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曉冬:推手健身挺好,但不是武術
中國武術圈打假鬥士、格鬥狂人徐曉冬更新了最新一期的「冬哥辣評-暗黑試驗」節目,又一位武術大師被當場揭露,輸不起比賽竟然揚長而去。在節目中,邀請來「推手王中王」武術大師唐文軍,這位武術大師將和徐曉冬「惡童戰隊」的王賀來一場以推、摔為主的比賽。但是,僅僅一回合,武術推手大師唐文龍卻拒絕再戰,揚長而去!徐曉冬憤怒的表示,推手能健身挺好,但不是武術!
-
為什麼說閆芳及其他太極拳大師師徒推手並不是假推手?
《為什麼說閆芳及其他太極拳大師師徒推手並不是假推手?人們想到了一種非搏擊性又含有技擊含義的形式用來證明柔弱能夠勝剛強,那就是推手。太極拳大師們的出現就是用推手證明柔弱能夠勝剛強,而不是用搏擊格鬥證明柔弱能夠勝剛強。推手就是不踢打摔拿的技擊形式。所謂柔弱勝剛強實際上就是不先發而後發,不針鋒相對頂抗而捨己從人順勢而為,不用力拼搏而能使進攻者應手即僕。
-
太極推手的搭手式
2.雙搭手式雙搭手式是雙手推手的預備式,由對練雙方按一定的規則固定樁步相對面立並互出兩手相搭面成。雙搭手式的樁步除有單搭手的樁步外,還有小開立步的站步法,即:兩人相距一步對立,兩腳平行分開約半肩寬,然後兩手相搭成推手預備式。因此,除了單搭手式變成的六種以外,雙搭手式還有小開立步左式雙搭手式和小開立步右式雙搭手式,共八種。動步準手多以小開立步搭手式為預備式。
-
找到一個會「餵勁」的太極推手教練;才是你「捨己從人」的開始…
其實拳術就是拳術,就是一個人為增強體質而做的拳腳運動而己,這與幾千年的「太極文化」,並沒有什麼關係。如果說有,那也是指:盤架子和太極推手的合而為一。推手究竟應該怎麼練?除了在上篇「捨己從人」中所敘述的之外,最難的,恐怕就是找一個會「餵勁」的「捨己從人」的太極推手教練了。找一個這樣的教練,是比較困難的……可以說大多數的太極拳教練,都也是「以柔克剛」的嘴巴高手;他們對付自己的學員都有一套說辭……來掩飾自己的不能。那麼怎麼來識別這些「嘴巴高手」?從而找到一個真正的會「餵勁」的教練呢?
-
太極拳推手介紹-原福全
太極拳推手介紹太極拳推手是太極拳技擊訓練的一種方式,也是檢驗和提高太極拳練習者太極拳技擊功夫的一種套路。它和太極拳套路是「體」「用」關係,太極拳推手有單推手、雙推手、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大捋推手、散推手等。推手中,分別採用掤捋擠按採挒肘靠等八種太極拳基本技法。
-
吳文翰:太極拳推手理論的發展
1958年,牛連元的弟子吳孟俠和子吳兆峰編著的《太極拳九訣八十一式註解》,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首次公布了楊班侯遺作拳論,引起太極拳界的極大關注,被譽為「字字珠璣,句句錦繡」。後來吳孟俠的弟子喻承鏞又把尚未公開的兩訣獻出,使之更為完備。署名楊少侯的《拳論》,我是在近些年出版的太極拳書籍中看到的。
-
明確認識推手對練散手
然而,它的實際應用和格鬥作用畢竟是十分有限和片面的,與真正的散手技擊尚有很多差距,兩者根本無法相提並論。總而言之,我認為對練無非是一種雙人練習的「套路」而已。散手,是專為實戰技擊而設的專項功夫,是傳統武功在基本功(包括肩、臂、腰、腿的柔韌性練習和各種增強功力的內外功練習)、套路、對練(或推手)等練功程序過關後方可學習的「高級課程",是傳統武功的真正攻防之道。
-
太極拳愛好者如何正確對待推手
現在太極拳界有一怪現象,那就是打拳的人不推手,推手的不打拳。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幾點,1:我健健身的,不需要對抗,會比劃套路就行了。2:我找不到同伴。所以一個人打打拳就行了。3:容易受傷,安全第一,輸了還丟面子,還是打打拳好。4:套路裡的動作在推手時一個也用不出來,練套路沒用。
-
小米有品推手怎麼做?有品推手如何加入佛系推手團
小米有品推手是什麼?2019年是社交電商的元年,今年不做社交電商就會像10年前你錯過淘寶,5年前錯過微商一樣而後悔。社交電商經歷了3年多的發展,模式逐漸成熟,早期的平臺已經上市了,如今社交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那麼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小米有品推手app呢?做小米有品推手又應該選擇哪個團隊才能發展更好呢?
-
網易推手是什麼?如何免費開通推手
網易考拉海購和網易嚴選自帶龐大粉絲群,網易推手的數十萬優質商品均來自這兩個平臺。官方嚴格管控商品質量,確保原產地直採,商品佣金高達50%,可見網易為了進軍社交電商下足了血本。而且自購也能省錢,推廣能賺錢,划算到家那麼詳細介紹下這個平臺。網易推手是什麼?
