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良藥—防風通聖丸

2021-02-12 陝西利君現代中藥有限公司

       春季是許多疾病的高發季節,比如流感、過敏、肺結核、風診等等,過往我們都忙著踏春,忙著郊遊,未重視過春季常發疾病,但是2020年的這個春季,不小心打個噴嚏,咳嗽一下,都有可能引起恐慌,但也不必過分擔心,感冒藥、過敏的藥有許多,有一款春季良藥最值得說,那就是防風通聖丸。

       防風通聖出自金·劉完素《宣明論方》,有解表通裡,清熱解毒作用,主治外感表邪,表裡俱實所致惡寒發熱,頭痛眩暈,口苦咽於,大便秘結,小便短赤及皮膚瘡瘍溼疹等症。《內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冬季風寒外襲,蓄積體內,日久化熱。春回大地,由寒轉暖,春陽上升,極易上火,表現為小便發黃、便秘、頭暈、舌苔黃。春多風邪,氣候變化較大,尤其早春,氣候變化更甚。常有寒潮來襲,多出現乍暖乍寒的情況。內火引發外感,春溫最常見,患感冒、肺炎、流腦以及蕁麻疹等皮膚疾病增多。因此,春三月用此藥,能清熱瀉火,清除體內毒素,防止病變的發生或復發。

「防風通聖治百病」

       中醫有句話叫「有病沒病,防風通聖」 ,這句話說明防風通聖有治療疾病和預防保健的雙重作用,是中醫臨床常用的表裡通解的經典名方,在民間廣為流傳,應用也較普遍,在新冠肺炎的診療方案也出現過。

防風通聖丸被列入新冠肺炎治療方案試行第四版

       防風通聖應用範圍十分廣泛,現代中藥方劑防風通聖丸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風熱壅盛,表裡俱實。憎寒壯熱,頭目昏眩,目赤睛痛,口乾舌苦,咽喉不利,胸膈痞悶,咳嘔喘滿,涕唾粘稠,大便秘結,小便赤澀,以及瘡瘍腫毒,腸風痔漏,丹斑隱疹,驚狂譫語,手足抽搐等。許多藥物科學家對防風通聖丸的藥理作用進行了多方面研究,也有許多臨床醫家臨床加減將其廣而用於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春季性結膜炎等眼部疾病以及多種細菌或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都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1、呼吸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之病位不離乎肺,肺與大腸相表裡,然肺氣肅降有度,則大腸傳導正常;若肺氣不能順利清肅下行,容易致腸腑傳導失司,大便秘而難行。腑氣不通,又可使肺氣不利,故治療呼吸系統疾病須通腑。臨床上廣泛地用於感冒咳嗽、肺炎、支氣管哮喘、鼻竇炎、頑固性支氣管哮喘、花粉過敏皮膚病及哮喘等病的治療,尤其是對匈牙利花粉過敏患者療效很好,並可用於風熱感冒引起的化膿性扁桃體炎、牙周炎及化膿性中耳炎、咽喉不利等。

暖春防疫控傳染性疾病發生

2、消化系統疾病。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和飲食結構的改變,人群中便秘的比例越來越高,尤其是老年人,因為肌肉、筋膜的收縮力降低,大腸的推動力減弱,加上情志以及飲食等的原因,更易出現便秘。防風通聖丸疏風解表、洩熱通便,芒硝洩下之實熱,使熱從大便而解;梔子、黃芩、滑石、生石膏直接清洩在裡的蘊熱,對不同性質的便秘,都有很好療效。還可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慢性闌尾炎、腸癰、腸風痔漏等。

3、肥胖症。祖國醫學認為肥人痰溼為多。肥胖人多腎陽偏虛,脾運不及,致水溼內停,凝而為痰,痰溼內停,阻遏氣機,繼而氣血不暢。本方集解表、瀉下、清熱於一身,可通過發汗、利尿、瀉下等渠道,清除體內食毒、水毒的淤滯,可用於肥胖症的治療,尤其適用於經常便秘並且有高血壓傾向的肥胖症患者。研究表明,肥胖患者體內往往有食毒,由於腸內停滯的糞便引起各種疾病,難以治癒)和水毒(體內水液分布不均勻時發生的狀態,亦即體內發生水代謝異常的狀態,可引起病理的滲出液及異常分泌等,也可出現出汗、排尿的異常)等淤滯狀態。

