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億人養老挑戰!20省份人均床位減少 護理費高昂

2020-12-22 網易新聞

近5年以來,全國有20個省份人均床位下降,其中5個省份降幅超過25%。提高養老設施數量和質量,配備更多醫養康養結合的人員和機構,已經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需求。

2019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4億,佔總人口的18.1%。

我國正進入老齡化的快速發展期,如何更好地應對養老問題?

從數據上看,由於老齡化發展過快,很多地方頗有點「猝不及防」。根據《中國統計年鑑》,近5年以來,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的人均養老床位從2015年的30.31張/千人,小幅上漲到2019年的30.5張/千人,但31個省區市中,有20個省份人均床位下降,其中5個省份降幅超過25%。

對不少家庭來說,讓家中老人獲得一張滿意的養老床位,是一個難題。

「我想讓父母住進一個月收費1200元的養老院,但是人太多住不進去,至少需要提前一年排隊。」金玲(化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她的老家在內蒙古,自己在大城市打拼。金玲說,儘管非常受歡迎,但這個養老機構會對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勸退,因為他們缺乏專門的護理員。

事實上,內蒙古已經是全國人均養老床位排名第二的地區,2019年60歲以上老年人擁有的人均床位達到53.2張/千人(以下數據均針對60歲以上老年人)。

目前來看,提高養老設施數量和質量,配備更多醫養康養結合的人員和機構,已經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需求。

20省份人均養老床位下降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培育養老新業態,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

在「發展」與「健全」的背後,是我國老齡化快速發展的現實。2010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1.7765億,佔總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個百分點。2019年,這一數據已經快速上升到2.5388億人,佔比18.1%,比9年前提升4.84個百分點。

根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老齡協會的預計,到2035年前後,我國老年人口佔比將超過25%。

如此快速的老齡化發展趨勢,對養老設施的需求是巨大的。根據民政部發布的《2019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全國共有註冊登記的養老機構3.4萬個,比上年增長19.9%,床位438.8萬張。

從養老機構的床位數上來看,幾乎呈現年年遞增的局面,但人均養老床位卻並非如此。2016年,我國人均養老床位達到5年內的最高峰,為31.62張/千人,這一數字隨後兩年出現下滑,2017年為30.92張/千人,2018年為29.15張/千人。隨後的2019年,這一數據有所上升,達到30.5張/千人。

從各個省份來看,情況更為嚴峻。2019年,31省區市中,海南等3省份人均養老床位不足20張/千人,只有9省份超過全國平均水平30.5張/千人,其中浙江以人均53.7張/千人排名全國第一。

如果從人均養老床位2015年到2019年的漲跌幅來看,20省份均出現下跌,其中跌幅超過10%的有9省份,跌幅超過20%的有6省份。

為何一些地區人均養老床位出現下跌?這與不少養老機構的服務與需求不匹配,部分機構床位空置率較高有關。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調查後發現,有不少希望住進養老機構的老人和老人家屬,期望合適的價格和更好的服務。

金玲表示,她們當地有兩種養老床位,第一種免費提供一間住房,有公共廁所和廚房,其他都自己負責,需要自己做飯、取暖、負責水電煤等,主要給無家可歸的孤寡老人居住。

「這種我父母肯定不去,因為條件不如自己家好。第二種包吃住的,一個人一個月1200元。」她告訴記者,即使是第二種條件也不算很好,因為沒有專業護理人員。

在河北住養老院的82歲老人許軍(化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他對目前養老院的環境比較滿意,所住的養老院主要針對低保戶,每月僅收費600元左右。「養老院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資金來源,要靠老人的收費來維持是很難的,需要國家來扶持。」

遼寧省大連市某養老院院長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據她了解,目前養老院的床位分成兩種類型,其中主要由政府支持的養老院收費偏低,床位基本呈現飽和狀態。相比來說,私營的養老機構,沒有太多政府的補貼資金自負盈虧,由於收費偏高,床位一般都有空缺。

在採訪中,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不止一位相關人士希望養老院提升專業醫療服務。

金玲表示,她對養老機構的期待是,父母能有一日三餐和日常娛樂,不要限制老人自由,他們可以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出去旅遊,或者去兒女所在的城市住一段時間。另外,有專業醫療護理服務或專屬的家庭醫生,能第一時間對出現突發狀況的老人進行救治並及時對接附近醫院。但考察了一番後發現,她的父母所在城市缺乏這樣的機構。