-
練習推手的前提條件,心平氣和,不要有好勝之心
推手也稱打手、搭手,是太極拳練功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檢驗自身功夫的一個手段,是通向「懂勁」的一個練功方法。而且,由於推手更為符合中國人古老的哲學思想「勝而不傷」,並且更容易簡單地說明太極拳技擊的道理。所以,推手也是師父傳授弟子技擊功夫的一個重要方法。
-
大衛侃推手?
推手是什麼?推手實際上是太極拳從拳架過渡到實戰中間的一種二人對練的身體問答遊戲。推手並不等同於實戰,也不等同於二人對練的套路。推手的核心是要訓練一個人的身體知覺,所以推手是一種知覺運動。知和覺是兩個層次,通過接觸,感知到對方與自己,同時要覺察對方的起心動念。推手從八十年代開始,逐漸走向了三個方向。
-
推手比賽,後患無窮
在近些年太極推手的賽事中,我們經常看到以力降力的「頂牛」現象和相互僵持較力的摔跤卻又不如摔跤的場面。這種狀況已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少說也有20多年。遠的不說,2005年第三屆中國焦作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太極推手擂臺賽如此,2006年邯鄲舉行的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太極推手比賽也是如此。為此,《河北日報》曾發表文章《太極推手變摔跤頂牛》,指出太極推手的這種不良狀況應該引起武術界廣大同仁的重視
-
阿鄧老師---頂牛推手的益處(下)
他的形意拳的老師在街頭賣藝,殷師一看,功夫真好,散場就給接到家裡了,並叫來了小時的玩伴吉良辰,一起磕頭拜師,學武學醫.殷師認穴功夫非常好,隔衣服扎針.兒時的我只是喜歡跟他講話,沒學到什麼東西,他教我打脈,記得左手心肝腎,右手肺脾門.他不打拳,說拖地掃地都能練功.這有些是他告訴我的,有些是在文化宮殷師的師弟告訴我的.大陸解放前,殷師家有錢,解放後,殷師燒鍋爐做校工.地位低下。
-
吳式太極拳名家馬長勳先生在傳統太極拳推手研究社上的推手表演
青年時代,馬先生不僅刻苦鑽研拳藝而且善於領悟拳理,許多武術前輩如吳式太極拳第二代名家王子英、李文杰、張繼之、楊禹廷等先生在拳藝、推手及理論上都給過他深刻的影響和真傳。 馬長勳先生十分注意學習其他流派太極拳的長處,向楊式太極拳的第三代傳人鮑全福先生學習了紀子修的拳式和道家養生功法,向吳斌芝先生學習了楊澄浦的拳式及劍、刀、粘杆等器械,還學習了李香遠的武式太極拳。
-
太極推手(一)
要做神就不能出手,只要出手就不過如此。我常常好奇,楊露禪與武禹襄同在一城,步行不過5分鐘路程,為什麼不天天拼殺一番,以驗證引進落空在高手之間是怎麼發生的?如果那樣,武禹襄理論又是怎樣呢?楊露禪的技術體系又是怎樣呢?楊露禪無敵,他的對手是些什麼人呢?跟他一樣的高手?如果他跟張露禪、王露禪、李露禪交手,是不是搭手就飛?
-
【極度罕見視頻】大師vs大師切磋交流——1992年全國首屆太極推手研討會
癌症免費1992 年4月,全國首屆太極推手研討會在濟南皇亭體育館舉行。當時民間選手與官方選手在推手比賽規則上意見相左,導致推手交流切磋。以下是保留下來當年的珍貴視頻。習武經歷:自幼從師原山東國術館教練馬永奎先生學習查拳、各種兵器及中國式摔跤。1964年入濟南市代表隊。從師于承惠先生學習螳螂拳、孫臏拳、醉劍、雙手劍、穿林槍及武術競賽自選套路等等。1974年拜師陳式太極拳第十八代傳人洪均生先生學習陳式太極拳、推手及陳式器械。歷年來四處尋師訪友,拜訪過20餘位名師前輩,並得到他們的熱心指導。擔任職務:1974 年擔任歷城區體委武術教練、體校校長。
-
會拳架不會推手是什麼原因?拳架是推手的基礎嗎?
推手是檢驗拳架正確與否的標準在趙堡太極拳練習者中廣為流傳,至少是來自鄭悟清老前輩,趙堡太極拳標準活步推手練習中,發人主要有三招,高探馬,白鶴亮翅,金剛,基本上都是這三招的變形演化,或者說活步雙推手的環境下最適合這三式,把這三式動作做好,推手發人時基本用力動作是一樣的,根據情況略有變形而已,
-
推手練習對於太極拳的重要性
常常見到一些大師在教學員時說這個動作要如何做如何做,怎麼才規範,才標準,但為什麼要這麼做,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凡有學生想推下手試試,體驗一下,就以各種理由推脫。還是那句話,推手是不用學的,推手就是拳裡面的動作,尤其是楊氏太極拳,掤捋擠按這個動作就是四正推手的單人練習,具體大家可以參考公眾號講述掤捋擠按的相關文章,這裡就不多論述了。
-
菏澤市首屆太極拳推手教練員培訓班開班
開班儀式現場 10月5日上午,菏澤市首屆太極拳推手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史長華,市體育局科研中心主任郭守剛,省武術運動協會太極拳及推手專業委員會主任楊彥青,省太極尚武俱樂部主任兼教練杜林功,市太極拳推手協會會長王文勝,菏澤學院教授路建民,市武術運動協會秘書長盛建忠等參加開班儀式,儀式由市太極拳推手協會副會長兼助教王旭望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