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無法把告別畫出來的: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看畫

2020-12-14 北京日報客戶端

在紐約的時候我有兩次前往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博物館是人類文化藝術的珍藏地,是文明遺蹟的保護所。我知道紐約的幾家博物館收藏有幾位我喜歡的畫家作品,很想去看。令我心意貼近的畫家有梵谷、塞尚、莫奈、高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是首選。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外景圖 夏榆攝

大都會博物館的故事是典型的具有美國精神的故事。借用現任館長託馬斯·P·坎貝爾的話說這是一個關於雄心、公民責任和慷慨付出的故事。它誕生於1866年7月4日巴黎的一次午餐,借鑑於歐洲王室贊助數個世紀的歐洲博物館,美國著名律師約翰·傑伊在那天宣布,美國需要自己的藝術博物館,當天在場的美國實業家誓言要共同為之努力。大都會博物館在四年後成為現實。1880年,坐落在紐約中央公園的大都會博物館首次開放。我尋找有收藏這些畫家作品真跡的博物館。真跡,即一個人遺留下來的生命的確證的信息。這是我想要看到的。看到也是觸摸。我要撫摸那些傑出而孤獨的靈魂。在歐洲藝術展廳看到那些畫我感受到心臟的狂跳。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畫 夏榆攝

《精神病院的走廊》是溫森特·梵谷作於1889年9月的油畫。這是油畫顏料和精油覆於黑粉筆畫上粉紅色羅紋紙,規格為65.1×49.1釐米,這幅畫是梵谷對他所居留的聖雷米精神病院的描繪。畫面中,一條幽深長廊如洞穴般由近及遠延伸而去,一個微小的男人的身影遁入門道,畫境空曠,絳黃色螺旋式長廊與空寂的赭色地板。梵谷從1889年5月到1890年5月在這裡生活了一年,此後不久他就在阿爾曠野的麥地裡開槍自斃。

▍《精神病院的走廊》梵谷 1889

次日,人們在達拉斯貢和聖雷米之間的一個地方找到他。

梵谷臉朝下匍匐在一條溝裡。

「人是無法把告別畫出來的。」歐文·斯通寫道。然而他還是記述了梵谷最後時刻:

他抬起頭,仰面對著太陽。他把左輪手槍壓在自己的腹部,扣動扳機。他倒下去了,把臉埋在田野上肥沃而散發著刺鼻氣味的泥土之中,像一把急速還原的泥土,正在返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裡。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裡的梵谷自畫像

《玩牌者》是保羅·塞尚作於1890年的一幅布面油畫。畫作下方的標籤註明規格為65.4×81.9釐米。我不是畫藝的精通者,然而塞尚的這幅畫是認識的。畫中的四個人,有三個頭戴禮帽的男人圍著一張狹窄的方桌打牌,另外一位頭戴禮帽的人銜著菸斗看打牌。人的神情是專注而木訥的,畫面的細節逼真對稱。作為背景的灰藍色牆壁、男人灰藍色的風衣,灰藍色桌子,棕色的帷布的一角與身穿棕色西服的男子和身下的座椅的色調相互對稱。

▍保羅·塞尚《玩牌者》

塞尚的《玩牌者》創作背景我是知道的。從1890年到1896年,塞尚專以玩牌者為題材,進行他的繪畫實驗。他從自己家位於普羅旺斯埃克斯的莊園請來農場工人作為模特。在無數試做的基礎上,他最終完成五幅畫,既延伸又挑戰了對玩牌者這一從十七世紀開始流行的主題的傳統描繪。《靜物:水罐、杯子和蘋果》也是塞尚的作品,作於1877年的布面油畫,60.6×73.7釐米。靜物是1870年代塞尚作品的核心主題。圖上獨特的壁紙花紋與塞尚作品中一貫的中性背景截然不同,壁紙花紋中的V字形也與垂下壁櫥的白餐布的形狀相呼應。白餐布被解讀為倒著的維克多山,那是塞尚最鍾愛的風景主題之一,餐巾中的深褶皺就好比山脊和溪谷。形式上的類比揭示出這些靜物作品的結構背後是深思熟慮的構思,塞尚常用靜物繪畫進行形式和技巧上的實驗。用不連貫筆觸上色這種手法反映出他對印象派技巧的吸納。

