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大帝國:印度第一帝國(孔雀王朝)

2021-03-05 神之史然

前261年 印度第一帝國(孔雀王朝)極盛

時間

建立時間:公元前321年

滅亡時間:公元前185年

持續時間:137年

類型

1 南亞(基本控制南亞大陸上的印度文明的國家)

2 西世界島

概述

在孔雀王朝之前,世界歷史上稱得上「大帝國」的國家全部都是控制西亞大伊朗地區的帝國(米底、波斯、馬其頓和塞琉古帝國),孔雀王朝開啟了另一個文明核心地區的「大帝國」時代。孔雀王朝第一次基本統一了印度次大陸,因此被部分學者冠名為「印度第一帝國」,其極盛時期的版圖達500萬平方公裡,人口達當時世界總人口的40%。

1 建立與極盛

公元前321年,旃陀羅笈多·孔雀(月護王)在考底利耶的協助下,攻克了摩揭陀難陀王朝的首都——華氏城,繼承其恆河流域的領土,建立了孔雀王朝。

月護王

華氏城遺址

公元前316年,月護王西徵印度河流域,擊敗了馬其頓帝國的旁遮普、信德總督,統一北印度地區。

公元前305年,正當月護王準備南徵的時候,塞琉古帝國入侵印度,準備「收復」馬其頓帝國在印度河流域的領土,月護王不得不回師抵抗。

公元前303年,歷時3年的孔雀-塞琉古戰爭結束,月護王與塞琉古一世籤訂和平條約,用500頭戰象換取帕洛帕米薩達、阿拉霍西亞和格德羅西亞(有爭議),孔雀王朝得以獲得了部分東伊朗領土,突破了南亞的範圍,至此,孔雀王朝稱霸西世界島。

此後,孔雀王朝繼續向南印度擴張。

公元前273年,印度歷史上最著名的君主——阿輸柯·孔雀(阿育王)幾乎殺光了所有的兄弟,成功登上帝位,史稱黑阿育王時代。

阿育王

公元前262年,阿育王入侵最後一個獨立的印度斯坦族國度——羯陵伽王國,羯陵伽戰爭隨即爆發。

公元前261年,在達雅河戰役中,阿育王決定性地擊敗並滅亡了羯陵伽王國。此戰見證了印度歷史上的第一次統一(泰米爾地區和東北印度以附庸國的形式存在,且非印度斯坦族),孔雀王朝版圖達到極盛。橫觀當時的世界,羅馬共和國正在與迦太基共和國進行著第一次布匿戰爭,馬其頓、託勒密和塞琉古三大繼業者王國正在醞釀第二次敘利亞戰爭,而東亞,秦趙長平之戰尚未決出勝負。孔雀王朝顯然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

達雅河戰役(引自《阿育王》

公元前261年 印度第一帝國(孔雀王朝)極盛(黃色)和其他大國

在經歷羯陵伽戰爭屍橫遍野的場景之後,阿育王被深深觸動了,他的人生開始轉變,開始以佛教治國,開啟了白阿育王時代。

公元前256年,阿育王組織了佛教歷史上的第三次結集(華氏城結集),孔雀王朝的佛教文化達到鼎盛,並開始向外傳播,最終演變成了一個世界性宗教。

阿育王柱

2 衰弱和滅亡

可惜的是,印度的第一次統一是短暫的。

公元前230年,在經歷了31年的統一以及阿育王逝世後的第3年,南印度的百乘王朝獨立。

公元前206年,塞琉古帝國的安條克三世入侵孔雀王朝,徵服了其所屬的東伊朗地區,並與孔雀王朝的王公幸軍王重續友誼。可見當時孔雀王朝已經出現了軍閥割據的擬端。

安條克三世

公元前193年,羯陵伽重獲獨立。

公元前185年,巽伽王朝的華友王刺殺了孔雀王朝末代君主——巨車王,滅亡了孔雀王朝,而從塞琉古帝國獨立的巴克特裡亞王國乘機入侵印度,開始了南亞歷史上的東西對峙和大分裂時期。

