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丨以築之源為例看濰坊濱海中外合作產業園...

2020-12-10 閃電新聞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招商引資亦如此理,不能搞「一刀切」、以初期投資論英雄,還要看準落地率和長遠收益。有的項目看似很大、前景很廣闊,但是不接地氣,引來了也不容易落地投產,而有的項目如築之源看似較小卻符合定位、充滿潛力,容易落地生根、發展壯大,還能促進相關產業的集聚,具有較強的生命力。為了種出大樹,不一定非要移栽大樹,選一個好種子,同樣可以成長為參天大樹。

快速轉變招商思維

時值初冬時節,寒意漸濃,一些工廠開始進入生產淡季。而在濰坊濱海中外合作產業園內,有一家名為山東築之源裝配式建築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卻是戰意正酣,廠區內外人來車往、緊張繁忙。築之源的總經理範德強喜形於色、溢於言表,這「喜」源自於濰坊濱海親商、重商、愛商、護商的營商環境,還源自於中外合作產業園(濱海產業園)開發服務中心優良的招商服務。

中外合作產業園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重點開發的「四區三園」之一,綜合實力連續多年居於區內園區前列。2018年被確定為濰坊市先進黨組織和首批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及數字經濟園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持之以恆的高質量招商。園區上下,堅持把招商作為立區之基、強區之本,把招商成效作為檢驗黨員幹部的工作能力的「試金石」,先後引進落戶了濰柴重機、紅旗機電、華創機器人等項目共72個,其中濰柴重機、紅旗機電、華創機器人等41個項目已量產,初步形成了以濰柴重機為代表的海洋動力裝備製造產業,以華創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產業,以一汽凌源為代表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製造產業。

但是近年來,在新舊動能轉換、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與其他地區的工業園區情況相似,中外合作產業園招商引資工作也面臨著嚴峻挑戰:項目方市場觀望心態加重、投資更加審慎,特別是大企業大項目對一個地區的綜合發展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再優惠的政策也不一定能留住;與此同時,一些市場前景較好的中小微項目,只要落地就能「短平快」的發展壯大,卻未能引起足夠重視。

「準、快、專、育」是中外合作產業園招商的制勝法寶。準,就是精準招商,項目選擇首看落地率和長遠收益,只要是符合園區產業定位、投產見效快的好項目,不論大小都要一視同仁;快,就是堅持用高效率對接克服入駐困難、高質量服務促進投產見效、高標準培育推動集聚壯大;專,就是有一支懂行的專業型招商團隊去服務;育,就是有一套推動企業培育壯大的程序路數。精準招商不僅僅以大小評高低,更要以優劣論英雄,選擇項目時要因地制宜,既考慮促進產業互補、縮短物流半徑,又考慮增加科技附加值、提升產品檔次,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使該項目入駐成為產業鏈和創新鏈雙向融合的最優解。在項目建設中始終與企業同行,一切圍繞企業轉,一切圍繞項目辦,加快服務速度,提升服務質量,竭盡全力主動為企業鞍前馬後、排憂解難,永遠不說「不」,精於業務且快於速度,用服務的誠意和辦事的效率使得營商環境逐步優化,贏得企業的信賴和支持,也為園區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引進企業只是開始,如何挖掘項目能量,利用好企業平臺是關鍵,企業實力壯大了園區才能進步,促進企業經濟增長就是促進園區發展。將企業發展種子種下去,還需配以鬆土灌溉、精心照顧,跟進和幫扶其後續成長,所以要不斷完善園區企業管理機制,搭建園區企業發展優勢平臺,提升園區服務水平,確保企業快速、健康發展。可以說,只要企業項目有意願有潛力,中外合作產業園都會為其搭建平臺,促其大展拳腳,繡出發展新畫面。

