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美猴王——《西遊記》整本書閱讀指導

2020-12-14 閒言碎語說教育

重要提醒:整本書課堂閱讀的基本原則本文不再贅述,有不理解的同學可參看《在一千個「哈姆雷特」中尋找「最哈姆雷特」》

美無定論,所以「最美猴王」只是《西遊記》整本書課堂閱讀的指導方向。切記:無論採用什麼形式去引領課堂閱讀,終極目的是教學生學會閱讀,愛上閱讀,並能夠表達屬於自己的個體閱讀感悟。

《西遊記》的「閱讀共性」:根據初中生認知水平和中考需要,把《西遊記》的「閱讀共性」歸結為三項:①了解故事情節,尤其是西遊過程中歷經的九九八十一難;②了解人物,尤其是唐僧師徒五人(含白龍馬),對他們的經歷、故事、各自品格要有一定認識;③以孫悟空為著力點,結合書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描寫,引導學生領會作品對正義無畏和勇敢鬥爭精神的歌頌,以及故事中所蘊含的「要透過現象認識本質」的在「極幻之事」中蘊含的「極真之理。」

問題①和問題②採取「跳讀」形式,快速歸納整理;問題③宜在整本書閱讀完成後,以「探究性研讀」的形式進行精讀。

閱讀時間及課時計劃:《西遊記》(人民教育出版社)共計93.6萬字,按照500字/分鐘的標準,讀完全書共需31.2小時,按每節課45分鐘計算,共需42個課時。考慮到教師導讀,學生整理、展示、分享等環節,完成整個閱讀過程宜安排8周時間。時間規劃不必過於精細,在閱讀速度基礎上得出的時間僅作為課時計劃參考。

一般而言,實施整本書閱讀初期,課時安排應適當多1-2節。經過一本書的課堂閱讀訓練後,學生一旦養成閱讀習慣,實際課時相對閱讀時間規劃,會節省2至3個課時。根據《西遊記》整本書課堂閱讀實踐,在課堂閱讀實施3節課後,學生的閱讀興趣會被不同程度地激發出來。在此基礎上,可制定「周末一日一小時」閱讀計劃。

閱讀實施

一.教師精準導讀,激發學生閱讀「情感共鳴點」。《西遊記》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主要寫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以及白龍馬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師徒們行程十萬八千裡,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除魔,最後終於到達西天,取得真經。作者以積極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反映現實主義思想,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結合,開啟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

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把《西遊記》看成當代網絡玄幻小說的「鼻祖」,書中奇幻迷離、神魔鬼怪的瑰麗描寫,非常契合初中生天馬行空的想像與崇拜英雄人物的心理,其閱讀難點是古代白話文在閱讀習慣上給學生帶來的輕微閱讀障礙。因此《西遊記》整本書閱讀的「情感共鳴點」很好把握,抓住「奇幻」二字即可。在此基礎上,通過合適的方式引導,可以很快克服古代白話文帶來的輕微閱讀障礙。

為幫助學生克服古代白話文帶來的輕微閱讀障礙,我設計了「影視與文本對比」導讀課。具體做法是觀看86版《西遊記》電視劇第四、五集後,再閱讀《西遊記》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和第十四回「心猿歸正,六賊無蹤」。通過影視和文本對比,引導學生解答「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500年,吃什么喝什麼?」的問題。

電視劇中有童子給悟空摘桃子吃的情節,而書中僅有「但他飢時,與他鐵丸子吃;渴時,與他融化的銅汁飲用」。這種細節上的差異可以有效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克服古代白話文帶來的閱讀障礙,使學生比較容易進入閱讀情景。

二.提出閱讀目標,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研讀。整本書閱讀作為一種課堂實踐,不能僅僅是閱讀,而是需要在閱讀中達成一定的目標。圍繞《西遊記》三個「共性閱讀目標」,我設計了三個問題:

1.繪製唐僧師徒取經路線圖。此題重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並考察鍛鍊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具體閱讀過程中,採用「跳讀」的閱讀方法,篩選歸納出關鍵信息後,以地圖的形式表現出來。整體上安排兩個課時,重在讓學生學會根據閱讀目標,合理運用「跳讀」這種閱讀方法,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故事情節,消除對古代白話文閱讀的畏難心理。

