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為什麼我們總會分心走神,無法集中注意力活在當下時刻?

2020-12-16 夢嫻君

文:夢嫻君,一個已走在心理學追夢路上的人,希望能夠有幸遇到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努力。

因為我們總是身體做著A,腦子卻還在不由自主地想著B,身體和大腦處於嚴重的分離狀態,所以我們總是會感到自己會分心走神,無法集中注意力做手上的事情,無法好好地活在當下。

比如:我跑步的時候,手腳在動,腦子裡在思考喜馬拉雅裡聽到的聲音;

我吃飯的時候,嘴巴在動,腦子卻在思考和擔心工作上的一些事情;

我睡覺的時候,身體不動,腦子裡卻已經思緒萬千,完全停不下來!

但是我們大多不會覺得這些是問題的根源,反而心裡對自己能夠做到這樣一心兩用而感到還有點竊竊自喜,覺得自己做的還不錯。

但正是這樣的「做A想B」的行為模式,才導致我們總是會分心走神,無法集中注意力在當下重要的事情上,也是我們產生煩惱和無能感的根本原因。

01:缺少感受的行動

如果要想我們的注意力能夠集中在當下的重要事情上,我們的行動和感受二者必須是統一的。也就是我們的注意力必須完全集中在一件事情上。跑步就只是跑步,吃飯就只是吃飯,睡覺就只是睡覺,開車就只是開車......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的大腦受到的訓練都是行動和感受不一致,不統一,往往是缺少感受的行動。如果把「行動」比作軀體,把我們的「感受」比作靈魂,那麼我們很多時候表現出來的狀態就是失去靈魂的軀殼,或者是我們的軀殼裡裝了一個混亂的靈魂!

跑步的時候分心走神,吃飯的時候分心走神,睡覺的時候分心走神,開車的時候分心走神......

因為我們總是做的是行動和感受不一致,所以無時無刻不在分心走神中!

02:分析走神的原因和危害

分心走神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兩點:一是覺得當下的事情太簡單太無聊了;二是覺得當下的事情太困難,太痛苦了。

但是這樣做的分心走神的危害:會影響我們的情緒狀態和影響我們的能力提升,有時候可能還會出大問題。

因為如果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分心走神,我們就會一直沉浸在過去,或者幻想著未來中度過,可以感受到過去和未來的任何時候,但是唯獨不能夠真實的活在當下。

我們的生命卻又是由無數當下的一個個真實片段組成,只有身心合一的活在當下每一刻,專注當下的重要事情上,專注每一個片段,才能組合併成就幸福快樂的人生。

所以分心走神的根本還是我們的本能逃避,逃避無聊和困難,喜歡待在舒適區。

這是我們的天性使然,我們只需要覺察到這些,而不用自責。因為如果我們要想成長,那麼就需要先知道我們的天性,然後用我們的覺知力和自控力克服天性,實現成長。

03:讓感受回歸行動

如果我們想要訓練自己的專注力,就必須讓天馬行空的感受回歸當下的行動,保持感受和行動一致,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刻,回歸自然天成的心流感覺。

正如佛說「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就好了,這就是佛的境界,活在當下的每一刻,感受和享受每一刻當下的美好。

寫在最後:

