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中出過許多猛將,帶頭衝鋒的團長大有人在,他們本應在後方指揮戰鬥,卻衝到隊伍的前面。有一位團長和團政委帶頭衝鋒,一股敵人突然衝來,見到我軍首長竟然全部跪下。這位團長名字叫黃定基。
黃定基,出生於1913年4月15日,福建省上杭縣南陽鄉南陽村人。10歲時父親病逝,他靠做篾工維持生活。1929年7月,紅四軍一縱隊到達南陽,發動農民暴動,黃定基參加赤衛隊,隨後報名參加紅軍。
1930年10月第一次反「圍剿」時,黃定基是紅十二軍三十六師的戰士,因作戰勇敢,他被提升為班長、排長,1932年任紅十二軍34師101團連長,後調少共國際師任連長,參加了長徵,途中升為營長。
抗戰時期,黃定基歷任山西青年決死三縱遊擊十團二營五連連長、二營營長、新編二團一營營長、決死三縱九團團長等職。1945年10月31日,黃定基接到上級命令,攻打據守河北成安縣鹽食村的敵第三十軍67師201團。
隨後,黃定基立即帶上各營營長對鹽食村地形進行觀察後,提出用「猛虎掏心」的戰術:在鹽食村正北方向,也就是敵人兵力最薄弱的地方,集中全團的輕重武器轟開一個缺口,以一營為尖刀營,三營為二梯隊,二營作為全團的預備隊。
黃定基要求各營一律輕裝,把彈藥帶足,進村「掏心」的部隊,要衝得快、打得猛、打得狠。當天晚上,夜特別黑,尖刀營像一支利箭向鹽食村插去。尖刀營沒有走大路,也沒有穿村莊,而是選小路繞道前進,後續部隊緊緊跟隨尖刀一營之後。
當尖刀營摸到敵201團陣地前沿時,敵人還在熟睡。戰鬥突然打響,我軍手榴彈、衝鋒鎗像炒豆似的炸響,一營很快突破了敵前沿陣地,迅速衝進村裡猛衝猛掃,打得敵人暈頭轉向。緊接著,三營也打進村裡,向守敵左右分割衝擊。敵人慌忙組織反撲,均被一、三兩營擊退。
敵人的團部被我軍突襲,頓時群龍無首,慌忙四處逃竄,我軍緊追不捨,把整個鹽食村打成一片火海。團長黃定基和政委張向善也親自帶隊向前衝鋒,追殲潰逃之敵,不料途中突遇險情,只見一股敵人從林子拐角處向他們衝來。黃定基正準備向這夥衝來的敵人開槍,這些傢伙卻停止前進,竟全部跪了下來,個個把槍舉在頭上高喊:「長官,饒命!這場內戰我們不想打,全部投降!」此戰我軍斃傷敵三百餘人,俘敵一千餘人,取得了繼上黨戰役後的又一次重大勝利。黃定基身經百戰,曾3次負傷,是劉鄧首長多次表揚的英勇機智、每戰必勝的指揮員,是「光榮的臨汾旅」旅長。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