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61年 印度第一帝國(孔雀王朝)極盛
時間建立時間:公元前321年
滅亡時間:公元前185年
持續時間:137年
類型1 南亞(基本控制南亞大陸上的印度文明的國家)
2 西世界島
概述在孔雀王朝之前,世界歷史上稱得上「大帝國」的國家全部都是控制西亞大伊朗地區的帝國(米底、波斯、馬其頓和塞琉古帝國),孔雀王朝開啟了另一個文明核心地區的「大帝國」時代。孔雀王朝第一次基本統一了印度次大陸,因此被部分學者冠名為「印度第一帝國」,其極盛時期的版圖達500萬平方公裡,人口達當時世界總人口的40%。
1 建立與極盛
公元前321年,旃陀羅笈多·孔雀(月護王)在考底利耶的協助下,攻克了摩揭陀難陀王朝的首都——華氏城,繼承其恆河流域的領土,建立了孔雀王朝。
月護王
華氏城遺址
公元前316年,月護王西徵印度河流域,擊敗了馬其頓帝國的旁遮普、信德總督,統一北印度地區。
公元前305年,正當月護王準備南徵的時候,塞琉古帝國入侵印度,準備「收復」馬其頓帝國在印度河流域的領土,月護王不得不回師抵抗。
公元前303年,歷時3年的孔雀-塞琉古戰爭結束,月護王與塞琉古一世籤訂和平條約,用500頭戰象換取帕洛帕米薩達、阿拉霍西亞和格德羅西亞(有爭議),孔雀王朝得以獲得了部分東伊朗領土,突破了南亞的範圍,至此,孔雀王朝稱霸西世界島。
此後,孔雀王朝繼續向南印度擴張。
公元前273年,印度歷史上最著名的君主——阿輸柯·孔雀(阿育王)幾乎殺光了所有的兄弟,成功登上帝位,史稱黑阿育王時代。
阿育王
公元前262年,阿育王入侵最後一個獨立的印度斯坦族國度——羯陵伽王國,羯陵伽戰爭隨即爆發。
公元前261年,在達雅河戰役中,阿育王決定性地擊敗並滅亡了羯陵伽王國。此戰見證了印度歷史上的第一次統一(泰米爾地區和東北印度以附庸國的形式存在,且非印度斯坦族),孔雀王朝版圖達到極盛。橫觀當時的世界,羅馬共和國正在與迦太基共和國進行著第一次布匿戰爭,馬其頓、託勒密和塞琉古三大繼業者王國正在醞釀第二次敘利亞戰爭,而東亞,秦趙長平之戰尚未決出勝負。孔雀王朝顯然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
達雅河戰役(引自《阿育王》
公元前261年 印度第一帝國(孔雀王朝)極盛(黃色)和其他大國
在經歷羯陵伽戰爭屍橫遍野的場景之後,阿育王被深深觸動了,他的人生開始轉變,開始以佛教治國,開啟了白阿育王時代。
公元前256年,阿育王組織了佛教歷史上的第三次結集(華氏城結集),孔雀王朝的佛教文化達到鼎盛,並開始向外傳播,最終演變成了一個世界性宗教。
阿育王柱
2 衰弱和滅亡
可惜的是,印度的第一次統一是短暫的。
公元前230年,在經歷了31年的統一以及阿育王逝世後的第3年,南印度的百乘王朝獨立。
公元前206年,塞琉古帝國的安條克三世入侵孔雀王朝,徵服了其所屬的東伊朗地區,並與孔雀王朝的王公幸軍王重續友誼。可見當時孔雀王朝已經出現了軍閥割據的擬端。
安條克三世
公元前193年,羯陵伽重獲獨立。
公元前185年,巽伽王朝的華友王刺殺了孔雀王朝末代君主——巨車王,滅亡了孔雀王朝,而從塞琉古帝國獨立的巴克特裡亞王國乘機入侵印度,開始了南亞歷史上的東西對峙和大分裂時期。
德米特裡一世
(上述圖片主要都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