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oil!港式英語的演變及由來

2021-02-15 香港活動


(港式英語是一門特別的方言。照片來源:南華早報)

大家都在討論如何保衛中國的方言,使其免受中央語言政策的影響;與此同時,或許也應該探討一下香港的另類方言──港式英語。

傳統以來,香港發明的英語詞彙,往往被亞洲其他地區以至全球的英語使用者接納,有些詞語甚至成為國際標準英語。但同時也有很多詞語漸漸不為人所用,甚至在香港也變得落伍過時。

帕特利克•卡明斯(Patrick J. Cummings)是《香港英語詞典: 來自芬芳之港的詞彙》(Dictionary of Hong Kong English: Words from the Fragrant Harbor)的作者之一。他說:「我的總體印象是,很多詞語都已經落伍了。」

「Ketchup」意指番茄醬,用於英文和其他語言。它植根於香港的多元文化,發音源自番茄醬的粵語名「茄汁」。卡明斯說,華人、馬來人、印度人、葡萄牙人、英國人和其他國家的人在香港互相交流,發明了新的英語詞彙,港式英語便成為一種獨特的方言。

漢斯-格奧爾格•沃夫(Hans-Georg Wolf)是詞典的另一位作者,他是德國波茨坦大學(University of Potsdam)教授,研究港式英語。 他說,中國的洋涇浜英語、港英時期的英語和借用粵語的英語,是港式英語詞彙的三個主要來源。

詞典收錄了法庭檔案、政府新聞稿、報紙及企業公告等公開英語文件中經常出現的詞語。卡明斯說,至於港式英文中借用粵語的詞彙,則以羅馬字母拼出粵音,例如:「chee saw」(廁所)和「八十後」(指生於1980年或之後的香港人)。

詞典還收錄了「catty」(斤,等於604克,源於馬來語)、「chit」(收條或官方的紙條)、「praya」(海濱)和「walla walla」(租賃汽船)。

「Shroff」 (收銀員)、「nullah」 (水渠)、「godown」 (貨倉)、「chop」 (印章)與「amah」 (女僕)或許是港式英語中較為人所知的詞語,曾經是香港的日常用語,後來更傳到世界各地。香港大學的林麗素教授專門研究後殖民時代社會的英語使用情況。她說:「這些詞語漸漸都被淘汰了。年輕一代都不知道stone nullah(石水渠)和shroff(收銀員)是什麼。」

林教授說,雖然港式英語的典型詞彙日漸式微,但在新用語湧現之時,仍有必要了解部份舊字詞背後的故事。香港人用雙語進行數字通訊,加上內地移民及雨傘運動等事件,都不斷為港式英語注入新詞彙。雖然很多字詞都是某個時代的產物,但都反映了香港經久不衰的特徵:文化多元及貿易頻繁。

港式英語有可能掀起新一輪革命。在此不妨認識一些新舊港式英語經典字詞吧。

末落的經典詞彙:

Shroff [shrof]:名詞,銀行家、收銀員或錢幣兌換商,也可以解作專門鑒定金屬硬幣的人。19世紀一個帕西家族從印度古吉拉特邦來到香港,該家族的姓氏 「Shroff」就成為地區內匯款服務的代名詞。蘇樂夫(Jal Shroff)是這個家族的後代,曾為拜火教善慈信託基金會主席。他在九龍木球會喝著咖啡,講述家族的貨幣商人如何在印度創立類似於西聯匯款公司的匯款服務業。順應當時外貿公司在東亞湧現的潮流,家族把生意擴大到整個東亞,成為匯款服務行業的領軍代表。

林教授說,她在新加坡長大,這個詞從香港傳到那裡,她父母那個年代還有人用,但現在就幾乎沒人用了。

今天,香港的收銀櫃檯已不會再標註「shroff」這個詞,但政府部門仍然沿用。今年你是否將稅款繳入「shroff account」(收款賬戶)了呢?

