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讀
標題:乾隆時期盛極一時的富察氏族,為何被嘉慶拼命打壓?一切都僅為報復
若是提及乾隆時期除了愛新覺羅氏族之外,朝中風頭無兩的氏族是哪一個,毋庸置疑,一定就是孝賢純皇后的富察氏一族。乾隆時期,孝賢純皇后的侄子福康安在乾隆帝面前的得寵程度絲毫不比乾隆的皇子差,甚至於福康安在朝中倚仗著乾隆的喜愛囂張跋扈,乾隆也僅僅是對他「稍加勸誡」。
不僅如此,富察氏一族家中似乎豪傑輩出,在朝中也頗受重用。大學士、一等公這樣的官爵在富察氏一族比比皆是,都統、副都統更是層出不窮。地方督撫、駐防將軍等朝中重職也能夠看見富察氏的身影,可以說乾隆時期的富察氏族在朝中可是除了愛新覺羅氏族之外,最為尊貴也最受重用的氏族。
其實乾隆對於富察氏族如此重視,一方面是因為富察氏族確實有能力,但是更多的原因,則是因為乾隆對於孝賢純皇后的感情。當時的乾隆一心想立孝賢純皇后所出的皇子為太子,但是不幸的是,孝賢純皇后所生的皇子都未成年就已夭折。孝賢純皇后病逝之後,乾隆皇帝對其念念不忘,所以對於孝賢純皇后的富察一族多加提拔。尤其是孝賢純皇后的弟弟,富察傅恆一家。
但是富察氏族的風光僅僅存在於乾隆帝期間,因為嘉慶繼位實際掌權後,對於富察氏族可是毫不留情地施以打壓。
傅恆的第四子福長安,就被嘉慶以「黨附和珅,肆意貪婪」為由抄家,不僅如此,還將福長安判以秋後處決。
傅恆的孫子豐紳濟倫則是被降職,當時的豐紳濟倫是朝中不僅是都統,還是護軍統都,但是嘉慶卻將其貶為四等侍衛,相當於一個五品的官員。
嘉慶帝此舉無疑就是在大力打壓富察氏族,嘉慶皇帝此舉也讓世人疑惑不解,莫非富察氏族倚仗著孝賢純皇后深得聖寵,而在朝中胡作非為?其實這一點很難說,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嘉慶帝打壓富察氏族是為了「報仇」。
嘉慶的生母魏佳氏曾是富察皇后的僕人,雖然魏佳氏在乾隆執掌後宮多年,也獲得了乾隆的聖寵,但是在魏佳氏身後卻未將其葬於裕陵,而是葬在了富察皇后的身側。乾隆甚至還寫道
「令懿皇貴妃為子皇帝生母,從前殯入地宮即令近祔孝賢皇后之側。」
意思就是雖然魏佳氏是下一任皇帝的生母,但是她生前作為富察皇后的僕人,身後也應為富察皇后而服務。魏佳氏生前也是極為受寵的,但是自己的生母為乾隆兢兢業業地打理了後宮這麼多年不說,最後竟落得只能與富察皇后陪葬的下場,這對於嘉慶而言,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夠接受的。
不僅如此,嘉慶在被立為太子之後,乾隆還曾以
「端慧皇太子先曾密立。已有名分,非因以弟拜兄」
的說法要求已經貴為太子的嘉慶,去祭奠以及叩拜孝賢純皇后九歲夭折的孩子,雖然端慧皇太子確實在嘉慶前已經成為皇太子,只是不幸夭折了,但是此事對於嘉慶而言,簡直就是莫大的羞辱。
乾隆駕崩後,嘉慶對於富察氏族的報復才剛剛開始。其實嘉慶並不是一個平庸、無能的君主,但是對於富察氏族的打壓,嘉慶帝也確實有著自己的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