▍塞尚1861(22歲)

懷著朝聖的心意觀看並非誇張,說心靈相通也並非誑語。當我觀看他們的時候,也不單是個人在觀看,我同時藉助傑出頭腦在觀看他們。「在塞尚這個人物身上,無限偉大並令人震撼的是,幾乎長達四十年,他從未中斷地待在他的創作的內部、最內在的中心;我希望有朝一日表明,他的畫透出聞所未聞的新鮮和貞潔,該何等歸功於這種倔強。畫的表面真像是一枚剛剛剖開的果實之肉。」說這些話的是詩人裡爾克。1921年12月24日,裡爾克在發自穆佐小城堡的書信中跟友人談到他激賞的塞尚。藝術家在辭世之後對後世的影響是其生命力的擴展和延伸,如果其言行能使後世的藝術家效法也是其精神價值的顯現,「一個藝術家一旦找到了自己生機勃勃的活動中心,對他最重要的就是守住此中心,由此中心(它確實也是他的天性以及他的世界之中心)最遠也只前行至他的一直被靜靜地向外推動的作為之內壁;他的位置不在、從不在、甚至一刻也不在觀察家和評論家的近旁。」

現在重新注視和勘察塞尚的生命與藝術之旅也是再度認識和發現。

1874年4月15日至5月15日,在卡普森大街35號攝影家納達的工作室舉行「無名畫家、雕刻家、版畫家協會」的第一次展覽會。這也是印象主義畫派的藝術家第一次面對法國公眾。在沒有序文的目錄中,記著30名藝術家的名字,其中有塞尚、德加、喬曼、莫奈、雷諾瓦、西斯萊等的名字。公眾站在展出作品前的態度,後來被作家左拉在《傑作》中記述:「女士們用手帕掩著嘴不住地笑,先生們大笑得腹痛。這是一個鬨笑的漩渦,在覺得滑稽可笑的群眾中逐一傳遍。不久逐漸進入高潮,爆發了無聊的事,不管美醜,全部成了哄鬧……不學無術的人評論繪畫,他那圓滑而愚笨的嘴裡說著無聊的話,講著奇怪的感想,給予愚蠢的惡意的嘲笑。這些就是目睹獨創作品的資產階級的愚蠢。」

印象派畫家作為一種具有強烈實驗風格的畫派,在早期出現在公眾面前時,無例外遭到嘲笑和批評。塞尚是被嘲笑最多的,那些連畫筆或鉛筆都沒有握過的人指責塞尚不懂素描,批評他的畫不完全。有位批評家指責塞尚的畫是「喝醉了的淘糞工的繪畫」。公眾的反應帶給塞尚幻滅感。他在致友人的信中說,以後在孤獨中工作,決不再和朋友一起展覽。然而即使有種種的不愉快,印象派畫展還是席捲整個巴黎。人們對它施加嘲笑和誹謗,觀眾成群結隊。印象派畫家被群嘲的同時,他們所倡導的新藝術開始滲透到藝術沙龍,影響到藝術界。

現代藝術史也是精神疾病史。每一幅繪畫作品的後邊都站著一個人。那是繪製它的人。同時也是一個病理標本。藝術家是心性敏感的一類。他們有著赤誠的情懷,熾烈的赤子之心,這註定他們在有生之年經歷心靈的自我鏖戰。對孤獨的需要,以及對來自他人的肯定和理解的需要如同悖論本身存在於藝術家的內心,這是他們經常陷於自我鏖戰的緣由。自我懷疑是這鏖戰的主要顯現。幾乎每個傑出的藝術家都會遭受冷遇和人群的排斥,這是必然的成長之旅,即使在成熟之後也是必然的境遇。重要的是藝術家要戰勝這一切堅韌而強健地活下來,因為人群和這個世界的存在一樣都屬於無常的事物。藝術家就是要戰勝無常的事物,與更恆久的時間在一起。創造和時間以及愛,這是藝術家葆養自身生命最好的元素。

