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冠兵 海天豹
今天是2021年元旦,豹走天涯謹祝各位讀者新年吉祥,萬事如意,幸福安康!
金牛古道翠雲廊是我們每年都要走的經典線路。2020年11月28--29日,我們一行38人來到金牛古道翠雲廊龍源景區。
龍源,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無非就是古韻濃了一點點,皇柏密了一點點,農產品土了一點點。
三國時期已有人在此定居。
傳說唐宋時期此地建有柳溪寺,寺廟東側雲霧山修行求仙的九條龍不甘畫地為牢,其中五龍趁亂外逃,沿途興風作浪,殃及黎民,二郎神與哪吒奉命追逃。兩龍向東南逃竄,一龍被哪吒用乾坤圈圍住便有了現在的圈龍鎮,白龍就地藏身成為現在的白龍鎮;兩龍向北逃跑,被二郎神用縛妖繩降服於劍閣鶴鳴山下聞溪河兩邊,即為臥龍山和對面的青龍山;還有一黑龍向南逃竄,被降伏於義興黑龍潭;其餘四龍則齊藏雲霧山中。九龍常在柳溪飲水,不知何年柳溪寺更名為龍源寺,繞寺而建的集鎮被稱為龍源場。龍源鎮尖嶺水庫西岸仍有九根巖石陡伸如龍嘴。這便是「九龍」「龍源」的由來。
龍源鎮地處劍閣縣地理區域正中心,境內有全縣海拔位置最高的尖子山,以及雲霧山、青龍山、七寶山、登雲山、水觀音等山峰、古蹟和寺廟。
早在三國時期,蜀軍大將姜維鎮守劍門關,張飛鎮守閬中古城,兩地往來必經龍源。龍源古柏驛道上尚存女兒碑、官兒墳、大石口(羅盤石)、一碗水、殺人溝、蠻子洞等地名、古蹟或傳說,這裡僅列舉一二。
女兒碑:碑高約1.2米,寬約0.6米,陰刻,明朝萬曆十年落款。碑文內容為「都察院示喻軍民人等知悉:今後男年至十五六歲以上方許迎娶,違者父兄重責枷號,地方不呈官者一同責罰。萬曆拾年拾月」。據考證此碑應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有關計劃生育方面較早的實物資料,「地方官員同責」在碑文中出現,也或多或少可以窺視當年的社會和行政管理模式。
白老爺(一說柏老爺)的傳說:傳說一江湖郎中,白髮蒼蒼,心慈面善,善長治療外傷,收水接骨技術高超,遠近有名,後老於此(即現江石窯廠進龍源古柏道口),後人為紀念他曾建有一白老爺廟,現已垮塌,但至今逢年過節附近百姓仍然在此燒香祭拜。後有楊姓人家為方便來來往往的行人過客,在此開飲食店,所以該地段小地名又叫柏老爺灣或楊家店。
大石口(石埡口):這裡有一形似羅盤的圓形大石,石面平整,北高南低,直徑約3米。傳說當年諸葛亮沿金牛道去往閬中途中,到此人困馬乏,於是在此石上休息,一覺醒來,卻天昏地暗、大雨瓢潑,不知所向,於是掏出隨身所帶羅盤測量,但因風大雨急無法施展,一氣之下怒將手中羅盤砸向大石,致使此石北高南低,故名羅盤石。
據筆者之一陳冠兵2005年4月在龍源鎮七寶村5組時年70歲唐彥模家,見到了他在柏樹頭挖出的一對兩漢時期的青銅瓶,說明秦漢時期甚至更早這一帶就有人類生活。
龍源古樹數量佔全縣翠雲廊古樹27%
《劍州志》記載:「自劍南至閬州,至梓潼三百餘裡,明正德間知州李璧以石砌路,兩旁曾植柏數十萬株,如蒼龍蜿蜒,夏不見日。」
清代劍州知州喬缽賦詩云:「劍門路,崎嶇凹凸石頭路,兩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長程十萬樹,翠雲廊,蒼煙護,苔花陰雨溼衣裳,回柯垂葉涼風度。無石不可眠,處處堪留句。龍蛇蜿蜒山纏互,傳是昔年李白夫,奇人怪事教人妒。休稱蜀道難,錯莫劍門路。」詩中運用了對偶、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並引用李白典故,表達了喬缽對劍門路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詩名《翠雲廊》也成了這條古道的名稱。
