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上方藍字免費訂閱
東方。生活。美學。
春節期間,民間素有「過年順一天,明年順一年」之說,所以有諸多講究,或者說禁忌。誰也沒有證實過,這些禁忌和平日的運氣有何必然聯繫,但作為一種老風俗,人們之所以「寧可信其有」,源於對老傳統的一種尊敬,和對過年儀式感的追求。
已出嫁的女兒不可以回娘家;
忌跟還在睡覺的人拜年;
忌動刀剪和針錢;
忌吃藥;
忌借錢;
忌打碎盤、碗、酒具等易碎物品;
早上忌洗澡、洗頭、洗衣服,不然會將財富與財運洗掉;
不能動掃帚,會招來黴運。
初一到初三都是歲首,禁忌與初一基本相同,參照初一的忌諱。
民俗接神日,忌出門,因為民間說灶王爺來查戶口,不可外出(小編:臣妾做不到),家家戶戶守家裡,準備豐盛的果品,焚香點燭,放鞭炮(小編:老傳統、老傳統,這習慣得改),以示恭迎。
初五「破五」,意味著過了這天之前的禁忌都可以破除。這一天要將過年期間存儲的垃圾清掃乾淨,謂之「送窮」。這一天最重要的是祭財神!
正月初六商店、酒樓可以開張營業啦,要大放鞭炮(這點如今不提倡了哦)。
穀日,諸星下界,因此要祭星,寺廟往往在這天設壇祭星,來月事的女子不能去廟裡燒香。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了,它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稱為「上元節」。正月十六夜則是小孩的節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燈籠對著別人的重重一撞,然後笑哈哈地看著別人的燈籠著火,這個叫做「碰燈」。「碰燈」風俗源於「今年的燈籠不能留到明年」(辭舊迎新)這一說法,所以必須以「碰燈」的方式銷毀。
你以為上面說的這些就完了?
非也非也,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些你必須要知道的禁忌!
正月裡的其他禁忌
倒福不能貼在大門上
如果家裡要貼多個「福」字,應按照由外到內的順序,先貼「門福」,再貼廳堂的「福」,最後才能貼「倒福」。次序切不可以弄反。
「福」字正著貼是不會錯的,倒貼則要注意了,並不是什麼地方都可以貼,尤其不能貼在大門上。
大年三十晚上別亂串門
民謠說:「三十,合家歡樂吃扁食。」三十晚上,一家團圓,一般不願外人突然闖入,無論外人來說話、串門或是討債,都會干擾家庭歡樂的氣氛,所以除夕夜,對最親的親友之外的人都一律拒絕。
嫁出去的女兒年三十不能回娘家
這一條是「師出有名」,因為舊社會是以男性為主,出嫁的女兒往往多「婆媳不和」,如果已成為「人婦」的女子(尤其是有錢有勢出身的)總是往娘家跑,那婆婆家就不能保持大團圓了(但對於這一點,現代女性是不同意的,因此這條算是被現代人最早打破的老傳統)。
正月不能剃頭
俗話說「正月剃頭死舅舅」,這個太狠了。在舊社會的天津,剃頭匠從大年三十早起就開始幹活,無論剃頭打辮子,還是洗、剪男頭,一幹就是一夜,直到初一早晨。初一一早,剃頭匠就卷包兒回老家了,再想剃頭,就找不到師傅了。
不能打罵孩子
傳統認為孩子初一若挨了罵,就要挨一整年的罵。
尤其要求初一這天要說好話,不能說粗口不雅之言,有些地區萬一小孩說溜了嘴,大人會馬上跟著說:「孩童之言,百無禁忌」。
忌吃魚頭、魚尾
過年期間魚是必備菜,曰「有餘」。吃魚時,應將頭尾留下不吃,這樣就表示來年不僅有吃穿,還有剩餘。
忌向他人討債
傳統認為,過年期間不管是被人要債還是向人要債的人,這一整年都會很倒黴,因此忌諱向人討債,等過完年再說嘛。
不要讓別人從自己的口袋掏東西
過年期間不要讓人從自己口袋掏東西,因為這樣表示整年度錢財都會被人家掏走。
當然,民間也有句古話,信則有,不信則無,以上列舉的這些,只是民間約定俗成的一些風俗,如果你的家鄉沒有這些說法,也不一定要死死遵守。信什麼,不信什麼,目的都是為了討個好彩頭。
世界最古老的花朵,在中國發現了!
長按識別二維碼 即可關注觀觀雅集
雅物 | 美文 | 生活 | 品味
喜歡就點「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