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析
《小鯉魚跳龍門》是金近童話中知名度很高的一篇,曾被改編成動畫片,在少兒讀者中有著廣泛影響。這篇童話講述了一群勇敢的小鯉魚不甘受陳舊生活環境的束縛,一心尋找龍門,不畏艱難困苦,在勇敢奮鬥中學會迎戰各種困難的本領,經過頑強拼搏,齊心協力,最終躍入理想中的「龍門」的故事。故事形象生動活潑,語言簡明清新、流暢幽默,富有童趣。
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始見於宋人編寫的《太平廣記》卷四六六「龍門」條引《三秦記》:「龍門山,在河東界。禹鑿山斷門闊一裡餘。黃河自中流下,兩岸不通車馬。每歲季春,有黃鯉魚,自海及渚川爭來赴之。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雲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乃化為龍矣。」此後又繁衍出「上則為龍,不上者魚」等說法,將鯉魚分成三等。其中,成龍之鯉為頑強拼搏、事業有成的體現;點額之鯉則為積極參與、進取精神的體現。
金近先生的童話《小鯉魚跳龍門》是在古代神話《鯉魚跳龍門》的基礎上加以改編後進行的創作,二者形式不同,內容也有所不同。但毋庸置疑的有一點,「成龍之鯉」必是那些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的最美奮鬥者。小鯉魚的奶奶告訴他們傳說有一個龍門,於是小鯉魚為了找到這個龍門開始了冒險的旅程。在這個過程中,有奶奶的勸阻、同伴的畏怯,有水草的糾纏、螃蟹的幫忙,有鐵橋的迷惑、大魚的奚落……儘管困難重重,他們還是堅守信念,憑藉著一股子勇氣、智慧與堅持,齊心協力地衝破艱難險阻,最終跳過了夢想中的「龍門」。雖然此「龍門」非彼龍門,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失敗,但努力圓夢本身不就是一種成功嗎?
我們都應該像小鯉魚學習,在該努力的年紀裡找到屬於自己的目標,無論前路多難,都始終保有一份信念,不忘初心,努力圓夢,相信總有一天能跳過高高的龍門,在最好的時代裡展現自己的一份力量。
◆課程目標
1.理解實現夢想的艱辛,感受夢想的偉大之處。夢想是對未來的一種期望,是現在想未來的事,夢想就是一種讓人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是人生的目標,甚至其可以視為一種信仰。文中小鯉魚的夢想就是跳過龍門變成一條龍。實現夢想的過程是艱辛的,他們遭遇到奶奶的勸阻、同伴的畏怯,水草的糾纏、橋的迷惑、大魚的奚落……儘管困難重重,但是他們不忘初心,最終實現了夢想。
2.讀懂童話故事,品味金色小鯉魚的形象。童話中一群鯉魚之所以能夠跳過龍門,離不開他們的領頭魚——金色小鯉魚,在它的身上有許多優秀的品質:勇敢、堅定、聰明等。所以,引導學生仔細品讀文本,感受金色小鯉魚的形象是本書思辨閱讀的首要目標。通過讀文,引導孩子進行角色體驗,走進小鯉魚的內心,真正讀懂小鯉魚,從多角度感受金色小鯉魚所代表的性格特點。
3.揣摩童話故事中環境、語言等表達,積累語言表達的經驗。《小鯉魚跳龍門》中的語言細膩,描寫生動,充滿了童真童趣。學生在讀童話的同時,讓學生揣摩文本中環境、語言等表達,積累語言表達的經驗,最終實現語用遷移。
4.辨析「夢想」和「空想」,明白夢想的價值。有一位哲學家說過「夢裡走了許多路,醒來還是在床上。」這句話形象地告訴我們:人不能躺在夢幻式的理想中生活。文本中的小鯉魚們有了夢想便付諸於行動,最終才實現了夢想 。教學中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區分辨析「夢想」和「空想」,激活學生的閱讀思考。
◆課程內容
◆教學建議
1.建議在小學一二年級開展《鯉魚跳龍門》的閱讀教學。
2.通讀故事,了解故事中的人物特徵,通過比較,重點感受金色小鯉魚的形象特點。
3.搜集同主題的故事進行閱讀,如《精衛填海》《沉香救母》《愚公移山》等,結合繪畫影視等多種藝術形式,拓寬學生思維的廣度。
4.辯一辯,就是用一定的理由說明自己對事物或問題的見解,揭露對方的矛盾,以便在最後得到共同的認識和意見。在教學中運用好「辯一辯」,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在本課教學中可以設置這樣的辯論練習:
①如果你是小鯉魚,你會去跳龍門嗎?
②小鯉魚該不該聽奶奶和大魚的話?
……
5.推薦使用曹文軒、陳先雲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版本。
◆課程評估
《小鯉魚跳龍門》的課程與教學評估,主要通過兒童的讀書活動和讀後創作來實現。
1.開展系列的閱讀分享活動。
①可以根據故事描述,畫一畫故事中的龍門。
②將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③在班級裡演一演這個故事。
……
2.嘗試進行故事續編,寫一寫奶奶、爸爸、媽媽來到龍門水庫後的生活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