德米特裡一世

(上述圖片主要都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孔雀王朝——印度的第一帝國(一)
    這位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聞名的君主,正是印度歷史上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而孔雀王朝本身的魅力,不僅在於其疆域廣闊或宗教多元,還在於其治國理政的實踐,為印度歷史提供了另一種實行秦政的可能性。然而,在歷史的滾滾車輪下,孔雀王朝式微後的印度,最終沒有走上中國自戰國以後的中央集權道路。另一個更晚一些也小得多的樣本是古代日本,也是在學習中國那一套破產後,到了1868年以後才開始中央集權。
  • 印度歷史上最強大的兩個時代,孔雀王朝和莫臥兒帝國誰更強?
    在印度歷史上,孔雀王朝和莫臥兒帝國都曾是印度歷史輝煌的一部分。不過這兩個都處於不同的時代,且相隔甚遠。既然要比孔雀王朝和莫臥兒帝國誰更強大。我們就拿兩個大帝國在當時世界各領域的分量做個對比。
  • 鼎盛時期的孔雀王朝和大秦帝國哪個更勝一籌?
    孔雀王朝和大秦帝國,是公元前3世紀亞洲大陸兩大強盛的帝國。一個是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一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帝國。
  • 貴霜帝國,印度歷史上第一個殖民國家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印度又是世界上歷史出現斷層的國家,這個現象實屬罕見。
  • 歷史上印度境內的任何王朝都沒有完整的統一過印度
    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印度進入十六雄國時期,其範圍涵蓋肥沃的印度河-恆河平原地區。公元前322年,印度開始進入孔雀王朝時期,十六雄國之一的摩揭陀王國戰勝了其他王國建立了孔雀王朝,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時期到達顛峰,除了印度半島南端的一些國家和現在印度的東北部以外整個印度都在形式上統一於帝國政權之下。
  • 世界主要文明地區進入帝國時代的時間及帝國版圖的面積
    2、中東——波斯帝國如果說古埃及和亞述的帝國尚處於初級階段的話,那波斯帝國的出現便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帝國。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建立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帝國崛起之時,亞述帝國已經衰落,其國土被新巴比倫和米底瓜分。
  • 印度歷史上第一次統一的王朝,相當於中國的哪個階段
    印度人在寫歷史方面是比較偷懶的,比如今天要說的孔雀皇朝,大約在公元前324年-約前188年之間。而中國在寫歷史就比較勤快了,《左傳》了解一下,《左傳》的記敘範圍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
  • 孔雀王朝之「孔雀」辨
    公元前4世紀,印度北部出現了統一的「孔雀王朝」(約公元前324年--前187年),乃是印度歷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大帝國,但這個「孔雀」,是不是今天被定為印度國鳥的藍孔雀
  • 古代史:孔雀帝國阿育王弘揚佛法,在位時推動佛教的第一次大擴張
    這一措施看似平平無奇,但對那些在廣袤的印度平原上跋涉的疲憊旅者來說,其價值一目了然。幾乎是無心插柳之下,這些措施也改善了貿易通道,雖然榕樹本質上仍是達摩教義的體現,他每隔9英裡挖掘水井並建起歇腳處也是出於同理。然而達摩經的教海看來並不成功,據說當時存在宗派鬥爭,僧人也心懷怨恨。阿育王在弘揚佛法方面做得更為出色。他在位時推動了佛教的第一次大擴張。
  • 蒙古人在印度____講述莫臥兒帝國的故事
    16—17世紀以來,西歐各國經歷了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啟蒙運動、宗教革新、工業革命、民主共和等飛躍演變,而不斷創新現代文明的時候,在東方同時存在著三個「夕陽無限好」的老大帝國———東亞的大清帝國(1616
  • 英國武裝入侵印度之前的莫臥兒帝國
    被歐洲人徵服之前,印度歷史上最重要的王朝有三個,分別是孔雀帝國、笈多帝國(Gupta Empire)和莫臥兒帝國(Mughal Empire),若借鑑中國歷史,其大致相當於中國的漢、唐、清三朝。而對印度近現代歷史影響最深的,莫過於最後一代王朝——莫臥兒帝國。