許軍認為,他所在的養老院夥食較好,但是醫療水平跟不上,頭痛腦熱等小病能解決,得了積食等略微麻煩的病需要去外面的大醫院,要打電話叫救護車送去看病。

失能失智老人護理難

不過,和身體仍然較為健康,基本可以自理的許軍相比,失能失智老人才是養老院照護的難題。

根據衛健委此前公布的數據,2018年,我國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當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7.0歲。也就是說,平均有超過8年時間我國的老人處於需要照護的階段。目前來看,患有一種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高達75%,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

針對失能失智的老人養老主要有兩種,居家養老和養老院養老。

不過,金玲表示,如果居家養老,很多社會提供的服務還有待跟上。「其實最好是居家養老,因為老人熟悉家裡環境,也相對自由。但是現在老家條件還沒達到,一線城市有些地方已經在試運行有人給老人做飯、打掃衛生,有醫生定期上門體檢或指導等,希望能推廣。」

王春秀所管理的養老院,則是專門針對失能失智老人的養老院,主要根據老人需要護理的程度來收費。「我們這是地道的養老院,不是醫養結合的養老院。不過我認為,照顧失能失智老人最需要的就是優質的服務,以及溫馨的環境。」

但她發現,照顧失能失智老人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護理工的缺乏。「現在願意從事老人護理的一線工作人員特別少,我們管吃管住,一個月4000到4500元的工資,找的都是農村來的五六十歲的工人,即使如此也不好找。」

她在外面招聘了4位工作人員,加上家人一共7人在養老院工作,目前照顧將近30位老人。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了一位在河北養老院工作的護工,她也表達了對於照顧老人,尤其是失能老人的難題。「在照顧一些比如腦血栓的老人,他們不能說話,這時全憑我們的工作經驗,猜想他們想要幹什麼,這是一個挺大的問題。」

一邊是護理的不易,另一邊是在自我照顧能力的逐漸消退之後,護理費的直線上升。

養老規劃師王維所在的公司與廣州多所高端養老機構有合作,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一些比較好的養老機構,會按照幾種類型來收費,比如床位費、護理費、夥食費、管理費等,護理費相對比較高,床位費、管理費和夥食費則是固定的。

「老人身體好,自己能吃能走,護理費是最低標準,需要幾百到上千元左右,主要的服務包括換洗床上用品,倒垃圾,送早餐,經常檢查身體,帶老人出去玩等。但是如果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臥床不起的話,就需要單獨一個人去照顧,護理費可能達到4000元左右。」他表示。

如此高額的費用,對於普通家庭是較大的負擔,也不可能靠國家全部補貼。民政部的數據顯示,全國共有3579.1萬老年人享受老年人補貼,其中享受高齡補貼的老年人2963萬人,享受護理補貼的老年人僅66.3萬人。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長期護理險正逐步發展,各地也在推進政策的落實。2020年9月,國家醫保局出臺了《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

12月8日,《廣州市長期護理保險試行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稿)發布,提出長護3級的失能人員,延續護理人員享受長護險待遇限額標準為:機構護理發生的生活照料費用納入支付範圍的費用限額標準為職工參保人員每人每天120元,其中床位費不高於每人每天35元;居民參保人員每人每天60元。

王維也表示,他們合作的百悅百泰等養老機構,有長護險的報銷名額。如果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且達到一定名額,護理費可以報銷75%。

(作者:陳潔,吳淑萍 編輯:李博)

(原標題:2.5億人養老挑戰 5年來20省份人均床位減少,高額護理費難題待解)

(責任編輯:王曉武_NF)

