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資要漲錢啦!河北一市明確,2021年1月開始發放職業年金

2020-12-26 青新社

河北省衡水市的退休人員請注意,從2021年1月起,部分退休人員可以領職業年金啦!

據衡水市人社局網站消息,2021年1月起,衡水市直機關事業單位部分退休「中人」將會增加一筆收入——職業年金,這是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的補充部分。職業年金是怎樣一回事?什麼樣的人可以領取?今天,青新社就和大家聊聊職業年金那些事兒。

職業年金是確保退休待遇不降低的「第二保險」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職業年金的由來。2015年1月份,國務院發布《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職工養老金制度實現並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從以往的不繳費,到那時同企業職工一樣開始按月繳納養老保險。在領取養老待遇時採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過渡」的原則。

另外,方案的一大亮點是明確了職業年金制度。根據方案,機關事業單位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還要為其工作人員建立職業年金。單位按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工作人員退休後,可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

那有了養老金為什麼還要有職業年金呀?因為方案中明確,改革後相關人員待遇不降低,而建立職業年金就是使其不降低的「武器」。

2015年,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稱,「我們總在說,養老金的替代率,即養老金佔退休前工資的比例。目前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可拿到在職工資的80%至90%,而企業養老金的替代率就沒有那麼高了。改革後,實施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同樣的制度,其替代率就會等同於企業養老金的替代率,這勢必會導致養老金水平下降。這時,就得職業年金出馬,彌補這降低的部分。」

看了上面的介紹大家是否明白了,其實職業年金就是確保改革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不降低的「第二保險」。

衡水市直機關事業單位部分退休「中人」可以領取

再來看下如何領取職業年金?職業年金採用個人帳戶方式管理,不隨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物價漲幅、財政收入增長而動態增長,即不參與基本養老金調整。每月發放額固定不變,直至本人職業年金個人帳戶餘額發放完畢。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發放渠道不一致,職業年金待遇由河北省職業年金基金託管銀行統一發放。屆時,退休「中人」的退休工資將涵蓋養老金和職業年金兩部分。

資料圖片

以衡水市為例,2021年1月起,衡水市直機關事業單位部分退休「中人」可以領取職業年金。那什麼是「中人」呢?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過渡」的原則。「老人」指2014年9月30日以前退休人員;「中人」指2014年9月30日以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以後退休人員;「新人」指2014年10月以後參加工作人員的退休人員。

享受職業年金待遇,須具備一定前提條件:退休後正常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中人」新待遇大於老辦法;職業年金已歸集上解到省職業年金專戶;單位確認重新計發待遇無誤,已享受重新計發待遇滿1個月。

需要說明的是,現階段並不是所有的「中人」都能享受職業年金待遇。衡水市人社局指出,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由於單位清算不完全,缺少試點的繳費時段,部分「中人」無法進行人員退休重新計發業務;部分單位未能將退休人員職業年金歸集到位,省職業年金基金無法進行運營貼息操作導致無法發放;一部分「中人」退休時間距2014年10月開始繳納職業年金時間較近,職業年金個人帳戶積累額較低,重新計發後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職業年金﹤老辦法預發待遇,為確保退休人員待遇不降低,職業年金待遇暫不能發放;一小部分單位的人員退休重新計發業務有誤,需等待省二次計發模塊開發後,進行回退或更正;未辦理新計發業務的退休「中人」暫時不能領取。■寇拴民