2.向大家介紹「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該問題貫穿《西遊記》全部章節,時間跨度大。因此在開始閱讀前應給予方法指導,主要是學會「圈點勾畫」。即根據自己的習慣在重點或關鍵語句、精彩語句、有疑問處、深有體會處等,做出不同的標記。如可以用「一疑二好三關鍵」的方法勾畫疑難處、好詞佳句、關鍵語段等。其次是每讀完一章,應停下來思索一下,簡要概括本章內容並記錄自己的閱讀感悟。在解答該問題時,重在分析人物形象,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事件、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行為等,對人物做出綜合評判。

3.《西遊記》主題思想探究。設計該問題重在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對上面兩個問題的延續、延伸。具體實施上,以《西遊記》絕對主角「孫悟空」為主要研讀對象,重點探究其身上所蘊含的「勇敢、擔當、與惡勢力鬥爭的精神」。換句話說,教讀《西遊記》,就是要引領學生「在一千個『美猴王』中尋找『最美猴王』」。

當然,在追求「閱讀共性」的前提下,我們也不能扼殺「閱讀個性」,但我們必須把握的是:一定要引導學生表述自己的閱讀感悟,且忌利用網絡生搬硬套。

閱讀策略

一.採用「跳讀」和「精讀」相結合的閱讀方法。《西遊記》是一部經典的長篇神魔文學作品,其內容包羅萬象,涉及神魔鬼怪、奇異物產、風土人情、佛學道識等諸多知識,對初中生而言存在較大理解障礙。因此,在具體閱讀時,可採用問題導向法,以具體的問題帶動學生進行跳讀。如:孫悟空名稱演變,從「石猴」到「美猴王」再到「孫行者」,其名稱幾多變化,牽涉諸多人物事件,以此問題為導向去跳讀小說,則易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引領學生快速進入文本。

二.採用影視欣賞和文本閱讀對比的方法,激發閱讀興趣,把握小說情節結構。整本書閱讀初期,可開設影視欣賞和文本對比閱讀課。通過視聽刺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增強閱讀文本代入感。在做課程設計時,應把握好影視內容與文本內容的不同,通過「找不同」的跳讀方式,幫助學生初步把握小說結構、了解大致情節。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進行精讀,逐步明確《西遊記》寫了哪些主要人物、重點描寫了哪些重大事件,這些人物和事件之間的聯繫是什麼。採用這種方式,可以增強學生對小說重點內容的把握,讓學生在閱讀時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三.批註式精讀。批註式精讀是自古以來最常用的讀書方法之一。在閱讀中,可以先圈點,再批註。這種讀書方法可以凝聚閱讀的注意力。便於記憶、思考、鞏固和查考。它也是一種治學的方法。通過批註式精讀,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把握重點,理解文意。在做批註式精讀時,可引導學生從作品的內容、結構、寫作手法、語言特色等方面著手,或展開聯想、想像,補充原文內容,或寫出心得體會,提出自己的見解。

四.規範批註圈點符號。在進行圈點批註前,應設定一些圈點和批註的符號。如:可以用圓點或圓圈表示精警之處,用畫直線加問號表示質疑,用畫直線加嘆號表示強調,用波浪線表示重要和關鍵的語句,用豎線表示段落層次的劃分,等等。符號設定之後,要養成固定使用的習慣,這樣在整理讀書筆記時才不至於凌亂。

五.表格式回顧法。《西遊記》是長篇神魔小說,為克服閱讀遺忘,可嘗試採用表格記錄的形式,方便釐清情節脈絡。如第六回「觀音赴會問原因,小聖施威降大聖」中悟空和顯聖二郎真君的鬥法過程,可引導學生做如下表格:

