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一年三個大,神鬼都害怕」是啥意思?2020是「災年」嗎

2020-12-14 農大知事

歡迎大家閱覽《農大知事》欄目,本欄目會為廣大讀者朋友持續不斷地提供「三農」相關常識,歡迎關注!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俗話「一年三個大,神鬼都害怕」是啥意思?2020是「災年」嗎?

農村有些老俗話,總能給人感覺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簡短的語句裡,不知道涵蓋著什麼意思,有些話語確實也是令人比較費解的。農村的老俗話或者是諺語,通常會在農村口碑相傳,尤其是農村的老年人,對於那些老俗話多是念念不忘,日常生活中,也總會說出針對性的俗話來,對照參考。

在農村所流傳的「一年三個大,神鬼都害怕」這句俗話,我也是最近聽村裡一些老年人提起的,之所以偶爾提起這句老俗話來,那也是因為2020年與這句俗話有著較大的巧合性,因此讓村裡的老年人產生了聯想。

所謂的「一年三個大」就是指的這一年當中,出現了連續三個「大月」,「大月」是指的農曆中每月有30天的月份,每月是29天的月份又被稱為「小月」,一般大月和小月都是相間隔一個月的,即便是有兩個大月相連續,但三個大月相連的現象也很少有。

比如說農村有句順口溜叫做:「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總不差」,這句話就說明了在這些月份當中,大月的出現基本是間隔的,沒有三個大月連續出現的現象。然而2020年的農曆就顯得與眾不同了,在農曆二、三、四這三個連續的月份裡,每個月都是「大月」,這「一年三個大」就是這麼個意思。

那麼這「一年三個大」與「神鬼都不怕」有什麼相關性呢?其實,正是因為這樣連續出現三個「大月」的陰曆曆法比較少有,多年才能一見,這在過去科技還很欠發達的古人看來,就屬於是「異常」年份,在這樣的年份裡甚至連「神鬼」都會懼怕,就被定義為不吉利之年。

很巧合的是,又遇到了2020年的此次疫情,因此這句話才再次被農村那些老年人提起來 。眾所周知,其實曆法的記錄源自於地球自轉和公轉,從而形成了年、月、日,之所以有農曆大小月份的出現,是因為讓歷月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

這裡說起來有點複雜,歷月也就是指曆法中所規定的月,其長度需是整日數,而「朔望月」又被叫做「太陰月」,每個「朔望月」有二十九天半,然而歷月又不能出現半天的記錄方法,只有取整數,所以才有了大小月間隔出現的情況。

2020年由於是閏月年,潤農曆的四月,這樣一來,原本平常年份二月應屬於小月,卻「陰差陽錯」就成為了30天大月,因此也就出現了二月、三月、四月都是大月份了,這樣並不常見的月份,就被古人蒙上了神秘的面紗,也就不足為怪了。

2020年,相遇了「一年三個大,神鬼都害怕」農村這句老俗語,又發生了全球性的疫情現象,其實也純屬巧合,與今年是不是「災年」無關,疫情的發生和年份曆法也並沒有直接關聯性,對此你怎麼看呢?

更多關於三農的文章,請點上面的「關注」二字。您的每一次轉發與收藏都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持,您有什麼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本欄目會盡力幫您解答,謝謝!(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

