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長和政委帶頭衝鋒,一股敵人突然衝來,見到我軍首長竟全部跪下

2021-01-13 追思歷史

解放軍中出過許多猛將,帶頭衝鋒的團長大有人在,他們本應在後方指揮戰鬥,卻衝到隊伍的前面。有一位團長和團政委帶頭衝鋒,一股敵人突然衝來,見到我軍首長竟然全部跪下。這位團長名字叫黃定基。

黃定基,出生於1913年4月15日,福建省上杭縣南陽鄉南陽村人。10歲時父親病逝,他靠做篾工維持生活。1929年7月,紅四軍一縱隊到達南陽,發動農民暴動,黃定基參加赤衛隊,隨後報名參加紅軍。

1930年10月第一次反「圍剿」時,黃定基是紅十二軍三十六師的戰士,因作戰勇敢,他被提升為班長、排長,1932年任紅十二軍34師101團連長,後調少共國際師任連長,參加了長徵,途中升為營長。

抗戰時期,黃定基歷任山西青年決死三縱遊擊十團二營五連連長、二營營長、新編二團一營營長、決死三縱九團團長等職。1945年10月31日,黃定基接到上級命令,攻打據守河北成安縣鹽食村的敵第三十軍67師201團。

隨後,黃定基立即帶上各營營長對鹽食村地形進行觀察後,提出用「猛虎掏心」的戰術:在鹽食村正北方向,也就是敵人兵力最薄弱的地方,集中全團的輕重武器轟開一個缺口,以一營為尖刀營,三營為二梯隊,二營作為全團的預備隊。

黃定基要求各營一律輕裝,把彈藥帶足,進村「掏心」的部隊,要衝得快、打得猛、打得狠。當天晚上,夜特別黑,尖刀營像一支利箭向鹽食村插去。尖刀營沒有走大路,也沒有穿村莊,而是選小路繞道前進,後續部隊緊緊跟隨尖刀一營之後。

當尖刀營摸到敵201團陣地前沿時,敵人還在熟睡。戰鬥突然打響,我軍手榴彈、衝鋒鎗像炒豆似的炸響,一營很快突破了敵前沿陣地,迅速衝進村裡猛衝猛掃,打得敵人暈頭轉向。緊接著,三營也打進村裡,向守敵左右分割衝擊。敵人慌忙組織反撲,均被一、三兩營擊退。

敵人的團部被我軍突襲,頓時群龍無首,慌忙四處逃竄,我軍緊追不捨,把整個鹽食村打成一片火海。團長黃定基和政委張向善也親自帶隊向前衝鋒,追殲潰逃之敵,不料途中突遇險情,只見一股敵人從林子拐角處向他們衝來。黃定基正準備向這夥衝來的敵人開槍,這些傢伙卻停止前進,竟全部跪了下來,個個把槍舉在頭上高喊:「長官,饒命!這場內戰我們不想打,全部投降!」此戰我軍斃傷敵三百餘人,俘敵一千餘人,取得了繼上黨戰役後的又一次重大勝利。黃定基身經百戰,曾3次負傷,是劉鄧首長多次表揚的英勇機智、每戰必勝的指揮員,是「光榮的臨汾旅」旅長。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相關焦點

