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鯉魚跳龍門」的主角並不是鯉魚

2020-12-26 讀創

中國鯉魚跳龍門的故事,是傳說千百年的勵志故事,更是中國人民不畏懼艱辛,奮發向上的象徵。魚躍龍門的故事到底只是傳說,還是現實,這個問題可能有千萬個人問過。最近有一系列的報導,向人們詮釋了現實版的魚躍龍門。先是有新聞稱,來自上遊水庫的水流奔湧而出,在北京永定河河道裡掀起巨大浪花,不時有鯉魚從水流中跳躍而出,鯉魚跳龍門的景象在永定河上演。這兩天,又有幾家媒體報導,魚躍龍門的場面在陝西漢中黎坪景區裡真實上演了!只不過,這次的主角不是鯉魚,而是另外一種魚類——細鱗鮭。

魚躍龍門到底是什麼魚?傳說大禹治水時,沿著黃河查看水勢,到了龍門山(今天的山西、陝西交界處),黃河水流不過去了,開始往回倒流,大禹設法將龍門山鑿開,黃河水咆哮著穿過龍門,一瀉千裡。龍門不遠處有個鯉魚澗,裡面全是鯉魚。鯉魚們見龍門波濤洶湧,龍門上空盤旋著應龍,就爭先向龍門跳去。一旦跳過了龍門,鯉魚立刻就變成了一條龍,這就是魚躍龍門的傳說。「鯉躍龍門,化身為龍」被比作經過千辛萬苦後終於成功,地位的急劇提升。在這傳說中,選擇了鯉作為傳說的主角,確切地說,是黃河鯉魚。鯉魚在我國分布很廣,以黃河鯉魚最為名貴,與淞江鱸魚、興凱湖魚和松花江鮭魚被共譽為我國四大名魚。那鯉魚真的會逆流而跳嗎?跳過後真的會變成龍嗎?我想告訴你,鯉魚是一種很健碩的魚,也的確很會跳,它的跳高水平可能不會比當代跳高冠軍差,我們在鯉魚捕撈時常常會出現魚躍上空的景象。但是,魚就是魚,怎麼會變龍呢!現在的錦鯉,是千百年前普通野生鯉魚經過突變,並經過馴化和培育而成的。洄遊運動的分類洄遊是魚類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是長期以來魚類對外界環境條件變化的適應結果,也是魚類內部生理變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對外界刺激的一種必然反應。魚類需要通過洄遊,在生活的各個時期更換不同的生活水域,以滿足對生活條件的需要,順利完成生活史中各重要生命活動。魚類洄遊距離有長有短,洄遊類型和目的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生殖洄遊、索餌洄遊、越冬洄遊等。生殖洄遊也叫產卵洄遊,一般是魚達到性成熟出現產卵需求,但所處環境不適合產卵,不得已被迫向適宜產卵場所遷移。鮭魚就是最顯著的例子。鮭魚的洄遊旅程將近1萬千米,歷時半年到一年,遠遠超過一切魚類的遊程。生殖洄遊路線最廣泛的要數帶魚。它們的洄遊方向自南至北,產卵地點地渤海灣、舟山群島等附近較多。這也是因為那裡的浮遊性生物稠密的緣故。索餌洄遊也稱攝食洄遊,其特點是洄遊路線、方向和時間隨著餌料生物群的分布和密度、數量和狀態而變動。與生殖洄遊和越冬洄遊不同,其洄遊目的在於恢復體力、積累營養,為下一年的生殖和越冬做好準備。所以,索餌魚群較不穩定,也較分散。索餌期的長短主要取決於餌料生物的數量和質量,魚的豐滿度、含脂量以及水溫狀況等。越冬洄遊也稱季節洄遊或適溫洄遊。冬季來臨前,水文環境的變化,尤其是水溫下降,魚類的活動能力將減低,為了保證在寒冷的季節有適宜的棲息條件,魚類集群向適溫水域遊動。越冬洄遊的特點是洄遊方向朝著水溫逐步升高的方向,往往由淺水環境向深水環境,或由水域的北部向南部移動,方向穩定。在中國近海,主要是朝南、朝東移動,長江中下遊流域中許多大型鯉科魚類,平時在通江湖泊中攝食肥育,冬季來臨前,則紛紛遊向幹流的河床深處或坑穴中越冬。影響適溫洄遊魚類活動的最主要因素當然是水溫。一般魚類可分熱帶性、溫帶性、寒帶性三種類型。熱帶性魚類,如鰹、鮪、紅魚、旗魚等等,都是暖水性魚,需在南方暖海裡活動。寒帶性魚類,如鮭、鱒、鱈魚等,都是冷水性魚,要在北方寒海裡活動。其他魚類多數是溫帶性的。我國沿海大部分地區由於季風影響,冬夏氣溫差別大。水溫隨季節轉移而變化,魚類也隨水溫高低,各自選擇適宜的環境遷移,因此發生「季節洄遊」,不同的魚類洄遊的季節和時間也都是不同的。如中華鱘的幼魚是出生後的第二年5-6月份順江漂流到長江口,在此停留3個月,把身體養得壯實了,於8-9黃河遊向大海;黃河刀魚的洄遊時間是每年春天,也就是4月份左右;而細鱗鮭每年都會在7、8月的時候由河川中遊溯河向上遊進行產卵洄遊。以魚類洄遊目來劃分的,除了上述三種的類型外,還有避敵、成育目的的洄遊,這幾種洄遊活動中是很難區別的。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從魚類的洄遊形式,把它們劃分為水平洄遊、垂直洄遊、離陸洄遊、向陸洄遊、主動洄遊、被動洄遊等多種洄遊類型。有的洄遊生物堪稱「水中大熊貓」近年來,人類活動導致的自然環境的變遷、水位下降、水質惡化、江湖淤積、食餌減少等給許多洄遊魚類的繁殖與生長帶來了威脅。