相關焦點

  • 2.5億人養老之困:5年來20省份人均床位減少 高額護理費難題待解
    (原標題:2.5億人養老之困: 5年來20省份人均床位減少,高額護理費難題待解)
  • 全國各省養老床位數量排名,山東老齡化嚴重
    全國各省養老床位數量排名:1、山東 669959張2、江蘇 663911張3、浙江 616195張4、四川 514972張5、廣東 467174張6、河北 462575張7、安徽 386348張8、湖北 377073張這是2018年全國各省市養老床位數量最多的8個省份,其中山東的養老總床位數最多,主要由老年人和殘疾人服務床位和社區養老床位兩部分構成
  • 「十四五」福州千人均醫療衛生床位7.0張
    東南網記者 林先昌攝東南網12月23日訊(本網記者 林先昌)23日,福州市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舉行,會上邀請福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侯林介紹,「十三五」衛生健康發展成效和「十四五」發展思路,會上透露「十四五」主要醫療資源規劃指標:千人均醫療衛生床位7.0張,千人均醫生3.8人,千人均護士4.5人,人均預期壽命80歲。
  • 「養老床位」搬進家智能監護都有啥 青島獨居養老難這樣破題
    「人不老,體會不到這種感覺。」王興政老人再次感慨道。王興政老人自言是個非常要強的人,儘管子女非常孝順,但他能理解孩子的不易,不想拖累孩子,又不想離開家住進養老院,所以就一直堅持獨居。雖然嘴上從不跟孩子講自己一個人在家的不便,但隨著年紀的增長,他感覺越來越需要別人的幫助。就在一周前,王興政老人籤約了家庭養老床位,終於找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之道。
  • 新增近2萬張養老床位 青島市民政局兜牢民生底線
    98處,新增養老床位19305張,為10萬城鄉低保、特困人員發放救助資金7億元、物價聯動補貼7393萬元,另開展無名路專項整治活動,新命名道路283條,整治無名道路148條,組織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質量提升專項行動,救助流浪乞討人員965人。
  • 「三民」報告|新增近2萬張養老床位,青島市民政局兜牢民生底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雅潔 2020年,青島市民政局著力實施民生「八大工程」,建成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98處,新增養老床位19305張,為10萬城鄉低保、特困人員發放救助資金7億元、物價聯動補貼7393萬元,另開展無名路專項整治活動
  • 深度研報:全景縱覽中國養老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根據聯合國2017年的測算,我國60歲以上人口將在2055年左右達到最高峰,預計將達到約5.07億人,此數值將是2017年數值的近2.1倍。根據測算,同期我國人口可能正處於人口高峰後的下滑階段,預計總人口數量約13.2億人,屆時60歲以上人口佔比將達到38.53%。老齡化問題將在未來幾十年間快速激化,2055年後,60歲以上人口佔比將趨於穩態。
  • 關於機構養老問題的調研報告
    在養老機構建設上由過去的國家統一包辦,靠國家和集體投入的單一投資渠道逐漸轉變,開始呈現國家、集體、企業、社團、個人等多渠道投資,多種所有制養老機構共同發展的雛形。但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不夠完善,尚不能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服務需求。老年人人均床位佔有率不到1.77%,較發達國家5%~7%的比例有較大差距,也低於一些發展中國家2%~3%的水平,機構養老整體尚處於起步階段。
  • 完善家庭養老支持政策 廣東將大力發展「家庭養老床位」
    羊城晚報訊 記者符暢,通訊員莫冠婷、李宇棟報導:8日至9日,廣東在雲浮市召開全省居家社區和農村養老服務推進會,套開省養老服務部門間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據悉,截至目前,全省共有養老機構1834家(其中,農村敬老院1186家),養老床位48.27萬張(其中,農村養老床位22萬張),比「十二五」末分別增長了41.3%和108%;全省建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超過1.2萬個;1737名社工以「社工+志願者」的方式提供養老服務,累計走村入戶服務26.3萬人次。
  • 人社部:年底前所有省份都將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統收統支
