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個「打工人」的梗火了,從之前的社畜到現在的打工人,看似開玩笑的背後其實就是對於生活的無奈和辛酸,一個很殘酷的現實是很多人在踏上職場和工作崗位以後,70%的上班族工作10年都沒有達到月薪過萬的水平。
因為今年疫情的原因,一些上遊行業很多的從業者,都湧向了第三產業送起了外賣,跑起了滴滴,降維打擊的現象不斷出現,帶動了一批焦慮者。
1.7萬研究生送起了外賣,網友質疑學歷真的有用嗎?
2.清一色的清華北大入街道辦,被網友質疑因為工資高
3.研究生大學老師為了還房貸,選擇了收入高的月嫂工作
本身高學歷從事低門檻的工作能,就容易引起大家的關注,再加上一些人對於這些嚇現象的放大和過分解讀,以及一些低學歷獲得成功的例子,什麼23歲存款百萬,什麼低學裸辭年收入幾千萬等等,當這些消息和短視頻不斷在自己的眼前閃過去帶動自己焦慮的時候,讓一些相信倖存者偏差的一群人,開始懷疑學歷的作用。
高學歷的人都如此,那我們幾十年寒窗苦讀又有何用呢?而且低學歷成功的人賺大錢的人也很多,人家可以,我也可以。
但是反過來我們來想,沒有學歷的你,真的可以輕易成功嗎?你真的有足夠的底氣去跟那些碩士和博士生說,我學歷沒你們高,但是我混得比你好,想想好像也沒有那麼強的自信。
你所認為的學歷無用,僅僅是在你的視野和認知內,你的眼裡都是那些低學歷成功的例子,你自然也看不到和想不到高學歷的好處,但是如果你能看到學歷的閃光點,你也會覺得,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好工作,都是有自己的學歷門檻的,好工作可能不需要學歷,但是需要學歷的一定是不差的工作。
網上有一張被大家調侃為中國最貴飯局的圖片,圖片上的人相信大家也多多少少認識幾個,他們的公司都是行業的獨角獸甚至是壟斷者,都是國內頂尖的公司,很明顯的一個共同點是,每一位創始人都是畢業於國內頂尖的學校,沒有一個人例外。
這些大佬學歷最低的是二本的成都理工,其他的毫不例外的都是985院校以上畢業,甚至還有世界前十大MBA學院中歐商學院、耶魯的人,就連沒在其中的馬雲也是80年代的本科生畢業。所以學歷牽扯到的不僅僅是一張文憑那麼簡單,更有關於你能否進入上層通道的最低入場券。
那些好的工作,一定需要學歷門檻
大家都在說現在的研究生都在送外賣,讀不讀書都一樣,但是你要知道,如果這一場疫情沒有來,就大概率不會出現這樣行業高素質人才下沉的情況,疫情一下子讓很多人都走在了失業和降薪的道路上,對於他們來說送外賣可能是第二選擇而已,等度過艱難期重新去找回自己的原來的本職工作,其實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難。
但是對於沒有退路和選擇的你來說,失業就是失業了,就得重新找工作,高學歷的好處就是能在生活快壓垮你的時候,給你多一條的後路的選擇,雖然這個選擇並不是那麼地令人滿意,但是至少能讓你度過艱難期,相反你可能連選擇後路的機會都可沒有。
每年畢業生的數量屢創新高,再加上疫情的影響,今年就業的外部環境本身就不大好,而且畢業生數量的增加,對於個體而言,競爭會變得更加激烈,很多年輕人把更多的眼光投向了穩定的工作,例如公務員和體制內的工作。
公務員崗位招聘有學歷的要求,體制內老師、醫生這樣的工作更有學歷和專業的雙重要求,同樣對於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大廠工作,雖然人家明面上說看能力,但是投簡歷的時候可能人家一看你的學歷就把你刷掉了。
好的工作,高的工資,舒適的工作環境,在踏入和得到這些之前,你都需要學歷這場入場券。
這裡並不是在捧高學歷的作用,而是在當今社會把學歷當作評價人才標準之一的社會環境下,你想要好的工作,你想要高的薪水,在人家沒了解你之前,你的學歷就是最大最快短時間內評價你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不然你憑什麼?
學歷是張入場券,但是不可以沒有
在高等教育不斷普及的情況下,就業門檻不斷提高,學歷越來越呈現出入場券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它不能完全代表你的能力,但是你必須得有,你有了才能跨進一個行業和一個門檻,這麼做也是為了保證一些行業從業者的質量。
踏進了這個門檻,其實自身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你的職業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策劃能力等等。為什麼有人會覺得學歷無用,因為很多人都認為學歷會幫助自己在職場上成長一輩子,但是現實往往不是這樣的。
學歷這張紙幫你跨進一個行業和領域,你在這裡面的成長全部取決於自己的努力,這時候你不用去怪自己很高的學歷,為什麼工作了幾年還是老樣子?你要反思的不是學歷的問題,而是自己的問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把學歷和工作這兩者的因果關係看得太重,看得太緊密了。
我學歷高我就應該升職加薪,我就本應該能力比別人強,我就本應該拿到高工資,但是回到現實當這些都沒有實現的時候,自然會出現高學歷無用的想法。
但是請大家清楚一點,學校裡教你的從來不是去如何找工作,如何去升職加薪,如何去獲得職業技能上的提升,嚴格意義上來說,高學歷和賺錢的多少,職位的高低並沒有很大的聯繫。
只是學歷作為職場上人才競爭力評判的因素之一,它能給你在職場上發揮助推劑和墊腳石的作用,幫你越過一些門檻,幫你越過一些人群,幫你省去一部分的努力,但是真正想要真正達到目標的對岸,遠遠不是憑藉學歷這張入場券進場就完了那麼回事,你需要努力的,還有太多太多。
學歷能幫你省力氣,但是它不可能永遠幫你偷懶,如果自己不想要去成長和努力,即使有相對比別人高的起點,你一樣會覺得高學歷辜負了你的職業生涯,學曆本沒有錯,錯的是看學歷的人,對待學歷的人,你在場內的表現和發展,完全取決於自己。
不要去懷疑學歷的作用,也不要去把它捧得太高,或許是當今環境下,緩解學歷貶值帶來的焦慮最好的方式,這張入場券你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