1958年10月15日,塞尚的《穿紅馬甲的男孩》在倫敦拍賣會上被美國金融家保爾·梅隆以61.8萬美元的高價收購,他的很多畫作都被世界各大博物館高價收藏。

▍《穿紅馬甲的男孩》塞尚

「生活真令人生畏。」這是塞尚經常說的話。生前塞尚必須要與自己內心的懷疑和孤獨感鏖戰。他去做彌撒,帶著嘲笑的心態去,把去做彌撒說成去「取中世紀的碎布頭」。他曾說宗教是「精神的衛生」,有時在禱告最高潮時打瞌睡。但他說,那時因為禱告心情就安定了。某天,彈風琴的僧侶彈錯了,當他損傷情緒的時候,毫不猶豫地寫信給兒子說:「為了成為天主教徒,要向利害關係開眼,放棄正確觀念。」儘管塞尚對教規多有不敬,他還是會熱烈宣誓,因為宣誓對他來說可以壓制怒火。當他在困難面前走不通的時候,他邊作畫邊唱晚禱的聖歌。儘管他有種種變化無常和嘲笑的怪癖,但他長期探索的支柱可以在宗教中真正找到。他指著天空對青年畫家路易·巴·巴耶說:「除它之外什麼也沒有。」1899年塞尚寫信給第一次進行聖體拜領式的侄兒說:「我為你祝福,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人除了相信一次年老之外,其他一點希望和安慰都沒有。」

塞尚與印象派畫家的關係開始疏離。他對展覽不再熱心,經常不在巴黎,對這個流派的畫家在雅典咖啡館的集會不太有興趣,逐漸與朋友們疏遠。他太粗野,穿了大長靴在巴黎郊外散步。他畫的畫被稱為繪畫的無政府狀態,或藝術的狂亂。沒有人對他感興趣,有時他畫出的畫作一直放在野地裡,沒有人過問。塞尚在給左拉的信裡說他「以非常軟弱的情緒工作」,度過了1881年夏天。1882年10月塞尚回到埃克斯,其後三年時間他一直隱居在普羅旺斯的寂靜中。塞尚繼續每年向審查員送作品,但確實落選,他說好像「受殘酷的絞刑」一樣。不管在埃克斯還是在巴黎,沒有一個人關心塞尚的努力。然而他決心不為入選沙龍而對官方藝術讓步,要闖出一條自己的道路,相信既能使自己滿意,又能讓審查員滿意。塞尚一面受到審查委員會反覆多次的不幸刺激,一面繼續進行其在繪畫上的探索。他在埋頭苦幹。他唯一關心的是觀察自然,他在給左拉的信中說:「工作也許往往是各種各樣的,但工作是能找到真正滿足自己的唯一隱遁場所。」

1890年前後,塞尚的名字在巴黎幾乎沒有人知道。除了在拉斐特街附近的繆勒爾家裡舉辦的小型展覽會展出,以及1882年和1889年在官方沙龍展出兩幅作品以外,1877年以後塞尚的作品在巴黎一次也沒有展覽。能發現他的畫的地方只有丹基叔叔的店裡。這裡脫手雖快,價格卻非常便宜。當時關於塞尚的知識,只有從這位年老貧窮的繪畫顏料商人知道。那個光線暗淡的店裡,即使沒有塞尚畫的時候,也沒有人知道。這裡成了嘆賞塞尚作品的人聚集的地方。梵谷經常到克勞齊爾街的丹基的店裡來,經常來的還有保爾·高更。

在莫奈、皮薩羅、雷諾瓦、馬奈已經被熱議的時候,只有塞尚還在寂寥中。

1867年作家左拉將塞尚評價為是個具有堅強勇敢個性的人。其後1880年,列舉了塞尚還在暗中摸索的確鑿證據。16年後進一步使用了「受挫折的天才」這句話。

1899年塞尚對友人說自己的畫每年能得6000法郎就開心了。因為畫作必須通過兒子保爾賣,賣畫錢的一成要給兒子。保爾甚至想幹涉塞尚的創作,他責難父親光畫男人,想讓塞尚知道畫女人能賣得很貴。這樣的幹預和責難與外界的冷嘲一樣令塞尚厭倦。