  • 死戰不退,一個團打一個師,團長負傷後,上級調一營長來指揮
    隨著抗戰進入倒數第二個年頭,閻錫山的內心深處突然又活泛起來,在抗戰時期閻錫山形容八路軍是「如大旱之望雲霓」,等到鬼子快被趕走的時候,閻錫山就開始嫌八路軍礙眼了,不僅處處刁難,甚至還故意搞點摩擦,其意思十分明確,就是希望將八路軍擠出山西,為此不惜和日本人合作,趁著八路軍在前方與鬼子作戰
  • 真實的蘇軍政委,別被《兵臨城下》給騙了,他們都是帶頭衝鋒的
    如果你看過像什麼《兵臨城下》或者《登陸之日》這樣的小丑電影的話,你就知道,劇中可謂是把蘇軍政委黑了個底朝天,在電影裡面,蘇軍政委就是一個打黑槍的存在,在後面,裝備了機槍和各種輕武器,然後,只要有士兵當逃兵後撤,就請他們吃花生米,但大家知道嗎?真實的蘇軍政委絕對不像電影裡面的那樣。
  • 見我軍戰士向一人敬禮,裝死的日軍突然開了一槍,團長直接倒在血泊中
    歷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真實戰場是一個非常多複雜因素夾雜的環境,任何一個不小心,都有可能造成致命的傷害,所以那些能拿到嘉獎的士兵,除了有過人之處外,當然也是非常幸運的,槍林彈雨誰能保證自己全部能躲開,所以對於曾經為抗日戰爭做出過貢獻的戰士們,都是讓人值得尊敬的,曾經在戰場上,見我軍戰士向一人敬禮,裝死的日軍開了一槍,團長直接倒在血泊中,到底是怎麼回事?
  • 我軍靠前指揮,為何上級三令五申要改?團級戰鬥差點犧牲開國中將
    在我軍初創的歲月中,高級指揮員靠前指揮,甚至帶頭衝鋒的例子比比皆是。戰鬥打響前一周,為了穩妥起見,5師師長周志堅親自帶團營幹部和主攻連連長,從幾個方向輪流觀察地形和敵軍的防禦情況。最初考慮到東面便於我大部隊接近,我軍決心把主攻方向選在東邊。但由於我軍多次在東面查看地形,被敵人發現了,敵軍準確地判斷我軍主要突擊方向很可能在東邊,於是立即改變其兵力部署,把防禦重點放在了東邊。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敵軍的調動被我軍發現了。
  • 八路軍團長被俘,政委辦「追悼會」營救,成開國大校
    得知日、偽來襲,太嶽縱隊25團、59團以及386旅16團奉命掩護縱隊首長和機關幹部轉移。 由於遭漢奸出賣,日軍事先便得知了我軍的轉移計劃,窮追不捨,導致軍區主力被敵攆上並包圍在馬森、城壁一帶的林區。面對數倍於己的日、偽軍,時任59團團長的胡兆祺主動請命,率全團官兵偽裝成「主力部隊」牽制敵軍,掩護縱隊突圍。全團將士連續奮戰兩晝夜,終於使軍區機關轉危為安。
  • 抗日磨河灘之戰:「英雄連」斃傷敵人200餘名
    等炮火一停,成群的敵人撲向村裡時,我們的人突然開火,一群群的敵人衝進村不久,就被打了出來。敵人雖然反覆衝鋒多次,均未撼動我方陣地,反而留下了幾十具屍體。  父親他們就隱蔽在距戰場很近的河對岸的山上。對面的一切,父親他們都看得清清楚楚,每個人都咬緊了牙,什麼話也不說。團首長「冷靜地」舉著望遠鏡觀察著村子那邊的戰況,但誰都看得到他急得滿頭大汗,望遠鏡被捏得吱吱地響。
  • 百團大戰中他擊退敵人保護首腦機關轉移,被譽為「軍中趙子龍」
    察敵情 看地形 定戰術一九四〇年八月初,太嶽軍區接到一二九師劉伯承師長和鄧小平政委轉來的朱德總司令和彭德懷副總司令的預備命令:太嶽區部隊立即秘密地進行破襲正(正定)太(太原)鐵路和敵人重要交通線的準備,並命令七七二團、十六團和決死一縱隊的二十五團、三十八團,待令參加正太破襲戰。
  • 「狂戰神」張仁初——喜歡赤膊大刀衝鋒的開國中將
    115師代師長陳光把686團團長張仁初找來,命令他率領部隊務必守到天黑,保衛師部安全。張仁初和政委劉西元立即對686團作了緊急動員。張仁初說:「我們是久經考驗的部隊,兩萬五千裡長徵都走過來了,我們一定要守住陣地,堅持到天黑,打到一人一槍,也要保衛師部,保衛地方領導的安全!」劉西元說:「我們686團是主力部隊,不是第一次和鬼子打交道了,平型關咱們打過殲滅戰,義陽鎮阻擊,我們一個連掩護過友軍撤退!
  • 面對衣衫襤褸陌生人,師長警惕盤問:你是師政委?陌生人喜出望外
    作戰中,他憑著自幼練就的一身武功,衝鋒在前,退卻在後,有時甚至奮不顧身地去救護戰友,成為一名英勇無畏的革命戰士,並很快成長起來,從班長、排長到擔任醴陵遊擊隊隊長。1934年4月,晏福生任紅49團政委,和團長吳正卿率部參加沙市戰鬥。