方中大黃、川芎、當歸可去脂,降膽固醇,抑制膽固醇的吸收;桔梗化痰;白朮、甘草、滑石健脾利溼;白芍養血活血。諸藥合用,可加速代謝產物的排洩和脂肪的排除,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

4、皮膚疾病。皮膚病症雖表於體表,卻是由外邪入侵機體致陰陽失衡、臟腑功能失常,久之則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脈絡瘀阻,繼而內生火熱,火旺克金導致皮膚病。防風通聖丸中含有防風、荊芥、麻黃等祛風解表劑,又含有川芎、當歸、白芍等養血活血劑,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故治一切「風症」,瘙癢可除,病情可緩,因此防風通聖丸在皮膚疾病中療效獨特。

臨床上廣泛地用於牛皮癬、蕁麻疹、瘙癢症、溼疹、痤瘡、面部蝴蝶斑、瘡癤、扁平疣、斑禿、銀屑病、玫瑰糠疹、藥物性皮炎、過敏介質皮疹、老年糖尿病皮膚瘙癢、多發性瘡腫、酒渣鼻、外科瘡瘍腫毒等皮膚病的治療,並且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5、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脂血症在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過程中逐年上升,常常伴有脂肪肝和肥胖症。高脂血症的中醫病機仍離不開溼熱內蘊,痰溼內停,氣機阻滯。防風通聖丸疏風解表、清熱攻下,正是高脂血症的對症之劑。

6、非酒精性脂肪肝。中醫認為脂肪肝起因多為過食肥甘厚味,或嗜酒過度,或情志失調,或久病體虛以及氣滯、疫氣等,致肝失疏洩,脾失健運,溼痰阻滯,痺阻肝臟脈絡而成。

屬於中醫的「積聚」、「痞滿」、「痰痞」、「瘀血」等範疇。方中防風、荊芥、石膏、黃芩等解表清熱,大黃、芒硝攻下,白朮、生薑健脾滲溼洩濁,當歸、川芎等補血活血,諸藥合用,有瀉實熱解肝鬱、健脾養血的作用。一方面能促進體內物質的代謝、異化,另一方面能減少物質的吸收、同化。從而達到促進和提高脂質代謝水平,改善和調節脂質代謝與紊亂的效果。

7、其他疾病。防風通聖丸為表裡、氣血、三焦通治之劑,適用於外有風邪、內有蘊熱、表裡三焦俱實之證。還可用於頭痛、三叉神經痛、春季結膜炎、過敏性紫癜、熱淋、尿路感染、乳腺炎等符合上述證型的疾病的治療。

防風通聖丸臨床應用文獻分析

      防風通聖為表裡雙解之劑,由防風、荊芥、連翹、麻黃、薄荷、川芎、當歸、白芍、白朮、山梔、大黃(酒蒸)、芒硝、石膏、黃芩、桔梗、甘草、滑石、生薑18味藥組成。方中防風、荊芥、麻黃、薄荷疏風解表,使邪從汗解;桔梗上浮清肺熱,主升主出主開;大黃、芒硝瀉熱通便;山梔、滑石清熱利溼,使熱從便解;石膏、黃芩、連翹清肺胃之熱;川芎、當歸、白芍養血活血;白朮健脾燥溼,主降主入主合;甘草和中緩急。從而達到疏風解表,瀉熱通便之效。主治外感風邪,內有蘊熱,表裡皆實之證。正如雷豐《時病論》曰:「主治甚多,不能盡此,其藥味表裡氣血皆備。」故有「防風通聖治百病」之說。(以上文字僅供參考,具體病症請諮詢醫生。)