「孤獨,它才是對我最適合的東西,一孤獨,至少誰也不要想來統治我吧。」

1890年塞尚開始了他的隱居生活。塞尚和母親一起住在風廬。和母親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時候,塞尚能充分享受自己甘願的孤獨生活。他常常在庭院裡工作,想逃避與人見面,不管是誰。不論是在埃克斯還是在巴黎,塞尚過著極其隱遁的生活。在巴黎,塞尚到盧佛爾美術館去畫素描,不在街頭和河邊作畫,因為街市太嘈雜。然而不管什麼時候,熱情之後接著便產生灰心,這往往妨礙他工作,使他陷於絕望。塞尚為了汲取勇氣,回到埃克斯。

▍2016年電影《我與塞尚》

1906年10月22日,塞尚長眠於普羅旺斯州埃克斯市鮑列貢街。塞尚是在畫室附近畫風景,突遇一場暴風雨,被雨淋了幾小時。洗衣馬車夫把塞尚放到馬車裡帶回家,幫助他睡到床上。翌日一早塞尚就起身到院子裡畫畫,回來的時候已是瀕死的狀態。

「依舊是在世上,在一塊畫布上面,他必須用顏色來實現他的自由,」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梅洛·龐蒂在評論《塞尚的疑惑》中寫道:「我們永遠離不開我們的生活,卻永遠不能面對面地看見理想與自由。」

現代主義繪畫進入中國是在上世紀80年代思想解放浪潮中,隨著意識形態的開放,西方現代主義藝術思潮狂襲中國,深刻影響了解除禁錮的中國先鋒藝術家。其時歐文·斯通的《渴望生活:梵谷傳》、毛姆以畫家高更為原型創作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尼採的《偶像的黃昏》《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成了文青的聖經。現代主義的核心——自由和反叛精神深深影響了一代人,生前孤獨困苦不被世人接受而瘋狂的梵谷甚至成為世界性的流行文化符號。

現在縈繞在我內心的問題是,藝術家如何應對他所在時代的考驗、障礙和困境。當然藝術家也是人類一員,他必然會體驗歡欣和快樂以及幸福,然而與考驗、障礙和困境比,歡欣和快樂以及幸福只會讓人沉醉而不會壓垮摧折藝術家。事實上令藝術家夭折的大多是那些出現在他們生活中的考驗、障礙和困境。藝術家是更敏感的一個族群。在藝術史上死於瘋狂和自戕的畫家比別的領域更多。自戕的藝術家大多是毀於孤獨和瘋狂。而形成孤獨的必然是周遭人際的冷漠與拒斥。那些沒有力量抵禦孤獨侵襲的人始而毀於瘋狂終而寂滅於自戕。梵谷當然是極端的標本。然而那些成功抵禦孤獨甚至追尋並安享孤獨的人便是超越孤獨的人。就此而言塞尚與莫奈是更為恰切的例證。然而與其說是藝術家本身的秉性與人格使他們戰勝孤獨,不如說是某種神性(或靈性)使他們化掉孤獨,超越孤獨。

《聖阿德列斯的花園》是克勞德·莫奈作於1867年的布面油畫,98.1釐米×129.9釐米。1867年,莫奈在英吉利海峽邊上的避暑小鎮聖阿德列斯度過了整個夏天,他在那裡創作了這幅畫。這一作品在以傳統手法刻畫的流暢畫面中結合了以快速的短筆畫法製造的光影細節和純色斑點。升高的視點和相對較均勻的水平凸顯出如同一面旗幟般的簡約構圖,引起錯覺的藝術手法和表明的二維形式間生出的微妙緊張感一直是莫奈風格的重要特徵。

▍《聖阿德列斯的花園》 莫奈

在印象主義畫派的畫家中,莫奈是我最近才研讀的,然而他卻是最靠近現在時的。寫作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時刻,正是美國突發黑人抗議事件之際。美國黑人喬治·弗洛伊德(Goerge Floyd)因遭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白人警察德裡克·沙文暴力執法而窒息死亡,該事件引爆人們的憤怒。不同種族的人群走上街頭示威,同時引發暴力騷亂。