  • 話說印度歷史
    摩揭陀國實力最強,經訶黎、幼龍、難陀、孔雀四個王朝的發展與擴張,最後由孔雀王朝在前四世紀末統一了印度大部,結束了印度列國時代。6、孔雀帝國,約前324年至約前185年:列國時期,亞歷山大撤出印度之後不久,被稱為月護王的旃陀羅笈多,推翻摩揭陀的難陀王室。旃陀羅笈多建立了印度歷史上的首個帝國孔雀帝國。他趕走希臘人在旁遮普的勢力,逐漸徵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區。
  • 世界帝國歷史上的十大帝國
    元朝的疆域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成吉思汗和他的帝國的餘威至今仍震懾著這個世界的人。蒙古帝國(1206年~1259年),是歷史上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大帝國,是大蒙古國擴張的結果,東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達黑海沿岸(鼎盛時達匈牙利),南至南海。
  • 時代 印度莫臥兒帝國的黃金時代
    法地布爾西格裡古城,曾經莫臥兒帝國的都城文 | 約翰·麥克勞德摘自《世界大歷史》(1571-1689),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本文已獲出版社授權古代印度,即幅員遼闊的南亞次大陸,曾在數百年間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狀態
  • 世紀大對決(44)世界上下五千年歷史的帝國大排名
    >古文明時代,九大世界級帝國:古埃及帝國、阿卡德帝國、烏爾第三王朝、古巴比倫王國、西臺帝國、亞述帝國、新巴比倫王國、埃蘭王國、西周王朝古文明時代,七大次世界級帝國:米坦尼王國、加喜特巴比倫王國、商朝、克裡特邁錫尼、烏拉爾圖王國、米底王國、呂底亞王國封建帝國時代,十五大世界級帝國
  • 印度赫赫一時的莫臥兒帝國,是如何被英國完全佔領的?
    西方列強崛起之時的亞洲由四大帝國組成,自西向東分別為:中東的奧斯曼帝國、波斯的薩非王朝、印度的莫臥兒帝國,中國的明朝和清朝。最終,奧斯曼帝國淪為「西亞病夫」,大清帝國淪為「東亞病夫」,波斯被英國和俄羅斯一分為二,而印度則完全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 蒙古帝國最後的影子:莫臥兒帝國黃金時代的建築藝術鑑賞
    孔雀王朝曾經統一過印度,並產生了古代世界的偉大統治者之一,即著名的阿育王。公元前2世紀孔雀王朝解體後,印度分裂成不計其數的小邦國。許多地方權貴對眾多大小不等的中小王國行使著不同程度的控制權。富有野心的統治者們時不時會試圖鞏固他們的領土,建立一個遼闊而強大的國家,但他們的努力總是以失敗告終。一個最好的例子便是笈多帝國,該帝國在4世紀和5世紀一度很繁榮,後來崩潰了。
  • 追溯曾經的孔雀王朝
    阿育王死後,他的兒子據地獨立,原來在帝國內處於半獨立狀態的安度羅也在南部宣布獨立。孔雀王朝在恆河流域繼續維持統治約50年。約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末王被大臣普沙密多羅·巽伽所殺,孔雀帝國正式結束,該王朝是第一個基本統一印度的政權。
  • 知識梳理|《中外歷史綱要(下)》第2課 古代世界的奴隸制帝國
    1.波斯帝國(前6世紀--前4世紀):(1)擴張概況:公元前6世紀,波斯興起於伊朗高原,迅速徵服了兩河流域、埃及、小亞細亞和巴爾幹半島北部在內的廣大地區,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帝國。(3)滅亡:公元前4世紀末,馬其頓亞歷山大入侵波斯帝國2.亞歷山大帝國(前336年—前323年):
  • 波斯帝國的復興與薩菲王朝的建立
    一、 波斯復國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建立了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波斯帝國,開創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247年建立安息王朝。公元224年建立薩珊王朝。651年被阿拉伯帝國所滅,波斯的宗教也由拜火教變為伊斯蘭教,淪為了阿拉伯帝國的行省,末代王子俾路斯逃到中國。之後伊朗高原經歷了大分裂時期,塞爾柱帝國統治期,花剌子模統治期。874年波斯人建立了薩曼王朝,之後又經歷了突厥王朝和伊爾汗國和帖木兒帝國統治。黑羊王朝和白羊王朝統一了伊朗高原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