說一千遍不如做一遍

2020年4月,中外合作產業園開發服務中心獲得一條招商線索,投資者為山東建築大學校友,計劃創業成立山東築之源裝配式建築科技有限公司,已擁有科研人員和訂單資源,急於尋找一處廠區生產裝配式鋼構建材,但由於新建廠房周期長、項目投資規模較小,起初,園區內部對是否招引這樣的小項目存在不同意見。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幹出樣子。基於這種了理念,園區開發服務中心立即組成招商服務專班,主要負責同志親自帶隊敲門招商,對招商線索實地細緻審查,與創業者進行了充分的溝通,了解到該項目由青島築之源鋼構建材有限公司與淄博管桁架專業生產團隊合資,藉助山東建築大學的科技研發實力,響應國家大力推廣裝配式鋼結構建築政策和山東省青濰一體化經濟發展方向(公司商務中心位於青島),計劃將生產加工中心選址於濰坊。雖然該項目投資不多,但是資金來源可靠、科技含量較高、投產速度可見,而且符合園區高端裝備製造的產業定位,極易形成產業互補和集聚。

也就是說,築之源屬於帶技術團隊帶市場資源帶固定客戶帶穩健訂單的高成長性中小微項目。既有做大的強烈意願,還有發展的巨大潛力,「這樣的好項目哪裡去找,必須拿下」,招商服務專班形成了這個共識。

營造最佳招商環境

按照資本逐利理論,想儘快讓投資者在眾多選項中選擇濱海,就必須讓企業「花小錢辦大事」,獲得最大利益。首先,招商服務專班迅速在園區內找到了一處殭屍企業,閒置廠房和部分設備可以隨時供項目使用,入駐即可馬上投產,為投資者提供了「拎包入住」的完美條件,對園區來說還可以盤活殭屍企業,可謂是一次門當戶對的企業「聯姻」。為了儘快使項目落地投產,專班多項工作同步進行,用最短的時間辦最多的事。一方面,幫助企業快速完成註冊,從營業執照到銀行開戶再到稅務登記在1-2個工作日內全部完成,銀行開戶當日,公司帳戶就收到了第一筆採購定金。另一方面,園區各部門主動登門造訪,為各項手續辦理出謀劃策、紓困解難,使得公司順利完善了安全環保三同時、職業健康三同時、食品衛生經營許可等手續,環評手續更是以最短的時間通過了環保部門的批覆,同時協調閒置項目原投資方實現長期合作,並對原廠房進行了改造提升。企業在不耽誤生產的同時,完善了各項手續,為下步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築之源公司投產後,為了幫助企業站穩腳跟、拓寬業務,儘快完成「小升規」的蛻變,園區不斷為企業奔走,替企業科研團隊在濰坊學院租賃實驗室,為其打通鋼材加工邊角料的銷售渠道,還主動促成了來自濰柴重機、紅旗機電等多家企業的訂單,可謂送訂單上門、送服務到家,公司業務量飛速增加,知名度越來越高,相繼接到了山東大學青島校區體育館管桁架、諸城市垃圾焚燒處理項目管桁架、濟南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管桁架等大批訂單,到當年十月份的時間築之源就升級為規模以上企業,創造了當年籤約、當年落地、當年投產、當年納統的招商育商速度。

園區還注意培養企業軟實力,引導築之源公司樹立以黨建為引領的企業文化,為企業送上了豐厚的黨建大禮包,鼓勵、支持企業成立黨支部,吸收優秀黨員和積極分子為公司的管理人員,使愛黨敬業的思想與企業管理有機融合,企業與園區真正血脈相連。此外,為進一步解決園區產業鏈低端、科技含量和利潤不高的問題,園區將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和招院引所相結合,通過築之源公司搭建與山東建築大學的合作平臺,引進相關行業領軍人物,打造產學研基地,積極參與山東建築大學的科研項目實踐,開拓與中建科工集團的科研攻關和生產業務,探索研發新型材料和先進生產工藝,充分推動園區高層次人才集聚和科技成果轉化。

與央企龍頭、行業翹楚相比,築之源項目小如苔花,如同苔花一般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有信心有能力開出牡丹一樣的光彩。而中外合作產業園就是這樣一個園區,一個可以把築之源這樣的小企業小項目招來,培育成大企業大項目的園區。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石如寬 通訊員 宋志孟 李海亮 報導)