與動蕩及災難時刻對應的是印象主義畫家在戰亂歲月中的生活。

「戰爭的爆發給所有的藝術家都造成了實際性的問題。藝術市場幾乎消失,且材料物質受到定量配給的影響。對一個年輕人大量陣亡的被侵略國家來說,就連顯然無關緊要的道德或哲學問題也比繪畫來得更有意義。」英國作家卡拉·拉赫曼著的傳記《莫奈》紀錄了印象主義畫派巨匠莫奈在戰時的狀態:「許多戰役在法國北部進行,第二次令人害怕的圍攻足夠靠近巴黎,而1870年至1871年的記憶深深地影響著法國人對戰爭的認知。首都和內陸地區永遠擠滿了軍事車隊和受傷的士兵。4年的戰爭不可避免,幾乎沒有幾個家庭毫無人員損失。」

莫奈在有生之年多次經歷戰亂歲月,1861年莫奈在軍隊服役,應徵加入騎兵團前往阿爾及爾作戰。次年患傷寒後被遣送回國,他的姑媽花錢把他從軍隊中贖出來。最初他為摧毀法國的災難感到痛惜,但就個人而言卻並沒有受影響的感覺,除了擔心他留下的那些油畫。第一次世界大戰更為直接地把他捲入進去。他的兒子和繼子都在軍隊中,他的生活之地吉維尼離戰場不遠。然而他一刻也沒離開過吉維尼,槍聲在英國都能聽見,在曾一度距離德軍佔領區僅僅約60公裡的吉維尼是危險的。他在給友人的信件裡說:「我的不少家人都離開了。這個地區的所有人都異常驚慌,至於我,還是照樣待在這裡,並且,如果那些野蠻人一定要殺了我,那麼必將要在我油畫的中間——在我畢生的作品前。」

莫奈不顧一切地畫他的《睡蓮》。作為一名畫家,他所能為國家做的一切就是繼續作畫,雖然他充分認識到他所專注的事物,可能在如此可怕的屠戮時期看起來像是荒唐的瑣碎之事。他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我能夠重新開始作畫,這是我避免去思考這些動亂時代的唯一途徑。然而,當我自己投身於藝術研究時,那麼多人民卻在為我們受苦和犧牲,有時一想到這裡,便深感慚愧。」

▍《莫奈自畫像》

莫奈的生命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時間是在20世紀,他活到了1926年,一直畫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於19世紀60年代開始職業生涯,他的壽命長到足以嘗遍見證功成名就的快樂。這樣的身份拒絕他已久,如今卻緊隨其後,卻從未讓這份遲來的榮譽掩蓋住他對奮鬥歲月的記憶。1900年雷諾瓦接受了國家勳章,莫奈拒絕接受法國榮譽軍團勳章,他將自己視為一個反叛者。他在退出公共生活以後,在古稀之年依然保持著異常的健康與活力。他生活在吉維尼,印象派同行們相繼先他離世,莫奈離群索居,儘管聲名顯赫,他卻同新興的藝術家們少有來往。他很少去巴黎,到了世紀之交時,他在吉維尼的私人世界已形成一個專門服務於大師需求的無所不包的支持體系。他的住宅區不僅是他的家庭生活和避難所,還是他的繪畫主題。他不再需要進行昂貴而艱苦的繪畫之旅,而是發現所有的素材就在正門外。從未見過吉維尼花園的作家馬賽爾·普魯斯特用充滿詩意而準確無誤的語言形容它:

「與其說滿園的鮮花,不如說是滿園的色調與色彩。」

莫奈幾乎和國家體制沒有關係,但在1914年,他榮幸地成了第一位在世時即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掛在羅浮宮的藝術家。1911年去世的銀行家艾薩克·德·卡蒙杜伯爵遺贈給國家的19世紀繪畫收藏被展出,遺贈中包括14幅莫奈的畫作,他成為一件活著的國家寶藏。

莫奈於1926年12月5日在吉維尼居所的床上離世。(責編:孫小寧)