一位行者問老和尚:「您得道前在做什麼?「

老和尚說:「砍柴,擔水,做飯。」

行者問:「那得道後呢?」

老和尚說:「砍柴,擔水,做飯。」

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

老和尚說:「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就砍柴,擔水就擔水,做飯就做飯。」

———完結———

原創不易,感謝閱讀,望親點讚,歡迎關注百家號作者:夢嫻君,我們一起成長進步。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總是無法集中注意力?培養專注力,2個小技巧了解一下
    生活中 走神就是那麼陰魂不散 時刻困擾著我們 今天叔就來帶大家來探討下所以 要產生注意力 首先得有獎勵的誘惑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更容易集中在 那些立馬讓大腦分泌多巴胺的事上
  • 心理學認知行為治療:如何解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心理學認知行為治療:如何解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認知行為治療是60年代發展出的一種有結構、短程、認知取向的心理治療方法,它的核心理論是ABC理論,A指事件,B指我們對事件的態度和信念,C指事件引發的結果或行為反應。
  • 孩子上課「走神」,注意力難集中怎麼辦?8招教你輕鬆解決
    是什麼導致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經常聽到家長說,我家那個小孩剛上一年級總被老師投訴上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一到寫作業就迷迷糊糊不知道該做什麼?甚至連老師布置的作業、練習都不清楚,太讓人著急了。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集中的時間很短,很容易受周圍事物的影響。
  • 孩子上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李玫瑾:培養專注力非常簡單
    等待家長的是將孩子培養長大的考驗,雖然在這段過程當中有學校的老師來幫忙,但是家長也沒辦法少操一些心,尤其是對於一些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來說,想讓他們在課堂中學習到知識真是太難了!朵朵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學的知識也比較簡單,老師上課的語速也並不快。
  • 會場中容易走神?3招,擺脫「迷糊」標籤,在會議中保持專注高效
    正因如此,我們就需要了解為什麼開會時容易分神,並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讓自己會議中時刻保持高度專注,抓住每一個個人提升的機會。二、導致容易走神的3個原因:大腦自動駕駛、蔡氏效應和目標錯誤在心理學中,專注是指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開會容易走神,實際上是注意力分散,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具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
  • 上課不斷走神打哈欠,學會這幾點,讓你注意力更加集中
    那麼初中生該如何增強自己上課時的注意力,不再上課走神打哈欠。首先同學在聽講時眼神一定要關注老師,這樣可以做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不會輕易走神,這也是增強注意力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其次要對老師講解的內容進行提問,當你有疑問時就要及時提出,提問可以增加你的課堂參與感,和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 清華學霸:幾種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01 如何應對上課走神在我的教學生涯中,經常遇到學生上課走神的。有成績優秀的,也有成績差的。那麼,優秀的學生為什麼上課會走神?很大情況下是老師講的那部分內容他都會了,學習內容對他來說太容易了。所以,這段內容對他來說很無聊。這時候,我們的注意力就很容易渙散。該怎麼辦呢?可以把還沒細讀的書本內容再次閱讀一下,看看有哪些內容是我們之前沒有注意到的。
  • 孩子總走神,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家長看完這些知識秒懂
    小明越長越大,但是注意力卻越來越不集中,經常走神,就連吃飯的時候也是心不在焉的。所以小明的家裡常常在飯桌上看出現這樣的情景:小明圍著兒童餐巾,一旁的媽媽或者是奶奶一口一口地給小明餵飯,但是小明去眼睛盯著手裡的小汽車,一直在玩。
  • 遠程辦公總是集中不了注意力?其實是你的大腦在偷懶
    工作時,家裡辦公桌上雜亂的東西太多,總想整理;嘴巴經常很寂寞,又想吃點東西;突然快遞給你打來電話,讓你下去拿n天前買的口罩;辦公桌旁邊的床似乎對你有著致命的吸引力……為了逃避工作,我們願意做任何事情。面對遠程辦公的精神難以集中、不能專注做事、時常走神、效率低下等問題,萬萬沒想到,大家竟開始無比想念去公司上班的日子。
  • 睿智燈塔-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如何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最近很多家長來睿智燈塔諮詢老師,說自己家的孩子上課無法專心聽講,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總是出現走神的情況,讓家長非常擔心。那麼,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睿智燈塔教育提醒各位家長:其實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在我們生活中非常普遍,據調查顯示,中國75%的兒童存在著注意力問題;其中有42%的孩子上課時不能很好集中注意力;60%的孩子不能堅持聽課30分鐘以上;20%的孩子經常走神。
  • 讓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和技巧
    暑假,帶著孩子在外婆家住了10天,發現他在外婆家學習的時候,無法集中注意力,這個問題引起了我的關注。注意聽老師講課的時候,才能監督自己不走神,運用自身的知識系統去思考、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如果孩子不懂得為什麼學習,就很難始終做出正確的學習行為,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講,課後無法主動做家庭作業等。那麼該怎樣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呢?
  • 小學生家長關注丨孩子上課老是走神?教你4招,輕鬆拉回注意力
    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上課喜歡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就一定要及時幫助孩子克服這個問題,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越來越專注,以下是4個提高孩子專注度的辦法,有需要的家長可以收藏起來
  • 心理學:從出生到小學的注意力培養攻略是這樣的
    父母著急可以理解,不過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看,隨著年齡增長,孩子注意力會越來越好,理論上講,我們不必太焦慮。不過,我們需要了解孩子注意力發展的過程,才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正確的幫助,讓孩子有更好的注意力,更強的學習力。我們分年齡階段來看。
  • 當下解脫煩惱的方法
    前者需要學習和心理學的幫助,後者需要足夠的智慧,而我們學習的文化知識和一些心靈雞湯此刻都於事無補。確切地說,煩惱跟學歷無關,跟金錢無關。如果這兩者做不到,還有一個方法可以解脫煩惱(注意,不是逃避),但是要持之以恆地做。其實不管哪個方法,只要不行動,都沒有用處。心理學也是,學了不用跟沒學一樣,能把煩惱解脫的只有自己,別人提供了各種方法,只要你不用,就沒有用。
  • 孩子注意力經常不集中,做事容易走神?不妨嘗試「7分鐘觀察法」
    當然了,還有大部分情況是孩子注意力真的不集中。那麼這部分孩子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1. 心理壓力過大為了引起他人注意,得到關注,或逃避父母給予的過重的負擔,便下意識地通過一些行為來達到目的。心理、學習壓力過大,不良情緒,心理疾病等都會影響孩子注意力的集中。2.上課教育方法不適合孩子很多家長聽到老師說孩子總是上課不認真聽講,走神,就一味怪罪孩子,其實是不合理的。
  • 上網課總是注意力不集中?大腦不允許我們"一心二用"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心理學及腦科學教授Nilli Lavie於1995年提出了負載理論(Load theory)。負載理論表明,人的注意力資源是有限度的。當前任務知覺負載的高低決定了選擇性注意過程中的資源分配。
  • 孩子注意力無法集中?了解這3個辦法,分分鐘提升孩子注意力
    文|話梅的媽媽(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劉安曾說過:「心不專一,不能專誠,」由此可見,只有讓我們的注意力集中,才能夠更輕易的完成一件事情,不過現如今的孩子很少有注意力集中的,因為他們在做事的過程當中總會陷入無法集中的狀態當中
  • 兒童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如何提高孩子專注力?
    一說起孩子的專注力,很多父母就說,真是太愁人了,注意力超級不集中! 據社會調查統計,我國有幾千萬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注意力不集中,那麼父母又是如何面對呢?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可能出在家長身上!
    德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注意力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 說到孩子的注意力,吐槽一大堆:坐不住,一有動靜就要跑去看,上課經常走神,特別是寫作業,才剛剛認真寫一會兒,一不留神他又在玩了,經常以各種理由中斷,比如上廁所、喝水等等,經常是催催寫寫,本來七八點就能寫完的作業磨蹭到半夜
  • 專注海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注意力越容易集中的孩子,學習效率越高,成績也就越好。 注意力就是孩子的整個心理活動,持續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而此過程不被外界環境所幹擾的能力。孩子的心理活動在某一事物上的強度越大,緊張度越高,注意力也就越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