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包力 通訊員 楊榮華
人間最美是讀書,最是書香能致遠。書是人類文明的果實,與好書為友,就是與真理相伴,與真善美同行,閱讀能帶人到達詩一般美妙的遠方,闖入靈魂深處美麗的芳草地。作為廣東省書香校園、廣東省語言文字示範校、廣東省楹聯文化教育基地、深圳市年度閱讀典範學校的珠光小學,一直以來都非常注重閱讀,以生為本,開展系列閱讀活動,著力發展學校的特色教育,把「閱讀」始終貫穿在教育教學中,用書籍點亮童心,讓閱讀浸潤童年。
12月9日,南山區「聚焦課堂變革,整本書閱讀推進專項會」在珠光小學舉行。專項會分為整本書閱讀推進課教學專家講座、教師閱讀課整本書展示、專家評課、攀登閱讀研究院推進課示例、校園閱讀推進工作分享等環節。項目組特邀攀登閱讀研究院副院長謝建萍、珠光小學敬蕤名和張美嫦老師進行分享。參與這次活動的有來自南頭城小學、麒麟小學、香山裡小學、卓雅小學、坪山小學以及其他片區慕名而來的語文老師。
此次閱讀活動由珠光小學羅燕老師主持,在羅燕老師介紹了此次活動的目的和特邀的嘉賓之後,謝建萍以《例談整書閱讀推進課策略》為題分享了整本書閱讀推進課教學的講座,她以「推進」的含義,結合「運動狀態」「繼續」「一定方向」淺談了自己對整書閱讀推進的理解,並從「整本書閱讀教學總體設計」「《三國演義》案例分析」「整本書閱讀教學模型」三個層面進行了細緻的解讀。謝建萍認為整書閱讀課程應是融合課程,教師應找準方法,以一定的切入口導入,激發兒童思維和興趣,最終培養兒童良好的閱讀習慣。
分享過後,會議進入課例展示環節,珠光小學敬蕤名老師帶來了《男孩與熊漂流記》的閱讀課。課伊始,敬蕤名老師以「快問快答」形式簡單梳理書的基本內容,結合本班的中隊名和書中的漂流船,和學生一起給班級的閱讀挑戰取名「揚帆閱讀號」,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之後啟用「情節心電圖」的方式引導孩子們進入文本當中,並在一次次的朗讀、提問、交流中讓孩子們深入其中,每一環節流暢而連貫,成功營造了孩子們的閱讀探討的良好氛圍。敬蕤名老師還巧妙結合學校智慧校園管理模式,利用全景課堂發布閱讀任務,利用投票的方式選出最熱點的三個閱讀問題而深入探討,很好地提升了學生的閱讀參與感和閱讀探討的價值。
此次閱讀活動特別邀請到了深圳市十佳優秀閱讀推廣人、首屆南山區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南山區教育局優秀督學、首屆南山區閱讀點燈人、深中南山創新學校中學高級教師張玉波老師和廣東省青年教師教學研究中心第四屆委員會委員、深圳實驗學校小學部優秀的語文學科主任邢頔老師,她們針對敬蕤名老師帶來的《男孩與熊漂流記》的閱讀課分別進行了專業點評。
張玉波老師用了「趣、新、活」三個字來形容這節課。她提到導入環節充滿童真童趣,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眼球;中間採用「情節心電圖」貫穿始終,梳理情節,讓閱讀策略新穎有新意;結合信息技術,學生學習反饋及時有效,讓整個閱讀活動變得活力滿滿。她還分享了剛得到的2019年國家質量抽測語文小學和初中的數據對比,激勵小學語文教師要聚焦閱讀策略,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做學生閱讀的領跑者、擺渡人。
邢頔老師以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梅子涵的話「閱讀不是誰喊出來的靈感」引入話題,倡導閱讀活動不是簡單的大量的閱讀,而是要有方法的指導,情感的提升,思維的升華。最後用「五連並舉」評價了敬老師的這節閱讀課:巧連文本,巧用閱讀策略;串連情節,梳理故事內容;關聯激趣,聚焦主題思想;勾連人物,關注少年成長。並表示這節課依託大數據,巧用全景課堂輔助教學,很好地詮釋了這次閱讀活動主旨:聚焦課堂變革。對此她也提出了一些小小的建議,如全景課堂環節可通過修改填補等方式關注學生的互動性。
謝建萍還帶來了《城南舊事》的閱讀示範課,她帶著孩子們從作者林海音的生平入手,總結提煉林海音的「特別」。從聚焦目錄中讓生推測主人公,讓學生明白「一線串珠式」的寫法。繼續以「情節繩」的形式展開討論「成人」和「英子」的不同,特別聚焦了秀貞故事,讓孩子們對人物進行深入剖析,開展了激烈的辯論。孩子們通過一步步的思考、品析文字、交流和總結,從文本中來,又到文本中去,打開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有話可說,也為在場的老師上了一堂精彩的閱讀推進示範課。
南山區閱讀點燈人、學校「遇見」書友會會長張美嫦老師圍繞「課程保障、課題引領、活動開展、經驗推廣」對珠光小學校園閱讀推進工作進行了分享,其中主要介紹了珠光小學書香校園活動開展情況。珠光小學是一所80多年歷史的學校,也是一所擁有優良閱讀傳統的學校。珠光小學一直以來以製作閱讀記錄卡、開展讀書嘉年華活動、國旗下閱讀話題演講、浸潤式素養閱讀周、百班千人等多樣活動激勵學生大量閱讀,閱讀一直在滋養著孩子們的心靈。
此閱讀活動旨在推動區域《依託測評分析提升學生閱讀素養》項目的實施,培養教師熟練掌握基於過程分析的語文整本書課堂教學能力。通過這樣的閱讀研討,相信能有效打通各校閱讀教學壁壘,更好地找準、落實閱讀策略,突破對既有目標的局限認識,掌握有效閱讀教學的方法,建立學生閱讀共同體和教師閱讀共同體,讓閱讀深入師生心,讓閱讀傳承經典,書香潤澤校園。
審讀:孫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