值得一提的是,網上引用喬缽詩句,有多處錯誤,如將「三百長程」寫為「三百裡程」、「苔花陰雨」寫為「苔滑陰雨」、「錯莫劍門路」寫為「莫錯劍門路」。筆者已通過百度百科、搜狗百科予以更正。
翠雲廊古柏始於秦漢,完備於明。歷史上翠雲廊上有過七次大規模的植樹活動,分別集中於秦朝、蜀漢、東晉、北周、唐代、北宋和明朝,當地老百姓將古柏稱為「皇柏」「張飛柏」,將翠雲廊也稱為「皇柏大道」。這裡的古柏雖歷經千古,卻仍生機盎然,是目前世界上樹齡最古老、數量最多、生長最集中、樹種最珍稀、保存最完整的行道樹,翠雲廊也被譽為「世界第一生態文化長廊」「世界奇觀」「世界陸路交通活化石」。
劍閣縣政府對翠雲廊保護區的每株古樹都編號,「數樹」成了到翠雲廊遊覽、徒步的代名詞,沒準能數到與你出生年份或生日巧合的編號。
據2020年統計,四川翠雲廊古柏自然保護區劍閣縣境內尚存7803株古樹(包含古柏、黃蓮和青岡等),其中龍源段(從江石至斷碑梁)就有2111棵(90號--2200號),多為漢唐兩朝所植。這裡古柏參天,古驛路猶存,尤其是小石口到大石口約1.7公裡路段就有形態各異的古柏240多株,如當地老百姓取名的牛擺柏、馬鞍柏、猴子爬樹、夾石柏、天蓬柏、七猴戲狗、夫妻柏、猩猩觀月、褲衩柏、雙柏撐碑、大鵬展翅、一株香等等形象生動,極具觀賞價值。
以下古柏圖片為陳冠兵拍攝。
天蓬柏:位於九龍村三組刺芭林,鼎盛時期樹冠覆蓋一畝地,龍源段最大古柏,目測直徑有一米五、六。
七猴戲狗:位於九龍村三組刺芭林處,樹瘤形似七個猴頭,猴身覆蓋有樹皮,一狗身無樹皮。
一株香:一根粗幹上生九根直立粗細相同的分支,遺憾的是此樹因水泡已經枯死,並且分支斷掉二支。
猩猩柏
獅頭柏
劍閣土雞鳴天下
劍閣土雞是劍閣原產物種,已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因在山坡上放養,吃的是昆蟲、雜草和野菜,喝的是山泉,養殖周期長,肉質細膩緊實,雞湯清澤鮮美,香氣濃鬱四溢,營養豐富,堪稱舌尖上的美味。若託龍源當地人去鄉下搜羅,是能買到正宗劍閣土雞的。除了劍閣土雞,這裡的獼猴桃、核桃、山羊、豬肉也值得購買。
導航地址: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龍源鎮
徒步線路:橋邊河--江石社區--紅彤村--龍源鎮--小石口--大石口--斷碑梁
門票:免費
停車: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土特產:土雞、土雞蛋、酸菜、豬肉、獼猴桃、核桃、山羊、獼猴桃
耍法:攝影、寫生、徒步、購物
提示:景區未開發,火種禁入,請愛護環境,將垃圾帶走。
感謝廣元劍閣龍源鎮九龍村陳冠兵書記、廣元徒友蒲公英對此次徒步活動的大力幫助!
感謝徒友胡同幫助查找翠雲廊文獻資料!
圖片/未標註作者的圖片為海天豹拍攝。
提醒:戶外有風險,參與須謹慎。安全自負,風險自擔。
申明:本號原創作品歡迎分享、轉載、節選,但請標註出處(朋友圈、社交群原文轉發,不受限制),以示尊重。對不標註出處、去除「豹走天涯」水印、未徵得作者同意的抄襲、洗稿等盜版侵權行為,本號保留起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