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最「水」的一個,靠告密起家,上了戰場膽小如鼠

2020-12-22 歷史小火鍋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經過十餘年殫精竭慮的努力,唐朝一步步進入繁華盛世。李世民撫今追昔,不勝感慨,想起了開國戰爭中為唐朝開疆闢土的列位開國元勳,「於茲十有餘年,斯蓋股肱罄帷幄之謀,爪牙竭熊羆之力,協德同心,以至於此」,認為唐朝能有今日,離不開這些謀臣勇將的開闢之功。

為了讓這些名臣大將的事跡昭示天下,垂之久遠,激勵後人,李世民在長安城太極宮三清殿之側,修建了一座雕梁畫棟、肅穆莊嚴的凌煙閣,讓大畫家閻立本執筆,為二十四位開國功臣繪製精美畫像,把他們的畫像高掛在凌煙閣內,這就是唐朝「凌煙閣二十功臣」的由來。

人們印象中,凌煙閣二十功臣,要麼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智囊謀臣,要麼是衝鋒陷陣、驍勇善戰的威猛虎將,都是膽識過人、才幹超群之人。其實也未必盡然。李世民雖然以知人善任著稱於世,但他也並不是永遠正確,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凌煙閣功臣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名不副實之輩。排行第十六位的鄖國公張亮,就堪稱凌煙閣功臣中最「水」的一個。

能夠入選凌煙閣功臣之列的,基本都是唐朝開國名臣或者名將,軍功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入選標準。比如其中的李靖、徐世勣、秦叔寶、尉遲恭、程知節、侯君集等人,都曾為唐朝驅馳沙場,掃滅群雄,拼了半條性命才換來入選凌煙閣功臣的資格。

但這個張亮在軍事方面的表現,簡直貽笑大方,毫無可觀之處,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此人根本不懂得軍事,連武將最起碼的膽量也沒有。張亮本是滎陽的一個農夫,隋末亂世中,他為了混口飯吃,投奔了瓦崗軍。

張亮在瓦崗軍中混得還不錯,被分配到大將徐世勣麾下任職。公元618年,張亮跟隨徐世勣投降唐朝,被委任為鄭州刺史,誰知到任不久,就遭到洛陽軍閥王世充的攻擊,張亮心虛膽怯,自知不是王世充的對手,不敢與之交鋒,帶著部隊棄城而逃,躲到共成山裡。

公元621年(武德四年),劉黑闥起兵造反,大將徐世勣帶兵徵討,張亮隨軍出徵。徐世勣讓張亮負責守衛相州。劉黑闥是隋末唐初有名的悍將,唐朝眾多名將都曾拜在他手下。劉黑闥指揮軍隊前來攻打相州,張亮一看大事不妙,再度不戰而逃。

645年(貞觀十九年),李世民發動平定遼東之戰,彼時凌煙閣名將們大都不在人世,張亮被委任為滄海道行軍大總管,隨軍北徵。有一次,他的部下將士們正在安營紮寨,敵軍騎兵突然前來偷襲,唐軍毫無準備,一時陣勢大亂。有人稟報主將張亮,張亮「素怯懦,無計策,但踞胡床,直視而無所言」,當場目瞪口呆,一個字都說不出來,幸虧副將張金樹指揮士兵奮力死戰,唐軍才未遭受大的損失。

張亮雖然上了戰場膽小如鼠,但他有一個令主子滿意的「才幹」:擅長告密,專門打小報告。他初到瓦崗寨時默默無聞,有一次偶然獲知一批將士暗中謀劃叛亂,他立即向李密告密,從而獲得李密的重視,把他提拔為將官,由此起家。

他在李世民麾下時,也用這一招博得李世民的歡心。他與唐朝大將侯君集是莫逆之交,無話不談。侯君集自認為功高蓋世,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賞賜,對李世民很不滿意,滿腹牢騷。他私下對張亮說:「鬱郁不可活,能反乎?當與公反」。張亮當面點頭稱是隨聲附和,回頭就報告給李世民,導致侯君集被殺,從而被李世民視為心腹,非常寵信。

但以告密起家的張亮,最終被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有人告發他私下豢養五百義子,有謀反之意,在646年被李世民斬殺,結束了他的卑劣一生。