相關焦點

  • 在紐約大都會過鼠年:從唐代生肖俑到日本畫
    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每一年年初都會以農曆生肖為主題舉辦展覽,呈現與這一生肖有關的藝術作品。中國農曆隨著中國文化的傳播進入韓國、日本、蒙古和越南,而鼠也成為了不同的藝術媒介經常描繪的對象,並廣泛出現在東亞各地的民間傳說中。為了慶祝鼠年,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從館藏中挑選了一系列作品,來展現鼠在人類日常生活中的無處不在。豆鼠木雕根付,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根付誕生於江戶時代的日本,字面意思是「附著於繩子的末端」。
  • 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看梵谷:如果一個人來自深海,來自深淵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這幅自畫像單獨陳列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二樓「歐洲藝術」廳,編號為6015。鑲嵌在金色鏤花畫框的原作擺放於銀灰色展臺,觀眾透過矩形鋼化玻璃罩觀看它。這幅自畫像是梵谷用平常繪畫使用的帆布背面畫出來的。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這次本來是打算去看在西雅圖讀書的男朋友,對於要去哪裡玩並沒有什麼概念,印象中覺得美帝好像除了各種各樣的大學之外就沒有什麼值得一遊的地方了,後來才發現這個印象真是有點淺薄……由於我和男朋友都不會開車,很難自駕去看一些自然風光,而且很想去的幾個國家公園,這個季節都不是最佳旅遊時機,有的甚至會關閉,所以最後,男朋友提議去紐約逛一下城市,他特別想去大都會博物館(MET)和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
  • 大都會博物館價值9500萬美元的名作是假畫?
    大都會博物館價值9500萬美元的名作是假畫?文 | 阿信01大都會藝術博物館9500萬美元的凡·高名畫是贗品?2016年11月,美國一位名叫詹姆斯·格魯姆德維格(James Gru- ndvig)的作家向媒體披露,他認為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的估價高達9500萬美元的凡·高的《麥田裡的柏樹》是贗品。這一質疑引起了公眾和博物館的重視。為了澄清事件,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官方回應說,博物館網站上已經公開了畫作流傳有序的信息,還有科學檢測的報告為博物館背書,可以證明那幅館藏畫作是凡·高的真跡。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重開:騎自行車來參觀「150周年展」
    因疫情而閉館五個月後,澎湃新聞獲悉,8月29日,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重新開放。遊客少了,進程變多了,進館將預定定時票,為了避免公共運輸,博物館將為遊客提供停放自行車的場所。同時,大都會150周年的展覽正在進行,而布魯爾分館的裡希特展覽將關閉,其重要的「比克瑙」系列的四幅畫作將從9月開始移至主樓內展出。
  • 紐約大都會影像檔案:看《大都會的貓》與20年代博物館幕後
    此次介紹的是拍攝於上世紀80年代的《大都會的貓》,上世紀20年代的博物館幕後畫面《在博物館工作的幕後》,著名雕塑家野口勇在大都會安裝作品《水石》的紀錄片,以及紀錄博物館工作人員雷·庫西(Ray Cusie)的《隱藏的世界》。2020年是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創建150周年。受疫情影響,目前大都會博物館處在閉館狀態,並將於8月29日重新開館。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開館推遲至八月,線上延續150年故事
    作為疫情期間紐約博物館的風向標,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簡稱大都會博物館)日前宣布將推遲重新開館的時間,大都會博物館於3月12日起閉館,原定於7月1日起重新開放,目前,這一計劃推遲至8月中旬,或者更晚。她回憶說:「2002年2月,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舉辦裡希特40年回顧展時,恰是美國遭遇『9·11』襲擊後五個月,展覽出人意料地吸引了大批觀眾,他們從裡希特的困境、多樣性和不確定性中找到了一種解脫。在當時展覽發起的調查中,我和其他數十萬紐約人一樣,在裡希特的作品中找到了奇異而又必要的安慰。」如今,面對新的危機,人們又一次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了共鳴。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你的「Met story」是什麼?
    2020年是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創建150周年。受疫情影響,目前大都會博物館處在閉館狀態,在此前的消息中,大都會宣布將閉館至7月,而「150周年特展」也將延期。然而,在閉館期間,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依舊在通過線上講述著博物館故事。
  •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oMA等美國多家博物館宣布閉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當地時間3月13日,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等宣布閉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表示,正在對其三個地點進行「徹底清潔」,即第五大道的主場館、麥迪遜大道的布勞耶分館和華盛頓高地的修道院分館,並將在下周初宣布「下一步」計劃。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主席兼執行長Daniel H.
