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許多疾病的高發季節,比如流感、過敏、肺結核、風診等等,過往我們都忙著踏春,忙著郊遊,未重視過春季常發疾病,但是2020年的這個春季,不小心打個噴嚏,咳嗽一下,都有可能引起恐慌,但也不必過分擔心,感冒藥、過敏的藥有許多,有一款春季良藥最值得說,那就是防風通聖丸。
防風通聖出自金·劉完素《宣明論方》,有解表通裡,清熱解毒作用,主治外感表邪,表裡俱實所致惡寒發熱,頭痛眩暈,口苦咽於,大便秘結,小便短赤及皮膚瘡瘍溼疹等症。《內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冬季風寒外襲,蓄積體內,日久化熱。春回大地,由寒轉暖,春陽上升,極易上火,表現為小便發黃、便秘、頭暈、舌苔黃。春多風邪,氣候變化較大,尤其早春,氣候變化更甚。常有寒潮來襲,多出現乍暖乍寒的情況。內火引發外感,春溫最常見,患感冒、肺炎、流腦以及蕁麻疹等皮膚疾病增多。因此,春三月用此藥,能清熱瀉火,清除體內毒素,防止病變的發生或復發。
「防風通聖治百病」
中醫有句話叫「有病沒病,防風通聖」 ,這句話說明防風通聖有治療疾病和預防保健的雙重作用,是中醫臨床常用的表裡通解的經典名方,在民間廣為流傳,應用也較普遍,在新冠肺炎的診療方案也出現過。
防風通聖丸被列入新冠肺炎治療方案試行第四版
防風通聖應用範圍十分廣泛,現代中藥方劑防風通聖丸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風熱壅盛,表裡俱實。憎寒壯熱,頭目昏眩,目赤睛痛,口乾舌苦,咽喉不利,胸膈痞悶,咳嘔喘滿,涕唾粘稠,大便秘結,小便赤澀,以及瘡瘍腫毒,腸風痔漏,丹斑隱疹,驚狂譫語,手足抽搐等。許多藥物科學家對防風通聖丸的藥理作用進行了多方面研究,也有許多臨床醫家臨床加減將其廣而用於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春季性結膜炎等眼部疾病以及多種細菌或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都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1、呼吸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之病位不離乎肺,肺與大腸相表裡,然肺氣肅降有度,則大腸傳導正常;若肺氣不能順利清肅下行,容易致腸腑傳導失司,大便秘而難行。腑氣不通,又可使肺氣不利,故治療呼吸系統疾病須通腑。臨床上廣泛地用於感冒咳嗽、肺炎、支氣管哮喘、鼻竇炎、頑固性支氣管哮喘、花粉過敏皮膚病及哮喘等病的治療,尤其是對匈牙利花粉過敏患者療效很好,並可用於風熱感冒引起的化膿性扁桃體炎、牙周炎及化膿性中耳炎、咽喉不利等。
暖春防疫控傳染性疾病發生
2、消化系統疾病。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和飲食結構的改變,人群中便秘的比例越來越高,尤其是老年人,因為肌肉、筋膜的收縮力降低,大腸的推動力減弱,加上情志以及飲食等的原因,更易出現便秘。防風通聖丸疏風解表、洩熱通便,芒硝洩下之實熱,使熱從大便而解;梔子、黃芩、滑石、生石膏直接清洩在裡的蘊熱,對不同性質的便秘,都有很好療效。還可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慢性闌尾炎、腸癰、腸風痔漏等。