特別是眾多的水電站和大壩的建設,阻斷了魚類回流產卵的通道,使洄遊魚類的生存和繁衍面臨嚴峻的考驗。而長江珍稀水生動物白豚、白鱘、中華鱘、長江鱘、江豚和胭脂魚等,數量明顯減少是不爭的事實,更嚴重的是有一些洄遊水生動物已經滅絕,如白鱀豚。還有一些是處於極危狀態,堪稱"水中大熊貓"。長江江豚是長江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極危物種。長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亞種,已在地球上生存2500萬年,被稱作長江生態的"活化石",僅分布於長江中下遊幹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陽湖等區域。江豚通常棲於鹹淡水交界的海域,也能在大小河川的下遊地帶等淡水中生活。有關部門統計,2006年,長江流域的江豚約有1800頭左右,近幾年來,這一數量進一步減少。還有家喻戶曉的中華鱘。中華鱘在地球上已活了約1.3億年,它熬過恐龍滅絕並延續至今,堪稱活化石。中華鱘可以說是「最戀家的魚」,它生於長江,長於大海,隨後,又迎激流,越險灘,萬裡歸家,回到長江上遊出生地。而長江口在中華鱘的生命周期裡的地位很特殊,是中華鱘生命中棲息時間最長、能順利完成各項生理調整的唯一天然集中棲息場所。在長江和黃河,棲息著多種受國家保護的珍稀瀕危水生野生動物,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中華鱘、白鱘、白暨豚、中華白海豚;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胭脂魚、淞江鱸、江豚、長鬚鯨、虎鯨、斑海豹等等,其中有許多種類已經多年失蹤了!前不久報導的失蹤20多年又現身的黃河刀魚,受黃河徑流斷流影響以及人工捕撈影響,資源日趨減少,至本世紀初已無捕獲記錄。為保護洄遊魚類所做的工作我國海域遼闊,江河湖泊眾多,為水生生物的繁衍和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受獨特的氣候、地理和歷史等因素影響,我國的水生生物物種數量大、生態類型齊全。洄遊魚類作為水生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部分,在維繫自然界物質循環、淨化環境、緩解溫室效應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豐富的水生生物是人類重要的食物蛋白來源,許多洄遊魚類更是美食佳餚。科學地保護洄遊魚類,對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農業農村部一直高度重視水生生物資源的養護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出臺為保護水生生物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針對洄遊魚類的保護,也在探索許多保護措施和設施。建設魚類洄遊通道,給魚修建魚梯,讓魚找到回家的路是其中之一。人工放流也是一項重要措施,據悉,「長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生態治理一期工程生態修復(增殖放流)」項目自去年10月迄今,已實施4次大型增殖放流,去年就放流了5.2萬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胭脂魚和5000餘尾長吻鮠。該項目計劃3年內在長江口水域投放中華鱘、胭脂魚等國家保護動物10餘萬尾,其他魚類96萬尾,蝦蟹、貝類等經濟物種近150噸。配合航道工程進展,2020年有望實施更大規模放流。洄遊魚類資源是是自然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不僅僅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經濟價值、文學和美學價值,更是大自然賜予人類最為寶貴的財富。我們要重新認識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重大意義,更好的建立相應的保護措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來源:科普中國(本文專家:劉雅丹,研究員,中國農業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全國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相關焦點

  • 成語「鯉魚跳龍門」,背後有一個悽美的典故,是什麼?
