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滅亡前的10大徵兆

2020-12-22 騰訊網

眾說ZS

歷代王朝滅亡前都有一定預兆,就像地震來了一樣動物們會先感應到,總結如下:

一;官民對立,社會動蕩

一旦國家出現這種現象很普片,這個王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從秦朝到清朝王朝滅亡前都是從官民對立開始的。幾乎都是官逼民反。一旦社會出現動蕩,就會出現一系列事件,增加對社會的控制,這樣就要增加管理人員。管理人員又要發工資,徵稅,總之越忙越亂,直到忙到滅亡還沒有想明白啥回事。

二;思想混亂,人心浮動

思想一亂,人就很難一條心了。每個王朝滅亡前思想上一定混亂了。唐朝中期思想混亂,韓愈柳宗元發起了一場運動,大體穩住了國家思想,為唐朝延續了近百年。明朝中期思想混亂,王陽明等再次穩住了大體的思想,也為明朝延續了百年壽命。不過可以看出雖然一時救了國家,可是王朝很難在振作起來。每個王朝後期也是思想發出光彩的時候,因為政府對思想的控制力下降了。明末清末思想界此處顯現十分明顯,一般王朝在此時都會有忠於這個王朝的文人擔當拯救責任,這些文人將會想盡一切辦法補救王朝的主題思想,或者創新加以延續。宋朝理學明朝心學就是其中的典範。但這是成功者,一旦補救失敗,這個國家就會進一步加快滅亡。

三;加強社會各方控制

一個王朝一般剛剛建立不會對社會監管控制的太嚴,這是為了體現他得到民心。一旦王朝出現要滅亡徵兆,這些大權在握的統治者為了繼續享有所得一切,就必須要加強社會的管理和控制,不敢再進行放鬆的管理了。主要防止社會人員的大規模聚集,加強各種能夠反抗統治工具的管理,例如兵器,監聽社會輿論等等,這也可以說是統治者的心虛吧!

四;亂加稅收,橫徵暴力

王朝要滅亡前兆,最大的一個特徵就是加重稅收,統治階級瘋狂斂財。明朝後期的稅收,清朝後期的稅收可以說種類繁多。這是因為最高統治者的財富在減少,不得已只得加強稅收來維持自己的行政運行,這只不過是飲鴆止渴而已 。

五;亂發紙幣,貨幣快速貶值

一個王朝滅亡前經濟危機是最重要的,我們看看發明紙幣的北宋特別是南宋,為了解決戰爭等經費,大肆印發紙幣,導致紙幣信譽受損,市民紛紛購買實物或者囤積銅錢,元明都吸取了教訓,清末清政府所造的銀元也偷工減料,減少含銀量,導致質量受損。民國後期的經濟崩潰亂發紙幣更是一個重大原因。一個王朝後期滅亡前一部分人一定會利用權力抓緊撈錢。

六;上層醉生夢死,下層苦不堪言

一個王朝到了這個地步,那麼他離滅亡的日期也不遠了。身處於高層的人畢竟是少數,當他們一點也不關心下層疾苦時候,也就是人民起義造反的時候。貧富差距極大,也會刺激下層來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也即是;憑什麼你們能享受,大家都是人,我也可以翻身農奴把福享。,官員徹底與人民脫節了。當大部分官員只顧自己享受,不聞耳邊疾苦聲,這就是王朝滅亡的前兆,這個王朝已經走到盡頭了。

七;體質僵化,不思進變

一個王朝剛剛建立體制還能運行自如,但是長久不變革的話,一定會逐漸僵化,就像一臺機器長久不維修也會壞掉。一旦一個王朝體制上出現僵化時候,不思變進,那麼這個王朝一定會滅亡。體制僵化下的王朝滅亡明顯的就是宋朝,建國之初的逐漸形成的三冗,宋朝雖有小變,但也被守舊派扼殺。最終被舊體制拖垮,清朝也是這樣垮下的。

八;中下層失去上升空間

上層斷絕中下層進取之路。一個王朝如果出現了上層幾乎被壟斷,中下層沒有機會擠進上層的話,那麼這個王朝離滅亡一定不遠了。魏晉南北朝都是上層都被世家大族壟斷,因此幾乎都是短命王朝。壟斷進取之路等於堵死了中下層躋身上層的機會。這些中下層就會失望極有可能另謀生路,扯起大旗造反。只有這樣大家才能躋身上層。

