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95後、00後來說,點外賣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疫情下封閉式管理下的大學生,為了外賣更是極速狂奔,
和保安上演「生死時速」,
輸了都沒資格吃。
但是這種場面可能會很少出現了。
近日,餓了麼與華東師範大學、大慶師範學院、商丘職業技術學院等約500所高校食堂,以及麥金地等團餐平臺達成戰略合作,至此全國累計已有100座城市近1000所高校食堂通過餓了麼開通外賣服務。
據介紹,學校師生可以通過預約取餐或者外賣送餐的方式,在餓了麼上點到食堂餐品,校園內平均20分鐘送達。餓了麼提供的全鏈路校園食堂解決方案,在下單、配送和交付環節實現了全面數位化。
針對高校食堂,餓了麼推出「線上餐廳」、「無接觸用餐」配送服務和「最低0費率」等食堂扶持政策。餓了麼介紹,其已經在華東師範大學閔行校區、杭州濱江高教園等地鋪設了智能取餐櫃,實現末端無接觸交付。新上線餓了麼的高校食堂數量對比半年前增長了超兩倍。
據餓了麼高校業務負責人介紹,「餐品分格存放,可以避免丟餐。末端無接觸交付的形式,也更加安全。有時學生不能立即取餐,智能取餐櫃可以保溫餐品,保障了配送體驗。」除了智能取餐櫃無接觸配送,配送員還需佩戴好口罩,每日多次進行體溫測量,做好餐箱消毒等防護措施。
智能取餐櫃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方便,也幫助學校加強了管理,還推動學校在後勤服務上有了更多探索的可能。針對校園服務場景,餓了麼定製了區別於校外的運力服務策略。高校內主要採用商家自配送和學生兼職配送的形式,給送餐同學提供社會實踐、勤工儉學的機會。此外,針對部分學校,餓了麼還推出駐點服務。優選服務質量高、信譽情況良好的藍騎士駐點配送,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
過去高校都會因社會外賣帶來的各種隱患,從而採取的抵制態度,主要因為2大矛盾點,一是外賣在高峰期集中存放容易錯拿,二是食品衛生安全問題。而這種觀念卻在疫影響下發生了轉變。以智能取餐為代表的無接觸配送服務,能夠協助高校分流就餐人群,防止人群交叉感染,同時也減少外賣騎手對學校秩序的幹擾,提升食品安全。各高校也開始由過去的抵制態度,變為積極擁抱智慧化解決方案,規範引導校園外賣市場,加強食堂在線服務能力的升級方向改變。
另一方面,整個行業也因觀念的轉變而得到逆風增長的機會,已經提前在校園智慧食堂、無接觸式服務、外賣櫃領域做深入布局的企業和項目也將會因為已有規模化的成熟案例,而得到快速成長。智能取餐櫃、自取櫃、無人服務設備的整備廠家也將從中受益。而目前高校餐飲市場,除了美團 餓了麼兩大平臺外,還有許多的高校智能取餐數位化服務商,如爽提、俺來也、哎吆餵、飯速達等。高校餐飲信息化服務升級的市場才剛剛開始,當中的巨大潛力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