    很多成語的來歷,都有一個典故,「鯉魚跳龍門」也不例外。「鯉魚跳龍門」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那麼,它的典故是什麼呢?相傳,禹闢伊闕以後,河水湍急。而黃河中的鯉魚聽說龍門的風景很好看,都想去飽飽眼福。於是,它們從河南孟津的黃河出發,遊過了洛河,順著伊河逆流而上來到了龍門水濺口的地方。但是,鯉魚們被難住了。因為龍門山上沒有水路,它們不能上去,只好聚積在北山腳下。正當鯉魚們傷感之際,一條大紅鯉魚對小夥伴們說:「我有一個主意,咱們跳過這龍門山如何?」其他鯉魚紛紛表示贊同,認為龍門山太高了,根本跳不過去。
  • 都說創作不好搞,看看鯉魚跳龍門的故事,你就有思路了
    很多小夥伴們在創造鯉魚跳龍門題材的時候,想到的背景依然是有一個高大的龍門,然後是一群奮進上遊的鯉魚們。 我們心裡想像的,鯉魚跳龍門當中的鯉魚實際上就是鮪魚。說白了就是體型碩大的鱘魚。當然他的名稱有很多叫法,愛吃的小夥伴們捂好了咕咕叫的肚子繼續往下看吧。 鯉魚跳龍門的故事源自於戰國末期,魏國史官的一個作品叫《竹書紀年》,當然裡面講述的鯉魚跳龍門的神話故事,還沒有完全形成,但是對後代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 重慶江北區有個鯉魚池,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就源自這裡
    重慶江北區有個鯉魚池,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就源自這裡 2020-11-08 1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信念與夢想——基於思辨讀寫的整本書閱讀課程《小鯉魚跳龍門》
    ◆作品簡析《小鯉魚跳龍門》是金近童話中知名度很高的一篇,曾被改編成動畫片,在少兒讀者中有著廣泛影響。這篇童話講述了一群勇敢的小鯉魚不甘受陳舊生活環境的束縛,一心尋找龍門,不畏艱難困苦,在勇敢奮鬥中學會迎戰各種困難的本領,經過頑強拼搏,齊心協力,最終躍入理想中的「龍門」的故事。故事形象生動活潑,語言簡明清新、流暢幽默,富有童趣。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始見於宋人編寫的《太平廣記》卷四六六「龍門」條引《三秦記》:「龍門山,在河東界。禹鑿山斷門闊一裡餘。
  • 小鯉魚跳龍門,對兒童充滿誘惑的奇妙故事
    鯉魚奶奶就講故事了:「聽老一輩的鯉魚說,世界上有一個龍門,矗立在大海和大河交界的地方。那龍門挺高挺高的,要是鯉魚從這邊能跳過那個龍門,就能變成一條大龍,像雲彩一樣的可以遊到天上去。《小鯉魚跳龍門》,是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快樂讀書吧」推薦書目。這些書目將課外閱讀納入教材體系,讓小學低年級的孩子閱讀最有想像力的童話故事,能夠逐漸培養起閱讀的好習慣。童話故事具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可以直抵人的靈魂深處。通過美與醜、善與惡所揭示的道理,幫助人們更好地尋找、認識生命的意義。
  • 河南人對鯉魚跳龍門的情懷
    鄭州黃河鯉魚體體態優美整體呈梭型,魚身側扁而腹圓,頭背間呈緩緩上升的弧形,體側鱗片金黃色,腹部色淡而白。臀鰭、尾柄下葉呈橙紅色,胸鰭、腹鰭呈桔紅色體態呈紅色,整體是淺金黃色的,就像一把漂亮的金梭。色彩漂亮體態流暢是黃河鯉魚區別於普通鯉魚的特點之一其實鯉魚的品種很多,為什麼一定要吃黃河鯉魚呢?