相關焦點

  • 2016年退休的事業單位人員有職業年金嗎,職業年金從哪一年算起?很...
    根據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從2014年10月起開始繳納職工養老保險,與此同時根據職業年金辦法,也是要從2014年10月起開始繳納職業年金。雖然職業年金辦法的文件是2015年下發的,但執行時間是從2014年10月開始執行,執行範圍主要為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繳費比例為12%,其中單位繳費為8%,個人繳費為4%,繳費基數和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一致,即單位按照職工工資總額進行繳納,個人按照本人實際工資繳納,由單位在本人工資中代扣代繳。職業年金實行個人帳戶管理的方式,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全部計入個人帳戶。
  • 漲錢啦!巨鹿10月1日起執行
    近日,省人社廳辦公室印發《失業保險金標準調整方案》,明確從今年10月1日起,我省將失業保險金標準提高至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調整後,可分為1520元、1432元、1344元、1264元四檔標準,平均漲幅380元。
  • 漲錢啦!你的養老金傳來好消息
    漲錢啦!深圳也宣布提高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自2020年1月1日起,領取養老金的參保人員具有本市戶籍不滿8周年的,基礎養老金由原來的每月302元提高至322元;自其具有本市戶籍滿8周年的次月起,基礎養老金由原來的每月453元提高至483元。
  • 2021年將有2大變化,事關養老金,退休人員要留意
    我們步入2021年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進入新的一年,大家對於養老金是否會再次上漲一事也是充滿了好奇。不過,就在近期,2021年養老金上漲一事或許已經「板上釘釘」,被「實錘」了。「新規」已來!2021年,將有2大變化,事關養老金,退休人員要留意第一個變化:2021年退休人員養老金或將迎來17年漲《經濟參考報》消息,新一輪養老金上調窗口再度開啟,2021年退休人員養老金將迎來17連漲。「經濟參考報」的報導發出之後,有不少退休人員都將心放在了「肚子裡」,畢竟「經濟參考報」不是什麼名不見經傳的報刊,其是我國最早的全國性經濟類報紙,是由新華社主管主辦的報刊。
  • 2020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5%,那退休中人工資是不是一起調整了?
    二、退休中人工資今天是否調整近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下發《關於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從2020年1月1日起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以下簡稱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全國總體調整比例按照2019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確定。
  • 為什麼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有2張工資卡?與企業退休人員有啥區別?
    實際上,並不是工資卡的問題,這要從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待遇說起,簡單來說:養老金並軌以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待遇明降暗升,養老金是降下來了,可多出了職業年金,二者加在一起,反而更高,加大了與企業退休和個人退休的養老金差距。下面結合問題,做簡要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 公務員三種「隱形福利」:職業年金、生活津貼、年終獎
    有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為什麼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明明不是太高,很多地方每個月就是3000、5000元,但是為什麼每年都有這麼多的人去考公務員呢?這裡面有什麼貓膩嗎?其實沒有什麼貓膩,如果非要說個一二三,除了工作穩定、社會地位高以外,主要還是得益於公務員的三大「隱形福利」。
  • 事業單位退休工資最新規定2020 事業單位養老金如何計算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的養老金是如何計算的呢?可能是很多人關注的問題。機關事業單位至2014年10月才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正處於過渡期,具體計算要比企業退休人員複雜的多。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待遇新辦法  機關事業單位,2014年10月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後,推出了養老金計算新辦法。
  • 2020年退休工資6000塊,算是什麼水平?
    文 UC資訊平臺 作者:財經知識觀6000元的退休工資,只有兩種可能性:一是你退休前的職業為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類的工作人員;二是你雖然非上述工作人員,但是你平時繳納的養老金超高(如企業的高管人員),否則基本不可能超過6000元的退休金
  • 公務員的三種「隱形福利」:職業年金、生活補助和年終考核獎
    有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為什麼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明明不是太高,很多地方每個月就是3000、5000元,但是為什麼每年都有這麼多的人去考公務員呢?這裡面有什麼貓膩嗎?其實沒有什麼貓膩,如果非要說個一二三,除了工作穩定、社會地位高以外,主要還是得益於公務員的三大「隱形福利」。
  • 老師為什麼今年退休,卻按2014年工資核算退休金?
    老人」指2014年10月1日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以前退休人員;「中人」指2014年10月1日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以後退休人員;「新人」指2024年10月1日以後退休工作人員——我估計是按這個標準發放,我還有7年退休,要到2028年退休。
  • 河南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臨時退休待遇 新標準將於2021年1月...
    記者昨日從省人社廳獲悉,該廳印發《關於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臨時退休待遇核算辦法有關問題的通知》,2020年1月及以後退休的人員的臨時退休待遇核算方法將有改變,新的標準將於2021年1月起實施。據介紹,2017年6月,省人社廳印發通知,在退休人員按照制度改革計發辦法核算養老保險待遇(正式待遇)前,統一將基本工資標準封定在2014年9月、按改革前退休待遇計發辦法核算發放臨時退休待遇,較好地保障了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但是,由於未考慮待遇增長因素,隨著制度改革的推進,臨時退休待遇與退休人員最終應享受的正式待遇差距逐年增大,此次調整就是為了妥善解決這一問題。
  • 經開區人社局:我區首筆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職業年金省級統籌...
    12月10日,全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又增加一筆收入—職業年金,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職業年金待遇實現首次發放。職業年金納入省級統籌發放,是我區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進程的進一步推進,標誌著我區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的運營和發放工作均已步入正軌。
  • 2020年12月份與2021年1月份退休,退休工資有什麼區別?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2020年12月份退休,與2021年1月份退休,養老金有什麼區別呢?區別是有兩個的。第一,2021年退休,所依據的當地平均工資更高,基礎養老金水平更高。計算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從這個計算公式可以看到,退休時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資是影響養老金多少的一個關鍵因素。
  • 為什麼要將退休人員分為老人、中人、新人?待遇有什麼不同?
    計發比例是:滿15年不滿20年的發放基本工資的70%,滿20年不滿30年的發放80%,滿30年不滿35年的發放85%,滿35年以上的發放90%。2014年10月以前退休的人員,都是按照老辦法退休待遇計算的。老人實施老辦法待遇,是對過去退休政策的尊重,也避免了重新核實退休人員的有關資料的大量工作。(二)退休待遇新辦法。
  • 2020年退休人員養老金又漲了,調整時間表確定!
    即:新辦法計發待遇(含職業年金待遇)低於老辦法的,按老辦法補齊;新辦法計算待遇高於老辦法的,超出部分,過渡期第一年(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發放20%,以此類推,過渡期最後一年(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100%。
  • 公務員退休工資有多高?速度收藏!
    公務員行業一時間又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有人羨慕嫉妒恨、有人嗤之以鼻,更有很多待業青年積極備考,其中一個令人羨慕的理由就是公務員退休之後的高收入。公務員退休之後的收入到底有多高?不要人云亦云公務員不繳保險,2014年國家實施機關養老保險並軌後,公務員就已經開始繳納養老保險。
  • 2020年剛辦完退休手續,基本養老金漲嗎?何時發放到位呢?
    首先要明確,你不能參與,今年的養老金上漲。按照人社部和財政部4月17號下發的關於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今年養老金上漲5%。很多今年剛退休的人也想參與,今年的養老金上漲。但事實上是不可能的。
  • 2024年以後退休的企、事業單位、機關幹部的工資還有區別嗎?
    也就是說,從2024年10月1日起,不管是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還是企業職工,社保保險的繳費方式、養老金的計算方式全部是統一的,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從過去的雙軌制過渡到單軌制,企業職工社保的名稱應該全部稱為城鎮職工社保。那麼到了2024年,企業職工、機關幹部、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養老金還有區別嗎?
  • 「中人」退休後,養老金如何計算?
    「新人」按照新辦法,退休後的待遇由基本養老金和職業年金構成。而「中人」退休待遇的計算,需要分為兩個時期進行討論。國家為了保證「中人」與「老人」在待遇上的平穩銜接,特地設立了十年過渡期,也就是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這段時間。這個時間內退休的「中人」,養老金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