Nullah [nuhl-uh] 名詞,是流經烏爾都(Urdu)及旁遮普(Punjabi)的小河的名字,在香港解作人造水泥渠道。香港貿易公司為了疏導暴雨時的雨水,聘請了一些印度工人修建石渠和水泥渠道。由於渠道令這些工人想起印度家鄉的小河,因此他們就借用了這個詞來稱呼這些渠道。

卡明斯和沃夫說,這個詞已經過時了。現在「Nullah」這個詞通常只見於地名,例如灣仔的Stone Nullah Lane(石水渠街)。

Cumshaw [kuhm-shaw] 名詞,賞錢或小費,源於福建話「感謝」的發音:「kam-sia」。這個詞是洋涇浜英語的代表。港式英語的很多字詞都來自洋涇浜英語。

Godown [goh-doun] 名詞,貨倉。據香港大學研究香港語言學的專家包睿舜(Robert Bauer)教授說,這個詞起源於馬來語的「gudang」,傳到香港之後拼法有所改變。

英式英語中,「godown」一詞自16世紀起用以描述跟葡萄牙的貿易關係。1886年Hong Kong and Kowloon Wharf and Godown Company(香港九龍碼頭及貨倉有限公司,簡稱「九龍倉」)成立,鞏固了這個詞的使用。

1960和70年代出生的香港人對這個詞應該有印象。當時中環遮打道的壽德隆大廈(Sutherland House)有一家酒吧餐廳以「Godown」命名,據說演員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和皮爾斯•布魯斯南(Pierce Brosnan)都曾經光顧這家餐廳。

曾在Godown餐廳任服務員的凱瑟琳•庫克(Catherine Cooke)說:「餐廳的後牆有一幅昔日九龍倉公司面貌的壁畫,棒極了。」

Chop [chop] 名詞,印章或簽名,在港式英語中還可指商標。這個詞也曾用於意指有法律約束力的公文或公開許可證。

現在「chop」這個詞仍用於指傳統的印章。但是,去年3月3日發佈的新《公司條例》不再要求公司註冊印章。現在如果在香港或內地合法轉讓資產,公司印章仍可作為有效的簽署,但在不久的將來,電子文件將代替傳統文件,這個詞語就可能被淘汰。為了傳承這個港式英詞,或許香港一些金融機構可以在網上銀行系統裡加入「e-chop」 (電子印章)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上環開了一家名為磅太太(Mrs Pound)的時尚餐廳。這家餐廳去年新開張,單看門面還以為是間印章店,店面的招牌就有這個詞。

Amah [ah-muh] 名詞,女傭。據包睿舜教授說,這個詞19世紀開始使用,由葡萄牙語意為奶媽或保姆的「ama」一詞演變而來。但《聽人使喚的香港女僕—移民工的故事(Maid to Order in Hong Kong: Stories of Migrant Workers)》一書的作者郭思嘉(Nicole Constable)認為,這個詞源於中文的「阿嬤」。印度英語中的「ayah」一詞也源於「amah」,英國作家魯德亞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的作品中也用到這個詞。

現在,」amah」(女僕)已由更政治正確的「domestic helper」 (家庭傭工)取代。

香港大學語言學系助理教授凱瑟琳•多諾霍(Cathryn Donohue)身兼香港語言學學會成員。她說:「『Amah』一詞衰落,被『auntie』(阿姨)或『domestic helper』(家庭傭工)取代,可能反映社會態度轉變,或至少是為了避免『amah』一詞可能帶有的負面涵義引起不快。」

香港的菲律賓家庭傭工大多使用塔加洛語(Tagalog),其中「yaya」一詞也用於指代女傭工,起源與」amah」相似。

人們偏好可能隨時間轉變,指代「家庭傭工」的名詞不斷變化,未來可能又有所改變。

港式英語新詞:

林教授正在記錄港式英語的新詞彙及特別的詞語,其研究報告定於今年發表。當中指出,由於人們以數字形式交流時更傾向使用英文,促使能操英語的粵語使用者向全世界散播港式英語新詞。

另外,社會政治因素也促使新詞誕生和廣泛運用,例如陸港交流日趨頻繁。另外,香港作為區內貿易中心,也不斷催生和傳播新的英語詞彙。

Add oil  [add oil!] 動詞,字面解釋為添加汽油,但更多用於鼓勵他人。這個詞在60年代澳門格蘭披治大賽中用於為參賽者打氣,歷來都只用中文」 加油」,但現在香港越來越多人以直譯的英語表達。

據林教授說,許多香港年輕人都是雙語使用者,傾向於將粵語拼寫出來或是用英語,因為打起來更快。

林教授說:「打字時,學生們會用英語的『add oil』,而非中文的』加油』。」

港式英文藉助雨傘運動傳播,令國際社會也熟悉起來。香港藝術家在遮打道設立了「add oil machine(佔中打氣機)」,將全世界支持者的鼓勵話語投放到告士打道的一面牆上。據組織者透露,打氣機總共投影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超過4萬條留言,他們通常用港式英文「add oil」來鼓勵示威者。現在「add oil」已經錄入了城市詞典(Urban Dictionary)中。