  •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畫賞析
    照夜白圖韓幹 中國 約750年 紙本水墨 30.8x34cm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照夜白是唐玄宗(712-756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在2004年以破館藏紀錄的價格5000萬美元買下了這幅畫《Madonna and Child》「聖母與聖嬰」。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英國裝飾藝術展廳將重新開放
    2月24日,一名女子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英國裝飾藝術展廳媒體預展上參觀。 作為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建館150周年的重要項目之一,布置一新的英國裝飾藝術展廳將於3月2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集中展示近700件製作於16世紀至20世紀的藝術品。
  • 去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領路5000年歷史的人類藝術
    說到紐約的必遊景點,位列全球最著名博物館之一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當然算一個。緊鄰中央公園,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全美最大、最華麗的博物館,同時也是紐約的藝術中心。
  • 紐約——我的藝術夢開始的地方(大都會)
    (七)大都會大都會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之一,藏品的來路,我也沒關心過,但來到紐約的藝術家和有關人士,是必去的地方,我在紐約時,也去過幾次,根本看不完,藏品太多,具說超過二百萬件了。回國後也曾多次去大都會看作品,也是挑的看了,瀏覽也必要,重點是找印象派的畫家作品看,因總想比對下印刷品和原作的差異,這種比對經驗很重要,為以後見到印刷品作品時,可依靠經驗找回原作的感覺,積累真實感的體悟方法。藝術品不看原作,是不敢亂發言的,包括其它的藝術形式的作品,也是得看展示現場的,否則不能夠全面體會藝術家的初衷。
  • 紐約大都會呈現的墨西哥巴洛克藝術你見過嗎
    紐約大都會呈現的墨西哥巴洛克藝術你見過嗎 李亞迪 編譯 2017-09-29 08:21 來源:澎湃新聞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新舊館長交替,看博物館之友提了哪些意見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下簡稱Met)因為財政赤字而誘發的各種危機在流行文化的時代引發了對精英文化的哀悼。在博物館即將迎來150歲生日之際,卻深陷1500萬美元的債務泥淖,計劃建造的現當代藝術翼館也遭擱置,為了減輕危機,博物館不得不裁員,並向紐約以外的觀眾強制收費。而Met館長兼CEO康柏堂(Thomas P.
  • 潘捷分享: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之夜-造像藝術一瞥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之夜造像藝術一瞥感謝潘捷分享圖片資料潘捷 Jay Pan.古董藝術文化推手,專注文物鑑賞研究畢業於倫敦藝術大學現任CHRISTIE'S 佳士得中國區藝術顧問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館。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裁員81人 疫情暴露運營問題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裁員81人,疫情暴露運營問題據《紐約時報》報導,面對1.5億美元的潛在虧損,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簡稱「大都會」)宣布解僱81名員工,此外,大都會原本希望在7月重新開館,這一計劃可能會推遲。疫情危機暴露了博物館在運營上的脆弱性。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裁員81人,疫情暴露運營問題
    據《紐約時報》報導,面對1.5億美元的潛在虧損,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簡稱「大都會」)宣布解僱81名員工,此外,大都會原本希望在7月重新開館,這一計劃可能會推遲。疫情危機暴露了博物館在運營上的脆弱性。目前,大都會管理人員正在準備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這一情況可能比最初預計的更糟。
  • 大都會博物館裡看國寶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坐落在紐約著名的第五大道的西側,該館位於美國紐約第五大道的82號大街,從80街到84街連跨四個街區。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館。美國有兩個重要的博物館非常值得參觀。
  • 「丟了紐約範兒」的新標識能讓大都會博物館贏得更多觀眾嗎?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新舊標識比較(圖片來自網站underconsideration.com)自從五年前搬來紐約,我就像每一個真正的紐約客一樣把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當作「我們的」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歷年的標識設計(圖片來自網絡WIRED)對於熟悉文藝復興藝術風格的藝術愛好者來說,這個標識令人聯想到達文西著名的「維特魯威人」人體比例素描。