相關焦點

  • 防風通聖丸
    防風通聖丸,出自金代名醫劉完素的《宣明論方》,一直以來頗受眾多醫家所重視,廣泛地運用於臨床各科。民間有「有病沒病,防風通聖」、「主治甚多,不能盡此,其藥味表裡氣血皆備」等說法,其指的就是防風通聖丸有病治病,無病可強身,雖然說得有些誇張,但是也不是沒有根據,下面我們就來仔細了解一下吧。
  • 這個成藥真好:防風通聖丸
    小議防風通聖丸擴展應用作者/王業龍防風通聖丸屬於解表類中成藥,出於金代名醫劉完素的《宣明論方》,為外散風邪、內清蘊熱的表裡雙解劑,由防風、麻黃、芥穗、薄荷、大黃、近年來防風通聖丸臨床應用不斷擴展,還可用來治療下列疾病中的外寒裡熱症者:肥胖症:近年來日本對本品治療肥胖症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本品對婦女肥胖確有療效,尤其是對20~30歲婦女肥胖效果最為顯著。方法是取防風通聖丸(散)每次6克,每日6次,連服3~6個月,一般體重均有明顯減輕。
  • 防風通聖丸的臨床應用
    防風通聖丸的前身為「防風通聖散」,出自《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三。後根據《全國中成藥處方集》開發為中成藥,一直暢銷不衰。由麻黃、荊芥穗、防風、薄荷、大黃、芒硝、滑石、梔子、石膏、黃芩、連翹、桔梗、當歸、白芍、川芎、白朮(炒)、甘草組成,具有解表通裡,清熱解毒之效。方中麻黃辛散辛溫發汗解表、宣散肺氣;荊芥穗散風解表止癢;防風祛風解表勝溼;薄荷疏風解表、清利頭目與咽喉。
  • 防風通聖丸:適合春天常備的藥
    防風通聖丸處方來自金代劉完素的《宣明論方》,方由防風、川芎、當歸、白芍、大黃、麻黃、連翹、薄荷、芒硝、生石膏、黃芩、桔梗、白朮、芥穗、梔子、甘草等16味藥組成。 方中防風、芥穗、麻黃、薄荷散風解表,使風邪由表而解;大黃、芒硝下洩蘊熱由大便而出;配以梔子、滑石(為衣)瀉火利溼,使熱從小便排出;生石膏、黃芩、連翹、桔梗清解肺胃之熱;當歸、川芎、白芍和血祛風;白朮健脾燥溼;甘草和中緩急。 諸藥配伍,共奏解表通裡、清熱解毒之功,解表而不妨裡,通下而不礙表,從而達到表裡雙解的目的。
  • 防風通聖丸,一個你不可不知道的好藥!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防風通聖丸是不是這麼神!防風通聖丸這個方子出自於金元四大家的劉完素,方子主要組成有:防風、荊芥穗、薄荷、麻黃、大黃、芒硝、梔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當歸、白芍、黃芩、連翹、甘草、白朮,從這個方子的組成來看,這是一個大方,藥味比較多!
  • 防風通聖丸,你了解嗎
    華山論劍、河東辨醫,2014年10月23日,來自全國的民間中醫將匯集運城進行臨床交流作者/高建忠 ⊙ 編輯/王超摘要:劉河間平生諸詣力,長於治火,火鬱發之。作者/高建忠 ⊙ 編輯/王超摘要:劉河間平生諸詣力,長於治火,火鬱發之
  • 跟師一日一得之醫海點滴-69-妙用防風通聖丸
    69、妙用防風通聖丸民間有句俗話叫,有病沒病,防風通聖。這都是說防風通聖散運用之廣泛。為何它有如此高的讚譽呢?原來它集解表清熱攻下三法於一體,宣通表裡內外,祛除鬱熱積滯,以通為用,達到表裡雙解的目的。學生們都會自己辯證,都知道防風通聖,而且又不方便抓湯藥熬,便隨手到藥店去買上防風通聖丸,吃上兩天,就見效,便通,瘡退。這是對於痤瘡初起,兼有大便不暢,或習慣性便秘的,這防風通聖丸效果是很好的。它能把體表上下通道,有形的瘀滯通通打開,以通立法,以通為用,故稱通聖。第二方面防風通聖丸是大便不通者的減肥茶。
  • 「通聖散」是一種法還是一首方? | 張英棟(防風通聖散)
    學習防風通聖防風通聖丸是治療傷寒,還是治療雜病的藥?防風通聖本來是金元時期的煮散劑,其本來的用量很小,現在改作湯劑如何能不失本意?防風通聖方名中的「防風」是何意?與中藥「防風」有關嗎?本方如何能防風?劉河間重視水火的辨證關係,重視氣機的通利,重視腠理,防風通聖如何體現劉氏的學術思想?「有病無病,防風通聖」言此方適應症之廣,其最佳適應症是什麼?其禁忌症又是什麼?……這些問題,筆者幾乎帶了20多年。