林教授又說:「我敢打賭,『add oil』這一新詞會在全世界廣泛使用。」

Hea/chur  [Hea 中調/chur 中調] 形容詞,前者解漫不經心、隨便,後者解辛苦、困難。這兩個用語由香港大學學生發明,以形容他們的課程。

「那門課很hea,選它吧。」林教授說,學生們就是這樣描述一門簡單的課程。(鄭重聲明,講的不是林教授的課)

林教授說,這些詞語都是粵語口語,並沒有相應的漢字。所以,學生們互相發送信息時,會以英文字母拼出發音。

這些字詞不會流傳到世界各地,但展示了手機簡訊及網上交流如何衍生出新的港式英語。如果學生們僅僅是面對面交流或打電話,這些詞語可能永遠不會被寫出來。

林教授說,這些字詞也展現了粵語的聲調如何被套用在港式英語中。雖然這些字詞用於英文句子裡,但說出來時還是保持了粵語的聲調。

Locust  [lo-cust](蝗蟲) 名詞,指代內地遊客,暗含數量龐大及掠奪本地資源之意。這是個貶義詞;早前香港多個地區出現奶粉短缺情況,社會將矛頭指向水貨客。2011年3月,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本報。

林教授表示,這個有爭議的詞反映了本地人排外的心態,要把自己跟外人區分開來。很多時候,人們創造新詞是出於這種心理。

自起用至今,「locust」在世界網絡英語語料庫(Corpus of Global Web-Based English)的香港部分有40個搜索結果。這個語料庫專門監測媒體和法律文件中詞語的使用情況。

「Locust」一詞現已傳到新加坡,2012年,當地出租車司機和中國公民發生一起交通意外,當時媒體便廣泛使用了這個詞。泰國和臺灣的英語新聞也用過「locust」來描述來自中國內地的遊客。

Fryer/fry stock  [frahy-er] 名詞, 意指跟風追捧的投資,而非根據公司長期收入來判斷的股票投資,也稱為「wok stock」。

很多港式英語字詞起源於傳統貿易,金融交易人員也不斷發明新詞。

裡昂證券公司一名使用雙語的交易員說, 某天晚上一些交易員在小攤邊吃飯,第一次用到「fryer/fry stock」。他們一邊吃著小炒,一邊討論股票和第二天熱門個股的情況。