九;軍隊腐敗,士氣低迷,貪生怕死

一個王朝的保命之本就是軍隊 ,因為軍隊即可以鎮壓國內反叛勢力,也可以抵抗外國侵略。一旦軍隊腐敗,士氣低迷,貪生怕死那麼,一旦遇到國內反叛勢力或者外國進攻侵略就會望風而逃,一潰千裡。談回保衛政權,清政府倒是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國家軍隊戰鬥力低下腐敗不堪,最後想出了辦理地方團練;雖然成功鎮壓了白蓮教和太平天國,但是卻形成了地方軍隊尾大不掉,甚至軍閥割據,不聽號令。以至於八國聯軍侵華,東南五省聯保,儼然獨立於中央。

十;粉飾太平,歌功頌德

一個王朝要滅亡前一段時間一定會出現歌功頌德的大量馬屁黨,為何會在亡國前出現呢?因為統治者需要這些人來麻痺自己,安慰自己。至於粉飾太平則是處於自我麻痺,以此來做心理的自我安慰,出現這種狀況就是王朝的滅亡預兆。

來源:朝那書屋

相關焦點

  • 王朝滅亡的三種「徵兆」,千古未變,西晉是最好的例子
    對於一個王朝來說也是如此,歷史上無論什麼王朝都不能一直昌盛下去。西晉是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之後的大一統王朝,西晉之後又有東晉,但統一稱為晉朝。西晉歷經群雄並起而後終於同意,但國祚卻只有51年。西晉是典型的盛極而衰的王朝,從沒有哪個王朝像西晉一樣落寞的這樣快,而西晉滅亡之前出現的三種社會徵召,嚴重腐蝕了當時的文化傳統,也是日後王朝覆滅的普遍徵兆。
  • 歷代王朝滅亡原因
    如人祭和人殉等;2、奴隸主貴族對平民和奴隸們的剝削和奴役日益加劇,階級矛盾激化;3、商朝統治者連年對外進行戰爭,大規模地對夷方用兵,國內的青壯年幾乎都被徵發,加劇了國內的矛盾;4、戰爭俘獲的奴隸太多,他沒有處理好奴隸的安置,導致了大量的奴隸反水。
  • 揭秘明朝滅亡真實原因,歷史學家:朝代的更替,並不是毫無徵兆!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大統一的王朝,一共相傳16人皇帝,並且在明朝時期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是非常強盛的一個時代,但是熟知明朝歷史的人都會在心中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如此強大的明朝,國破卻如此突然呢?
  • 中國歷代王朝滅亡原因,寫字也要懂歷史
    滅亡原因:1、內部生產力的衰退;2、外部環境的長期不穩定;3、夏王朝統治階級的觀念;4、夏「桀」的個人因素(整日沉湎與聲色犬馬,大興土木,親近佞人)商王朝(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是繼夏朝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二個世襲制王朝時代。
  • 中國各朝都是怎麼滅亡的,附歷代王朝四字歌
    夏王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後,延續約471年。夏王朝的建立,從禹開始。禹的父親崇伯鯀,是雄據大河南岸位於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領。商王朝(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是繼夏朝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二個世襲制王朝時代。
  • 中國各朝代滅亡原因簡析|歷代王朝興亡四字歌
    夏王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後,延續約471年。夏王朝的建立,從禹開始。禹的父親崇伯鯀,是雄據大河南岸位於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領。商王朝(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是繼夏朝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二個世襲制王朝時代。
  • 王朝滅亡原因初探(五)
    唐太宗 李世民王朝滅亡原因初探(一)
  • 素可泰王朝的滅亡
  • 中國亡得最冤的王朝,本是史上最強大的王朝,卻因最強大而滅亡
    在中國歷史上,王朝的興衰變化是很常見的。一個王朝的興起總是伴隨著另一個王朝的衰落,這個衰落的王朝最終只能滅亡。被毀滅的王朝幾乎都是因為太衰弱而被新興軍事力量打敗的。但是歷史上有一個朝代是例外。他的毀滅不是因為自己太虛弱,而是因為自己太強。
  • 泰國通史:素可泰王朝的滅亡