3、肥胖症。祖國醫學認為肥人痰溼為多。肥胖人多腎陽偏虛,脾運不及,致水溼內停,凝而為痰,痰溼內停,阻遏氣機,繼而氣血不暢。本方集解表、瀉下、清熱於一身,可通過發汗、利尿、瀉下等渠道,清除體內食毒、水毒的淤滯,可用於肥胖症的治療,尤其適用於經常便秘並且有高血壓傾向的肥胖症患者。研究表明,肥胖患者體內往往有食毒,由於腸內停滯的糞便引起各種疾病,難以治癒)和水毒(體內水液分布不均勻時發生的狀態,亦即體內發生水代謝異常的狀態,可引起病理的滲出液及異常分泌等,也可出現出汗、排尿的異常)等淤滯狀態。
方中大黃、川芎、當歸可去脂,降膽固醇,抑制膽固醇的吸收;桔梗化痰;白朮、甘草、滑石健脾利溼;白芍養血活血。諸藥合用,可加速代謝產物的排洩和脂肪的排除,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
4、皮膚疾病。皮膚病症雖表於體表,卻是由外邪入侵機體致陰陽失衡、臟腑功能失常,久之則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脈絡瘀阻,繼而內生火熱,火旺克金導致皮膚病。防風通聖丸中含有防風、荊芥、麻黃等祛風解表劑,又含有川芎、當歸、白芍等養血活血劑,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故治一切「風症」,瘙癢可除,病情可緩,因此防風通聖丸在皮膚疾病中療效獨特。
臨床上廣泛地用於牛皮癬、蕁麻疹、瘙癢症、溼疹、痤瘡、面部蝴蝶斑、瘡癤、扁平疣、斑禿、銀屑病、玫瑰糠疹、藥物性皮炎、過敏介質皮疹、老年糖尿病皮膚瘙癢、多發性瘡腫、酒渣鼻、外科瘡瘍腫毒等皮膚病的治療,並且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5、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脂血症在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過程中逐年上升,常常伴有脂肪肝和肥胖症。高脂血症的中醫病機仍離不開溼熱內蘊,痰溼內停,氣機阻滯。防風通聖丸疏風解表、清熱攻下,正是高脂血症的對症之劑。
6、非酒精性脂肪肝。中醫認為脂肪肝起因多為過食肥甘厚味,或嗜酒過度,或情志失調,或久病體虛以及氣滯、疫氣等,致肝失疏洩,脾失健運,溼痰阻滯,痺阻肝臟脈絡而成。
屬於中醫的「積聚」、「痞滿」、「痰痞」、「瘀血」等範疇。方中防風、荊芥、石膏、黃芩等解表清熱,大黃、芒硝攻下,白朮、生薑健脾滲溼洩濁,當歸、川芎等補血活血,諸藥合用,有瀉實熱解肝鬱、健脾養血的作用。一方面能促進體內物質的代謝、異化,另一方面能減少物質的吸收、同化。從而達到促進和提高脂質代謝水平,改善和調節脂質代謝與紊亂的效果。
7、其他疾病。防風通聖丸為表裡、氣血、三焦通治之劑,適用於外有風邪、內有蘊熱、表裡三焦俱實之證。還可用於頭痛、三叉神經痛、春季結膜炎、過敏性紫癜、熱淋、尿路感染、乳腺炎等符合上述證型的疾病的治療。
防風通聖丸臨床應用文獻分析
防風通聖為表裡雙解之劑,由防風、荊芥、連翹、麻黃、薄荷、川芎、當歸、白芍、白朮、山梔、大黃(酒蒸)、芒硝、石膏、黃芩、桔梗、甘草、滑石、生薑18味藥組成。方中防風、荊芥、麻黃、薄荷疏風解表,使邪從汗解;桔梗上浮清肺熱,主升主出主開;大黃、芒硝瀉熱通便;山梔、滑石清熱利溼,使熱從便解;石膏、黃芩、連翹清肺胃之熱;川芎、當歸、白芍養血活血;白朮健脾燥溼,主降主入主合;甘草和中緩急。從而達到疏風解表,瀉熱通便之效。主治外感風邪,內有蘊熱,表裡皆實之證。正如雷豐《時病論》曰:「主治甚多,不能盡此,其藥味表裡氣血皆備。」故有「防風通聖治百病」之說。(以上文字僅供參考,具體病症請諮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