相關焦點

  • 苔花變牡丹 ——以築之源為例看濰坊濱海中外合作產業園招商之道
    招商引資亦如此理,不能搞「一刀切」、以初期投資論英雄,還要看準落地率和長遠收益。有的項目看似很大、前景很廣闊,但是不接地氣,引來了也不容易落地投產,而有的項目如築之源看似較小卻符合定位、充滿潛力,容易落地生根、發展壯大,還能促進相關產業的集聚,具有較強的生命力。為了種出大樹,不一定非要移栽大樹,選一個好種子,同樣可以成長為參天大樹。
  • 看濰坊濱海中外合作產業園的招商之道
    招商引資亦如此理,不能搞「一刀切」、以初期投資論英雄,還要看準落地率和長遠收益。有的項目看似很大、前景很廣闊,但是不接地氣,引來了也不容易落地投產,而有的項目如築之源,看似較小卻符合定位、充滿潛力,容易落地生根、發展壯大,還能促進相關產業的集聚,具有較強的生命力。為了種出大樹,不一定非要移栽大樹,選一個好種子,同樣可以成長為參天大樹。
  • 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
    再後來,大家租門面,開店鋪,我卻率先開了工廠辦了公司。本小壓力小,市場靈活性強,所謂船小好掉頭。馬雲說:小即美。二十一世紀是小微企業的世紀。中國需要小微企業,世界需要小微企業。許多大企業都是由小微企業做大的。肯德基創建人山德士大叔,就是由一塊炸雞,一個小的炸雞店開始的。今天十三億人飲用的可口可樂飲料,還不是由美國的彭伯頓在一個缸子裡攪和出來的。由一杯賣到幾十億杯。
  • 濰坊濱海中外合作產業園|「黨旗紅」引領高質量發展
    大眾網濰坊·海報新聞5月25日訊(記者 劉建永 通訊員 王增翠)為推進企業健康發展,不斷激發非公企業黨組織「政治引領和政治核心」作用,濰坊濱海中外合作產業園多措並舉實施非公企業黨建「紅色引領」,以網格化管理模式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注重激發非公企業黨組織的內生動力,引導企業把黨群建設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有機融合
  • 「良醫良相」一侯立新,「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自強不息
    》演唱:喬軍03:55來自諶經建紀實圖文中國好人、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湖北省勞動領城社會組織示範單位武漢好人圈志願服務協會會長、武漢立新中醫院院長"良醫良相"一侯立新,「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自強不息,就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我的扶貧故事」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丨安龍縣招堤街道銅鼓井村...
    285人搬進了縣城,通村路4.38公裡,通組路11.37公裡,串戶路6.5公裡,種植蜂糖李2349畝……三年來,作為19.5萬名第一書記中平凡的一員,我用行動和堅持書寫著自己的扶貧故事,用點滴汗水,讓山村換新顏,正是「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袁枚其實犯了個科學錯誤!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章咪佳 通訊員 張旻璐今年春節,央視節目《經典詠流傳》讓苔在朋友圈火了一把,一首寫苔的小詩,成了很多學校開學後第一堂課的內容。今人久不見苔,覺得別致又意味深遠,其實,中華文化自古就帶著「苔蘚文化」的基因。「苔」字,源於「菭」字,為後者的晚出異體字。
  • 陳美榮: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就是人民教師⑦
    因為陳美榮老師知道多數農村的孩子缺乏自信,所以作為班主任的她,帶著孩子們參加「我為祖國點讚」的演講活動,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其中有一位叫紫晗的學生,非常具備管理潛能,可就是自信心不足。到了在班上試講的時候,紫晗因為沒有把演講稿背下來,趴在桌子上哭了起來,任憑怎麼安慰與鼓勵,她就是不願意上臺。
  • 「苔花」是什麼?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詩人藉由苔蘚表達了一種不卑不亢、頑強不息的精神品質。著名作家劉心武在百家講壇解說《紅樓夢》一書時,也曾謙虛地以「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來表示自己雖學問不足卻也學著紅學家們潛心研讀並解讀這一巨著。隨著這首詩的廣為傳播,大家不禁疑惑詩裡所說的「苔花」到底指的是什麼?是苔蘚開的花嗎?而網絡上在對這首詩解讀中所涉及的苔蘚植物一般知識存在一些誤解。