相關焦點

  • 2020年是災年嗎?為什麼有老人說「一年三個大,什麼都不怕」?
    今年是庚子年,有的人說2020年是災難年,因為歷史上最近的一次庚子年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而恰巧今年剛過年就開始鬧疫情,這多重不好的印象,讓好多人都對今年這個鼠年有陰影,可農村有句老話卻說「一年三個大,什麼都不怕」,真的是這樣嗎?到底這庚子鼠年是好,還是不好?
  • 農村俗語說:「一年三個大,什麼都不怕」,啥意思?指的是啥呢
    除了對於不同的年份有不同的說法之外,對於月份的變化,在農村也有很多的說法,其中就有一句老話叫做:一年三個大,什麼都不怕,這裡的三個大,指的是月份,我們有句童謠叫做:「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這一三五七八十臘月,指的就是大月,在傳統的日曆牌上,對於每個月都有一些描述,像某某月大,某某月小的描述,農村老話指的一年三個大,指的是農曆的月份
  • 農村有句俗話:「桃三杏四梅花五年,想吃核桃18年」,是啥意思?
    農村有句俗話:「桃三杏四梅花五年,想吃核桃18年」,是啥意思? 想吃什麼果子就要等其相應的生長時間。 咱們國家農耕歷史悠久,長年累月地沉澱了很多的農諺,這些農諺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對農民從事農業生產很有幫助。
  • 農村俗話:人貪三樣,一生白忙是啥意思?很多人對這句話理解有誤
    「人貪三樣,一生白忙」。這是一句農村俗話,但很多人理解這句俗話時其實是有誤的,並不是說大家理解的意思都有誤,而是理解這個「三」有誤。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大家看到這樣的問題時,總要想盡辦法去列出個一二三來,但其實,在一些俗話和老話中,凡是有三這個數字的,多是虛指,這並不是個實際指向,說三樣就三樣,而是個虛數,可以是五樣,也可以是一百樣。那麼,這句話究竟是想說啥呢?所謂貪了後就會一生白忙,有這麼嚴重嗎?黑嫂說一下這句話裡的意思,然後咱們說一下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話「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句話俗話叫「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倘若十分都用盡,後輩兒孫不如人」。很多人冷不丁看到這句話時,常常會產生誤解。因為大多數人會向玄奇迷信上理解走。比如說我們村以前有個人叫「王學道」,他會一些東西,就是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一輩子為別人看病,看邪氣啥的。
  • 2020年,這幾件詭異事,我們都避不開。「一年三大,神鬼都怕」!
    2020年,這幾件詭異事,我們都避不開。今年會有兩個春節,五個神奇的星期六。更神奇的是農村流傳的「一年三大,鬼神怕」的老話。在農村有一些古老的諺語,它們總是給人一種被神秘面紗覆蓋的感覺。簡而言之,我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意思。有些詞確實令人費解。
  • 農村俗話「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是啥意思?這個菘是什麼?
    這裡的意思是想說周顒這人甘於清貧,但假如我們仔細看,會發現有點奇怪,自己有老婆有家,卻獨自住在山裡,不過咱們題不在此處,故略過不提。那麼,這裡的春初早韭,秋末晚菘究竟是個啥意思呢?這裡的菘到底是個啥?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關於立夏的俗話,立夏不下,高掛犁耙,什麼意思?立夏不下雨好嗎
    關於立夏的俗話,立夏不下,高掛犁耙,什麼意思?立夏不下雨好嗎時間過得飛快,雖然立夏還未來到,但今年的氣溫異常,目前已經有很多地區處於高溫蒸烤,氣溫的上升讓大家措手不及,從幾度到三十幾度,只用了不到一星期的時間,讓人措手不及。
  • 2020年多災多難,鼠年真的是災年嗎?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種說法,2020年因為是鼠年,所以才會多災多難,然而災難的到來真的和鼠年有關係嗎?老鼠的形象在現代大多以散播疾病,傳播病毒等負面形象出現,算是一個人人喊打的物種,但是在我國傳統十二生肖文化中,鼠卻是生肖之首。
  • 俗話:「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多食」,究竟啥意思?
    俗話:「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多食」,究竟啥意思?我們可以對應「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一甲子」,來了解這句俗話。好比「漁夫的故事」,他老婆的貪慾越來越大,想做「女霸王」,貪慾最終害的她一無所有。大道至簡,說明人們就不應過多貪慾,懂得適可而止為宜。五十不多情:多情一詞解釋為:感性、重感情、感情豐富的性格叫多情,表達了「感情複雜」的意思。一個到了知天命年紀的人,無論男人或者女人,就不應太感情用事,做事通常就會很穩重。