參考資料:《舊唐書》

相關焦點

  • 話說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話說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貞觀
  • 淺析唐太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序規律
    關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排序規律,一直存在爭論,有說按照功績排序的,有說按照官爵品級排序的,還有說按照李世民個人的喜好排序的。那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到底是按照什麼規律排序的呢?本文就來簡單探討一下。二、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官職品級統計我結合兩唐書、資治通鑑等記載,把二十四功臣的官職品級整理成一張表,同時擁有多個官職的,以最高官職為準。截至貞觀十七年(643)二月畫像凌煙閣時,二十四功臣官職品級具體如下:通過這張表,我們就可以探討二十四功臣的排序規律了。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長孫順德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比例皆真人大小,畫像均面北而立,唐太宗時常前往懷舊。閣中分為三層:最內一層所畫為功勳最高的宰輔之臣,中間一層所畫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層所畫則為其他功臣。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紀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修建凌煙閣來陳列由閻立本所畫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即為《二十四功臣圖》,比例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並時常前往懷舊。李世民是一位傑出的皇帝,很善於處理君臣之間的關係,恩威並施,雙管齊下,把一個個能人異士治理得服服貼貼,卻又使名將功臣多半得以善終。凌煙閣二十四元勳像就是例子。
  • 張亮戰場上2次被嚇跑,收500養子,躋身凌煙閣功臣第16名
    這並不要緊,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您一定聽說過,而幫助李世民打天下和奪天下的功臣,您想必也有耳聞,而最著名的當屬被李世民專門建造房屋把畫像掛起來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而張亮便是唐朝當時高高在上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 秦瓊這麼有名氣,為什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被排在了倒數第一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我相信這首詩都聽說過,這是唐朝詩人李賀的一首詩,其中的凌煙閣就是指的唐太宗為表彰功臣而建的殿閣,上有秦瓊等二十四人的像。那麼秦瓊名氣這麼大,排名一定很靠前吧!很多人都為秦瓊排名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最後一名而鳴不平,但是實際上秦瓊被排最後一名屬於恰到好處,而長孫無忌排名第一,也屬於實至名歸,無人不服。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排名比較複雜,因為這裡面有好幾股勢力,既有文臣宰輔,又有元帥戰將。李世民也是根據選出的這二十四個人的功勞、官職、資歷還有個人感情評定的。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長孫無忌第一,秦瓊最末,唐太宗到底怎麼想的
    秦瓊能夠排進入二十四功臣的行列,即便是排在最後,已經算是唐太宗仁厚了!唐太宗時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類似由國家授予的榮譽稱號。能夠進入這個名單,把畫像掛在凌煙閣上,不僅僅是莫大的榮耀,更是一種「保證」。只要不謀反、不犯十惡不赦的大罪,這個家族的數十代富貴是完全有保證的。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結局(下):大多病逝,兩人被殺,長孫無忌最慘
    貞觀十三年,追封為郯國公,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十八位。程咬金,又叫程知節,民間盛傳的混世魔王、福將。年少武力過人,驍勇善戰,善使馬槊。先投瓦崗,後降王世充,最後降唐。此後追隨李世民,先後殺敗宋金剛、竇建德、王世充,戰功赫赫,被封為宿國公。參與玄武門之變後升任太子右衛率、右武衛大將軍,此後一路升遷,貞觀十一年,改封盧國公,後列凌煙閣第十九位。顯慶元年,大敗西突厥。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建議收藏)
    唐代長安城皇宮內三清殿旁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樓,名為凌煙閣。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四)
    不幸的是,他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死得最早的,故於徵討劉黑闥的行軍途中。這些功臣中有不少高壽的,活過七十的有九位。因為死得早,殷開山甚至沒有子嗣,他的封爵官位無人繼承。但所有的事情都有兩面性,他死得早,也就蓋棺定論得早,不會有張亮、侯君集那樣身首異處的危險了。
  • 東漢的雲臺二十八將知名度為什麼遠遠低於唐朝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光武帝劉秀逝世後,漢明帝劉莊即位,感到劉家江山來之不易,感念追隨父皇打拼天下的眾多功臣,同時也為了激勵後人效仿,便在南宮修建雲臺,挑選出二十八位功勳卓著的將領,將他們的畫像放置在雲臺上,以示皇家恩寵,這就是雲臺二十八將,也稱「雲臺廿八宿」。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李世民如何排名選人?不僅與玄武門之變有關