    人社部網站12月23日消息,為應對疫情對企業經營發展的影響,著力幫扶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經國務院同意,2020年2月,人社部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印發《關於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自2月起對企業繳納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費實施了「免、減、緩」三項措施。
  • 5.6億人零存款?中國人均存款出爐,有多少人在拖後腿?
    5.6億人零存款?中國人均存款出爐,有多少人在拖後腿?最近20年來,在房地產行業的帶動下,我國經濟高速發展,隨之而來的是老百姓收入也有很大提升,只要你問一下爺爺奶奶輩就知道,他們當時每個月的工資也就是20元或者30元的樣子,可能一個月會買一次肉吃,到了現在最低工資也有2千多元,像五千元的人也不少,不少人直接月入過萬,算是高收入人群了。
  • 養老,是一場「彈盡糧絕」的硬仗
    如果不幸碰上不孝兒女或冷漠的照顧人,更會覺得心如刀絞般的絕望。所以,面對每個人的養老,我不由得發出深深的長嘆:我不怕死,我怕老。02老了誰來照顧你?孤立無援的你,只能面對養老機構。03養老院,你住得起嗎?我還曾經幻想不準備麻煩孩子,將來一門心思,到養老機構養老。這樣,自己心安理得,不依附任何親人。接下來,我讀到一篇公號文章,看到了讓我目瞪口呆的殘酷現實:「當我開始在網上查找養老院的資料,發現在一線城市,公立的床位有限,排隊幾年都未必排上。
  • 養老機構要調價了?區政府常務會議這樣說——
    養老機構要調價了?會議著重研究並推進區內保基本養老機構定調價、修訂《閔行區行政應訴工作辦法》等事項。遵循保基本要求,確保可持續發展會議審議了關於2020年閔行區保基本養老機構定調價的情況匯報。本次保基本養老機構的床位費和護理費的定價、調價經過第三方成本審計、政府定調價專家評審會等環節。
  • 2019年臺灣經濟增長2.73%,GDP為6114.5億美元,那人均呢?
    2019年臺灣的GDP排在全國第9名數據顯示,2019年臺灣完成的名義GDP為18.90萬億新臺幣,按平均匯率折算約為6114.5億美元,42180.68億元人民幣——略低於同期的福建省(42395億元人民幣),在全國排第9名。
  • 養老,是種彈盡糧絕的付出!此文炸鍋退休界,讓人悵然所失...
    我以為,死不可怕,因為地球有人類以來,已經走了近千億人。況且,我們在街道上看著能行走的人,大都熬不過百年,統統要歸於天堂普天下眼前能走動的人,總會有一天陪著你我先後到天堂,有什麼可怕的。正常的生到死,轉瞬間。死,是必然,死,是一種解脫。
  • 泰康33億受讓陽光城13.53%股份;臺灣壽險投保率249%人均2.5張保單
    2.5張保單 2 其保費總收入為1219億美元,名列全球第10名。保險密度15.5萬億元新臺幣,排名全球第6;保險深度全球第一,達20.88%。其中,壽險的保險密度為14.8萬億元,產險則僅為7021億元,同時,壽險的投保率為249%,相當於平均每人擁有2.5張保單。
  • 26省份上半年GDP出爐:這個省份領跑,兩地人均可支配收入負增長
    2.5%,而江蘇則增長0.9%至4.67萬億元,兩者間的差距由去年上半年的約4000億元縮小到約2500億。其中,江西和四川的進出口增速更超過20%。據南昌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江西外貿進出口總值1974.7億元,同比增長25.1%。其中,出口1435.9億元,進口538.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8%、23.2%。進出口、出口增速雙雙居全國第一。
  • 揚州探索智能居家養老今年試點開設300張家庭養老床位
    資料圖揚州市探索「網際網路+居家養老」模式家住揚州市朱塘小區的馬阿姨今年71歲,因中風已臥床10年,每月6000元的護理院住院費用,讓一家人備感吃力。正當一家人為費用發愁時,近日揚州市出臺《關於開設家庭養老床位的實施意見(試行)》,為他們帶來了福音。
  • 民政部發布:捐贈、社會組織、社工、養老、兒童等大數據來了!
    全國志願服務信息系統中匯集的註冊志願者近1.4億人。全國備案慈善信託239個,慈善信託財產規模27.6億元。捐贈收入方面,《公報》數據顯示,2015年社會組織捐贈收入為610.3億元;2016年增長到786.7億元;2017年略有下降,為729.2億元;2018年增長迅猛,達到919.7億元;2019年全國社會組織捐贈收入873.2億元,比上年下降5.1%。
  • 第20城!泰康之家高品質養老社區落戶青島
    2020年10月21日,泰康成功競得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地塊,第20家泰康之家養老社區正式落地,這是泰康在山東布局的首個養老社區,將打造成為城區型、大規模、全功能、國際標準的高品質醫養結合社區。項目地上建築面積5.13萬平方米,計劃投資約8億元,規劃養老床位逾1000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