幾家公司的交易員都說,香港發明這個詞之後,現在已傳到吉隆坡和新加坡。

相關焦點

  • Add oil收入《牛津英語詞典》成為正式英語,各位老師怎麼辦?
    今年10月份,《牛津英語詞典》發布今年第三季度收錄的新詞,其中有個單詞,各位小夥伴一定能無師自通——add oil。《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後面就稱為OED了),是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被認為是當代最全面和最權威的英語詞典,是英語世界金科玉律的存在。所以,把「add oil」收錄,真的不是開玩笑。
  • 中式英文「add oil」進牛津詞典!網友看完太開心,創作停不下來…
    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
  • 能用 add oil 說加油嗎?這是看比賽還是在廚房? 英語乾貨
    6.add oil(這個詞組是我們中國人自創的一個詞,對中國人說也不妨,Chinglish一下也無傷大雅。許多了解中國文化的外國人其實也能理解這種說法,其實add some oil更符合語法習慣,不過這樣一來一聽就知道是指在烹飪的時候「加點油」了。)7.Do it!(在最後一刻,加油,你一定行。)
  • 荔枝說:「Add oil」入選牛津詞典,Chiglish可以說很得意了!
    荔枝新聞專稿(小編/蘆葦醬)   日前,《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季度更新,發布了一批新詞新義,其中,「中式英語」「add
  • 注音符號的由來為何?
    說愛你 我就大舌頭轉身 靠在牆壁 立正 開始正音 說一萬遍我愛你 直到你滿意注意 你的嘴型 咬字 含糊不清 說一萬遍我愛你 直到你滿意一二三四五六七 開始倒數表白的成績 每一分鐘多一名 競爭者太擠ㄅㄆㄇㄈㄐㄑㄒ 有些咬字我都咬不清 要說什麼都可以 就差我愛你注音符號的由來正式開始
  • 新聞加點料|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進牛津詞典
    據港臺媒體報導,「加油」的直譯詞「add oil」,出現在了剛更新的《牛津英語詞典》中。和「lose face」(丟臉)、「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等詞一樣,正式成為「合法」的中式英語。  網友:再這麼發展下去,英語單詞不用記了……
  • 「港式中文」存廢之爭
    她所作《「港式中文」的一斑》一文發表在香港中國語文學會編輯出版的《語文建設通訊》第47期(1995年3月),後於1996 年著文《「港式中文」形成的原因及後果》,刊於《一九九七與香港中國語文研討會論文集》。她給港式中文下了定義:「何謂港式中文?它是指在香港流行的口頭和書面的表達方式。因為它和規範的現代漢語在語法上和在詞彙上有很大的出入,由於它起源於香港,故稱之為港式中文。」
  • 英語add to 與 add up 和 add up to 的區別
    英語中,add to,add up 和 add up to 較相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它們的用法區別。1. add to:意為「增加,加到」。其中 add 和 to 之間可以有要增加的東西。例句2:I have nothing to add to my earlier statement.我對我之前說的話沒有什麼補充的。例句3:If you add three to seven, you get ten.三加七等於十。
  • Add oil? 的英文怎麼說?「中式英文特輯」150個你會講錯的英文日常用語-學校篇(1)
    歡迎加入並和我們一起討論英語學習的方方面面。請通過微信 「 思辯英語」 或郵件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的郵箱地址是 askus@sibiandebate.comTable of Contents寫功課 do one’s homework讓我跟你解釋 Let me explain this to you.加油 Break a leg!
  • 這些港式舊商鋪 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港式茶餐廳你知道香港第一間引入漢堡包的食肆在哪嗎?你知道過去香港醫館是和武館開在一起的嗎?
  • 冬至從習俗到農曆的由來故事
    包含冬至幾月幾號,冬至拜拜時間、冬至由來以及冬至故事,享受美味Q彈湯圓的同時,一起來看看冬至的神秘面紗吧! 冬至的由來與故事:在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又代表什麼意思呢? 坊間有許多說法,其中一個最為人所熟知的冬至由來故事,其中竟是暗藏著些許的悲傷… 傳說,閩南地區曾經有一對貧窮的夫婦,在某一年冬至帶著女兒進城,後來母親卻因體力不支而過世了,父親為了好好安葬妻子,只能決定把女兒賣掉以籌到安葬費;已經失去母親的女兒,聽到這個消息,更因打擊太大而昏厥了,父親為此連忙討了一碗糯米圓與米湯給女兒,希望能喚醒她。
  • 肩部練習add oil
  • 「飲茶」「叉燒」等港式用語首納牛津詞典,一半同飲食有關!
    港式奶茶是香港獨有飲品,茶味重偏苦澀,口感爽滑且香醇濃厚為特點。製作方法較大陸奶茶複雜,經過撞茶(拉茶)工序,保證奶茶中保留茶葉的濃厚。後來人們稱之「香港老街ST0RY」奶茶。  在《牛津英語詞典》公佈新加入香港13個字彙還包括本土味濃的Kaifong(街坊)、Sandwich class(夾心階層)、compensated dating(援交)、lucky money(利是)、sitting-out
  • 懶人無油辣炒牛肉 Oil Free Stir-fried Spicy Beef
    Without any oil, this spicy beef dish is healthy, satisfying and hearty. It's a perfect quick-lunch option when you have little time during school/work.
  • 刷牙英語:英語都有哪些縮略詞?
    歡迎收聽「小馬大哈」刷牙英語。本期小馬大哈將教大家關於英語的縮略詞是怎樣說的。
  • add on item什麼意思
    2020-06-24 16:56 add on item一般是針對價格過低,又是亞馬遜配送的產品。亞馬遜為了保證有利可賺,設置了這樣的標誌。訂單總金額必須超過25美元方可下單,即便你是prime的會員,也必須滿足條件。
  • 魔獸世界add是什麼意思
    魔獸世界add是什麼意思?在魔獸世界遊戲中,add是什麼意思的縮寫呢,接下讓小編來聊一聊,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 龜粿的由來
    龜粿的由來    古時祭祀用活龜當作月餅,後因活龜來源日漸短缺,所以人們奉之以祈延年益壽。在閩南作為供品的祭龜,大致包括紅龜粿,紅龜(麵龜)、鼠麴粿、米糕龜、麵線龜和米粉龜等。傳統習俗裡,如果到廟裡乞求神明的事情應驗後,明年必須以加倍或加重的壽龜還給廟方,表示信守與感謝神明的庇祐,此稱之為「還龜」,於是可見在祭典中,各方善男信女攜帶各式大小龜品到廟中叩答神明或是還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