相關焦點

  • 怎樣指導孩子完成整本書閱讀 新東方老師建議從以下幾點做起
    早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語文教育家葉聖陶就提出了要讀整本書的概念。而後,這一思想也被《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吸納,《標準》曾明確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同時要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
  • 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起點和原則
    對於整本書閱讀教學,應抓好起點,激發興趣,做好整本書的推薦;明確整本書的閱讀教學目的,堅持「語文性」原則,結合閱讀實際,開發「語文性」課程資源;把握好整本書的閱讀訓練方向,努力做到以「活動性」推動整本書閱讀。教師針對不同的整本書,應以不同的閱讀方法為重心,收穫知識,提高閱讀能力。
  • 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起點和原則-中國教育新聞網
    教師針對不同的整本書,應以不同的閱讀方法為重心,收穫知識,提高閱讀能力。整本書閱讀教學應注重起點的深入挖掘,然後進行閱讀遷移。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的起點要抓好兩個「一」。從教材中一篇文本內容入手,做好閱讀起點的深入挖掘,為閱讀遷移做鋪墊。從教材這一「整本書」著手,傳授整本書閱讀的方法。目前使用的統編教材,只有後記沒有前言,後記要先讀,因為這一部分介紹了這一整本書的來歷。
  • 兒童整本書閱讀中教師的角色定位
    兒童整本書閱讀,教師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過於「精細化管理」,掌握指導之「度」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該成為兒童整本書閱讀中「具有協助能力的大人」,「助」兒童有效閱讀。我們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對兒童進行整本書的閱讀指導。線上,我們製作整本書導讀微課,讓學生自主選擇,多次點擊,隨時暫停,展現了導讀的自主性。整本書閱讀微課不同於一般的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的微課,它除了具有一般微課所具有的短小精悍、目標聚焦、圖文聲交融等特點外,需要更加具有美觀性和趣味性。
  • 整本書閱讀,從老師愛上讀書開始——《紅星照耀中國》閱讀指導
    難點也在此,如果課堂上都來閱讀,教學進度怎麼辦?大部分老師的疑惑可能就在這裡。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以為只要我們真正靜下心來,用那麼點小智慧,我們會發現,整本書課堂閱讀跟語文教學和考試並不衝突,甚至課堂整本書閱讀更有利於提升語文成績。當然小學低年級段另當別論,至少升入初中以後,課堂上推進整本書閱讀是大有裨益且有法可施的。
  • 整本書閱讀怎麼教?特級教師剖析,包括哪些書、怎麼指導和評價
    因此,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主持編寫統編語文教材時,將整本書的閱讀編入教科書,設計了「和大人一起讀」(一年級)、「我愛閱讀」(二年級)、「快樂讀書吧」(一至六年級)等欄目,有序安排整本書的閱讀。那麼,小學語文「整本書」包括哪些書、怎麼指導和評價整本書的閱讀呢?
  • 整本書閱讀,讓我如何鍾情你
    整本書閱讀,讓我如何鍾情你祝貴春我的第一點感覺就是,就目前的教育環境而言對好多學校來說,讓學生「鍾情」整本書閱讀委實難矣!我在本文要說的則是,無論怎樣,整本書閱讀勢在必行,而且越早越好,我甚至提倡小學生都要進行整本書閱讀。我要說的是這種情況下,老師家長到底如何操作才能更好使學生鍾情於整本書閱讀,從而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反正,我家御賀是小學二、三年級就已經開始整本書閱讀了。而在大城市,幼兒早期閱讀包括整本書閱讀的確方興未艾。
  • 芝罘區新海陽小學舉行整本書閱讀教研活動
    教研活動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慧慧 通訊員 周楠 孫典 煙臺報導  為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近日,煙臺市芝罘區新海陽小學全體語文教師參加了山東省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線上專題研討活動
  • 做兒童閱讀擺渡人!珠光小學舉辦「聚焦課堂變革 整本書閱讀推進會」
    作為廣東省書香校園、廣東省語言文字示範校、廣東省楹聯文化教育基地、深圳市年度閱讀典範學校的珠光小學,一直以來都非常注重閱讀,以生為本,開展系列閱讀活動,著力發展學校的特色教育,把「閱讀」始終貫穿在教育教學中,用書籍點亮童心,讓閱讀浸潤童年。12月9日,南山區「聚焦課堂變革,整本書閱讀推進專項會」在珠光小學舉行。
  • 不妨試試這本在遊戲中閱讀的漂亮繪本