  • 相伴童行|三門縣「苔花計劃」走進港南小學,助力小小「葵花」向陽開
    相伴童行|三門縣「苔花計劃」走進港南小學,助力小小「葵花」向陽開 2020-11-17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宜信普惠:再次探訪雲南怒江州|苔花校園,點燃希望
    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旗下北京宜信公益基金會的「苔花校園」項目,其宗旨正是幫助鄉村孩子獲得公平的教育機會,幫助孩子獲得身心方面的全面發展。在城牆壩完小,宜信公益基金會與怒江州團委、城牆壩完小進行了苔花校園的籤約儀式,並舉辦了「苔花校園」授牌儀式。
  • 海泰產業園企業集中入駐 為濱海科創園發展注入新活力
    海泰產業園企業集中入駐 為濱海科創園發展注入新活力 2020-08-22 15: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濰坊濱海:「鹽窩窩」變「金窩窩」
    如果你到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下簡稱「濱海」)來,渤海之眼摩天輪無疑是個不錯的打卡點,9月的風箏節讓濱海一時成為熱議的「頂流」,國慶、中秋「雙節」期間,濱海共接待遊客約12.6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3%。
  • 疫情期間 濰坊濱海黨員衝鋒一線 築起安全堡壘
    疫情期間 濰坊濱海黨員衝鋒一線 築起安全堡壘 2020-06-30 14:44:04   來源:中國山東網
  • 濰坊濱海:鹽鹼灘崛起生態綠洲
    「我們堅持生態立區,實施「水、綠、建築」三個覆蓋,大力推進鹽鹼地生態改良,以自然之力恢復自然,依靠科學規劃、技術創新和拼搏實幹,將昔日的『不毛之地』初步建設成為了一座美麗生態宜居新城,貫穿始終的濱海精神,化作了濱海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動能。」濰坊濱海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恆道說。
  • 一首不起眼的五言小詩登陸央視,最後兩句更被譽為勵志名句!
    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一首不起眼的五言小詩,因登陸央視《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而震撼眾人,其最後兩句更是被譽為勵志名句。它就是清代才子袁枚筆下的《苔》——《苔》——清·袁枚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亦學牡丹開。這首詩的大概意思是:苔蘚雖然長在陰暗潮溼、陽光照耀不到的地方,但卻用心萌動,長出翠綠,彰顯著自己的青春。苔花儘管猶如米粒一般微小,但卻絲毫不自慚形穢,奮力生長,要像那美麗高貴的牡丹一樣,自豪地盛開。
  • 同宜人金科一起見證「苔花計劃」生根發芽,綻放的美麗
    經過學校校長的介紹,項目組了解到:馬安完小有105名小學生,由於地處比較偏遠,這群孩子的父母受教育程度相對偏低。而這105個孩子裡面,單親(事實單親)的孩子佔比高達40%。他們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經缺失,學校教育是改變他們最重要的場景。周圍的環境,導致這裡的孩子相對不是那麼自信,有一小部分孩子甚至心理已經產生了一些小困惑。
  • 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記「全省脫貧攻堅獎」獲得者、彭澤縣馬...
    學過臨床醫學的吳東霞說。「要想脫貧,首先要發展產業。船形村臨近長江和太泊湖,生態好,按照高標準農田改造,發展稻蟹養殖比較適合。」通過實地考察調研,經村「兩委」班子、黨員群眾代表研究決定,吳東霞帶領大家發展以江水養殖螃蟹、光伏發電為主導脫貧攻堅產業。
  • 連續三年承辦國家級帆船賽事 濰坊濱海遞出文體旅新名片
    9月18日至27日,2020年全國水翼帆船冠軍賽在山東濰坊濱海區舉行,這已經是濰坊濱海區連續第三年舉辦國家級帆船賽事,這些賽事充分證明了「帆船+」概念與濱海城市戰略的高度契合,開啟了濱海帆船運動發展的序章,為濱海城市形象增添了帆船運動新標籤,開啟了濱海區帆船運動破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