    作為名流千古的皇帝之一,李世民的功勞自有人評說,除去他那數不盡的歷史貢獻之外,其設立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也令後人議論紛紛。這24個功臣是李世民根據他們對於唐朝的貢獻所評選出來的,當然,李世民設立凌煙閣的初衷,絕對不僅僅只是為了懷念這些同他打下天下的功臣,這其中還蘊含了他的多層政治目的。
  • 羅成的歷史原型羅士信為什麼沒有被選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但在真實的歷史上並沒有羅成這個人,與羅成有關的傳說故事基本都是小說家言。 但奇怪的是,羅士信後來卻沒有被選入唐太宗著名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凌煙閣24功臣都有誰?為何戰功顯赫的秦瓊,會被排在最後一位
    晚年時期,他身邊的功臣一個個老去,這讓李世民很感傷,他為了紀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讓畫家閻立本給唐朝的二十四位功臣畫像,並將他們的畫像放入了長安城皇宮內的凌煙閣,這就是著名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居首的是長孫無忌,他是李世民的大舅哥,李世民打天下時,以及玄武門事變中,長孫無忌對李世民的幫助都很大,李世民評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時,也將他放在了首位。排名第二的是河間王李孝恭,大唐江山一半是李世民打下的,剩下的大半是李孝恭打下的,所以他排第二實至名歸。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一)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這裡所講的凌煙閣、萬戶侯等典故,是大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派宮廷畫師閻立本在皇宮中的凌煙閣上畫人物像,內容是為創立唐朝建立了赫赫功勳的二十四位功臣。這些人中,有武功蓋世的武將,也有出謀劃策的文士,但因年代相隔久遠,國人又被《隋唐演義》這樣的小說穿鑿附會、添油加醋給糊弄後,不少人已不是當初的樣子。
  • 相比唐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為何漢朝雲臺二十八將,知名度要低
    「凌煙閣」,作為古往今來人生巔峰的代稱,有多少英雄豪傑將此視為人生的至高追求,進入凌煙閣便預示著生前榮華富貴,身後能夠陪侍皇陵,對於封建社會來說此是何等榮耀之事。唐朝建國不久,唐太宗李世民出於褒獎的目的,按照戰功大小,以此選定二十四位開國功勳,為他們建廟立宇,史稱「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 張亮為什麼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張亮為什麼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張亮被李世民派到了洛陽,任務是和山東豪傑秘密聯絡,送給他們很多金銀珠寶,使這些人都為李世民所用。李元吉向李淵告狀說張亮謀反,目的是把李世民拖下水。在獄中。面對軟硬不吃的張亮,李元吉決定用大刑,什麼老虎凳、什麼辣椒水,十八般刑具全都用上了,他認為張亮最多挺不過三樣。然而他錯了,張亮用實際行動證明了「硬漢」這兩個字是這樣寫的。張亮出身於農民,從小種地砍柴,也只是能夠保證吃上飯而已,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練就了別人所沒有的忍耐力,小的時候,看著別人用不屑的眼神瞧著自己,張亮很傷心。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四大武功高手:程咬金排第三,誰能與秦瓊爭鋒?
    #程咬金#唐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前五位的至少有三位沒有真正上過戰場,如果排名最後的兩位挑戰前五位,很可能會形成秒殺: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這五個人武裝到牙齒,也打不過赤手空拳的秦瓊、李勣——可能有人不知道,李勣年輕的時候,可是比秦舞陽勇悍多了。
  • 瑕不掩瑜:「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其一,大唐開國猛將劉弘基!
    大唐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輝煌的時代,不僅是說唐王朝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繁榮以及軍事力量的強大,而且還包括大唐的一系列名臣宿將。唐朝名臣將相的數量在中國歷史上的封建王朝中那都是排在前面的,僅僅在開唐初湧現出來的名將良臣數量就大得驚人,最著名的有我們熟知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唐朝開國猛將就是這"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其一,乃是首先攻入長安的劉弘基。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程咬金比秦瓊高五位
    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命人畫二十四功臣圖於凌煙閣。尉遲恭排第七,程咬金排第十九,秦瓊排第二十四。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這三位為何不得善終,他們犯了同一種大罪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都是李唐王朝的開國元勳,為大唐帝國的建立創下了不朽的功勳。唐朝的皇帝畢竟不像朱元璋那麼刻薄無情,唐太宗李世民對待開國功臣手段是比較溫和的,沒有大開殺戒。但是,二十四位登上凌煙閣的功臣,並不是全都能得善終,有三位就死於非命,甚至於說死得很慘。第一位,侯君集。侯君集位列凌煙閣功臣的第十七位,居程咬金、李勣和秦叔寶等人之上。為什麼呢?侯君集很早就跟隨李世民了,是從龍之臣。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侯君集出力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