  • 農村俗話「雲裡日頭洞裡風,蠍子尾巴後娘心」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現在的農村和過去不同,過去的農村,視離婚為洪水猛獸,所以後娘也是不多的,為了突出離婚將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心理打擊,出現了不少關於這方面的警示,一些俗話、老話、諺語,都試圖告訴人們,離婚後再娶或再嫁,都不會落到好,所以最好是不要離婚。
  • 民間說家有化骨龍,應是為討債啥意思?其實現在這話已經失去意義
    農村俗話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有時候會冷不丁的學到一些新知識,比如這句家有化骨龍,應為討債鬼。很多人看到後會覺得茫然,這個化骨龍是個啥玩意兒?為啥家裡有這樣一位,就算是出了討債鬼了?我們農村的俗話大多是通俗易懂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通俗易懂需要建立在明白一些古代傳說的基礎上,比如這句就需要知道一些古代的傳說。下面咱們就說說這個化骨龍究竟是啥,然後說一下這句俗話有沒有道理。一、這句話啥意思化骨龍是個啥呢?
  • 農村俗語:「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啥意思?究竟有啥道理?
    如果僅僅以字面意思來看,感覺有點不科學,也不合理。但是,既然這句俗語能夠在民間廣為流傳,那麼肯定有一定的道理,僅僅以「風水學說」讓大眾廣泛接受,有點不可能。畢竟,很多人需要更據說服力的「公理」,才能被認可接受,也就是這句話隱喻的另一層意思,能夠讓人們廣泛性認同,加上風水學說的「加持」,使得這句俗話能夠被人們廣泛認可,才能廣為流傳至今。
  • 「大暑不暑,五穀不鼓」是啥意思?大暑天氣和糧食收成有關係嗎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令,也是夏天裡的最後一個節令,意思是「酷熱之極」,溼熱交蒸做到高峰期,終究這時恰逢三伏天的「中伏」前後左右,是一年中最火且熱得較集中化的情況下。一般來說,每一年7月22日-24日是大暑剛開始之日,2020年的大暑恰好在7月22日。
  • 農村老話說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是啥意思?其實沒道理
    農村俗話裡有一套是專門講待客的,這類俗話特別多,有些是有道理的,讓人明白為人處世之道,有一些則是人們的想當然。比如這句「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我們看不少人家裡來客人後,很少有用三個菜招待的,大多都是四個菜以上。
  • 俗話說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是啥意思?在現代還有道理嗎
    這句話冷不丁看到時,會有一些人表示茫然,字面上看太精簡,跟一些通俗易懂的俗話有些不同。但其實有過一些生活經驗的人都能很快明白這句話,並且引起自己的思考。那麼,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一、這句話啥意思所謂豪不過三,指的是過去那些豪門大族,這個是一直存在的,比如漢朝末期的袁紹家族,比如魏晉時期那些貴族,比如李世民家族,這些在古代都是真正的豪門大族。這個豪不過三,就是再怎麼牛的豪門,也撐不過三代人就會逐漸衰落。
  • 農村俗話說正月的豬,五月的牛,這句話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這個其實是個半截話,並沒有說完,完整的是「正月的豬,五月的牛——不發愁」。那有些人還是不能明白,這裡說的不發愁是啥意思,跟生肖究竟有個什麼關係。黑嫂在這裡說一下這句話中的意思,然後咱們說一下有沒有道理。
  • 「結過婚的朋友都懂,說實話還挺害怕的……」哈哈哈哈啥意思啊?
    「結過婚的朋友都懂,說實話還挺害怕的……」哈哈哈哈哈啥意思啊?這果然已經涉及到小編的知識盲點了,畢竟咱們還沒有結婚,真的不知道這個姑娘在幹嘛。但是小編左看右看,感覺她只是在曬自己的自拍呀!那麼大家知道這個有什麼特別之處嗎?小夥伴們,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哦。我的天哪~萬萬沒想到重慶這所謂的「白濁清水」看上去也是這麼多過癮,看來腸胃不好、不能吃辣的人。真不能去重慶玩兒啊!!!
  • 俗話「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說的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關於諸葛亮的而衍生的俗話,非常有趣,例如其中一句,叫「諸葛亮弔孝,假仁假義」,這句俗話中,包含著這樣的一個民間故事;當年諸葛亮三氣周瑜之後,周瑜並沒有被氣死,而是回到了柴桑口。足智多謀的周瑜,想出了一個計謀來戲弄諸葛亮。
  • 農村俗話說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啥意思?究竟想說個什麼道理
    農村俗話有個特點,就是各地方言各不相同,但意思卻又相同。比如這句「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這在我們這邊的說法是「男怕耳輪向前,女怕鼻孔朝天」。這兩句話用的字不太一樣,但意思卻是完全一樣的。這就是我國語言的魅力,由於我國地大物博,所以出現了不少以方言為主的俗話,這些俗話通俗易懂而意思明確,似乎是讓人看這到這句話就明白一個道理。但其實有時候並不是這樣的,很多俗話包含的道理是隱秘的,不止是字面意思那麼簡單。還有一些俗話則是完全沒有道理的,所謂的道理是人們的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