    這本《尋找美猴王》,正是這種能引起孩子想讀經典的切入點。《尋找美猴王》的成功之處,在於將古典名著《西遊記》與專注力遊戲相結合,利用精美繪畫、簡潔故事,結合專注力訓練遊戲,共同塑造出可以聽、可以看、可以讀、可以玩的另類《西遊記》,讓經典名著煥發新的魅力。
  • 如何提升學生「整本書」的閱讀力
    歸結起來原因主要有:就課程標準來說,整本書的閱讀只是「教學建議」;就教科書來說,整本書的閱讀並沒有進入教科書——教科書還只是一篇篇課文;就教師而言,並不是所有教師都具備教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能力——教課文尚在「教什麼」與「怎麼教」或「工具性」與「人文性」之間搖擺。
  • 落實「整本書閱讀」 評價機制要跟上
    為防止兩種現象的出現,學校在教學安排上要做到「三個保證」:一要保證必修課18課時的落實,確保教師把18課時都用在讓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上;二要保證高二、高三選修Ⅰ、選修Ⅱ「整本書閱讀與研討」教學的課時數,不因為要應對各種考試而荒廢「整本書閱讀與研討」教學;三是在高中三年中都要規定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時間,保證其閱讀的「合法性」,以確保整個高中階段教學目標的達成。
  • 英語整本書閱讀設計的思考與總結——以Diary of a Wimpy Kid為例
    解讀英語整本書閱讀什麼是"整本書閱讀"(what)整本書閱讀源自語文學科,指"學生在學習中運用個性化的閱讀方法、圍繞整部經典作品展開的,與作者、文本、教師、同伴對話的過程;閱讀的對象具有多樣性,閱讀的過程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閱讀的目的是培養閱讀習慣、探索閱讀方法、構建閱讀經驗、發展自身的核心素養。" (徐鵬, 2017) 。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整本書的精華,全都在這裡啦!
    今天來對這本書裡的乾貨集中提取一下,分為五個方面。用社交網絡召集讀書夥伴:線上的方式有豆瓣小組,讀書平臺創建的讀書會,微信群組,線下可以尋找同樣有著讀書愛好的朋友交流,或者參加讀書講座,作家發行新書時的訪談等等,尋找更多的樂趣和意義。
  • 明光市明湖學校舉行「整本書閱讀基地校」授牌儀式暨教學研討活動
    安徽網滁州消息 12月12日上午,明光市明湖學校舉行「整本書閱讀基地校」授牌儀式暨教學研討活動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吳福雷,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繼續教育委員會課程研發中心教研員童愛平,明光市教體局教研室主任楊曉明,明光市實驗小學校長李豔,以及來自明湖學校、抹山小學和城南小學的語文教師參加活動。
  • 英語閱讀分享:《How To Read A Book》如何閱讀一本書?
    雖然這本書出版至今已經有好幾十年的時間,但它所提倡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核心理念在今天仍然被無數人推崇。How To Read A Book 是一本閱讀方法指導書籍,它從指導讀者如何選書,如何閱讀到如何做筆記,幾乎事無巨細,致力於讓讀者在閱讀中實現心智的成長。
  • 經典浸潤心靈,閱讀放飛夢想!濰坊市實驗小學整本書閱讀成果展示暨...
    閱讀,與我們相伴一生。精讀一本書,點亮一盞燈。為了營造良好溫馨的讀書氛圍,分享讀書的快樂,養成好讀書的習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展示各班級讀書成果,學校特舉辦「經典浸潤心靈,閱讀放飛夢想」整本書閱讀成果展示暨讀書演講比賽活動。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只有能夠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自我教育要從讀一本好書開始。」
  • 《中國神話故事》整本書解讀
    教學目標1.通過熟悉《中國神話故事》封面、前言,了解創作背景、目錄、主要內容,知道本書故事性強,人物形象鮮明、語言內涵豐富。2.通過簡單介紹整本書閱讀的意義及《中國神話故事》這本書本身的讀書價值,激發孩子們持續讀整本書的興趣和愛好。
  • 《西遊記》中有2位「老JK」,你看看美猴王穿的鞋,豬八戒的領巾
    #文丨安小辰二次元領域、生活中,「老JK」無處不在,你要是不提起,我還真的想不到,在86版《西遊記》中,有「美猴王」美譽的孫悟空,還有「懶惰」的豬八戒,都是老JK了。咱們來看一看86版西遊記中的橋段,你尤其要注意觀察下豬八戒和孫悟空的穿著打扮:豬八戒戴了一條領巾,可以說從出境到最後取得真經,豬八戒的領巾一直都在,先等等,他這個系法,當真不是「JK文化」?
  • 《西遊記》—猴王問世—英文字幕版外網友評論
    Journey to the West ep. 01 The Monkey King is born《西遊記》第1集 猴王問世(主演:六小齡童、遲重瑞) | CCTV電視劇以下是youtube網友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