出生,後劉備佔據荊州後,關索前來荊州投奔父親;此後劉備攻下益州,關索帶兵鎮守雲南一帶。至今雲南一帶仍流傳以關索為主角的「關索戲」。
三國關羽之妻是否由關索葬於金燈寺村,因是傳說典故,又無實物可靠,此說法不可蓋棺定論,還有待後人及專家學者進一步考證。因為民間對於關羽的敬仰代代相襲,由此延伸出對關羽子女與家人的一併尊崇也就可見一斑。就事物的本身來講,傳承文化精神、延續歷史文明的價值也早已超出事件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