  • 人生感悟|「鯉魚跳龍門」與人際蓄勢說
    「鯉魚跳龍門」與人際蓄勢說鯉魚之所以能夠跳過龍門,是因為鯉魚積蓄了足夠的力量,並且把這力量在頃刻之間爆發出來。人際交往中,要想邁過高檻,衝出難關,脫離低谷,也必須積攢力量,尋求幫助,廣積人緣,這些做法就是蓄勢。
  • 鯉魚跳龍門還是一道菜!這道經典魯菜也曾是皇家御用菜品
    相信大家從小到大都一定聽過一個詞,那就是鯉魚跳龍門,這裡跳龍門啊,它象徵著吉祥的意思,代表著我們有些寒門子弟通過這考試的,最終登上了上流社會。知道菜的外觀形容起來可也是特別麻煩的,咱這道菜的外形那就是在咱這盤子的中間也就是做了兩條龍,最關鍵的是這鯉魚的頭是抬起來的,這是為什麼呢?
  • 好書推薦丨經典民間故事圖畫書《小鯉魚跳龍門》
    《小鯉魚跳龍門》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重磅打造「經典民間故事圖畫書」!一條勇敢的小鯉魚離開家,踏上了尋覓之路。他經歷了千辛萬苦,遊過九九八十一條河流,到達了滾滾黃河。面對驚濤駭浪、狂風暴雨,他能否躍過高高的龍門、變成一條龍?這是一個古老的傳說,也是一個有力量的故事,歌頌了百折不撓的冒險精神。
  • 【莆田美食】遊荔生:誦鯉魚
    垂楊風輕弄翠帶,鯉魚日暖跳黃金。春節將至,黃昏到木蘭溪畔散步,一漁人手舉笊籬似的網,就像新掛上去的籃球筐捕魚,我想到「年年有魚」。小時魚是奢侈的,過年可吃魚。粉花又結青蓮子,金尾還跳赤鯉魚。平日裡見到魚,多是鯉魚,年畫裡。我喜歡那往來翕忽的魚,晶瑩剔透的胸懷,快樂無比勤勞無比的鰓兒,就那麼一搖一搖的過了一道道坎。看魚,心也如魚,快活地遊著,遊著.
  • 波心舉網星光亂,躍出鯉魚長尺半
    《陳風·衡門》云:「豈其取妻,必齊之姜;豈其食魚,必河之鯉。」這裡的「鯉」則是黃河鯉魚,將鯉魚與兩情相悅、男歡女愛相聯繫,後世因之以「魚水之歡」比喻男女歡愛,用「魚水合歡」比喻美滿姻緣。鯉魚生於大江大河、湖泊沼澤等深水區,善於搶水而躍,尤其是江水暴漲、水流湍急之時,金光閃閃的紅鯉魚成群結隊竄出水面,有的可達數尺之高,此情此景蔚為壯觀,俗稱「鯉魚躍龍門」,是為吉象。
  • 鄭州黃河鯉魚
    黃河鯉魚以其金鱗赤尾、梭長健碩的優美外形和「甘、鮮、肥、嫩」的獨特風味,被列為中國「四大名魚」之首。鯉魚是淡水魚中品種最多、分布最廣、養殖歷史最悠久、技術最成熟、產量最高的魚類。北到黑龍江、南至珠江流域都產鯉魚,為什麼唯獨黃河鯉魚最出名?黃河流經的寧夏、內蒙、山西、陝西、河南、山東都出產黃河鯉魚,哪裡產的黃河鯉魚最正宗、品質最優呢?