  • 敵軍包圍遵義城我軍陷入危局,此人帶著我軍一個團打垮敵人一個旅
    敵軍包圍遵義城,我軍陷入危局,此人帶著紅軍一個團打垮敵人一個旅文/無計讀史遵義會議召開的時候,遵義城外面已經圍滿了大量的國民黨部隊,紅軍部隊的形勢再一次落入了困境。而後,王平就參加了紅軍,跟著紅軍開始了革命,到遵義會議的時候,王平已經成為了一位團長了。而此時,朱德給他們下了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就是要堅守住自己的陣地,並且打垮敵人部隊。
  • 我軍擊退敵人900多次衝鋒,狙擊手用442發子彈,殲敵214名!
    我軍擊退敵人900多次衝鋒,狙擊手用442發子彈,殲敵214名! 我軍擊退敵人900多次衝鋒,狙擊手用442發子彈,殲敵214名!
  • 找你,帶領我軍萬人海灘突圍的「仙人」
    具體部署是:第11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胡炳雲以及第11縱隊第31旅旅長段煥競、政委劉毓標,率領第31旅萬人南下深入南通地區,攻擊一二個對敵人威脅較大的據點,把進犯的敵人往回拖;同時派第11縱隊第32旅第95團團長孔誠率全團直插泰興以東黃橋地區,和蘇中一分區地方武裝會合,開展遊擊活動,擾亂、破壞敵方的後方基地。7月1日,第31旅沿黃海邊急進。
  • 3千日軍包圍旅指揮部,旅長政委掩護突圍犧牲,帶隊衝出2人授少將
    這時,敵人的炮彈已到塘馬村頭,羅忠毅屹立在橋頭,等機關全部過橋後,立即同政委廖海濤率旅部特務連,在塘馬東邊王家莊,選擇三面環河的有利地形,吸引敵人的火力,抗擊敵人進攻。敵騎兵遭到二營六連的頑強阻擊,死傷累累,戰馬也被打死打傷十餘匹,敵人不得已又轉向王家莊。
  • 四渡赤水親歷記 |青槓坡戰鬥打響前,我第一次見到朱總司令
    看見一位未曾見過的首長,正在同團長董俊元、政委黃志勇、參謀長吳克華、總支書記王貴德談話。他穿一身補了疤的軍服,扎著腰帶和綁腿,濃黑的眉毛,特別顯得英武。是誰呢?人到齊了,團長宣布:請朱總司令給我們作指示。「呀!原來是朱總司令。」我早就盼望有一天能見到這位深受崇敬的紅軍領導人。現在,朱總司令就站在我們面前,馬上就要給我們作指示,我的心情是多麼激動啊!
  • 日軍老兵扮老百姓偷襲,我軍冒用敵人「三角」隊形反擊,成功脫險
    1943年秋,由於在山東的敵後戰場與我軍作戰接連吃虧,使得駐山東的日軍非常惱火,想出各種方法想要扭轉不利局面。很快日軍就從外地調來了一批精銳的「三角部隊」來對付我軍小部隊。摸黑強行軍直撲我軍駐地,日軍的戰鬥素質很強,在離村子數百米處就開始臥倒匍匐前進,由於敵人行動詭秘,加上當晚有大風,因此我軍哨兵一直遲遲未能察覺敵情,等到鬼子進逼到很近的地方,哨兵才發現,但就在哨兵要開槍射擊日軍時,日軍搶先開火,將哨兵打死,隨後敵人以三角戰鬥隊形一擁而入,衝進村子。直到此時,我村內的部隊才發現被包圍了。
  • 紅軍政委易蕩平是怎樣一個人?請看他的老鄉團長朱水秋對他的回憶
    電視劇《領袖》第27集朱水秋團長鏡的場面在關於易蕩平的回憶文章雖然有一些,但不多,其中有一位寫過對他回憶文章的,便是唯一去過易蕩平家鄉的戰友,當時與易政委同一級別的朱水秋團長。五團政委易蕩平和六團政委王集成等分赴各地協助軍委和蘇區動員青年參軍,由於當地黨政重視,部隊政治思想工作做得好,在短短時間內,兵源得到全部補充,青團員帶頭參軍,兵員素質也很不差,每年個團兵員補得很實,每團二千人以上。我與易政委共事不到一年(34年3月到11月),常在一起開會討論問題,我對他印象很深刻。
  • 這位中將的警衛員打衝鋒,衛生員上戰場,一戰逼張靈甫自殺斃命
    結果,身為旅長的他竟端起一挺機槍,親自對著敵兵開火。敵方槍炮如雨點般打過來。警衛員看到他很危險,扒上去拉他下來。他不睬。警衛員又去拉他,他火了,一腳把他踢下去:「幹什麼,走開!」  有人說,當王必成司令員的警衛員最辛苦,不好當。  因為他為了戰勝敵人,往往不顧自己的安全,親自帶頭衝鋒陷陣。警衛員若是來勸說,常常挨他的腳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