  • 中醫治療瘟疫十大名方——防風通聖散
    大家常聽到一句話「有病沒病,防風通聖」,其實這當中就隱藏了中醫的一首抗疫名方——防風通聖散,作為流傳如此廣泛的中醫方劑,究竟有何特別之處?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下吧。防風通聖散出自於「金元四大家」之首的劉完素(劉河間)所著的《黃帝素問宣明方論》,「外感宗仲景,熱病崇河間」,劉河間作為金元時期四大名醫之首,擅長治療熱性疾病,防風通聖散就是他的代表方之一。
  • 被日本追捧的減肥漢方:防風通聖散,這個方劑真好!絕對乾貨
    近年來防風通聖丸臨床應用不斷擴展,還可用來治療下列疾病中的外寒裡熱症者:肥胖症:近年來日本對本品治療肥胖症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本品對婦女肥胖確有療效,尤其是對20~30歲婦女肥胖效果最為顯著。方法是取防風通聖丸(散)每次6克,每日6次,連服3~6個月,一般體重均有明顯減輕。
  • ​防風通聖湯治暴聾
    導讀:防風通聖丸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劉完素所創製的一首千古名方,其方融寒溫於一爐,解表通裡,大氣磅礴,三焦一轉
  • 63.防風通聖散
    63.防風通聖散 此方有三點需要了解。
  • 趙炳南應用防風通聖散經驗
    防風通聖丸為河間學派名方,以疏通人體各大竅道為能,以祛邪為大法,臨床以的大小便快利,汗出表解為效驗,不渴常服。  使用注意:體衰便溏者慎用,孕婦慎用。  驗案舉例  案一  鄧某,男,43歲。1972年5月6日診。  主訴:全身出紅疙瘩作癢2天。
  • 針對表裡俱實的「寒包火」情況的防風通聖散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方子是防風通聖散,現在中成藥的名字叫防風通聖丸。這個方子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劉河間創立的。劉河間非常注重清熱,他的防風通聖散裡包含的經典方法叫做「表裡雙解」。我們之前講過,當寒邪侵襲的時候,我們身體的第一階段是外寒階段。
  • 流感期間談防風通聖散 | 生活妙方
    文章 | 羅大倫     漫畫 | 8歲     編輯 | 雲少最近流感爆發,據說很多地方的防風通聖顆粒或者防風通聖丸都賣斷貨了
  • 方劑選萃:防風通聖散
    防風通聖散(發表通裡、清上奪下法)     金劉完素《宣明論方》      防風 川芎 當歸 芍藥 大黃 薄荷葉
  • 防風通聖散,治一切風熱等證,為表裡氣血三焦通治之劑!
    防風通聖散出自金·劉完素之《醫方精要宣明論》,原方組成以防風15g川芎15g當歸15g芍藥15g大黃15g薄荷葉15g麻黃10g連翹15g芒硝15g
  • 中藥科普———防風
    [1]摺疊採收加工冬季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或春季在萌芽前採收。用種子繁殖的防風,第二年就可收穫。春季分根繁殖的防風,在水肥充足、生長茂盛的條件下,當根長30釐米、粗1.5釐米以上時,當年即可採收。秋播的於翌年10-11月採收。採收時須從畦一端開深溝,按順序挖掘,根挖出後除去殘留莖和泥土。每畝可收幹品藥材200-300千克.
  • 防風又名銅芸、茴芸、茴草、百枝、閭根、百蜚、屏風、風肉、山芹萊、白毛草、關防風、東防風、口防風、西防風《本草綱目大全-草部》
    防風、白芷各四兩。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如牙風毒,只用茶清為丸,每服一丸,茶湯下。如偏正頭風,空心服。如身上麻風,食後服。未愈連進三服。4、治風熱拂鬱,筋脈拘倦,肢體焦痿,頭目昏眩,腰脊強痛,耳鳴鼻塞,口苦舌幹,咽嗌不利,胸膈痞悶,咳嘔喘滿,涕唾稠粘,腸胃燥,熱結,便溺淋閉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