  • 五月五日:日本男兒節(鯉魚節)
    那就不得不提起「鯉魚旗」,大家還有印象嗎?動畫片《哆啦A夢》中有一集野比大雄就曾在家裡豎起了鯉魚旗,那應該就是最初的印象了吧。言歸正傳,好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日本的傳統節日——男兒節。顧名思義,這是一個屬於男孩子們的節日,所以稱作「男兒節」,也有叫「鯉魚節」的,因為在這一天,只要是有男孩子的家庭,都會用彩色的紙或布做成各種鯉魚旗幟,綁在竹竿上,掛於屋頂隨風飄揚。
  • 尋創意丨DIY鯉魚旗的製作方法
    鯉魚旗,在日本為慶祝五月五日男孩節(鯉のぼり/こいのぼり,日語叫「子供之日」),家有男孩的,家家掛鯉魚旗。
  • 小鯉魚歷險記裡的5個經典口訣!雙面龜公認最短,小美美的堪比文言文
    對於很多90後來說童年充斥了許多美好的動畫,而《小鯉魚歷險記》就是其中最經典的一部,那麼我們知道這部動畫主要講的就是小鯉魚、阿酷、小美美等主角對付黑暗的賴皮蛇。
  • 五龍河鯉魚 四孔又四須
    「老萊子」助力「五小龍」,讓小鯉魚深入到五龍河中,大量地食取了惡瀦龍留下來的「殘渣餘孽」,直至吃盡吃光,保證了五龍河內外的長久清平,從而為五龍河畔,永久消除了隱患。……後來,老寨山「紅鯉魚跳龍門,身變巨龍,回歸東海」的勵志故事,傳遍了膠東乃至全國各地,被人們廣為傳頌。同樣的,這一好消息,也被五龍河裡的鯉魚們聽到了。
  • 小鯉魚歷險記:真龍為何要阻止泡泡殺賴皮蛇?其中原因過於真實
    我想一定是小鯉魚歷險記這部動畫,即使過去很多年,這部動畫的熱度也未減弱,尤其是關於動畫劇情的一些疑問讓人至終都很好奇。那就是真龍為何要阻止泡泡殺賴皮蛇?明知賴皮蛇心狠手辣,做了很多壞事,為什麼會輕易放過?其中原因過於真實。
  • 寧夏美食尋蹤:青銅峽黃河鯉魚
    不僅如此,鯉魚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還是吉祥的化身,代表著人們的美好期望,這是獨具民俗特點的黃河鯉魚文化之基礎,一首民間小調唱出了這樣的歌詞:「一個猛子紮下河,黃河紅鯉魚摸一雙,多少回夢裡回故鄉,叫一聲黃河我的娘。」樸素的歌詞描繪出人們對黃河深摯的情感。      我國古代有崇尚鯉魚的風俗,常以鯉魚作為贈禮和祭品。
  • 鯉魚喜歡什麼氣味?釣鯉魚用什麼氣味的餌料?鯉魚餌料氣味調配
    由於鯉魚對氣味的嗅覺靈敏度非常高,所以在釣鯉魚時餌料味型的選擇至關重要。如果餌料不是鯉魚喜歡的氣味,那就很難釣到鯉魚,即使在黑坑釣場釣養殖的鯉魚,也很難釣到較多的鯉魚。那麼,鯉魚到底喜歡什麼氣味?釣鯉魚用哪種氣味的餌料效果最好?下面,我們就來講下釣鯉魚餌料的氣味調配方法。
  • 廣西一小學給優秀學生每人獎勵一條活鯉魚
    近日,柳州市一所小學畢業典禮給學生發了活鯉魚可謂火了朋友圈了!8月2日,柳州市三江古宜鎮江川小學舉行了2020年春季學期散學典禮,學校向201名在期末考試語數雙優的學生,每人獎勵一條2斤多重的鮮活鯉魚。寓意全體學子鯉魚躍龍門,能有一個美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