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擊圖片上方【運城中醫聯盟】免費訂閱
華山論劍、河東辨醫,2014年10月23日,來自全國的民間中醫將匯集運城進行臨床交流,你知道嗎?詳細內容請加入Q群8560577
作者/高建忠 ⊙ 編輯/王超
摘要:劉河間平生諸詣力,長於治火,火鬱發之。「防風通聖散」方內外上下,氣分血分,無所不到,意義實為周匝。此方上下、表裡分消,氣血、三焦同治,充分體現了劉河間治熱「不使少有怫鬱」的組方用藥特點。
防風通聖丸屬於解表類中成藥,來源於《宣明論方》,具有清熱解毒、解表通裡的作用,傳統用於治療頭痛、發熱畏冷、咽喉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結,或瘡癰初起的便秘發熱等症。現代臨床上把防風通聖丸又進行一些引申應用。治療神經痛、支氣管哮喘、細菌性痢疾、多發性瘡腫、副鼻竇炎、皮膚病、尿路感染等,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功能與主治 解表通裡,清熱解毒。用於外寒內熱,表裡俱實,惡寒壯熱,頭痛咽幹,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瘰癧初起,風疹溼瘡。
防風通聖散方解
吳昆在《醫方考》中對防風通聖散的方解較為精彩:「防風、麻黃,解表藥也,風熱之在皮膚者,得之由汗而洩;荊芥、薄荷,清上藥也,風熱之在巔頂者,得之由鼻而洩;大黃、芒硝,通利藥也,風熱之在腸胃者,得之由後而洩;滑石、梔子,水道藥也,風熱之在決瀆者,得之由溺而洩。風淫於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胃也,而連翹、黃芩,又所以祛諸經之遊火;風之為患,肝木主之,川芎、歸、芍,和肝血也,而甘草、白朮,又所以和胃氣而健脾。劉守真氏長於治火,此方之旨,詳且悉哉!」
上下、表裡分消,氣血、三焦同治,充分體現了劉河間治熱「不使少有怫鬱」的組方用藥特點。正如王旭高在《退思集類方歌注》中所言:「此為表裡、氣血、三焦通治之劑。」
當代醫家冉雪峰在《冉氏方劑學》中也指出:「按此方劉完素用治風熱壅盛,表裡三焦皆實等證。查此方為通表通裡,和氣和血,調整二便,疏利三焦之方。藥味雖多,秩然不紊,如韓候將兵,多多益善……查河間平生諸詣力,長於治火,火鬱發之,此方內外上下,氣分血分,無所不到,意義實為周匝。」
由於方中使用了當歸、芍藥、白朮等藥,古人認為本方瀉中寓補,瀉而不傷正。如喻嘉言在《醫門法律》中指出:「此方乃表裡通治之輕劑,用川芎、當歸、芍藥、白朮以和血益脾。所以汗不傷表,下不傷裡,可多服也。」
實際上,方中當歸、芍藥、白朮用量較小,川芎、當歸、芍藥僅起和血之用,白朮有健脾之功,與人參、黃芪、熟地、白芍等護正自然有別。在大隊清瀉藥中,是不可能做到「汗不傷表,下不傷裡」的。
至於所謂本方為「輕劑」,可「多服」,也值得商榷。費伯雄在《醫方論》中即指出:「雖雲通治一切內外諸邪,然必如注中表裡三焦俱實者,方可用。否則,硝、黃之峻烈,石膏、滑石之沉寒,尋常之症,豈能堪此?」
證之臨證,本方的適應證往往為體壯熱實者。至於是否可「多服」、是否為「重劑」,主要取決於用量。
復 興 中 醫 我 們 一 直 在 努 力
運城中醫聯盟 聯出你我中醫的前程 運城中醫聚友會 聚出你我共同的心聲 運城中醫讀書會 讀出你我心中的夢想
如果喜歡我們,也可以加入我們運城中醫聯盟Q群:207450337,這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這裡是中醫學習溫馨的家園,歡迎你早日到來。
微信公眾帳號:yczylm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