    與素可泰王朝同時存在並對素可泰王朝構成威脅的一個國家是羅斛國Lavo),其政治中心在湄南河下遊的華富裡。中文史籍《宋會要》、《宋史》、雲麓漫鈔》、《諸蕃志》、《島夷志略》、《通志》、《通考》、《大德南海志》、《元史》等都出現過羅斛國,但羅斛不見宋以前的載籍,說明羅斛這個國家是宋以後才出現的。
  • 這個王朝與眾不同,在全盛時期走向了滅亡,的確是令人惋惜
    這個王朝就是隋朝,有人就會有疑問了:既然隋朝這麼強為何才統治了天下38年,為何會走向滅亡呢?其實這是有很多客觀因素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先看看隋朝時期有多麼強大吧,隋朝時期百姓有880萬戶,而唐朝經歷了幾代的發展到唐玄宗時期也不過只有830萬戶,可見與之相比,唐朝的發展水平還是欠缺一些火候。
  • 月經前的徵兆 月經前的徵兆跟早孕徵兆一樣嗎
    月經前的徵兆我們每個女生在來月經前都是有一些徵兆的,比如說有的女生在來月經前會出現肚子痛的現象,還有的女生在來月經前會出現腰疼的情況,但是有的女生會希望推遲自己月經來臨前的一些徵兆,她們並不喜歡這些徵兆,那麼怎樣推遲月經來臨前的徵兆?下面由小編為你解答。
  • 周王朝滅亡的原因你知道嗎?竟是他做的一件事導致周朝的衰敗!
    眾所周知周朝是我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朝代,享國791年,周朝又分為西周(前1046-前771年)、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是何原因導致如此強大的王朝由盛轉衰直至滅亡?周朝的衰落始於西周的滅亡,比周朝滅亡早了500多年。
  • 歷史上周王朝滅亡後,周天子的後人去了哪裡,得到了怎樣的待遇?
    論秦說漢(287)歷史上朝滅亡後,周天子的子孫們去了哪裡,受到了怎樣的對待?西漢末年,周赧王姬延駕崩,東周滅亡。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不再有周天子。秦王朝廢郡縣制,實行中央集權制管理。由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到洛邑,開啟了東周王朝,到公元前315年周赧王即位,實際上,東周王朝早已名垂青史,名垂青史。後來的周赧王,名義上還是天子,實際上人們已經稱他周君了。君主是國王,君主是公爵,在稱呼上已經降了一級。
  • 封建王朝滅亡原因探析——以明朝為例
    明朝是中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其君主專制空前加強,多民族國家也進一步統一和鞏固,同時明代也是手工業和商品經濟非常繁榮的時期,大量商業資本轉化為產業資本,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這樣一個如此強大的王朝為何會覆滅,其原因具體為何。史學家對此作了種種評述,可謂見仁見智,莫衷一是。其實明亡的原因甚為複雜,我們認為,必需從內因和外因的結合點上來進行分析。
  • 中國古代都是明君的王朝,為何還是不到300年就走向滅亡?
    這句話也是精要概括了中國封建王朝幾千年的歷史,自從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封建王朝就有一個難以逃脫的「魔咒」,那就是難破三百年,雖然漢朝一共享國407年,但中間有王莽篡漢,建立新朝,東西兩漢不能當做一個完整的王朝。
  • 西周滅亡早有預兆,周恭王全力治國,奈何子孫不遵,無奈王朝滅亡
    西周一共傳了12王11代,是我國歷史上奴隸社會發展的鼎盛王朝。前有武王伐紂,後有「成康之治」,西周在前期一直是社會安定,百姓和睦,可是在此之後國力卻日益衰敗。而在周懿王之前,他的父親周恭王曾力挽狂瀾,讓已經空虛的國庫再次豐盈。
  • 歷史上的大帝國:印度第一帝國(孔雀王朝)
    前261年 印度第一帝國(孔雀王朝)極盛時間建立時間:公元前321年滅亡時間:公元前185年
  • 五代後漢作為正統王朝,為何只存在4年就滅亡了?
    所謂正統王朝,自然就是秦漢魏晉隋唐宋元明清這些大型王朝了,另外夾在唐宋之間的五代也是正統王朝。    在這些正統王朝中,國祚長的有漢(前202年至220年,包括西漢和東漢)、唐(618年至907年,包括武周)、宋(960年至1276年,包括北宋和南宋,但不包括宋恭帝降元後的流亡勢力)、明(1368年至1644年)、清(1616年至1911年)。
  • 這個國家已滅亡45年,但國王依然健在,呼籲所有人復國,回應如何
    直到1642年(此時中國處於明崇禎十五年),錫金變成了一個世襲君主制王國,納姆加爾王朝建立,有關錫金的歷史記載才漸漸多了起來。清朝乾隆帝在位時期,錫金王國的首都被來自尼泊爾的廓爾喀軍佔領,廓爾喀軍繼續推進戰線,惹怒了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