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過極品飛車的朋友一定對瑪莎拉蒂這個品牌不會陌生,在歷代的極品飛車中,瑪莎拉蒂旗下的瑪莎拉蒂GT、Spyder都是一等一的狠角兒。作為一家來自義大利跑車公司,早期的瑪莎拉蒂從三叉戟車標到不凡的機械性能都儘可能地展現了亞平寧半島所獨有的浪漫氣質與堅毅性格。還記得一句話,那就是「誰開著Gran Cabrio遊弋在地中海沿岸,誰就能擁有整個地中海」。沒錯,瑪莎拉蒂的浪漫氣質是獨一無二的。
但是在如今,隨著瑪莎拉蒂「最便宜轎跑」——Ghibli的推出,在88.08-118.88萬的售價之下,曾經的浪漫氣質不再。瑪莎拉蒂曾經高昂著的頭顱,也被菲亞特這三個沉重的大字壓得抬不起來了。但這些都不是問題,畢竟,在國內的富人階級中,誰都原意花一百萬出頭的價格,去擁有一臺掛著三叉戟車標的四門轎跑。在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瑪莎拉蒂Ghibli除了三叉戟車標,到底還有什麼?
遊弋在地中海的劍齒鯊,Ghibli的顏值挑不出毛病
說起浪漫,在義大利人面前,法國人的浪漫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作為文藝復興的搖籃,義大利的汽車工業也深受文藝復興影響。自由主義、浪漫氣息缺一不可!正如同我們眼前的Ghibli一般,它超脫了中大型轎跑設計的中規中矩,與同級別的奧迪A7、寶馬8系展現出了截然不同的灑脫與流暢。
在前臉造型中,Ghibli儘可能地通過降低車頭重心的方式來呈現極具攻擊性的既視感。誇張的大嘴再加上瞪鈴般的燈組,如果將車標遮住,它像是一頭遊弋於深海的劍齒鯊,隨時準備利劍出鞘去獲得獵物;如果將車標一起呈現出來,它就變成了兇猛的海夜叉。手持三叉戟,密切地注視著每一個想要侵犯自己的人。
來到側方,Ghibli又帶來了全然不同的流暢感。前長後短的車身比例,使得Ghibli不僅擁有了一臺標準的前置後驅大馬力轎跑比例。逐漸向後上揚的裙底線條,帶來了更多關於性能跑車的刻畫,使得這樣的俯衝姿態更加流暢、運動。在C柱後方,擁有著一塊瑪莎拉蒂的徽標,隨時彰顯著自身的地位與出身,猶如古羅馬時期的一位貴族。
毫無疑問,收緊的屁股是瑪莎拉蒂Ghibli的點睛之筆。在尾部,這輛車沒有展現出太多的攻擊形態,而是通過圓潤線條的刻畫,彰顯出了不少的浪漫與優雅姿態。在尾部下方顯露出的雙邊四出排氣管,在隱隱之中告訴著後車:你看,我有四根排氣管,最好別來惹我!
但是,作為一臺轎跑,Ghibli的尾門開啟方式卻與A7等車型不同。它並沒有快背車的後擋風玻璃一體式尾門,而是保持了三廂車後備箱的開啟方式。這一點,除了裝載空間略有壓縮外,好像也沒有太大的毛病。
上個世紀的內飾,卻依然能帶來豪華與質感
在犀利的外觀背後,瑪莎拉蒂Ghibli卻有著「上個世紀」或者「本世紀初」的內飾設計。坐進車內,Ghibli帶來的第一眼視覺完全沒有新款轎跑車型的設計感。中控臺上採用了紅色皮革包覆的對稱翼展式設計,只不過這一對翅膀顯然是有些胖了。
在中央控制區,頂部擁有一塊石英表,默默地陳述著這輛車的高檔之處。但是在石英表的下方,人機互動屏就像一塊來自汽配城的副廠貨。整體設計與高檔的中控臺用料格格不入,就先顯示清晰度,也不如四五十萬的豪華轎車……要知道,我們這一次體驗的可是一臺售價高達102萬的Ghibli豪華版!
來到中央通道區域,豪華感終於體現了出來,只不過依然是十幾年前的豪華。在這裡,電子擋杆高聳,印刻的瑪莎拉蒂徽標依然是身份的象徵。但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中央通道區域竟然被實木材質包覆。話說,Ghibli不是一臺運動取向的豪華車麼?怎麼在這裡變得如此老氣?
話說,Ghibli內飾的豪華感可能僅僅體現在大量的皮革等高檔材質上,在按鍵質感等細節中,絕對要給出差評。無論是多媒體的控制旋鈕還是空調的控制按鍵,這輛車的裝配工藝都十分鬆散,這一點倒是很有菲亞特的氣質。
在座椅設計上,這臺Ghibli的座椅很高檔,但一點都不舒適。作為一臺運動型的百萬豪車,它的前排坐姿異常地高!即便是將座椅調到最低,依然會有開SUV的感覺。同時,它的各種支撐也不到位,坐久了絕對會感到異常難受。與我們之前試駕的寶馬8系,完全不能與之匹敵。可以看出,這也是義大利人和德國人造車思維的差異。義大利人喜歡隨心所欲,一切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顯然沒有德國人細緻和嚴謹。
雖有3.0T,實際動力表現卻難以及格
在我們這一次的試駕中,選擇了一臺擁有350匹馬力的Ghibli 350Hp 豪華版。說真的,在實際的駕駛中,我們真沒有感覺出來,這輛車的雙渦輪發動機擁有350匹的馬力儲備!
或許造成動力感受不出色的罪魁禍首,就是與之匹配的那臺8AT變速箱。在輕油門起步時,8AT變速箱會早早升擋,讓發動機時刻保持在低轉速區間以節省油耗。但最主要的問題時,在積極的升擋下,變速箱會帶來一定的低速頓挫感,造成這輛車的加速質感並不柔順。
在大油門激烈駕駛時,這輛車的動力響應也不夠快。在我們的實際測試中,Ghibli的時速從0上升至100Km/h,甚至需要6秒多。雖然在2擋時,零百加速即可完成,但我們感覺到在換擋時,變速箱明顯地產生了0.5秒左右的延遲。而同樣搭載3.0T發動機和8AT變速箱的寶馬8系,在只擁有340匹馬力的條件下,就可以在5秒左右完成百公裡加速的動作。造成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還是發動機變速箱匹配程度不高。
此外,既然是一臺中大型四門豪華車,瑪莎拉蒂Ghibli應該是運動中帶有舒適的底盤設置。而義大利人,似乎只記住了運動,而沒有考慮到舒適。前後雙叉臂懸架的形式為Ghibli帶來了力道十足的支撐,並且懸架的避震阻尼十分堅硬。在過彎時,它能帶來更高的極限,但在城市中、在高速上巡航時,卻會把裡面的乘客顛得罵人。很顯然,在這樣的動態表現下,我寧願去買一臺價位相同但更加均衡的寶馬8系。
結語:
毫無疑問,Ghibli是一臺典型的義大利產物。它擁有出色的外觀設計,但沒有與時俱進的內飾表現;它擁有大馬力的發動機,但沒有良好的發變系統匹配;它擁有出色的懸架結構,但沒有均衡的底盤調教。很顯然,它的優點與缺點都十分明顯。如果你狂熱地熱愛著它的優點,這臺百萬級轎跑絕對划算,畢竟瑪莎拉蒂在國人的心目中品牌力遠超寶馬。但如果你對品牌不是那麼在乎,同時也需要一臺更均衡的轎跑,那麼筆者更推薦寶馬8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